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应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上市公司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其价值证券化后直接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评估和认可。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市场价值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对上市公司的负债、权益、资产等各种财务指标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公允价值鉴定方法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把握的主观性,常常使得公允价值与企业实际价值之间出现偏差,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选题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实际影响,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合理运用和应用前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回顾公允价值鉴定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通过调研、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现状,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和问题;(3)以我国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为案例,分析该公司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应用情况及对其业绩的影响,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4)综合资料和案例研究,总结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建议。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层面的文献,了解公允价值鉴定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2)案例分析法:选取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其公允价值应用情况及其对该公司业绩的影响。

(3)经验分析法:以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鉴定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运用经验分析法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

四、预期研究结果(1)对公允价值鉴定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更为深入的认识;(2)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现状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3)为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在财务报表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开题报告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的思考

开题报告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的思考

开题报告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的思考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的思考院系名称: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学号:123456789指导老师: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6年04月15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关于公允价值研究,国外开始的较早,研究的成果也很成熟。

在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较晚,各企业对其的使用也不是很成熟,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文献很少,而且研究的思路很窄,没能形成公允价值应用成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各企业对其的应用也就相对比较谨慎,造成实证研究的数据相对缺乏。

因此,研究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影响有其必要性。

本文结合国内已有的文献对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同时以天香集团为例,阐述了我国企业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企业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一)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应用的范围有限及原因分析(二)部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随意性及原因分析(三)利用公允价值操纵企业利润成为一种通常手段及原因分析(四)企业应用公允价值的成本较高及原因分析(五)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存在误解及原因分析3.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财政部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正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 年1 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新准则体系下,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一大亮点,是我国会计准则的重大历史变革。

不少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杨历博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应用还是非常谨慎,总体应用比例不高,这和我国公允价值应用市场不完善是有关系的,一方面市场上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是不准确的,估值技术也是相当的不成熟,另一方面金融行业作为一个风险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受到更多关注,所以,银行业在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是受很多限制的。

公允价值应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公允价值应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公允价值应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方式。

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达,金融工具及衍生工具的大量涌现,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成为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

1 公允价值的定义在FASB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出台之前,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金融资产。

之后, FASB在制定公认会计原则时也多次用到公允价值这一概念, 但由于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提出的, 因此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都伴随着相应的其他相关概念, 而没有单独的对公允价值的统一定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UKASB)在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第7号(FRS7)《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中提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而非强迫或清算销售中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AC)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下,双方自愿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对价的金额。

”IASC/IASB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2000)在金融工具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和类似项目:准则草案和结论基础》中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企业在计量日由正常营业报酬趋势的正常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者解除负债将付出的估计价格。

”我国会计界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和历史成本的局限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财政部(1999)参照国际会计准则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财政部(2006)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2条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解释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

”陈秧秧(2009)是这样表述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20世纪50年代莫迪尼安尼和米勒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MM模型,从此以后,资本结构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国内外大量学者对资本结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着重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和着重研究资本结构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的资本结构主流学派。

然而,专门对房地产行业的资本结构进行研究的文献不算很多。

1998年以来,在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推动下,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此时,研究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以及影响这些资本结构的公司内外部因素,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预期达到以下目的:(1)研究我国房地产行业资本结构的特征;(2)分析形成房地产上市公司独特资本结构的原因,即影响资本结构的企业内外部因素;(3)通过实证方法验证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建立资本结构决策模型;(4)探求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策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情况:现代资本结构的系统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美国学者莫迪尼安尼和米勒在美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MM模型,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新篇章。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MM 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着重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另一种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主流学派,着重研究资本结构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的理论基础与主流资本结构理论一样都建立在MM 理论的基础上,但是长期以来被看成是“旁门左道”。

一直没有受到理论界的认同,直到Titman和Wesse1s(1988)利用梅耶斯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从而将这个非主流理论纳入到资本结构的主流理论的轨道里,才使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公允价值影响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影响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影响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公允价值影响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研究背景及意义:伴随着财务会计准则的不断升级,公允价值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对于一些负债、资产和权益,在其余额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因为市场价格或市场市场的波动而产生价值上的变化。

