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李逵负荆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水浒传》——李逵负荆》课件

高中语文《《水浒传》——李逵负荆》课件
(2) 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它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 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熟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 鳖”改为“瓮中之鳖”。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答案
(3) 口是心非:形容虚伪欺骗的言行。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此处应 用“言不由衷”。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四、走近作者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的施耐庵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简介:施耐庵(1296~约 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别号
□01 耐庵 。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延祐元年(1314)中秀才,泰
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后弃官 归里,闭门著书。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 等,无不精通。
第2课 《水浒传》——李逵负荆
作品导读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它生动而深 刻地描写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 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作者写农民起义,不满足于写农民起义的一两个片段、 插曲,而是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败、瓦解,全都收入笔 底。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形象地表现历史上的这场农民起义从首至尾的全 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人们深入地思考。这支队伍的参加者,绝大多数 曾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各种各样的迫害。他们被逼无奈,为了 反抗压迫,走到了一起。他们开辟了根据地,建立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并 且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他们的矛头所向是地主恶霸,是贪官污吏, 是封建官府,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个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李逵负荆(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李逵负荆(1)
为边一个古庙中供床上宿 歇。 … …只见一条汉子,提着朴(泼)刀… … 是夜,月色朦胧,那汉道:“小人只是这里剪径, 做些小买卖… … ”
4、牛头山近来被两个强人… … 先把道士道童都杀 了,随从只有五七个伴当,占住了道院,专一下 来打劫… …
问题:他们是什么身份?反映怎样的社 会状况?
历史与英雄
—《李逵负荆》
教学目标
分析 人物 形象
研讨 人物 活动 历史 背景
探究 英雄 与历 史关 系
看人物
1、文本中的李逵给你留 下什么样的印象?结合 文本分析。
李逵成为英雄的个人要素 勇猛无比 率直忠诚 纯朴粗豪 为人仗义
探历史
1、阅读下面文本选段, 你能看到一个怎样北宋 王朝?
文本: 1、正来到四柳村狄太公庄上,他去做法官捉鬼,正
文本:
李逵、燕青杀了王江、董海并所有伴当, 烧了道院,把金银和人头抓了,拴在马 上回山寨,回到山寨,红日衔山际… …
问题:
李逵燕青带着金银与人头为何能畅 通无阻?反映了当时官府什么状况?
文本: 宋江于正月元宵节化装潜入东京,为招 安事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 …
问题: 宋江为何要通过李师师回见宋徽宗? 宋江为何敢见宋徽宗?
做英雄
•新时代,还有英雄吗?我 们能做英雄吗?
拿了他女儿并奸夫两个,都剁做肉酱。 2、刘太公是个大户人家,有大庄院,有庄客,有金
银,说明刘太公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有一定地位的, 女儿被人抢了去,只是在家里哭泣。李逵答应帮 他讨回,刘太公拜谢。最后李逵戴罪立功,救出 刘小姐,太公收拾金银上山拜谢宋江。
问题:
你能看出怎样的社会风气?
你认为刘太公可能是什么身份?
何为英雄?
•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 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 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高中语文】李逵负荆ppt1

【高中语文】李逵负荆ppt1

故事压缩
开 端:荆门寨惊闻宋劫刘女; 发 展:大闹山寨,立状争持; 再发展:荆门对证,李逵负荆; 高 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 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你谈我谈:
你喜欢李逵,还是鲁智深?为什么? 请结合课文和材料的具体内容谈谈。
李 逵
李逵的性格特点:粗鲁正直、嫉恶 如仇、崇尚正义,即便是对他最崇敬 的宋大哥也是如此,本文就是一个极 为典型的例子。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 你做得这等好事!” “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 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 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 颗头去,也是了当。”
李逵负荆
施耐庵
请观赏影视片段
元宵夜大闹东京城
——选自电视剧《水浒传》
相关知识了解
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 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 发生和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 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 个体觉醒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 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 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 群体形象,深刻反映粗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 和社会矛盾。
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 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跳将起来说道”; “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怒火中烧,大开杀戒,将李逵那粗 鲁和嫉恶如仇的形象跃然纸上。
鲁智深
也“粗”,焦躁起来,把“碟儿盏儿 都丢在楼板上”,还唤来酒保训斥。

《梁山泊李逵负荆》原文及鉴赏

《梁山泊李逵负荆》原文及鉴赏

《梁山泊李逵负荆》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梁山泊李逵负荆》原文及鉴赏【导语】:【正宫端正好】抖搜着黑精神,扎煞开黄髭��, 则今番不许收拾。

