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进之郑廷玉杂剧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填空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填空题

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单刀会》第四折[新水令]、[驻马听] [离亭宴带歇拍煞]《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五支曲词《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离亭宴煞][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白沟》、《挽文丞相》、《上京即事》(其一、其二)、《墨梅》名词解释:勾栏;对棚;末本;旦本;说话;话本;入话;正话;平话;说经;诗话;诸宫调;搊弹词;《会真记》;《董西厢》;《王西厢》;元剧四大家;北方戏剧圈;大都作家群;河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山东作家群;南方戏剧圈;次本;南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南戏四大传奇;元曲;散曲;小令;套数;带过曲;雅正;元诗四大家;铁崖体;《三国志演义》;历史演义;《水浒传》;英雄传奇;吴中四杰;《郁离子》;台阁体;茶陵派;八股文;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四声猿》;《南词叙录》;昆腔;吴江派;临川派;《曲律》;临川四梦;《牡丹亭》;《西游记》;神魔小说;《金瓶梅》;世情小说;拟话本;三言;二拍;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复社;几社;《滑稽余韵》;挂枝儿;梅村体;神韵派;浙西词派;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闲情偶寄》;才子佳人小说;脂评本;程甲本;程乙本;格调派;肌理派;常州词派;桐城派;义法;性灵派;《骈体文钞》;花雅之争;京剧;弹词;鼓词;子弟书;《吟风阁杂剧》;宋诗派;反帝爱国诗潮;侠义公案小说;诗界革命;新文体;南社;同光体;小说界革命;四大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话剧;戏剧改良运动填空: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

元代杂剧作家

元代杂剧作家

萧德祥,名天瑞,号复斋,杭州人。以医为业。是兼作南戏的杂剧作家,作有杂剧和南戏五种。
朱凯,字士凯。曾任江浙行省官吏,与钟嗣成相善。作有《昊天塔》、《黄鹤楼》两种,今均存。
钟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He南开封)人,寓居杭州。累试不第。作有杂剧七种,均失。他所编撰的《录鬼簿》,记载了元代杂剧作家及一些散曲作家的小传和剧目,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
,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先老生’,皆知其为德辉也”。郑光祖是元杂剧第二时期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作有杂剧十八种,今存《倩女离魂》、《绉梅香》、《王粲登楼》、《伊尹扶汤》、《周公摄政》、《三战吕布》、《无盐破连环》《老君堂》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爱情剧,取材于唐人传奇说《离魂记》,对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有一定的影响。其创作风格以文采见长,明初朱权评其作为“九天珠玉”。(《太和正谱》)
纪君祥,一作纪天祥,大都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六种,现仅存《赵氏孤儿》一种。《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悲剧,也是杂剧名剧之一。明朱权评其剧作的风格为“雪里梅花”。(《太和正音谱》)
张国宾,又名张国宝、张酷贫。艺名喜时营,大都人。是一位演员出身的作家,作有杂剧五种,今存《衣锦还乡》、《汗衫记》、《罗李郎》等三种。他的剧作戏剧性强,语言质朴自然。
李直夫,本姓蒲察,人称蒲察李五。女真族人。居住在德兴府(今河北怀来县)。生平事迹不详。一说官至湖南肃政廉访使。作有杂剧十二种,现存《虎头牌》一种,写一个
金朝的军官银住马,因醉酒失误军机,受到担任元帅之职的侄子的责打,事后元帅又亲自向他谢罪。在剧中反映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而且还用许多少数民族的曲调。
郑廷玉,彰德(今He南安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二十三种,今存《疏者下船》、《后庭花》、《金凤钗》、《忍字记》、《看钱奴》等五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化概论论述题(((((中国传统⽂化概论1. ⽂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凡是超越本能的、⼈类有意识地作⽤于⾃然界和社会的⼀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化;或者说,“⾃然的⼈化”即是⽂化。