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一种更加精准的会计核算方式,旨在更好的反映市场情况,避免了资产和负债的漏报或错报。

但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带来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应用,企业的财务报表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就带来了对其它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因此,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了企业外部使用者,如投资者、分析师、信用评级机构等。

因此,本研究拟就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透明度等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明确其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研究内容:(1)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其对企业净资产、利润、股价等的影响因素。

(3)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其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4)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5)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预期成果:(1)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2)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为企业的财务会计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3)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初探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初探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初探的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会计计量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

首先,介绍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和特点,并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接着,阐述了我国当前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上市公司;影响;会计准则;实证研究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 status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has been constantly improved, becoming an important accounting measurement basis for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o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irstly,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re introduc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fair value measurement are analyzed. Next, the current fair valu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hina and the accounting subjects involved in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re elaborated. Finally, through case analysis, the impact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o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s explored,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Keyword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listed companies; impact; accounting standards; empirical research.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公允价值计量指按市场价格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会计计量方法之一。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会计学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同类资产或负债的预期交易价格。

公允价值应用的逐渐普及,已成为当前会计准则中一个重要且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题。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公允价值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现有的公允价值应用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公允价值应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公允价值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公允价值应用的改进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三、选题意义公允价值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其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和经营决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实践层面:公允价值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使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

而对于企业来说,公允价值应用可以使其更好地管理风险,提高其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层面:研究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可以提高我们对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提高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学科的发展。

四、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其现状分析2、公允价值应用中的主要问题3、公允价值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4、影响公允价值应用的因素分析5、公允价值应用的相关对策建议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和现有文献,梳理和总结公允价值应用领域的相关问题;实证研究法则更加注重实地调查和样本分析,探讨公允价值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六、研究预期结果经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可以对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2、可以揭示公允价值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可以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建议,促进公允价值应用改进4、可以为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会计学科的发展。

公允价值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中使用最普遍的会计估计方法之一。

从德国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调查的显示,有超过 90% 的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来计量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而且,根据马来西亚机构的研究显示,公允价值被很多金融业务所采用。

随着各国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在实务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但是,公允价值估计的结果却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一方面,公允价值估计的结果对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业绩表现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公允价值估计也会影响到股票价格的波动。

因此,探究公允价值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既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也有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在公允价值应用的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很多,如何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估算的可靠性、公司在决策中使用公允价值的合理性等等。

因此,本文将针对公允价值应用中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 公允价值估算的优点和局限性。

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优点和局限性的双重挑战。

因此,需要对公允价值估算的优点和局限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公允价值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公允价值估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采用合适和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3. 公允价值估算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估算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因为估算的质量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结果。

因此,需要对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研究。

4. 公允价值估算的实务问题。

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何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估算、如何处理相关信息的不确定性等等实务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探究公允价值估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三、研究的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1. 分析公允价值应用中的优点与局限性,使企业更加清晰地认识公允价值估算的含义与应用价值;2. 深入探究公允价值估算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企业提高估算准确性和可靠度;3. 探讨公允价值估算的质量控制方法,加强企业在公允价值估算过程中的监控与控制;4. 分析公允价值估算所面临的实务问题,为企业提供可行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公允价值应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l日起开始按照新准则对公司账务进行处理。

其中,新准则中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

在38项具体准则中与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的就有20项,约占53%。

从国际上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统计数据来看,1990年12月至2006年9月FASB颁布的55项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与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的有41项,约占发布准则的75%;而IASB近几年来引用公允价值的比例也在增加,2002年以前约占75%,2003年以后这比例超过90%。

这说明,我国新准则中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上市公司与国际化接轨过程中会计处理上的必然选择。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课题。

首先,公允价值的应用面临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两难选择;其次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有待于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也就是说,公允价值会计在付诸实施时,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

本文试图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更好地运用。

希望通过研究公允价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用客观而具体的现象去分析和评价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效果,从而反馈总结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并总结出一些运用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趋利避害的方法,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在FASB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出台之前,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金融资产。

之后, FASB在制定公认会计原则时也多次用到公允价值这一概念, 但由于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提出的, 因此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都伴随着相应的其他相关概念, 而没有单独的对公允价值的统一定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UKASB)在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第7号(FRS7)《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中提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而非强迫或清算销售中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AC)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下,双方自愿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对价的金额。

