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合集下载

原材料送检记录范文

原材料送检记录范文

原材料送检记录范文日期:2024年10月1日送检单位:XXX有限公司送检原材料:XXX原材料送检数量:1000千克一、送检目的本次送检旨在对所购得的XXX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我公司生产要求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送检要求1.外观检查:查看原材料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污染、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

2.检测项目: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微生物和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测。

3.检验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我公司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检验。

三、送检过程1.外观检查a.打开原材料包装,观察外观是否干净整齐,无异物、无明显破损。

b.闻气味,检查是否有异常香味或异味。

c.通过目测,检查原材料颜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d.记录外观检查结果:无明显污染、无异味、颜色正常。

2.化学成分检测a.根据产品标准,取一定量的原材料样品。

b.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包括含水率、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项目。

c.检测结果与产品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d. 记录化学成分检测结果:水分含量为xx%,蛋白质含量为xx%,脂肪含量为xx%。

3.微生物检测a.依照产品标准,取一定量的原材料样品。

b.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总菌落计数、大肠菌群检测等项目。

c.检测结果与产品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d. 记录微生物检测结果:总菌落计数为xx CFU/g,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符合标准。

4.重金属检测a.根据产品标准,取一定量的原材料样品。

b.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重金属检测,包括铅、汞、镉、铬等项目。

c.检测结果与产品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d. 记录重金属检测结果:铅含量为xx mg/kg,汞含量为xx mg/kg,镉含量为xx mg/kg,铬含量为xx mg/kg。

四、送检结论根据以上送检过程和检测结果,对所购得的XXX原材料进行总体评估:1.外观检查结果良好,无明显污染、异味,颜色正常。

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记录

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记录

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记录(药瓶)
取个试瓶,加入1/3标示容量的无菌0.1%蛋白胨水溶液,加盖旋紧,振摇1分钟,取提取液进行薄膜过滤,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实验。

细菌数测定霉菌数测定
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虎红琼脂培养基批号
00
大肠杆菌测定
培养箱NO:35~370C
结论:本品按企业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作以上检验,结果
包装材料(复合膜、袋)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记录
供试液制备
取试样用开孔面积为20cm2的消毒过的金属模板压在内层面上,将无菌棉签用无菌0.1%蛋白胨水溶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

共擦抹5个位置100cm2。

每支棉签擦抹完后立即剪短,投入盛有30ml无菌0.1%蛋白胨水溶液的锥形瓶中,全部擦抹棉签均投入瓶中后。

迅速摇晃1分钟,即得供试液。

细菌数测定:霉菌数测定:
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玫瑰红纳琼脂培养基批号
培养箱NO:℃48h 培养箱NO:℃72h
大肠杆菌测定:
胆盐乳糖培养基批号:MUG培养基批号:
培养箱NO:36℃±1℃
结论:本品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试行),药品包装通则,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验,结果规定。

原料、包材、工用具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

原料、包材、工用具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

原料、包材、工用具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Internal control stangards for rawmaterials, packaging materials,instruments and equpment,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1.目的- PURPOSE提供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GMP车间仪器设备等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从而确保产品微生物质量。

2.责任- RESPONSIBIRITY微检员:依据此内控标准对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GMP车间仪器设备等微生物质量进行判定。

实验室主管: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

3. 范围- SCOPE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GMP车间仪器设备等微生物控制。

4. 操作程序- OPERATION PROCEDURE4.1原料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4.2进料包材微生物质量企业内控标准4.3GMP车间仪器设备微生物质量企业内控标准4.3.1GMP车间仪器设备菌落总数≤20CFU/cm24.3.2GMP车间仪器设备监测点按照《环境监测频次》实行。

4.4当顾客的标准松于本标准时,都应采纳本标准,如严于本标准时则按顾客标准。

5. 附件- APPENDIX5.1 KE12-66附件一《紫外线消毒的阀门微生物检测报告》5.2 KE12-66附件二《臭氧消毒的罐子微生物检测报告》5.3 附件三《环境监测频次》6.修改记录-MODIFICATION RECORD问题1. 原料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细菌总数为<100CFU/g(ml)。

问题2. 阀门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细菌总数为<20CFU/个,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不得检出。

问题3.铝罐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细菌总数为<20CFU/个,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不得检出。

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标准一、外观检验药品包装材料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1.表面平整,无划痕、压痕、凹陷、凸起、变形等。

2.表面清洁,无灰尘、油污、异物的痕迹。

3.印刷图案清晰、完整,颜色鲜艳、均匀。

4.封口处无气泡、皱褶、破损等现象。

二、物理性能检验药品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拉伸强度:包装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应能承受一定的拉力,且不断裂。

2.撕裂强度:包装材料在撕裂过程中应能承受一定的撕裂力,且不破裂。

3.冲击强度:包装材料应能承受一定冲击力,且不破裂。

4.压缩强度:包装材料应能承受一定的压缩力,且不破裂。

5.耐磨性: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以保证药品的包装质量。

三、化学性能检验药品包装材料的化学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耐腐蚀性: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抗氧化性: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密封性能:包装材料的密封性能应符合要求,以保证药品的密封性和防潮性。

4.抗老化性能: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老化性能,以保证药品的包装质量和安全性。

四、生物学性能检验药品包装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无毒无害:包装材料不应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微生物指标: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药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3.细胞毒性:包装材料应对人体细胞无毒性作用。

4.致敏性:包装材料应对人体无致敏反应。

五、阻隔性能检验药品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蒸气透过性能: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水蒸气阻隔性能,以保持药品的干燥性和稳定性。

2.气体透过性能: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气体阻隔性能,以保持药品的抗氧化性和防止变质。