2、什么是⼴义的⽂化?与⾃然相对,着眼于⼈类与⼀般动物、⼈类社会与⾃然的本质区别,着眼于⼈类卓⽴于⾃然的独特⽣存⽅式,泛指⼈类所创造的⽂明成果,⼜称“⼤⽂化”。

3、⽂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化体系?试举例说明(1)物态⽂化层约相当于物质⽂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化,它是⼈的物质⽣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化。

2)制度⽂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系列的处理⼈与⼈相互关系的准则。

3)⾏为⽂化层:多指⼈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为模式。

4)⼼态⽂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式、⼼理活动等等。

这是⽂化的核⼼。

4、什么是狭义的⽂化?狭义的⽂化指⼈类所创造的⼀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类精神⽂明的⼀个组成部分。

狭义⽂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称“⼩⽂化”。

5、什么是中国⽂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中国⽂化是中华民族根据⾃⼰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然、社会与民族⾃⾝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明成果,具有⾃⾝的民族与国度特⾊。

中华民族是中国⽂化的创造⽂体。

基本内容有:⼀、独具特⾊的语⾔⽂字;⼆、翰如烟海的⽂化典籍;三、惠及世界的科技⼯艺;四、精彩纷呈的⽂学艺术;五、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六、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6、中国传统⽂化是指什么时期的⽂化?指 6 千年前的⽂化⾄鸦⽚战争(1840 年)时期的中国⽂化。

第⼀章中国⽂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商周⾄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是怎样划分政区的?(1)商周: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

西周实⾏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的典型分封制。

2)秦朝郡县制基本上推⾏到全国。

2)西汉初年,采⽤“郡国并⾏制”。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卷1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卷1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卷18(总分90,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宋初自觉以恢复韩、柳古文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主张文道合一的作家是【】SSS_SINGLE_SELA 工禹傅B 柳开C 杨亿D 林逋分值: 2答案:B解析: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2.北宋初期花间体词人的代表除了晏殊还有【】SSS_SINGLE_SELA 欧阳修B 范仲淹C 王安石D 苏轼分值: 2答案:A3.下列词作属于王安石所作的是【】SSS_SINGLE_SELA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B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C 《桂枝香》(登临送目)D 《望海潮》(东南形胜)分值: 2答案:C解析:A、B、D三项中词作的作者分别为晏殊、欧阳修、柳永。

4.苏辙的号为【】SSS_SINGLE_SELA 颍滨遗老B 真隐山人C 龙洲道人D 四水潜夫分值: 2答案:A解析: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

B、C、D三项分别为张元斡、刘过、周密的号。

5.因作诗被弹劾,酿成“乌台诗案”,几乎丧命的北宋作家是【】SSS_SINGLE_SELA 陈师道B 辛弃疾C 陆游D 苏轼分值: 2答案:D6.“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是【】SSS_SINGLE_SELA 平易古淡B 雄奇奔放C 生新瘦硬D 华丽典重分值: 2答案:C解析:生新(奇)瘦硬,向来被认为是“山谷体”诗的风格特征。

“瘦”者,洗净铅华,摒绝绮艳;“硬”者,刚健挺拔,力矫柔弱。

黄庭坚作诗,常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

7.在词中首开大量描写羁旅行役感受和城市风光风气的词人是【】SSS_SINGLE_SELA 柳永B 秦观C 周邦彦D 李清照分值: 2答案:A8.史达祖属于【】A 清雅词派B 爱国词派C 豪放词派D 辛派词人分值: 2答案:A解析:史达祖受姜夔影响,为清雅派词人。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国开-参考资料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国开-参考资料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国开-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形考任务4
第1题
元杂剧一般篇幅较短,基本上一本_____,有的另加楔子。

[单选题]
A、十折
B、五折
C、四折
D、三折
参考答案是:C
第2题
杂剧剧本中表示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等的是_____。

[单选题]
A、宾白
B、科范
C、正名
D、宫调
参考答案是:B
第3题
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_____的作品。