《李逵负荆》教案

《李逵负荆》教案

《李逵负荆》教案【教案】《李逵负荆》【教材版本】此教案适用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李逵负荆》一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1. 了解《李逵负荆》的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3. 理解并解读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5.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他们撰写读后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及行为动机;2. 掌握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3. 形成独立的读后感,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部分:导入】(用时: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李逵负荆》这篇课文,提出以下问题:1. 你们知道《李逵负荆》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 你们对《水浒传》的了解有哪些?【第二部分:阅读与分析】(用时: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1. 学生独立阅读《李逵负荆》。

2. 教师提问学生:a. 请描述李逵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b. 如果你是李逵,你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吗?为什么?c. 故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情节?这些情节对故事的发展有何影响?d. 故事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主题的?【第三部分:讨论与交流】(用时: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整理思路,然后展开交流讨论。

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类似的故事?b. 你们认为李逵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c. 故事中的其他人物有哪些形象和特点?d. 故事中是否有一些隐含的道德观念?2. 不同小组的代表发言,与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部分:文学鉴赏】(用时: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升学生对《李逵负荆》的欣赏和理解。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李逵负荆》的作者罗广斋,并讲解他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故事中的描写技巧和语言表达,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和叙事手法。

高中语文1《水浒传李逵负荆》简要概括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内容《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1《水浒传李逵负荆》简要概括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内容《中国小说欣赏》

简要概括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内容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

廉颇因此心中不快,居功自傲,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

相如的门客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

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依你们看来,是廉将军厉害呢,还是秦王厉害呢?"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

”蔺相如说:“对了,秦王这样威焰万丈,我却在朝堂上斥责他,侮辱他的臣子们,难道我就单独害怕一个廉将军吗?不过我想,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正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啊,如果两个老虎相搏斗起来,那情势发展下去,一定不能一起生存,这正合秦国的心意,我对廉将军一再退让,正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抛在脑后啊!”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

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己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丞相对我如此宽容。

”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蔺相如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人和,不畏强暴,出使秦国,留下了流芳千古“完璧归赵”的故事。

他为了国家利益,忍辱负重,使大将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典
故为历代人们所传颂。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小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小

《水浒传》李逵负荆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呼延灼.(zhu ó) 2.绾.个扣儿(w ǎn) 3.发髻.(j ì) 4.弩.子(n ǔ) 5.揪.住(ji ū) 6.箭疮.(chu āng) 7.脸颊.(ji á) 8.蹙.秋波(c ù) 9.掳.掠(l ǔ) 10.筵.席(y án) (二)多音字1.泊⎩⎪⎨⎪⎧梁山泊.p ō泊.车b ó 2.咽⎩⎪⎨⎪⎧ 哽咽.y è咽.喉y ān 咽.东西y àn 3.畜⎩⎪⎨⎪⎧ 畜.生ch ù畜.养x ù 4.蹊⎩⎪⎨⎪⎧蹊.径x ī蹊.跷q ī 5.差⎩⎪⎨⎪⎧ 差.遣ch āi 参差.c ī参.错ch ā差.得远ch à 6.朴⎩⎪⎨⎪⎧ 朴.刀p ō姓朴.pi áo 朴.树p ò《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

它生动而深刻地描写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作者写农民起义,不满足于写农民起义的一两个片段、插曲,而是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败、瓦解,全都收入笔底。

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形象地表现和反映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从首至尾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人们深入地思考。

这支队伍的参加者,绝大多数曾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各种各样的迫害。

为了树起反抗的大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标把他们团结起来。

他们开辟了根据地,建立军队。

他们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

他们进行的是武装的斗争,而不是和平的、“合法的”斗争。

他们的矛头所向是地主恶霸,是贪官污吏,是封建官府,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个人。

二、写准字形1.⎩⎪⎨⎪⎧ 元xi āo 宵节气冲xi āo 霄汉2.⎩⎪⎨⎪⎧di ān 翻di ān 巅峰di ān 癫狂 3.⎩⎪⎨⎪⎧ 瓮中捉bi ē鳖bi é蹩脚独占áo 鳌头 4.⎩⎪⎨⎪⎧l ù绿林l ù渌水 三、用对词语1.化妆 化装 例句①公安局民警化装成建筑包工头,一天抓获两名外省逃犯。

