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人体营养物质的获取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9.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案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蛋白质2、淀粉人体供能物质3、脂肪4、水5、无机盐6、维生素二、部分营养物质的验证与提取【课堂检测】1、当你需要长途跋涉是你会选择哪组食物()A、馒头、大米B、红烧肉、大米饭C、肥肉、牛肉D、水饺、苹果2、当你比较饥饿时,下列哪种食物补充能量较快()A、糖B、牛肉C、肥肉D、芹菜3、我们吃的馒头中含有较多的()A、脂肪B、糖C、蛋白质D、维生素4、猪的瘦肉中含有较多的什么物质()A、脂肪B、糖C、蛋白质D、维生素5、当你与你的家人要爬山时你会吃什么,为什么?6、刚打完篮球你会选择哪种食物?(糖、肉、脂肪) 为什么?。
7、某校餐厅炊事班的师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
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A.素炒豆角 B.牛奶 C.红焖羊肉 D.炒鸡蛋【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了解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3.掌握正确的膳食结构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2.脂肪的作用和来源。
3.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来源。
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5.均衡饮食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充满各种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人体为什么要摄取这么多不同的食物。
步骤二:介绍蛋白质(15分钟)1.向学生解释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
2.介绍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豆类和鸡蛋。
3.强调蛋白质对生长和修复身体组织的重要作用。
步骤三:介绍脂肪(15分钟)1.讲解脂肪对维持健康和提供能量的重要性。
2.介绍一些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
3.警告学生过量摄入不健康脂肪的危险,如油炸食品和高糖甜点。
步骤四:介绍碳水化合物(15分钟)1.介绍碳水化合物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
2.介绍一些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和米饭。
3.提醒学生避免过多食用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果和碳酸饮料。
步骤五: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15分钟)1.解释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身体正常功能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2.介绍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奶制品。
3.强调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步骤六:讲解均衡饮食(15分钟)1.介绍什么是均衡饮食,即摄入适量各种营养物质的饮食习惯。
2.强调均衡饮食能维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3.提供均衡饮食的具体建议和实例,如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
步骤七: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物质。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通过举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2.提问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归纳如下:第一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第三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2.心脏和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四个腔组成: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输血与血型:•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第五章: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3.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七年级生物 人体的营养

七年级生物人体的营养重点知识:消化系统、第一节人类的食物一、食物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1、三大产热物质(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成紫色反应)3、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退色反应)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1、水:占体重的60%—70%。
2、无机盐:占体得的4%,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钙和磷是构成骨格的重要成分。
主要来自豆类等食物中。
儿童缺钙——患佝偻病成年人缺钙——患骨软化症。
3、糖类:人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主要来自谷类和薯类食物中。
4、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主要来自瘦肉、蛋、豆类食物中。
5、脂肪: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主要来自肉类、花生等食物中。
6、维生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1、消化管(从上到下):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它具有容纳、磨碎、搅拌、运输的功能。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1)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胃腺——胃液(强酸性)——(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胃液——(过多)返酸胃痛、(过少)消化不良。
(3)肝脏(人体最大的腺体)——胆汁——(脂肪有作用——乳化脂肪)胆汁(通过胆管)→小肠(4)胰腺(狭长而扁平)——胰液——(蛋白质、脂肪)——胰管→小肠(5)肠腺——肠液——(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消化作用)——(稀释)二、食物的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需要的条件(温度和酶的作用)1、口腔内的消化:牙齿:切断、撕裂、磨碎;舌:搅拌。
2、胃内的消化:胃吃不开囊状,食物在此处停留4——5小时。
3、小肠内的消化: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营养及思维导图》新人教版

《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一、营养物质的种类人们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不仅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1. 能量能量是人体进行各种活动和代谢所需要的物质能量。
人体内能被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各提供约 9大卡/g,而蛋白质提供约 4大卡/g 的能量。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物质,是人体细胞最基本的构成成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增加肌肉和提高免疫力都有重要作用。
3. 脂肪脂肪是细胞膜、神经髓鞘和内脏等生理结构的基本构成物质。
脂肪还是人体内某些维生素的主要载体,如维生素 A、D、E、K 等。
在后续能量调节方面,脂肪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提供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还可以降低肠壁吸收胆固醇,降低人体血胆固醇水平。
5. 维生素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种类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A、B、C、D、E、K 六种。
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视力、促进骨骼生长等作用。
尤其是维生素 C,有着非常重要的抗氧化作用。
6. 矿物质人体需要的矿物质有很多种,包括钙、铁、锌、钾、镁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乏某些矿物质会导致氧化应激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二、如何取得营养物质人们可以通过饮食途径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类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1. 蛋白质动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比如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等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量。
