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内侧面中央旁小叶胼胝体沟楔前叶胼胝体压部楔叶顶枕沟
端脑

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失语症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失写症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失听症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角回(39区)失读症
Wernicke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1、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2、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3、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穹窿 穹窿连合 穹窿柱
(2)连合纤维 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胼胝体:嘴、膝、干、
压部 前连合 — 连接两侧颞叶
(3)联络纤维 弓状纤维
①钩束 ②上纵束 ③下纵束 ④扣带
薄束结节
尾状核
背侧丘脑 松果体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4.大脑半球的髓质
(1)投射纤维 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它
内囊
们大部分经过内囊。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
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 面呈向外开放“V”字形
内囊前肢
内囊膝
内囊后肢
内囊前肢投射纤维 额桥束
端脑(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anping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五、端脑(大脑)
(一)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三沟五叶 额叶
大脑纵裂
中央沟
胼胝体
大脑横裂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额叶
端脑

肌、腱
关节、
①脊神经节
皮肤 脊神经
薄束楔束
②薄束核 内侧丘系 楔束核
脑干各部(有侧支终
于红核黑质上丘等)
③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 部,中央旁小 叶后部,部分 至中央前回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the deep sensory pathway 2、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传导通路
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等 相关皮质:岛叶、颞极、眶回等
边缘系统的功能
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 与个体保存(寻食、防御等)和种族保存 (如生殖等)有关。 参与脑的记忆活动,特别是海马与学习记忆 活动(近期记忆)关系密切。
端脑的内部结构
皮质 gray matter 髓质 white matter 基底核the basal ganglia 侧脑室 the lateral ventricles
¾中央前回、中央旁小 叶前部(4、6区)
¾ 接受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前核、 腹外侧核和腹后核的纤维
¾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施 行对骨骼肌运动管理 ¾定位特点 (1)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一些肌则受两 侧运动区的支配。 (3)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 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运动小侏儒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¾感觉传导通路 sensory pathway ¾运动传导通路 motor pathway
感觉传导通路 Sensory pathway/ 上行传导通路 ascending pathway
¾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deep sensory/ proprioceptive pathway
中脑 midbrain
端 脑

(2)联络纤维:联络本半球各部之间 (3)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与皮质
下结构的纤维
(1) 连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s)
①胼胝体:嘴、 膝、干、压部
②前连合 ③后连合 ④穹隆连合
前连合 后连合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
穹隆连合
(2)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端 脑
telencephalon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端脑: 左、右大脑半球。
最早的分化与嗅觉有关,人类大 脑皮质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 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发 生了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成为 思维活动的器官。 胚胎早期表面平滑,5个月时出 现沟回。 两侧半球间是大脑纵裂。 每侧半球可分三个面。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扣带
(3)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s)
内囊(internal capsule) 内囊:位于背
侧丘脑、尾状
核和豆状核之
间的白质板 (后肢
穿行纤维: 前肢—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膝—皮质核束 后肢—丘脑中央辐 皮质脊髓束、听辐 射、视辐射
复习要点
5.胼胝体的分部、位置。 6.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穿经 的纤维束。
外粒层
外锥体层 内粒层 内锥体层 多形层
Brodmann 52 areas(1909)
灰质——基底核 (basal nuclei): (1)尾状核 壳 (2)豆状核 苍白球 (3)杏仁核 (4)屏状核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 ①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 ②旧纹状体:苍白球
白质——分为三类
(1)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半球的纤维
端脑的外形和

多形细胞层
Brodmann分区
(1)第Ⅰ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前回、 中央旁小叶前部 (4、6)
中央前回最 上部、中央旁 小叶前部→ 下肢肌肉 中央前回中部→ 上肢肌肉 中央前回下部→
头部肌肉
特点
①倒置的人形,但头 部是正的 ②交叉管理 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体形大小无关,而 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 和复杂程度。
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4.大脑半球髓质
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大脑半 球皮质的纤维
联络纤维 连接同侧半球各 叶与回之间的纤维 投射纤维 连接皮质与皮质下 中枢的上下行纤维
(1)联络纤维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2)连合纤维
连接左右半球皮质 胼胝体 前连合 穹窿连合
胼胝体
额(枕)钳
胼胝体干 胼胝体膝 胼胝体 胼胝体嘴 胼胝体压部
一侧半球视区 接受同侧半视网膜 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 一侧视觉中枢受损 会引起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距状沟周围 的枕叶皮质 (17)
(4)听觉中枢
一侧半球听觉中枢 接受两耳的神经冲动 一侧听觉中枢受损 不会引起全聋
颞横回(41、42)
(5)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 说话中枢 额下回后1/3(44、45)
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 对侧半身随意运动障碍 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三偏”症状 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偏盲
(三)边缘系统
组成: 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 额叶眶部 岛叶 颞极
及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 下丘脑 上丘脑 中脑被盖
特点:
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如海马回路(海马旁回-海马结构—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 旁回)、穹隆等。
端 脑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
侧面观
下面观
Telencephalon
Front lobe
Motor speech area
Auditory speech area Visual speech area Basal nuclei Commissural fibers
Temporal lobe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
大脑皮质---位于端脑表面,由神经元胞体和 树突构成,细胞排成6层,故皮质又称皮层 ,大脑皮质含神经元数目约130-140亿,生 后不再增加。
分子层
外粒层
外锥体层 内粒层 内锥体层 多形层
Brodmann 52 areas(1909)
Visual area Writing area
情绪反应等有关。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3、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 4、视觉中枢:位于距状沟上、下唇及枕极。
语言中枢(位于忧势半球)
5、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6、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7、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8、阅读中枢:位于颞角回。 内脏活动皮质中枢:边缘叶 嗅觉中枢:海马旁回及沟。 味觉中枢:岛盖皮质及岛叶皮质前部。
端 脑 (telencephalon)
嘉应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
脑回
脑沟
大脑纵裂
大脑横裂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三面:上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三极:额极
枕极
颞极
三条沟:外侧沟
脑MRI常用解剖

