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导语】《道德经》句式整齐,⼤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

读之朗朗上⼝,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字的⾳韵之美。

下⾯是®⽆忧考⽹分享的《道德经》注⾳版第六章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原⽂】 ⾕神不死,是谓⽞牝,⽞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注⾳版】 ⾕(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xuán)牝(pìn), ⽞(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 “⾕神不死,是谓⽞牝。

(pìn)” 世间万物⽣机,⽣⽣不息,就好像⼀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样,我们管他叫做“⽞牝”,“⽞牝”就是“道” “⽞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 “道”就是天地万物⽣⽣不息的根源。

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 1、道可道,⾮常道。

名可名,⾮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变化。

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相⽣,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盈,⾳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有与⽆相互滋⽣,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较⽽显现,⾼与下相互依存,声⾳⾳律的相互应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成顺序。

超详细道德经原文注音版)(精华版)

超详细道德经原文注音版)(精华版)

道德经原文第一章d ào k ěd ào , f ēi ch án g d ào 。

m ín g k ěm ín g ,f ēi ch án g m ín g道 。

可 道 , 非 常 道 名 可 名 ,非 常 名w úm ín g ti ān d ìzh īsh ǐ,y ǒu m ín g w àn w ùzh īm ǔ。

g ù无 名 天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ch án g w úy ùy ǐgu ān q ími ào ; ch án g y ǒu y ùy ǐgu ān q íji ǎo常 ( ji ( ji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ào )。

ào )。

c ǐli 此 ǎn g zh ět ón g ch ūér y ìm ín g ,t ón g w èi zh ī两 者 同 出 而 异 名 ,同 谓 之xu án , xu án zh īy òu xu án ,zh òn g mi ào zh īm én 。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第二章ti ān xi àji ēzh īm ěi zh īw éi m ěi ,s īèy ǐ。

ji ēzh īsh àn?天 下 皆 àn 善 知 美 之 为 美 ,斯 恶已 皆 知 善zh īw éi sh ,s īb ùsh àn y ǐ。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道德經原文注音版: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棄之,不如其遠;寵而驕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以上是道德經原文注音版的前十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d ào k ě d àof ēi c h án d àom ín ɡ k ě m ínf ēi ch án ɡm ín道 可 道非 常 道。

名 可 名非 常名。

w ú m ín ɡ t i ān d ì zh ī sh ǐy ǒu m ín ɡ w àn w ù zh ī m ǔ无名 天地 之始有 名 万物 之母 。

ɡù ch án ɡ w úy ù y ǐ ɡu ān q í mi àoch án ɡ y ǒuy ùy ǐ ɡu ān q í故 常 无欲以 观其妙常 有欲以 观 其j i ǎo徼 。

c ǐ li ǎn ɡ zh ět ón ɡ ch ū ér y ì m ín ɡt ón ɡ w èi zh ī xu án x u án zh ī y òu 此两 者同 出 而 异 名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xu ánzh òn ɡmi ào zh ī m én玄,众妙之门。

【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 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t i ān xi à ji ē zh ī m ěi zh ī w éim ěis īè y ǐji ē zh ī sh ànzh ī天 下 皆 知美 之 为美,斯 恶 恶 已。

道德经1-40章(注音版)

道德经1-40章(注音版)

道dào 德dé经jīng[ 先xiān 秦qín ] 老lǎo 子zǐ第dì0011章zhāng :道dào 可kě道dào ,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

名míng 可kě名míng ,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

无wú, 名míng 天tiān 地dì之zhī始shǐ。

有yǒu , 名míng 万wàn 物wù之zhī母mǔ。

故gù常cháng 无wú, 欲yù以yǐ观guān 其qí妙miào 。

常cháng 有yǒu , 欲yù以yǐ观guān 其qí徼jiào 。

此cǐ两liǎng 者zhě同tóng 出chū而ér 异yì名míng , 同tóng 谓wèi 之zhī玄xuán 。

玄xuán 之zhī又yòu 玄xuán , 众zhòng 妙miào 之zhī门mén 。

第dì0022章zhāng :天tiān 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 之zhī为wéi 美měi , 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 之zhī为wéi 善shàn , 斯sī不bú善shàn 已yǐ。

故gù有yǒu 无wú相xiāng 生shēng , 难nán 易yì相xiāng 成chéng , 长cháng 短duǎn 相xiāng 形xíng , 高gāo 下xià相xiāng 倾qīng , 音yīn 声shēng 相xiāng 和hè, 前qián 后hòu 相xiāng 随suí。

道德经原文拼音整理版

道德经原文拼音整理版

dào k ědào fēi ch áng dào m íng k ěm íng fēi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ch áng m íng w úm íng tiān d ìzhīsh ǐyǒu m íng wàn 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w ù zhīm ǔ g ùch áng w ú y ù y ǐguān q ímiào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ch áng yǒu y ùy ǐgu ān q íjiào c ǐliǎng zh ětong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ch ūér y ìm íng tong wèi zhīxu án xu án zhīyòu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xu án zh òng miào zhīmén玄,众妙之门。

tiān xiàjiēzhīměi zhīwéi měi sīèyǐjiēzhī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shàn zhīwéi shàn sībùshàn yǐyǒu wúxiāng shēng nán 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yì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xiā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yíng qīng yīn shēng xiāng hèqián hòu xiāng suíshìyǐ盈 ( 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感悟道德经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即是指自然界的万物繁衍生长之力量,它不存在不死与有限的概念,因为自然界的生命力量是无穷尽的。

而玄牝则是指无极无限的女性原则,与谷神相辅相成,二者互为对立又相互依存。

这里的玄牝之门,是指女性生殖器官,也是天地万物繁衍生长的根本所在。

通过这样的比喻,道德经表达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神秘与无穷的奥义。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句话指引着人们应当学习自然,保持充沛且持续的生命力,不需要过度地奋斗和劳累。

绵绵即是温柔、柔软、持续不断的意思,强调了一个“柔”字的重要性。

与自然界的无为而治相对应,做到自然而然,不勉强也不过分努力。

无论是在事业、人际关系还是个人修养中,保持柔和、保持充沛的能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道德经第六章的内容中,我感悟到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的。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生命力量是持续的、无限的,整个自然界都在不断运转和变化中。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与自然界相呼应,与其共通一气,就能够得到自然的滋养,从而拥有更丰富而持久的力量。

第二,柔弱胜刚强。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柔软、温柔的特性能让我们应对各种变化,避免过度蛮干。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和压力巨大,我们常常感觉需要时刻奋斗拼搏才能生存和成功。

但如果我们过度努力,反而可能会失去平衡,耗尽自己的体力和心力。

因此,应当学会适应自然的原则,让柔和与强势并存,不断调整和平衡个人的发展和生活。

第三,保持恒久的生命力。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不勤并不意味着怠慢,而是强调在平衡和调和的前提下,保持充沛的能量和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往往因为忘记了自我调节而导致身心疲惫。

因此,我们应当学会在高效工作的同时,注重休息与充电,保持身心的健康,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道德经第六章深邃的思想和哲理,启示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完整版)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完整版)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第一章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w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

g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ér yì míng ,tóng wèi zhī(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xuán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 yǐ。

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音版】
谷(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玄(xuán)牝(pìn),
玄(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用(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pìn)”
世间万物生机,生生不息,就好像一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一样,我们管他叫做“玄牝”,“玄牝”就是“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

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

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

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扩展阅读:《道德经》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
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