用药误区2:要让宝宝感冒好的快就用抗生素
可怕的抗生素滥用

可怕的抗生素滥用编者按: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为"药源性致死"。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
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该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生素专家教授说,"我越来越心虚,因为我们武器库里的武器已经越来越少。
"这位担任华山医院党委书记的医生忧心忡忡:因为旷日持久的滥用,曾经是治疗细菌感染"灵丹妙药"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地失效,这意味着也许不久的将来,罹患细菌感染的中国人,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细菌感染曾是人类第一死因,漫长的黑暗时代后,抗生素的发明带给了人类希望之光。
从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发明到今日,不过60多年的时间。
现在,希望的火种正日益暗淡,如果不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等待人类的将是下一次黑暗。
什么是抗生素滥用?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
而中国正好相反。
世界军医会议召开期间,美国陆军卫生部长问我国的一位博士,听说第三代头孢在中国谁都可以买,到处可以开,是这样吗?在美国这是不可能的。
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
目前,中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与病菌耐药性的赛跑1928年的一次医学实验中,一个葡萄球菌培养基受到了一种霉的污染。
试验者弗莱明注意到,霉周围的细菌消失了。
他断定这种霉生产了某种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在他的启发下,英国医学家弗洛里和钱恩提纯了青霉素,先后给实验室动物和病人试用,证明青霉素对细菌感染有惊人疗效。
儿童用抗生素应该注意什么?

儿童用抗生素应该注意什么?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孩子的身体健康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关乎着祖国的未来。
而孩子由于年龄小,体质弱,又是容易感病的一个群体,尤其是感冒。
好多家长都反映,孩子经常感冒,而每次感冒到医院看病都是输液,打抗生素,都说抗生素用多了不好,那孩子经常用抗生素会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啊?经专家解答,适量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的。
但是不能滥用,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合理,不是不能使用,也不是可以随便滥用。
有一些抗生素如果大剂量的使用,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所以使用起来需要注意。
但一般孩子能使用的抗生素都是副作用极小的,长期使用也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太大的损害,而且使用抗生素时,医生都是经过仔细考量的,所以孩子是可以在专科儿童医生的监督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
那么什么是抗生素呢?抗生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够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发育。
是一类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
所以,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可以给儿童用的。
那么什么抗生素才能给儿童使用?儿童使用抗生素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遵医嘱是否使用抗生素好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都充当医生的角色,要么根据经验把家里大人吃的药给孩子吃,要么去药店根据药店工作人员的推荐或自行根据药品说明书买药,再回来根据说明书给孩子吃,吃好了就皆大欢喜,吃不好再又哭又闹的带孩子去看医生。
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孩子生病应及早就医。
中医对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展迅速。
说的是小儿肌肤柔软,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肺脾较弱,容易感病。
因此,孩子生病切不可随意用药,应及时就医。
由医生根据儿童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做出评估,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需要使用什么种类的抗生素等相关问题。
抗生素不是万能的,一般来讲,抗生素对细菌、支原体造成的感染才有效果,而对病毒感染是没有效果的。
儿童用药指南

