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车间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记录

微生物检验记录


28±2℃培养5天;
培养箱型号
;编号:

平皿1
10-1CFU/g 10-2CFU/g 10-3CFU/g
报告 10-1CFU/g 10-2CFU/g 10-3CFU/g
报告
平皿2
平均
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检测项目
乳糖胆盐发 酵24h;继续 培养至48小

伊红美兰 24h
XX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验记录
□原料; □半成品; □半制品; □成品; □新样品;
订单号码
产品编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验日期: 批号
产品名称
生产/进料日期
取样人
检测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细菌总数(应<100 CFU/ml)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应<10 CFU/ml)
检测项目
36±1℃培养48±2h; 培养箱型号
;编号:
革兰氏 染色镜检
靛基质 试验
报告
菌落特征
溶血圈
革兰氏 染色镜检
血浆凝 固酶试

报告
管1
管2
管3
检测项目
菌落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
革兰氏染色镜检
氧化酶试验
绿脓菌素试 验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明胶液 化 试验
报告
平皿1
平皿2
平皿3 综合判定: □合格; □不合格
审核:
检验: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车间)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车间)
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再盖上碟盖先于241培养3天再转至331培养2天
文件号:FQ-255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受检部门
受检人员
测试方法
接触平皿法
检验日期
年月日
完成日期
年月日
测试步骤:
取一次性无菌接触碟,碟子直径为50~55mm,取样面积一般为25cm2。取样时,打开
荡,再用薄膜过滤法计数,置33℃±1℃培养箱中培养。
菌落总数测定(30~35℃):
菌落数
取样部位
培养时间
报告数
阴性对照
备注
1d
2d
3d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菌落数
取样部位
培养时间
(24℃±1)
培养时间
(33℃±1)
报告数
阴性
对照
备注
1d
2d
3d
1d
2d
额头
cfu/碟
口罩
cfu/碟
左肩
c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碟
右肩
cfu/碟
左肘
cfu/碟
右肘
cfu/碟
左腕
cfu/碟
右腕
cfu/碟
左手指
cfu/碟
右手指
cfu/碟
左手掌
cfu/碟
右手掌
cfu/碟
左膝
cfu/碟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控记录

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控记录

填表说明:本表由质检部负责填写,按照企业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制度定期检验,填表汇总,存在为题的用红笔填写,并报告质
量负责人(质检部负责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号:
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控记录
取样日期 监控点 人 机 料 环 监控频率 5%总人数,每2天 1dm2;每2天 每2天 每周 注意事项 与食品或器皿、器皿直接接触操作人员手 部,人员要有代表性。 与食品表面直接接触的机器部位(传送带或 托 盘) 裸露于空气中的半成品或初级品 内包装间或生产过程中食品/半成品裸露的 空 间,单位可以CFU/皿*0.5小时计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检验员 备注

关于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表面微生物擦拭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的验证实验

关于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表面微生物擦拭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的验证实验

关于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表面微生物擦拭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的验证实验发布时间:2021-12-30T08:36:42.29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5期作者:董小燕[导读] 微生物在适当温湿度下以残留物中的有机物为营养可大量繁殖,产生各种代谢物,从而增加残留物复杂性和危害程度,进而对下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对药品生产设备的微生物进行严格控制。

此外,擦拭取样能对最难清洁部位直接取样,通过考察有代表性最难清洁部位的残留物水平评价整套生产设备的清洁状况。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9摘要:为降低药物交叉污染及微生物污染风险,保证用药安全,延长系统或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设备。

药品生产的每道工序完成后,需对药品生产设备进行清洁,并对清洁方法进行验证,在以前清洁验证中要求对化学残留取样方法进行验证,却未要求对微生物取样方法进行确认,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新增了对表面微生物取样和检验方法验证的要求。

关键词:制药设备;清洁验证;表面微生物微生物在适当温湿度下以残留物中的有机物为营养可大量繁殖,产生各种代谢物,从而增加残留物复杂性和危害程度,进而对下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对药品生产设备的微生物进行严格控制。

此外,擦拭取样能对最难清洁部位直接取样,通过考察有代表性最难清洁部位的残留物水平评价整套生产设备的清洁状况。

一、清洁验证目的清洁验证是对清洁程序进行的验证方法,一般经过对数据的收集等工作,来证明清洁程度是否能达到清洁设备的标准要求。

此外,若在进行多种药品的生产时,使用同一种设备进行生产,这样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因一旦生产完一种产品未及时进行设备的清洗,会直接导致下一批药物生产受到污染,从而影响药品质量。

但在实际生产时,许多药品需一个设备进行生产,并且清洁设备的方法也都无太大差别,这时制药公司就可根据药品所需原料及其溶解性质、稳定因素、需要清洁的剂量等进行有效分析,之后将其安全指数根据数据统一计算。

车间沉降菌数监测记录

车间沉降菌数监测记录

车间沉降菌数监测记录1.引言车间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环境的原因,车间内往往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还可能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车间的微生物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2.监测方法及设备本次监测采用了常用的霉菌计数法。

具体步骤如下:1)在车间内选取一定数量的采样点,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使用灭菌的锡皮培养皿,将其放置于指定的采样点下方。

3)根据车间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采样点数进行采样,保持采样时间一致。

4)采集好的样本迅速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5)实验室中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将菌落进行计数并分析。

3.监测结果监测共进行了3次,分别是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和XX年X 月X日。