[单选题]
A、杨显之
B、杨景贤
C、尚忠贤
D、纪君祥
参考答案是:D
第4题
描写白娘子与许仙爱情故事的传奇《雷峰塔》的作者是_____。

[单选题]
A、桂馥
B、吴伟业
C、方成培
D、唐英
参考答案是:C
第5题
元代剧作家_____的杂剧《汉宫秋》是现存最早描写昭君和番的戏曲作品。

[单选题]
A、白朴
B、马致远
C、秦简夫
D、郑廷玉
参考答案是:B
第6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洪升的是_____。

[单选题]
A、《四婵娟》
B、《四声猿》。

国开电大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非答案

国开电大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非答案

拿答案:1144766066题目1.元代剧作家_____的杂剧《汉宫秋》是现存最早描写昭君和番的戏曲作品。

A. 郑廷玉B. 白朴C. 秦简夫D. 马致远【答案】:马致远题目2.张有鹤编辑的“三会本”(即会校会注会评本)是小说集《_____》迄今为止最完备的版本。

A. 子不语B. 古今小说C. 传奇D. 聊斋志异【答案】:聊斋志异题目3.四大南戏中的《_____》描写王瑞兰和蒋世隆患难与共的真挚爱情,批判了封建门第观念。

A. 泣红亭B. 芙蓉亭C. 拜月亭D. 望江亭【答案】:拜月亭题目4.戏曲名著《_____》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抗魏忠贤阉党的斗争,塑造了颜佩韦等市民英雄的形象。

A. 清忠谱B. 赛琵琶C. 倒精忠D. 吊琵琶【答案】:题目5.南戏《_____》歌颂了王十朋和钱玉莲坚贞不渝的爱情。

A. 荆钗记B. 白兔记C. 坠钗记D. 紫钗记【答案】:题目6.传奇名作《南柯记》是_____的作品。

A. 汤显祖B. 吴炳C. 王骥德D. 吕天成【答案】:题目7.著名水浒戏《李逵负荆》的作者是_____。

A. 尚忠贤B. 高文秀C. 宫天挺D. 康进之【答案】:题目8.描写白娘子与许仙爱情故事的传奇《雷峰塔》的作者是_____。

A. 方培成B. 唐英C. 吴伟业D. 桂馥【答案】:题目9.清代长篇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_____。

A. 韩邦庆B. 吴敬梓C. 李百川D. 曾朴【答案】:题目10.柳敬亭是戏曲《_____》中塑造的一个荆轲般的市井英雄形象。

A. 《紫钗记》B. 《紫箫记》C. 《桃花扇》D. 《秣陵春》【答案】:题目11.唐代作家_____的传奇《柳毅传》描写了柳毅为落难龙女千里传书,并最终与之结为夫妻的故事,将灵怪、侠义、爱情融为一体。

A. 李朝威B. 李公佐C. 李开先D. 李复言【答案】:题目12.所谓“花雅之争”的“雅部”指的是_____。

A. 京剧B. 昆曲C. 秦腔D. 梆子腔【答案】:题目13.中国古典喜剧杰作《_____》借误会巧合牵合韩生和淑娟、戚生和爱娟迥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故事。

元杂剧古文史整理

元杂剧古文史整理

元代文学戏曲的形成1 元代,我国戏剧艺术走向成熟。

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2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是中国古代各种表演艺术发展并综合运用的结果。

4“书会才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意识异动。

和市民阶层联系密切,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这也是促成杂剧发展的重要因素。

元杂剧的形式3 元杂剧的体式逐渐定格化。

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4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位,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段落,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5 有时为了剧情的需要,加上一两只曲子作为“楔子”,穿插在剧本中间或置于剧首。

6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的诗句,用以结束全剧情节,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

7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8 演剧脚色可分末、旦、净、杂四类。

9杂剧的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

曲词本色自然且感情强烈,既可用于抒发主人公感情,也可串连场目、渲染气氛。

它可增加衬字,比较灵活,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

宾白包括人物对白和独白,有白话有韵语,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10在元杂剧中,主要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

演出所用之物,谓之砌末。

11保存至今的元杂剧作品150多种,《元刊杂剧三十种》,这是仅见的元刊选集,现存最早的元杂剧刊本。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明末以来流传最广的元杂剧选本,选一百本。