此外,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的也很多,比如大豆、豆腐、豆类、肉桂花等。
2. 脂肪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禽蛋等,油脂类食物也含有较多的脂肪。
此外,植物性食物中的油脂也可以作为补充脂肪的来源,比如花生油、橄榄油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重点〕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难点〕能力目标:加深对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生命。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言]:引言:同学们在电视、电影、报刊和杂志上或许看到过,非洲某干旱地区的孩子们,由于长期饥饿而变得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只能卷曲在地上。
同学们或许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体会,早上上学时忘了或来不及吃早点,结果到10点左右时,就会感到头晕、心慌等。
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由此可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都离不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营养物质又是怎样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的呢?这就是我们在这一章所要学习的内容。
[探究]: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小探究。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盒装或袋装。
认真观看,认同人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纷纷议论开来。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食物的包装。
以上人为一小组针对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完成对5种盒装或袋装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调查。
[全班交流]:每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讨论]:〔1〕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2〕这些食物的生产原料是什么?[播放FLASH]: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小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想一想]: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哪些能为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讲述]: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
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维生素虽不提供能量,但也很重要。
维生素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要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步骤1]:取1-2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块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轻轻地揉挤。
七年级下册人体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人体营养知识点人体营养是指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和调节。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营养的摄入量和种类,以保持身体健康。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人体营养的知识点。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体细胞分裂所需要的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肉类、鱼类、奶类、豆类等食物中摄入蛋白质。
同时,蛋白质还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内部正常的代谢和组织构造。
二、脂肪脂肪是身体能量来源,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摄入脂肪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控制摄入的量,以免造成肥胖。
此外,脂肪还能够维护身体酸碱平衡,并在体内合成许多必要的物质。
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构成身体的重要物质,同时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摄入面包、米饭、蔬菜等食物来摄取碳水化合物。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摄入的量,以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对身体造成伤害。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保持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对身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比如维生素C可以帮助我们免疫和消除疲劳,维生素A则能够保护我们的视力。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样化地摄取维生素。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身体代谢所必须的一种元素,如钙、铁、钙、锌等。
我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这些矿物质,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摄取适量的矿物质对于身体的发育非常关键。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我们都需要关注人体营养知识,并尽可能地保证自己摄取多样化的营养物质。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身体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石教育七年级下册生物春季讲义学习课题:人的生活需要营养学习目标:1.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2.知道人体的消化与吸收3.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知识点(一)人的生活需要营养1.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是:()()()()()(),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吸收的是()()()2.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是(),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物质是()3. 常见无机盐的种类有()()()()()。
缺乏()无机盐儿童易患佝偻病,易导致X型腿和O型腿,老年人易患(),食物来源主要有()()()。
缺乏()无机盐容易出现厌食、肌无力、骨痛等症状,食物来源主要有()()()()()。
()跟()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
缺乏含铁无机盐时,易患(),表现为乏力、头晕等,食物来源主要有()()()()(),是构成红细胞中()的成分。
缺乏含锌无机盐时,容易出现()和()等症状,食物来源主要有()()()()。
缺乏()无机盐时,易患“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物来源主要有()()()()等。
4.常见维生素的种类有()()()()。
缺乏维生素A,易患()()(),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等。
缺乏维生素B1,易患()()()(),含量丰富的食物有()()()。
缺乏维生素C,易患()(),含量丰富的食物是()()。
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等。
【课后思考】1.长跑或剧烈运动后前,在饮食中需要增加含量哪种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为什么?2.小红的奶奶做过手术后正处于恢复状态,该多补充哪类营养物质?为什么?3.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某人吃素,但是他并没有患夜盲症,为什么?4.某同学偏食,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哪种维生素?5.医生建议易患佝偻病的儿童和易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应常室外晒太阳,为什么?6.某同学在高温环境中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应该补充什么物质?为什么?7.某同学得了佝偻病,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预防?【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水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水在生物体内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D.人体内的大多数生命活动必须在水中完成2.下列物质与其相应缺乏时的症状不相匹配的是()A.维生素C—坏血病B.含钙的无机盐—神经炎C.维生素A—夜盲症D.含铁的无机盐—贫血症3.马拉松运动员食用的馒头、蛋糕、巧克力等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糖类、无机盐、蛋白质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维生素4. 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学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