”IASC/IASB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2000)在金融工具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和类似项目:准则草案和结论基础》中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企业在计量日由正常营业报酬趋势的正常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者解除负债将付出的估计价格。

”FASNO.60(1982)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自愿的买卖双方之间的当前销售中, 理性预期将收到的金额。

”Barth(1994)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而历史成本相对于公允价值不具备增量的解释能力。

Bernard(1995)研究表明并不存在显著的证据证明管理层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操纵,市值会计金额比按历史成本计量的金额更能反映公司价值的变化,但采用市值会计后,收益的波动性比以前显著增强了。

价值相关性主要是检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与股票价格(或股价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对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会计中的重置成本、储备确认会计(RRA)、金融工具会计和其他资产公允价值会计等领域。

SEC(1978)发布ASR第253号中,要求美国的石油公司采用现值会计RRA,这样石油公司持有的油气资产要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认。

Dharan(1984)发展了顶期模型,发现RRA信息对观察到的股票价格具有很低的增量信息含量,并认为这主要是RRA信息的预测误差过大所致。

对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

Barth(1994)研究发现披露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对银行股票的价格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Ne1Son(1996)的研究显示,贷款、存款、长期债务和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披露并没有增量的解释力,但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具有增量的解释力。

Eccher、Rdmesh和Thiagarjan(1996)发现,证券、净贷款、长期债务和市场相关的表外金融土具的公允价值与股票价格都具有相关性,而且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有增量的解释力。

其他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长期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关性研究。

Easton、Eddey和Harris(1993)调查了澳大利亚的长期资产的重估,发现包含资产重估的金融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其中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取决于其收益期和持续性。

不动产、厂场和设备(property,plant and equipment)三者中,厂场和设备的价值相关性要强于不动产,这体现了经营性资产比非直接经营性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更高。

Danbolt和Rees(2007)以英国的房地产和投资基金两个行业作为试验的基础,比较了历史成本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发现公允价值收益比历史成本收益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国内:我国会计界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和历史成本的局限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财政部(1999)参照国际会计准则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财政部(2006)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2条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解释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

”陈秧秧(2009)是这样表述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

黄世忠(1997)提出公允价值会计对历史成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允价值会计极有可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主流,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卢永华(2000)也认为从公允价值的本质出发,我国应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公允价值,以求得会计信息有用、相关、可靠。

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模仿西方的估值研究为主,主要集中在A 股和B股、A股和H股的会计盈余的差异比较方面。

邓传洲(2005)研究了“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作者以B股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披露公允价值的股价反映,以及公允价值揭示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发现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持有利得(损失)具有较弱的增量解释能力,而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

王跃进、周雪、张莉(2005)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行为,发现减值总额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而且追溯调整后计入当年损益的减值数额也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从而实证了中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体现了公允价值。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在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出台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这些研究成果均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针对我国新兴加转型经济的实际,需要组织专门力量研究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指导企业在实务中正确地运用公允价值。

3.参考文献[1]陈秧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研究—基于IASC/IASB的若干经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国际会计准则[M].北京: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6]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4.[7]潘念萍.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8(17).[8]谢诗芬.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9]李经路,张静,姬雄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初探[J] .财会月刊,2008(23).[10]王跃武.论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J].财会月刊,2008(22).[11]孙丽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12]朱凯,李琴.信息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J].会计研究,2008.7.[13]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财会通讯,2009.[14]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15]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16]万力.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0.[17]Robert J. Bloomfield, Mark W. Nelson and Steven D. Smith.Feedback loops,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correlated investments[J].2006(09).[18] Barth Kasznik.Ae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Finaneial Stability Review[J].1999.[19]George J.Benstona.The shortcomings of fair-value accounting described in SFAS157[J].2008.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公允价值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理论1.1 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影响因素1.2 公司绩效的含义及度量2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2.1公允价值的应用背景2.2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3公允价值应用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3.1 研究设计3.2 实证分析3.3 结论4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与建议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通过从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报刊杂志和书籍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运用Excel软件和证券软件查找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及行业的基本情况。

进度计划: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

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择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