另有近人隋树森新发现的剧本汇编为《元曲选补编》关汉卿白朴马致远1 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2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一类是公案剧《窦娥冤》、《蝴蝶梦》和《鲁斋郎》《窦娥冤》“正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题材源自于汉代民间“东海孝妇”的故事。

202521中国古代文学(三) 作业(高起专)

202521中国古代文学(三) 作业(高起专)
《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
第一章 元曲的形成和兴盛
一、填空题:
1、我国的戏剧,其起源、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从先秦(
)、汉魏(
发展到宋代院本,表演要素日臻完善。
2、元代创作的剧本,数量颇多。据统计,现存剧本名目,杂剧有(
种。
3、元代戏曲包含(
)和(
)两种主要形式。
4、元代可分为南北两大戏剧圈,前期北方的活动中心在(
1、传奇 2、吴江派 3、汤沈之争 4、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5、四大声腔
三、简答题:
1、沈璟戏曲创作基本理论主张是什么?
四、论述题:

第十七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一、填空题:
1、汤显祖作为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其(“
”)达到了同时代戏剧创作的高峰。
2、汤显祖的“至情”论主要是源于(
)学派,同时也渗透着佛道的因缘。
)故事加工而成的。
二、名词解释:
第 5 页 共 14 页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三、简答题:
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
2、简述《水浒传》的版本。
3、《水浒传》的语言特征。
4、《水浒传》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1、林冲形象分析。
2、结合宋江形象,谈谈《水浒传》招安的悲剧结局。
宫调》基础之上改编而成的。
2、明初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
)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该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王实甫之词“(
),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1、《西厢记》对元杂剧一般体制的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逵 负 荆
二、郑廷玉的讽刺喜剧《看钱 奴》
贫民贾仁以挑土筑墙为生,偶然挖到周荣祖家藏在墙下的 祖产而致富,贾仁虽有了万贯家财,却无儿无女,命坐馆 先生陈德甫替他买一个儿子,恰巧周荣祖夫妇走投无路, 将儿子长寿卖给他。二十年后,吝啬成性的贾仁,染病身 亡。周荣祖夫妇乞讨至东岳庙中,遇到长寿,却不知相认。 后来偶遇陈德甫,经他向长寿说明实情,一家人才得以重 聚。 楔子 曹州秀才周荣祖的父亲为盖院舍,将原先家中佛堂拆 除,房子建好,周荣祖的父亲死了。周荣祖要赴京应考, 将钱财埋在家中后墙,带着妻儿同上京城。 第一折 同是曹州人的贾仁,一日在庙中祷告神灵可怜他, 宣称自己如果得了钱财一定会做许多好事,“斋僧布施, 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因周荣祖 父亲得罪佛祖,“增福神”决定将周家的福力借给他二十 年,并交代二十年之后交还给周家。
第二折
Hale Waihona Puke 贾仁得到周家的财富,却无儿无女。便吩咐在 他家中做账房的穷书生陈德甫帮他打听着,买一个儿子 以继承家业。周荣祖进京赶考,却功名不遂,回来时发 现埋在墙里的家财又被人盗去,只得带着妻儿去洛阳投 亲,又不遇而回。一家三口饥寒交迫,来到贾仁所开的 酒店避风雪。周荣祖同意卖了儿子长寿,并向贾仁要钱 做盘缠回乡,贾仁认为“他因为无饭的养活儿子,才卖 与我。如今要在我家吃饭,我不问他要恩养钱,他倒问 我要恩养钱?”最后给了周荣祖两贯钱。陈德甫同情周 秀才,提前支了自己两月的工钱两贯钱送给周荣祖。 第三折 贾仁将周荣祖的儿子改名叫贾长寿,二十年过 去了,贾仁死了老婆,自己也又老又病。 “(小末同兴儿扶贾仁上)(云)哎呀!害杀我也。 (做叹科)(云)过日月好疾也,自从买了这个小的, 可早二十年光景。我便一文不使,半文不用。这小的他 却痴迷愚滥,只图吃穿,看的钱钞便土块般相似。他可 不疼,怎知我多使了一个钱,便心疼杀了我也。(小末 云)父亲,你可想什么吃那?(贾仁云)我儿也!你不 知我这病是一口气上得的。
三是悲喜交错、顺逆相间、喜为悲衬、悲中见喜。
这是中国传统戏曲悲剧的普遍结构形式。悲剧中 常杂有喜剧性因素,如被嘲谑鞭笞的喜剧性人物、 机智调侃的喜剧场面。以喜剧性人物的伪善丑恶、 卑下渺小,反衬出悲剧主人公的真诚、善美、崇 高和伟大。 三、元杂剧的喜剧特点 (一)喜剧类型品种齐全,多彩多姿。既有以嘲 笑抨击假恶丑为主要内容的讽刺喜剧,以《看钱 奴》为代表;还有格调轻松的幽默性喜剧,以 《李逵负荆》为代表,以礼赞真善美为主要内容 的歌颂性喜剧,以《救风尘》、《墙头马上》、 《西厢记》为代表。 (二)元杂剧的喜剧歌颂的对象大多是处境卑微 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赞美其聪明、善良、豪 侠、勇敢。王公贵族则大多作为被批判讽刺的对 象,批判和嘲笑其愚蠢、阴毒、骄横、无耻。
元代其他杂剧家作品 简介
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 奴》/元杂剧体裁类型及其与西方戏剧 比较
一、康进之的幽默喜剧《李逵 负荆》
剧情梗概:恶棍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和鲁智深,
掳走酒店主王林的女儿满堂娇。李逵下山闻知此 事,勃然大怒,大闹忠义堂,指斥宋江和鲁智深 玷辱梁山名誉。宋江与李逵立下“赌头”的军状, 下山对质。经王林辨认,证实是误会。真相大白 后,李逵负荆请罪,并协同鲁智深擒获歹徒,将 功补过。 人物:李逵鲁莽忠厚、仁爱和朴质,对百姓保护 和忠诚。这和当时统治阶层权豪势要对百姓的掠 夺淫虐形成对比,是民众在混乱、黑暗的现实社 会里生存艰难的曲折表达,在绿林豪杰身上寄予 了百姓的希冀。
二、元杂剧的悲剧在题材和人物的选择以及美学