儿童用药指南为了规范儿童用药,保证儿童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制定了相关儿童用药指南。
最新的法规是制定于2010年6月18日,世卫发布了第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以下简称《处方集》),针对0—12岁儿童的疾患,提供了240多种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
宝宝生病了要用药但是药不能乱用最新颁布的儿童用药指南具体有哪些规定呢?这一《处方集》,以全球现有最佳医学证据为基础,提供了相关药物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等标准信息。
例如,《处方集》指出,经常给儿童用布洛芬时,如果与所列21种药物中任何一种药物同时服用,都可能发生不良后果。
另外,这种药物还必须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饭后服用。
确定儿童使用药物的规定非常重要。
在2007年12月,世卫曾发起"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宣传运动,以提高决策者、药品制造商、研究人员、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公众的认识。
随后,世卫发布的第一份《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确定了可供儿童使用的药物。
而此次发布的《处方集》是在《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的基础上制定的,提供了处方指导,是世卫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量身定制儿童药物"宣传运动和"更合适的儿童药物"行动的一部分。
同时,世卫将支持各国制定自己的国家儿童处方集。
...家庭宝宝常用药需储备哪些宝宝身体各项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难免会容易生病,因此,在家庭里为宝宝准备一些常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可防病,当宝宝有些轻微的不适时,也不必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
下面,小编就为各位妈妈们列举一些宝宝一些常见疾病,和对应的药物及其具体用法。
确定儿童使用药物的规定非常重要家庭常备药物一:一捻金胶囊对症:用于宝宝停乳、停食,或腹胀、腹痛、大便秘结。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日1-2次。
1-3岁每次服用2粒,每日1-2次。
4-6岁每次服用3粒,每日1-2次。
小编提示:也可以溶解于牛奶、果汁内给宝宝服用,味道更好。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
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也很普遍,当下新发现的“超级细菌”即是人们滥用抗生素的恶果,这种细菌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现在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必须谨慎使用。
1抗生素滥用的原因1.1患者对抗生素的片面了解每种抗生素都有抗菌谱,并不是对所有的细菌都有作用。
患者由于医药知识匮乏而盲目的听从别人或媒体的宣传去药店选择不适合自己病情的抗生素,并且一头痛发热或咽喉肿痛就使用抗生素。
更有许多人错误的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并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
1.2部分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存在的误区临床上应该有明确证据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而且能使用窄谱抗生素就不能随意使用广谱的抗生素。
临床上应用抗生素还是以经验或习惯为主,缺乏针对性,部分医生认为联用抗生素能更快、更好的治疗疾病,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出现了不当的抗生素联用情况,这样既造成患者的耐药,又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1.3社会缺乏正确有效的宣传抗生素不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有些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大众媒体宣传一些新的、贵的抗生素,以致将患者引入认识的误区。
例如红霉索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这些细菌感染就不如红霉素。
另外抗生素只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有用,对病毒引起的感冒则抗生素基本无效。
许多人去药店不管是不是细菌引起的感冒都会使用一些抗生素,这不仅没必要而且造成耐药性。
2抗生素滥用的危害2.1细菌的耐药性微生物并不是人类的敌人,他们和人类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内的微生物系统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有的时候,某些微生物之所以让人生病,是因为人类破坏了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的平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人体菌群失调。
滥用抗生素不仅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几点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几点注意事项第一篇: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几点注意事项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几点注意事项“消炎药”一般指的是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它不是什么万能药,而且滥用抗生素还可以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尤其是儿童更要慎重使用,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儿童患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等,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由医生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
通常,由细菌、支原体感染造成者需用抗生素,而对于大部分病毒性(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菌)感染,抗生素几乎没有作用。
像一般的发烧、喉咙痛、咳嗽、流鼻涕,仍以病毒感染占大多数,因此,切不可孩子得病即用抗生素。
必须使用抗菌素时,应根据儿童的用药特点:首选口服剂型,其次是肌注,最后才是静脉点滴。
2、根据病原菌选药如果是细菌或支原体感染,需要针对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因为每次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不一定相同,以前有效的药物,现在不一定效果好。
家长为病儿自选抗生素,缺乏针对性,可能造成疗效不佳或无效。
更不能频繁换药,因为抗生素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药后要起效果,需要有个过程,不能着急。
每天换药,不仅对治疗没有好处,而且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诱发耐药菌的产生,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
而且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高级低级是没有道理的。
3、用法用量遵从医嘱对于儿童,药物剂量通常是由医生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既确保抗生素很好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对机体产生危害,认为儿童用药即为简单的成人剂量减半的概念是错误的。
根据不同药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和生效的速度不同,抗生素有6小时1次、8小时1次或12小时1次的,家长应严格按时给患儿用药,切记不能随意更改,更不要自行加减药物,否则会导致毒副作用加重或使前段治疗效果前功尽弃。
4、不能随便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同时使用称为联合用药。
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药无效的后果。
如何正确使用儿童抗生素以治疗发烧咳嗽