2020版高中语文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自己最为信任的宋江大哥做出了不地道的事情,李 逵也绝不姑息迁就,这足以说明他的正直、疾恶如 仇。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大哥可能会怪罪的时候,干 脆把脑袋献出来,毫不含糊,这说明他的直率、痛快。
2.李逵为什么会成为《水浒传》中笔墨最多、形象 最鲜明的人物之一?结合时代说说有什么特殊的文 化意义。 提示:因为他“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不计礼法,不 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与那些被封建理学扭曲的 “假道学”的虚伪做作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个性 的真诚,而这正是人性中最为可贵的地方。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李逵,让人欢喜让人忧
——从语言、动作描写看人物形象的塑造 任何成功的小说都离不开成功的人物形象,而人物 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典型的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 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范进中 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 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
宋代说书技艺兴盛,在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 很快就被说书人采集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 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 和《武行者》,说的就是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 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
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南宋末有 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它所记水浒故事 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 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 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 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元代杂 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 遗事》所记水浒人物的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 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大宋宣和遗事》说的是
第2课 《水浒传》 ——李逵负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逵负荆》教案李逵负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预习作业1、阅读《世纪金榜》中《水浒传》的有关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课外阅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二、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1、作者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

(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2、内容和主题思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3、小说结构特点(单线纵向进行)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故事单纯但不单调,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其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可以独立成为短篇或中篇小说或者将某个人物的几篇故事串联起来,可以成为人物有声有色的“传记”。

4、故事梗概(《世纪金榜》第7页)5、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世纪金榜》第9页)三、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李逵、燕青回山寨路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上山要与宋江决裂。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李逵大闹山寨,发誓要杀宋江,并立军令状,以人头为质去找刘太公对证。

结果是假松江所为,李逵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李逵与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

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金圣叹(一)崇尚正义、嫉恶如仇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1)“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

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的出。

”参考: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

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他。

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

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

”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

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

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

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1、语言描写(1)“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

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

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

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

2、动作描写(1)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

”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参考:当听到宋大哥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体会那种迫切的心理。

(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

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

”(3)“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参考:“跳”这个动作表现出李逵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心理,更能看出是他的直性子才会如此频繁出现这样的动作。

(四)小结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

我们认识了李逵个性鲜明特点: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粗蛮鲁莽、不分是非;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五、布置作业1、完成《金榜》练习。

2、阅读所发的资料。

板书设计李逵负荆一、《水浒传》内容和主题思想二、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三、李逵性格特征1伸张正义、嫉恶如仇。

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一、导入二、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一)学生阅读所发的资料,勾画出相关描写的语段或语句。

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四十七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二)《水浒传》中李逵之形象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义”和“蛮”,表现出“纯义至蛮”的特点。

所谓“纯义”是说李逵的心里只有“义”,至少是一切以“义”当先,他的“义”是纯粹的,并无一己之利。

所谓“至蛮”,是指李逵粗豪鲁莽到了无以富加的程度。

李逵外号“黑旋风”,他的粗豪鲁莽夹杂着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句为证:“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第三十八回)1、性格之“纯义”(1)重义气。

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顾性命的程度。

如:劫法场救朋友。

他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最前头。

(第四十回)(2)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这是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如:他听说宋江抢了民女时,就大骂宋江“畜生”。

他的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无私的。

(第七十三回)再如:听说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两银子做本钱。

(第四十三回)(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是他“义”的集中表现在李逵眼里,梁山聚义不仅是结义兄弟同甘共苦的义举,也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义举。

所以凡是与梁山聚义相违的事情,他就坚决反对。

他是最积极提倡聚义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

如:当宋江被迫与官军对抗时,他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第四十一回)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第四十一回)。

再如:当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来找李逵,对他说到“朝廷赐酒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第一百二十回)李逵的“义”是纯粹的,但他的“义”又“纯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

如他将宋江视为义的化身,对之崇拜得无以富加。

他平时因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无奈接受招安和无怨无恨地认可宋江的药酒便是典型的例子。

“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第一百二十回)2、性格之“至蛮”(1)粗蛮鲁莽李逵的一言一行常常带有粗鲁之气。

本是个善良之人,对下层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鲁,坏脾气也经常撒在一些下层人身上。

如:“原来这寿张县贴着梁山泊最近,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今日亲身到来,如何不怕!”(第七十四回)再如:在酒楼因误会了酒保欺负自己,便“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

(第三十八回)有时候李逵的这种粗鲁野蛮到了不讲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状态。

如:滥打滥杀,切法场时杀得性起,“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

连晁盖都叫不住。

(第四十回)再如:三打祝家庄时,“他杀的顺手,提着双斧直入已经投降的扈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却回来献纳。

”(第五十回)(2)李逵形象中的细心、机智、天真、风雅等特点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从而使他的粗心鲁莽的性格更为凸显。

“细心”小说中并不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