观上的特点 (一)没有古希腊悲剧及古典悲剧在题材和人物 上的严格要求,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邦国大事、 凡人琐事都可进入悲剧艺术的殿堂。中国悲剧从 未把普通人排除在悲剧主人公范围之外,揭示小 人物的悲剧命运是中国悲剧的鲜明特征之一。 (二)没有古希腊及古典主义戏剧将悲和喜两种 因素截然分开的范式教条,而是苦乐相间,悲喜 相融。 (三)元杂剧悲剧结构与欧洲古典悲剧结构模式 的不同: 一是由顺境转入逆境,最后以逆境作结。《梧桐 雨》、《汉宫秋》。 二是由逆境转入顺境,最后以顺境作结。《赵氏 孤儿》、《窦娥冤》、《蝴蝶梦》。
三、元杂剧与西方戏剧比较
一、戏剧的三种体裁及基本特征 (一)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英雄悲剧、
小人物悲剧) 1、严肃的情调。主人公的巨大痛苦与悲惨遭遇、毁灭性 的结局,让人同情、怜悯与叹惜。/观众情感上的认同和投 入,非冷眼旁观。/认识到要严肃对待生活 2、崇高的境界。悲剧所描写的人与事,具有真善美的价 值含量,给人以崇高感。维护人的尊严,反抗压迫,追求 自由与幸福。 3、英雄的气概。悲剧人物敢于反抗强大的对立面,为正 义、公理、良知人权自由而战,勇于负责,敢于牺牲。
贾长寿认出两人是在庙里被他痛打的叫化子,周荣祖也认
出他来,要去官府告他殴打亲爹。贾长寿拿出一匣子金银 收买他们,周荣祖看到银子上凿着“周奉记”,这正是他 祖父的名字。于是长寿认了亲生父母,周荣祖拿出两个银 子谢陈德甫当年给他的两贯钱。并让儿子将银子散与那些 无依无靠的穷人。 主题:《看钱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在戏曲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品用喜剧手法入木三分地揭露了金 钱的肆虐所造成的人性泯灭和世情浇薄,“这等人动则是 忘人恩、背人义、昧人心,管什么败风俗、杀风景、伤风 化!”(第一折)深刻解剖了以贾仁为代表的剥削者的丑 恶灵魂,对他们贪婪狡诈的卑劣行径给予了辛辣的嘲弄和 无情的鞭挞。 喜剧人物:贾仁。第2折中,无情揭露了贾仁性格里刻薄 吝啬的一面。第3折用夸张、漫画的手法突出贾爱钱如命 的悭吝性格。 不足:剧情设置不够合理周密;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我走到街上,那一个店里正烧鸭子,
油渌渌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挝了一把,恰好五个指 头挝的全全的。我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咂 一个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我一会瞌睡上来,就在 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个狗舔了我这一个指头,我着 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 。贾仁交代如果他死了,要 贾长寿马槽发送、借斧断尸。贾长寿背着贾仁拿出十个金 子、十个银子、一千贯钱前去烧香,保佑父亲平安。在庙 里,贾长寿见一对叫化子老夫妻占着地方,便指使手下痛 打他们,叫嚷“我富汉打杀你这穷汉,只当拍杀个苍蝇相 似”,却不知打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周荣祖夫妇。 第四折 贾仁病死,贾长寿继承家业。陈德甫从贾家辞职, 开了一个药店。这日,周荣祖夫妇烧香回家途中,因妻子 心口疼痛,来药店求药,周荣祖认出当年的保人陈德甫。 陈德甫告诉贾长寿,当年他父母被迫卖子之事,让他拜见 亲生父母。