如何正确使用儿童抗生素以治疗发烧咳嗽儿童常见病症中,发烧咳嗽是最常见的两种症状。
在治疗儿童发烧咳嗽时,很多家长常常会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然而,抗生素并非对所有疾病都有效,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并对孩子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儿童抗生素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儿童抗生素以治疗发烧咳嗽。
1. 了解儿童常见疾病在开始治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和特点。
发烧咳嗽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对于不同的疾病,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疗程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儿童抗生素之前,需要确保症状的确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非其他病因。
2. 寻求医生指导作为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儿童抗生素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疾病原因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使用何种抗生素。
医生还会告诉您每次使用的剂量和使用周期,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是正确使用儿童抗生素的关键。
3.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一旦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家长应该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
这包括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周期给孩子使用药物,并且不可以提前停药或者随意更改剂量。
如果孩子的症状在使用抗生素后未见明显改善,家长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寻求进一步的指导。
4. 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但并非对所有疾病都有效。
很多疾病,比如普通感冒和病毒性咳嗽,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使得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不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
因此,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慎重,避免滥用抗生素。
5. 注意药物副作用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在使用抗生素期间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家长还应该告诉医生孩子的过敏史和药物禁忌,以免出现过敏反应或者不良事件。
《健康中国行》

《健康中国行》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生素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抑制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
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儿科咳嗽

儿科咳嗽西医认为咳嗽不是病,而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
宝宝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
也就是说,咳嗽是宝宝的一种保护性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咳得过于剧烈,影响了饮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
因此对于咳嗽,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
绝不可一听咳嗽,马上就认为是感冒、肺炎,做出盲目治疗。
1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特点: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
症状:宝宝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
原因:四季流行,温差变化大时多见,一般都有受凉经历,如晚上睡觉蹬被、穿衣过少、洗澡受凉等;医生意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
尽量少用感冒药,宝宝烦躁、发热时,可给少许小儿欣口服;切忌使用成人退热药,不宜喂止咳糖浆、止咳片等止咳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
2冷空气刺激性咳嗽特点: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
症状:痰液清淡,不发热,没有呼吸急促和其他伴随症状。
原因:冷空气是单纯物理因素,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咳嗽。
好发于户外活动少的宝宝,宝宝突然外出吸入冷空气,娇嫩的呼吸道黏膜就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类似炎症的反应,因而诱发咳嗽反射。
最初没有微生物感染,但持续时间长了,可继发病毒细菌感染。
医生意见:让宝宝从小就接受气温变化的锻炼。
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即使是寒冷季节也应坚持,只有经受过锻炼的呼吸道才能够顶住冷空气刺激。
3流感引发的咳嗽特点: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咳嗽,有逐渐加重趋势,痰由少至多。
症状:伴随明显咔哒症状(泪、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常伴有38℃以上高热,一般不易退烧,时间持续一周;高热时咳嗽伴呼吸急促,宝宝精神较差。
原因: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流感流行季节,常有群发现象。
医生意见:疑似流感,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误区2:要让宝宝感冒好的快就用抗生素
感冒是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但现在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发热马上用各种抗生素,似乎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其实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也不能退热,相反增加了医药费用,并有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谓弊多利少。
儿童感冒时如何用药
儿童上感病原复杂,往往是病毒感染为主,有时夹杂某些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
开始用药,应在验白细胞、胸透、物理检查、试体温等基础之上酌情用药。
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慎重,原则上先用一般有效的抗生素,青霉素为首选。
头孢曲松钠属β-内酰胺类长效广谱抗生素,其半衰期约为7~8小时。
它的杀菌作用颇强,是抗生素中的“重武器”,不宜随便使用,尤其不应在无明显特殊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作所谓的“试验性治疗”。
头孢曲松钠,首先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如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其次,它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革兰阴性球菌也有极好的抗菌作用。
再次,它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功效只能说尚属敏感。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虽有一定作用,但抗菌作用较差,而对绿脓杆菌,抗菌能力也较差。
因此,对上感一类疾病(病原体多为病毒、支原体、一般革兰阳性球菌),若首选头孢曲松钠就可能无效,甚至是浪费。
俗话说,“杀鸡焉用宰牛刀”,比喻虽不大确切,但也符合一些实际情况。
而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针对上呼吸道及扁桃体、咽峡部等处可能存在的一般性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采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就相对比较合理。
当然,提倡用青霉素并不是否认它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认真做皮试是绝对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