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3.2画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2.1《画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2.1《画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2.1《画轴对称图形》是学生在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出轴对称图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够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够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出轴对称图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作图工具(直尺、圆规等)、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他们能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出各种轴对称图形,边讲解边示范,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作图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他们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掌握。
2024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13.2画轴对称图形1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轴对称图形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对应点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教授学生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包括找出对称轴,画出对应点,连接对应点等步骤。
4.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⑤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画法的应用: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画法可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如求解对称图形的面积、角度等。
板书设计: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可以沿着某条直线折叠,两边完全重合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对称轴和对应点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对应点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找出对称轴
-画出对应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3.2+画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检查自学1
M
【问题】在一张半透明的
P
P’
纸的左边画一只右手印,
如何由右手印得到相应的
左手手印?
【思考回答】
N
1.左手印和右手印有什么关系?
2.对称轴是哪条直线? 3.图中的对应点所连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检查自学2
轴对称变换的特征:
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 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_________________.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 对称点 ; 于直线l的________ 垂直平分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 。 像这样,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 图形的变换叫做轴对称变换。
检查自学的5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 难点,设计中采用由易到难的顺序, 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归纳总结一 些方法性质时尽量启发学生让他们自 己说出来。如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 学生们总结出了:一找、二画、三连 的方法。
当堂训练A组
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图 形.(课本68页练习1)
A` C` B`
3._______
……
∴△A`B`C`即为所求。
总结归纳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 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 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三角形的顶 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 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 找点 画点 连线
检查自学设计理念及意图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评价分析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对轴对称的性质已经掌 握,这为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较好的基 础。 2.面对陌生的教学对象,不了解他们的数学基 础,我校“十二字模式”学生们很有可能会不 太适应。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2画轴对称图形

13.2画轴对称图形例1. 传说在古罗马时代的亚历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者,名叫海伦。
一天,一位将军专程去拜访他,想他请叫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将军每天都从军营A出发(如图),先到河边C处饮马,然后再去河岸的同侧B开会,他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据说当时海轮略加思索就解决了它。
C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可曾想过,被广为流传的“将军饮马”的问题就是用这一知识解决的。
例2. 在旷野上,一个人骑马从A处出发,他先到河边N饮水,再到草场M出放马,然后返回A地,如图,请问他应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M例3. (1)在图3所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三角形中,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2)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例.4. ..(1)...如图..1.-.1.,要在燃气管道.......l .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 .,.B .两城镇供气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2)如图1-2,公园内两条小河汇合,两河形成的半岛上有一处古迹P ,现计划在两条小河上各修建一座小桥(垂直于河岸),并在半岛上修三条小路,连通两座小桥与古迹,这两座小桥应建在何处,使修路的费用最少?(3)如图1-3,公园中有两处古迹P 和Q ,现计划在两条小河上各修建一座小桥(垂直于河岸),并在半岛上修四条小路,连通两座小桥与古迹,这两座小桥应建在何处,才能使修路的费用最少?(4)如图1-4,现有一条地铁线路l ,小区A 和小区B 在l 的同侧,已知地铁站两入口C 、D 间的长度为a 米,现设计两条路AC 、BD 连接入口和两小区地铁站入口C 、D 设计在何处,能使得修建公路AC 与BD 的费用和最少?A 档(巩固专练)1.试分别作出已知图形关于给定直线l 的对称图形.2. 如图,已知△ABC与△111A B C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CA AC3. 如图,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DEF.4. 如图,在直线AB上找一点P,使PC=PD.A ADC ADC5. 如图,有A、B、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这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画出表示超市的点P.,使得货运站到三条公路的路程一样长,请问如何确定货运站P 的位置?7. 如图,要在公路MN 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分别向A,B 两个开发区运货. (1)若要求货物中转站到A,B 两个开发区的距离相等,那么货物中转站应建在哪里? (2)若要求货物中转站到A ,B 两个开发区的距离和最小,那么货物中转站应建在哪里?M NABM NAB8. 如图,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两个定点,在BC 上求一点M ,使△MEF 周长最短.9. 在旷野上,一个人骑马从A 处出发,他先到河边N 饮水,再到草场M 出放马,然后返回A 地,如图,请问他应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AN M10. 如图,∠AOB=30°,角内有一点P ,PO=10cm,两边上各有一点Q 、R (均不同于点O )则△PQR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2 画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2 画轴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画轴对称图形”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如何寻找对称轴,并能够运用这个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过程,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最后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对图形的平移、旋转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轴对称图形与这些变换有所不同,它需要学生能够从图形中抽象出对称轴,并理解对称轴是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能否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学会寻找对称轴,并能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的寻找。
2.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同时,运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如剪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性,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轴对称图形。
2.呈现(10分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对称轴,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寻找对称轴,并理解对称轴是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13.2(2)画轴对称图形 教案

13.2画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掌握点或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引起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2、能利用轴对称变换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
方法
在找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的过程中,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自觉探索习惯
2.已知点P(a,3),Q(-2,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b=_____.
3.已知点P(4,8),Q(4,-8),则这两点关于_____对称.
探究2:请同学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画出下列各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
A(2,-3),B(-1,2),C(-6,-5),
D(3,5),E(4,0),F(0,-3)
(2)写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独立作图,最后交流想法.教师及时给与评价鼓励
成
果
展
示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点是否关于x轴或y轴对称?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规律做出各对称点;
学生在前两个探究的基础上在学案上画出四边形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教师展示几名同学的学案,并出示正确答案,加以点评.
完成例题后,结合例题格式引导学生归纳:画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和步骤.
尝
试
应
用
知识点1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5)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象限.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2节“画轴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数学课程的一部分,该部分内容在学生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 activities 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将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几何画板等,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的图案、建筑物的设计等,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产生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通过PPT和几何画板,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画出轴对称图形,并观察和分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画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画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13.2节“画轴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坐标表示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坐标方法,找出对称轴,并确定对称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能找出对称轴,并确定对称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坐标表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找出对称轴,并确定对称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新课导入:介绍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并确定对称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4.学生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l 《13.2画轴对称图形》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对称后的图形。
2、我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重点:利用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
难点:利用对称轴进行图案设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知P67---P68
1、如图:你能做出它关于虚线的对称图形吗?
(1)找到点A 的对称点A ′
(2) A A ′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3)在图中另找一对对称点,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还有上述关系吗?
2、连接任意一对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点A 和直线l ,试画出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
请说说你的画法
l
A ·
4、 作△AB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的图形△A ′B ′C ′
5、课本P68练习题1
二、课堂展示
例1、已知△ABC ,及点A 的对称点A ′,请作出对称轴直线l ,并画出△ABC
关于直
线l 的对称图形。
A . A ′ 思路分析:
A
同步练习: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一徽标,要求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运动主题,是轴对称图案。
(课后完成,下次上课再收)
三、当堂检测
A组
1.如图(1)
l
对称的图形。
2、身高1.80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它在镜子中的像高______米,人与像之间距离为_______米;如果他向前走0.2米,人与像之间距离为_________米.
B组
1、请用四个半圆设计对称图形。
C组
1.为了美化环境,在一块正方形空地上分别种植四种不同的花草.现将这块空地按下列要求分成四块:⑴分割后的整个图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⑵四块图形形状相同;⑶四块图形面积相等.现已有两种不同的分法:⑴分别作两条对角线(如图中的图1);⑵过一条边的四等分点作这边的垂线段(图2)(图2中两个图形的分割看作同一方法).请你按照上述三个要求,分别在下面两个正方形中给出另外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
............(正确画图,不写画法)
图(1)图(2)图(3)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