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果甲乙丙丁蔬滴12 5 8 7数A.乙、丁、丙、甲 B. 甲、丙、丁、乙C.丁、甲、丙、乙 D. 丁、丙、乙、甲5. 预防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A.胡萝卜 B.菠菜 C.西红柿 D.标准面粉6.聪聪的奶奶摔倒后骨折了,医生说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建议她适当多摄入()A.苹果B.牛奶C.薯片D.可乐7.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频频向各国推荐使用中国传统的铁锅,原因是使用铝制炊具比使用铁制炊具更容易患()A.夜盲症 B. 脚气病 C. 贫血 D. 坏血病8.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9.下表是A、B、C、D、E五种食物(各100克)的主要成分(除水和无机盐以外)。
据表回答问题:食物糖类/g脂肪/g蛋白质/g维生素A/mg维生素C/mg维生素D/mgA 0.4 90 6 4 7 40B 48.2 7 38 40 12 0C 8.8 9.5 65 7 10 14D 73.8 0.6 7.7 0 0 0E 18 2 6 3 220 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2)从补充能量的角度看,较适合的食物是()(3)若某人身体抵抗力比较低,那么他平时应该多吃食物()(4)儿童长期将食物B作为主要食物,易患()10.“补钙新概念,关键在吸收”经常吃钙片的孩子仍然缺钙的原因主要是()A.缺乏维生素D B.缺乏维生素B1C.缺乏维生素A D.缺乏维生素C11.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A。
因此,肝病患者易患()A.佝偻病 B. 夜盲症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坏血病12.科学家到一些边远山村调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发现当地人的发病率较低。
分析他们的膳食结构可知,村民们吃的植食性食物较多,尤其是各种蔬菜。
由此推断,食物中哪种营养素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A.糖类 B. 蛋白质 C. 纤维素 D. 无机盐13.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每天0.8克,处于生长旺盛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多数人钙摄入量远未达到这个标准。
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和内蒙古地区小学生的钙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5%、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现象普遍存在。
(1)含钙的无机盐是()和()的重要组成成分。
儿童缺钙易患(),中老年人缺钙易患()。
(2)下表为王刚同学某人的食谱。
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的总量为()克。
根据下表分析,王刚同学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可能是()()。
如果通过喝牛奶来补钙,按照对钙的需求量为每天0.8克计算,他这天至少还应该在饮食中增加()克牛奶。
食物种类食物质量/克含钙量(克/100克)馒头1000 0.03青菜500 0.03豆腐100 0.16牛奶0 0.10猪肉100 0.006(3)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和()。
知识点(二)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食物的消化依靠()系统来完成,分为()和()两大部分2.消化道的组成包括()()()()()()()等器官3.消化腺包括()()()()()4.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的消场所为()5.小肠的特点()()()()6.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课后思考】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都需要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吗?2.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器官有哪些?3.为什么人在发高烧时,吃什么都没有胃口?4.为什么由淀粉制成的胶囊可以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后才能吸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淀粉最终分解为麦芽糖B.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C.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D.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人体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A.口腔、胃 B. 胃、小肠 C.口腔、胃、小肠 D.胃、小肠、大肠4. 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旅行”的路线是()A.口腔→咽→胃→大肠→食道→小肠→肛门B. 口腔→食道→小肠→胃→咽→大肠→肛门C.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小肠→胃→咽→食道→大肠→肛门5.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摄氏度时间/分钟加入碘液1 淀粉糊+唾液37 5 不变蓝2 淀粉糊+胃液37 5 变蓝3 淀粉糊+唾液0 5 变蓝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试管1,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6.下列食物的有机成分中,只能在小肠里被消化的是()A.淀粉B.麦芽糖C.蛋白质D.维生素7.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1小肠长约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2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3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4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1○2○3 B.○1○3○4 C.○1○2○4 D.○1○2○3○4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A.胃液能够将吃下的大块肥肉乳化成脂肪微粒B.大肠能够吸收部分维生素C.胃不能消化淀粉但可以吸收葡萄糖D.蛋白质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9.“吃饱了”一般指的是人体消化道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食道 B.胃 C.大肠 D.口腔10.下列结构中哪些是消化腺()○1肝脏○2肠腺○3胃○4小肠○5胃腺○6咽A.○1○2○5 B.○1○2○3C.○1○4○5 D.○2○4○511.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1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能够分解有机物,能分解淀粉的消化液是由什么消化腺分泌的?()○1唾液腺○2胃腺○3肝脏○4肠腺○5胰腺A.○1○4○5 B.○2○4○5C.○3○4○5 D.○1○3○513.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1蛋白质○2脂肪○3淀粉○4无机盐○5维生素A.○3○1○2 B.○3○1○4C.○1○2○3 D.○1○4○514.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D.胃是消化器官15.消化系统中,能吸收维生素的消化器官是()A.食道和胃B.小肠和大肠C.口腔和小肠 D.胃和大肠16.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入几种等量的消化液混合配制的“X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摄氏度的温水中,观察食用油被消化的情况。
下列“X消化液”的组成成分,能让食用油最先消失的是()A.胃液、胆汁 B.胃液、胰液、肠液C.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胆汁17.下表是几位同学探究试验的记录,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方法检验方法现象1 2毫升唾液淀粉糊37℃ 10分钟碘液2 2毫升清水淀粉糊37℃ 10分钟碘液3 淀粉糊0℃ 10分钟碘液4 2毫升唾液淀粉糊37℃ 10分钟碘液(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变蓝的是()(2)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试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