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禁毒教案(6课)

合集下载

禁毒安全知识教案小学生

禁毒安全知识教案小学生

禁毒安全知识教案小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禁毒安全知识。

禁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吸毒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和未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怎样远离毒品。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一种会让人上瘾的药物,它们会让人产生幻觉和丧失自制力。

常见的毒品有大麻、冰毒、海洛因等。

这些毒品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它们。

其次,我们要学会拒绝毒品。

当别人向我们提供毒品时,我们要多想一想,毒品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它只会带给我们麻烦和伤害。

我们要学会对诱惑说不,坚决拒绝毒品。

最后,如果我们发现周围有人在吸毒,我们要及时告诉老师或者家长。

禁毒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创建一个无毒的环境做出贡献。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牢记禁毒的重要性,远离毒品,健康快乐成长。

另外,我们也要学习一些禁毒的快速识别方法。

毒品往往是隐藏在一些看似无害的物品或食物中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警惕。

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在我们身边使用或者提供可疑的物品,比如奇怪的小瓶、颜色鲜艳的药丸等,我们要立刻远离并告知老师或家长。

及时的举报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到毒品的伤害。

此外,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陷入危险的情况。

不轻易接触陌生人给予的食物或物品,以免受到毒品的侵害。

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安全意识,避免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最后,我们要记住,禁毒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毒品不仅会伤害吸食者自己,还会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安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禁毒工作出一份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希望大家能牢记今天所学的知识,坚定地远离毒品,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一起为禁毒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校园和社会更加美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xx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认识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禁毒主题教育课程教案

禁毒主题教育课程教案

禁毒主题教育课程教案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培养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教学目标- 了解各类毒品的危害和影响;- 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遇到毒品诱惑时的正确应对能力;- 强化学生对毒品的恐惧和警惕心态。

3. 教学内容3.1 毒品的分类和危害- 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 分析这些毒品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危害。

3.2 毒品的社会危害- 分析毒品滥用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毒品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

3.3 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说“不”的技巧;- 分析毒品诱惑场景,让学生学会回避和拒绝毒品;-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4 恐惧和警惕心态的建立- 通过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毒品引发的悲剧;- 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培养学生对毒品的恐惧和警惕。

4.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PPT和多媒体等形式,直观呈现毒品知识;-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活动与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教学评估- 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简要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验;- 个人反思:要求学生写下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课堂互动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6. 教学资源- PPT演示文稿;- 多媒体设备;- 毒品宣传资料;- 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

7. 教学时长和安排本课程将持续多次教学,每次教学时长为60分钟左右。

具体安排如下:- 第1-2课:毒品的分类和危害;- 第3-4课:毒品的社会危害;- 第5-6课: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第7-8课:恐惧和警惕心态的建立。

8. 其他注意事项- 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案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确保教学效果。

小学生禁毒教育安全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安全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安全教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禁毒教育和安全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毒品是非常危险的,会让人变得不健康,并且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不要接触、尝试或者吸毒。

其次,我们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安全。

如果在外面发现有陌生人给你带来不安全感的东西,比如毒品或者其他奇怪的物品,一定要及时离开并告诉家长或老师。

另外,我们要学会拒绝。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受到同学或者陌生人的邀请,让我们尝试毒品,这个时候一定要勇敢地说不,并且告诉老师或家长。

同时,也要帮助那些受到诱惑的同学,让他们意识到毒品的危害。

最后,我们要记住,保护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同时也要帮助别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身边充满健康和安全的氛围。

不仅要远离毒品,我们还要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

比如每天要保持适当的运动,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大家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或者爱好班来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家庭中,我们也要和爸爸妈妈保持良好的沟通。

有困难或者遇到诱惑的时候,要及时地和父母沟通,他们会给予我们正确的帮助和指导。

让我们的家庭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强大后盾。

此外,我们还要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比如掌握一些急救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该如何呼叫帮助。

同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赠品或者邀请。

最后,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多交流、互相帮助,一起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样我们就能度过一个快乐、充实且安全的学习时光。

禁毒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我们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这些知识,让我们远离毒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充实。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茁壮成长的坚强基石。

《禁毒》教案

《禁毒》教案

禁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2. 认识吸毒的原因和后果。

3. 学习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毒品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理解吸毒的原因和后果,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一些吸毒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呈现:
- 讲解毒品的定义和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等。

- 介绍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 分析吸毒的原因,如好奇、寻求刺激、同伴压力等。