下面是每次监测的具体结果:日期车间位置菌落形态菌落计数(单位:CFU/m³)XX年X月X日A车间圆形,白色105B车间不规则形,黄色86C车间线状,透明120D车间圆形,白色98E车间不规则形,黄色78XX年X月X日A车间圆形,白色98B车间不规则形,黄色80C车间线状,透明115D车间圆形,白色105E车间不规则形,黄色76XX年X月X日A车间圆形,白色102B车间不规则形,黄色82C车间线状,透明118D车间圆形,白色108E车间不规则形,黄色844.结果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车间内的菌落数量整体上呈现较低水平,且没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2)不同车间的菌落形态略有不同,但整体数目相差不大。

3)A车间的菌落数最高,可能是由于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较多。

5.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车间内的沉降菌数在正常范围内,员工的健康和产品质量暂时没有受到显著的威胁。

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车间的卫生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车间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和消毒。

2)增加通风设备,保持车间的空气流通。

3)做好员工的防护工作,提醒员工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关于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表面微生物擦拭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的验证实验

关于制药设备清洁验证中表面微生物擦拭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的验证实验

实验数据记 录:准确记 录实验数据, 包括擦拭取 样方法、检 验方法、结 果等
实验数据处 理:对实验 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和 处理,确保 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数 据得出结论, 对制药设备 清洁验证中 表面微生物 擦拭取样方 法和检验方 法的验证结 果进行评价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七章
实验结论总结
● 实验结论:通过对比不同清洁方法,发现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清洁设备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微生物残留。 ● 讨论:实验结果可为制药企业提供参考,指导设备清洁验证工作。同时,建议对不同设备类型和清洁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清
洁效果和产品质量。 实验结论总结 ● 实验结论总结
●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发现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清洁设备能够达到最佳清洁效果,有效降低表面微生物残留。 ● 讨论:这一结论对于制药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清洁工作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
设备来源:这些设备通常来源于专业的制药设备生产厂家或实验室设备 供应商,具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材料与设备的准备情况
实验材料:无菌棉签、无菌生理盐水、无菌容器等 实验设备:微生物培养箱、显微镜、天平等 实验试剂:无菌生理盐水、微生物培养基等 其他辅助材料:无菌手套、口罩、实验服等
实验步骤与方法
全。同时,建议对不同设备类型和清洁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清洁效果和产品质量。 实验结论总结 ● 实验结论总结
●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验证实验,我们发现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清洁设备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微生物残留,达到最佳清洁效果。 ● 讨论:这一结论对于制药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清洁工作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

食品手、工作服、接触面等微生物检验.

食品手、工作服、接触面等微生物检验.

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验证文件山东东阿史美生阿胶保健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验证立项申请表2 验证方案审批表3 验证小组成员表4 验证时间安排5 验证方案6验证报告的审批7验证证书8验证报告9验证小组会签表10验证记录山东东阿史美生阿胶保健股份有限公司验证立项申请表验证方案的审批1.1 验证小组成员1.2 验证时间安排于年月对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进行验证。

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手、设备接触面、工作服微生物情况验证方案1 概述微生物形体微小,必须凭借仪器等设备手段或经长时间培养才能被肉眼所观察到。

由于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繁殖快,对食品、药品的生产影响较大,应尽可能的减少微生物的污染,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微生物又有其有益的一面,人类可利用微生物生产药品、食品,处理环境污染等。

我公司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的验证主要目的是对食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检查,工作人员手消毒后的微生物、清洁后接触面的微生物、清洁后换工作服之前,进行验证。

保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符合本公司食品生产的条件。

2验证目的:检查确认生产车间微生物(手、设备接触面、工作服)情况适合本公司生产食品的条件。

3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食品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手,生产设备接触面,工作服表面微生物情况的验证。

4验证职责由化验室、质管部组成微生物检查验证小组,化验室负责验证的具体实施,包括采样、记录、检测、报告等工作,质管部负责对验证全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复核工作。

5 验证内容5.1按照公司内部标准对工作人员手消毒后的微生物、清洁后接触面的微生物、清洁后工作服,进行验证。

(手<50cfu/个、接触面、衣服<50cfu/100cm2 )5.2手、接触面、工作服微生物情况的验证5.2.1工作人员手的验证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之前,消毒后或加工过程中消毒后采样。

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为30 cm2 ),并随之转棉签,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并将棉签投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混匀后,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膝
cfu/碟
右膝
cfu/碟
标准规定
≤5cfu/碟
结 论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检验者:复核者:
文件号:FQ-255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受检部门
测试方法
棉签擦拭法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测试步骤:
取样前,棉签头先湿润(无菌生理盐水)。取样时,握住棉签柄,以约300角与取样表
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5cm2,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上述溶液内,充分振
标准规定
≤25cfu/25cm2
结 论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检验者:复核者:
500张
文件号:FQ-255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受检部门
受检人员
测试方法
接触平皿法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测试步骤:
取一次性无菌接触碟,碟子直径为50~55mm,取样面积一般为25cm2。取样时,打开
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
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再盖上碟盖,先于24℃±1培养3天,再转至33℃±1培养2天。(取样后,需要立即用75%酒精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培养结束时,对每个平皿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并报告最终结果。
荡,再用薄膜过滤法计数,置33℃±1℃培养箱中培养。
菌落总数测定(30~35℃):
菌落数
取样部位
培养时间
报d
3d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cfu/25cm2
菌落总数测定(30~35℃):
菌落数
取样部位
培养时间
(24℃±1)
培养时间
(33℃±1)
报告数
阴性
对照
备注
1d
2d
3d
1d
2d
额头
cfu/碟
口罩
cfu/碟
左肩
cfu/碟
右肩
cfu/碟
左肘
cfu/碟
右肘
cfu/碟
左腕
cfu/碟
右腕
cfu/碟
左手指
cfu/碟
右手指
cfu/碟
左手掌
cfu/碟
右手掌
cfu/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