(宋江云)我和你就下山去。(正末唱)下山寨,到 那里,李山儿,共质对,认的真,觑的实,割你头, 塞你嘴。(宋江云)这铁牛怎敢无礼?(正末唱)非 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 一个个都是弟兄辈。…(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鲁 智深同到那杏花庄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一个“是” 字儿,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开两个瓢, 谁着你拐了一十八岁满堂娇?单把宋江一个留将下, 待我亲手伏侍哥哥这一遭。(宋江云)你怎生伏侍我? (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双手揪住衣领, 一双手揝住腰带,滴留扑摔个一字;阔脚板踏住胸脯, 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 《李逵负荆》剧情紧凑而饶有风趣。杂剧以喜剧的方 式描写了李逵的单纯、正直和嫉恶如仇的品格,表现 了这个农民出身的起义英雄对梁山聚义的赤胆忠心以 及和百姓之间的血肉关系。
(二)喜剧(讽刺性喜剧/幽默、歌颂性喜剧)
1、轻松活泼的情调。赞美一切顺乎自然、张扬生命、有



益人类的事物。嘲讽一切反自然、反生命、反人类的荒谬 丑行。在嘲弄中显出正义、进步力量的优越。 2、豁达乐观的胸怀。居高临下的嘲笑一切假丑恶:虚伪、 狡诈、愚蠢、自以为是以及一切陈规陋习;赞许智慧、善 良、仁爱、理智、道德心与责任感。 3、追求自由的精神。将一切束缚人性的陈规陋习和僵化 的教条送进坟墓,鼓励生命力的自由挥洒,具有反叛的立 场与斗争的精神。 (三)正剧 1、更加生活化的戏剧。既不神性也不变形与夸张,取材 日常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面目。 2、题材更加广阔。既非英雄也非卑下丑陋,社会生活中 一切人与事。帝王将相,平民百姓。 3、人化的戏剧。既不极端也非类型化,不夸大。表现人 的个性与复杂性,表现人的本来面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