- 探讨吸毒的后果,如身体依赖、心理依赖、法律问题等。

- 学习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如坚定的态度、说“不”的技巧、寻求帮助等。

3. 课堂总结:学生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加以补充和完善。

4.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生防毒的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防毒的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防毒的安全教育教案教案内容: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培养他们拒绝毒品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2. 毒品图片和视频资料3. 课堂道具:禁毒宣传品、红绳、毒品模型教学流程:Step 1:引入老师通过图画、视频等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定义和种类。

Step 2:认识毒品的危害老师通过PPT、图片等方式展示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让学生了解毒品对身体和思想的损害。

Step 3:游戏与互动老师设计一些游戏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毒品,培养自己拒绝毒品的意识。

Step 4:学习禁毒口号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禁毒口号,并与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深刻记住拒绝毒品的口号。

Step 5: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老师讲解如何正确拒绝毒品,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Step 6: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毒品危害的印象,并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拒绝毒品的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刻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并培养了拒绝毒品的意识。

但仍需加强学生拒绝毒品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Step 7:家庭作业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交流毒品知识,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增强家庭防毒意识。

Step 8:禁毒宣传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张贴禁毒宣传画,让更多的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培养拒绝毒品的意识。

Step 9:开展禁毒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形式,学生可以表演小品、诵读诗歌,做海报,演讲等形式,让禁毒知识更深入学生的心灵。

Step 10:持续关注老师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和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这堂课和相关活动,相信学生们会更加了解到毒品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危害,希望他们能够坚定拒绝毒品的决心,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接触、不尝试任何毒品,积极地健康成长。

禁毒教案6篇

禁毒教案6篇

禁毒教案6篇教案1:初中禁毒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解释: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的毒品种类。

3. 危害讲解:讲解各种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引导学生意识到毒品的严重性。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破坏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毒品的认识和观点。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禁毒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

教案2:小学禁毒教育——远离毒品,选择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简单解释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的毒品种类。

3. 危害讲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各种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并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4. 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健康生活的乐趣和好处。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远离毒品的场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案3:高中禁毒教育——毒品防控与社会责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毒品防控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担负社会责任。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相关新闻或案例,引起学生对毒品防控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详细解释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制度。

3. 毒品防控政策:讲解国家对毒品防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毒品的态度和行动。

4. 社会责任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个人和社会在毒品防控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不同社会角色在毒品防控中的行动和决策。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个人和社会担负的毒品防控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小学三、四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三、四年级一、班会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四年级教育目标: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觉防范,远离毒品。

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班主任: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与我无关。

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我们中小学生中间,并且趁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

二、 1、出示电脑画面一:什么是毒品。

2、出示电脑画面二:毒品的危害(一)毒品毁人毁健康(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和爱滋病。

(二)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

(2)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三)吸毒导致堕落、犯罪(四)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三、由每个组学生推荐一名代表讲解本组准备的材料。

(两个同学帮助操作电脑画面)四、班主任总结: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以爱抚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以爱护生命一样祖国的未来。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小学三、四年级活动主题:远离毒品关爱未来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抵制毒品的诱惑活动方式:通过案例分析:1、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2、学生分组辩论。

3、老师小结归纳实施过程:开场白: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

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毁人毁健康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三:毒品的成瘾性(老师先介绍两篇案例)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关节疼痛、寒战,体温高,生理上焦虑、烦躁不安,严重者嚎叫、撞墙,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四: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畈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四、学生讨论五、班长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六、班主任小结远离毒品警钟长鸣小学三、四年级一、教学目的1、6月26日是第17个国际禁毒日,通过禁毒主题班会,敲响禁毒警钟;2、进一步认清毒品的危害以及远离毒品、铲除毒品的重大意义;3、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环境布置:黑板书写班会主题内容“远离毒品,警钟长鸣--- 纪念第17个国际禁毒日”。

四、教学步骤:1、班会主持人(班长)介绍国际禁毒日的由来:(材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讨论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禁毒国际会议。

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日前后都要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活动。

今年6月26日是第17个国际禁毒日。

2、列举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说明深圳地处特殊地理位置,毒品情势比较严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分别由二位同学介绍从深圳网站下载的有关打击毒品犯罪的案例和新闻材料:(1)2002年4月27日 14:53南方网报道,深圳市开展禁毒严打整治专项斗争75天来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3 26宗,缴获毒品海洛因182.85公斤、冰毒32.5公斤、摇头丸40733粒,数量居全省前列。

(2)据2002年5月16日12: 05南方网报道,深圳已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重的地区。

深圳禁毒形势严峻,吸毒人数达1.5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