3.光线透过性能: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光线阻隔性能,以保证药品不受光线影响。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细菌总数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
样品名称
规格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抽样基数
抽样方式
抽样数量
检测依据
GB/T4789.2-2010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
培养基名称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报告时间
样号
36+1℃培养24~48h
稀释度
报告数cfu/ml(g)
1:10
1:100
1:1000
空白
1
接种量ml
1
1
1
1
0.1
0.01
分析号
1
2
3
4
5
6
7
8
9
1
初发酵产酸、气
复发酵产酸、气
BGLB分离培养
2
初发酵产酸、气复发酵产酸、气BGL Nhomakorabea分离培养
检测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发酵阳性管转种培养实验:1.复发酵:+/+表示产酸、产气为阳性;-/-表示不产酸、不产气为阴性;+/-表示产酸、不产气。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发酵管;1ml以下者,用单料发酵管。
检验员:审核人:审核时间: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
样品名称
规格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抽样基数
抽样方式
抽样数量
检测依据
GB/T4789.3-2010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
报告时间
样号
培养温度、时间
培养基名称
结果判定报告数(MPN)/100ml(g)
36±1℃24h±2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表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
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规格
检测环境
温度 ℃;湿度 %RH
收样日期
20 年 月 日
检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检验项目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和酵母菌
检验方法
GB15979-
检测仪器
□电子天平LL-MW007□生化培养箱LL-MW001□霉菌培养箱LL-MW002
基本步骤:
1.样品处理:无菌条件下,准确称取10g±1g样品,剪碎后加入到2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得到一个生理盐水样液。如被检样品含有大量吸水树脂材料而导致不能吸出足够样液时,稀释液量可按每次50ml递增,直至能吸出足够测试用样液。在计算细菌菌落总数与真菌菌落总数时相应调整稀释度。
检测项目
样品编号(n=)
操作过程及培养条件乳Fra bibliotek胆盐发酵管
分离培养
(可疑菌落)
革兰氏染色
乳糖
发酵管
检验结果




取样液5ml接种50ml乳糖胆盐发酵管,置(35±2)℃培养24h,如不产酸也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产酸产气,则划线接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置(35±2)℃培养(18-24)h,观察平板菌落形态,挑取典型疑似菌落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5±2)℃培养24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胆盐发酵管产酸产气,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伊红美蓝平板上有典型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孢杆菌,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大肠杆菌。
样品编号(n=)
操作过程及培养条件
平皿菌落计数(CFU)
检验结果
CFU/g
空白
稀释倍数
平行
霉菌计数
共接种5个平皿,每个平皿中加入1ml样液,注入45℃左右沙氏琼脂培养基约(15~25)ml,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25±2)℃培养7d,分别于3、5、7天观察,计算平板上菌落数,如果发现菌落蔓延,以前一次菌落计数为准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报告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报告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消费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
越高。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各种包装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现就此总结报告如下:首先,我们对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检测。

通过对包装材料的拉伸、压缩、撕裂等性能进行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其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指标,从而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其次,我们对包装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
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塑化剂等,以确保其不会对食品、药品等产品造成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另外,我们还对包装材料的印刷和涂层进行了检测。

通过对包装材料表面的油墨、涂料等成分进行分析,以确保其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同时保证印刷图案的清晰度和耐久性。

最后,我们对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污染进行了检测。

通过对包装材料表面和内部
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其不会成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场所,从而保障产品的卫生安全。

通过以上的检测工作,我们发现大部分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性都得到了保障,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如部分包装材料中存在化学污染物,部分印刷图案不符合标准要求等。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包装材料的检测工作,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市场上的包装材料都能够符合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包装材料质量安全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包装材料,为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1 目的通过对微生物检测流程的规范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全过程。

3 职责3.1 检验人员严格按检测流程做好各项工作。

3.2 检测主管做好监督检查工作.4 内容4.1 准备工作4。

1.1 卫生清洁整理普通检验室内的各类检验物品,检查工作台面和地面卫生。

4.1.2样品收集登记4。

1.2。

1与收样员沟通,确定检样品种、数量(如仓库到货的茶原料、内包膜,车间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研发样品,采购样品,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定期跟踪检测的样品)。

4.1.2。

2与质保员沟通,确定检样品种、数量(如自来水、纯水、一楼生产过程跟踪的各阶段液体)。

4.1。

2。

3 按检测计划自行确定的检样品种、数量(如工作间空气、设备内表面、员工手部)。

4.1。

2.4各项确定后,收集并登记样品。

4。

1.3检测方法的确定4.1.3。

1样品收集后进行分类,确定样品的检测方法,若无方法的要尽快上报或查找相关方法。

4.1。

3.2微生物各项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见附表1)4.2 试剂配制、物品包扎4。

2。

1玻璃容器的包扎:灭菌前器皿应包扎紧密完整后才进行灭菌,以防止灭菌后器皿受到污染。

4。

2。

2平皿、吸管按量分成若干单元用牛皮纸、报纸包扎;4.2.3试管及三角瓶应塞硅胶塞,在瓶口再用报纸包扎;4.2.4其它玻璃或金属取样工具也要用报纸包扎;4。

2。

5生理盐水按氯化钠加水比例0.84%配制;平板计数琼脂(PCA)、孟加拉红、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则以标签上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

按需要量分装成于不同规格的容器中。

4。

3 高压灭菌4。

3。

1培养基及器皿的灭菌:4.3.1.1高压蒸汽灭菌:金属器具、玻璃器皿、基础培养基及其它耐热物品均放入锅内灭菌。

4。

3。

1.2灭菌参数:121℃(0。

1034MPa),15~20min;4.3.2染菌培养物:121℃(0.1034MPa),30min;4.3.3含糖类不耐热培养基(按试剂要求):11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