尾状核头 内囊
壳核 苍白球
扣带回 透明隔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丘脑间粘连
背侧丘脑 松果体
额上沟
额下沟 侧脑室 穹窿柱 外侧沟 第三脑室 颞上沟
颞下沟 海马伞 扣带回峡 枕颞外侧沟 距状沟
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13
额上回 胼胝体下区 尾状核头 豆状核 额中回 侧脑室额角 额下回
岛叶
第三脑室 颞上回 后连合 颞中回 基底静脉 海马伞 扣带回峡 颞下回
额中回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顶下小叶
上矢状窦
顶上小叶 顶内沟
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4
大脑纵裂
大脑镰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上矢状窦
额上沟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顶下小叶 顶内沟顶上小叶来自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5
大脑镰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下小叶 顶上小叶
枕叶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底丘脑 侧脑室 四叠体上丘
额上沟
额下沟
内囊 前连合 外侧沟 颞上沟 海马旁回 颞下沟 枕颞外侧沟 枕颞内侧沟 舌回 距状沟 楔叶
脑部主要结构横断位 14
红核 黑质
第三脑室 额叶直回 额叶眶回
终板 颞上回
灰结节 乳头体 大脑脚
颞中回
颞下回
海马旁回
小脑上蚓部 直窦 枕叶
上矢状窦 侧脑室颞角
大部分传入和传出的投射纤维呈辐射状投射的 大脑皮层,此部分纤维称为放射冠。
基底节区横断位图示
基底节区MRI
基底节区冠状位图示
基底节区冠状位MRI
半卵圆中心MRI
2、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邻内囊,内 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间脑与大脑的分界 为室间孔和视交叉上缘的连线,此线也是其前 界;间脑与中脑的分界是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 的连线,此线为其下界,包括后连合、乳头体。
大脑的功能解剖
大脑的功能解剖神经系统在进化中,各个功能体系的操纵中枢是自低移向高的时期,各个功能体系的最高中枢最后在大脑皮质上成立并达到高度的分化。
大体的功能体系,如运动、一样感觉、视觉和听觉等,在大脑皮质上各有其投射区。
但人类大脑皮质的功能极为复杂,涉及到意识、思维、经历和信号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而与这些性能有关的结构知识仍是一个谜。
咱们的大脑是如何活动的?咱们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咱们的智力靠的是什么?最近10年来,大脑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但还存在许多需要探讨的区域。
大脑由前脑进展而来,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由双侧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
在种系发生上,从鱼类开始,大脑的功能与嗅觉有关。
随着动物的进化,从爬行类开始,大脑具有嗅觉之外的更多功能。
人类大脑皮质重演种系发生的顺序,分为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
原皮质和旧皮质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新皮质高度进展,占大脑皮质的96%以上,成为机体各类生命活动的最高调剂器,而将原皮质和旧皮质推向半球的内侧面下部和下面,组成边缘叶。
所有的行为都是脑功能的结果。
这些行为不单单是简单的运动行为,如行走和饮食,还包括复杂的认知行为,如思维、语言、艺术的制造等。
大脑皮质约有140亿个神经元。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由于大脑半球皮质各部份发育不平稳,在半球表面显现许多隆起的脑回和深陷的脑沟,脑回和脑沟是对大脑半球进行分叶和定位的重要标志。
每侧半球以三条恒定的沟分为5叶,即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
大脑半球背外侧面观: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下沟,额上、中、下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包括缘上回和角回);颞上、下沟,颞上、中、下回,颞横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观:中央旁小叶,距状沟,楔叶,胼胝体沟,胼胝体,扣带沟,扣带回。
大脑半球底面观:嗅球,嗅束,海马旁回,海马沟,钩,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
在半球内侧面可见位于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一圈弧形结构: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结构等,它们属于原皮质和旧皮质,一起组成边缘叶。
颅脑解剖ppt课件
31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后沟
顶内沟
中央后回
顶 叶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
角回
32
颞上沟
颞下沟
颞叶
Temporal lobe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颞横回
33
枕叶和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沟回
顶枕沟
枕叶
Occipital lobe
距状沟 楔回
舌回
胼胝体沟
6
7
硬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
1、大脑镰 2、小脑幕 3、小脑镰 4、鞍膈
8
硬脑膜窦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9
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es)
位置:蝶鞍两侧 内容: (从上→下经窦外侧壁)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V1) 上颌神经(V2) 窦内有: 颈内动脉 展神经
48
内囊损伤表现: “三偏”症状 (偏瘫、偏麻、偏盲)
49
脑干
Brain stem
脑
Brain
端脑(tele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小脑(celebellum) 中脑(midbrain, mesencephalon) 脑桥(pnos)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42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
43
穹隆连合
44
(2)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扣带
45
(3)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s)
端脑(大脑)--最好的解剖学课件
尾状核 ③投射纤维
豆状核 背侧丘脑
内囊
定义位于尾状核、
豆状核、背侧丘 脑之间,由端脑 的上下行纤维密 集而形成的白质 区
位置 尾状核、豆 状核、背侧丘脑之 间 形态
③投射纤维 内囊
内囊前肢
分部 内囊膝
内囊后肢
尾状核头 豆 状 核
背侧丘脑
③投射纤维-内囊
各部通过的F束 皮质核束-内囊膝
震颤麻痹综合征 ②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
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
(2)基底核-杏仁体
形态 杏核状 位置 连于尾状核尾
属于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
岛叶皮质与杏仁体、丘脑前核下丘脑等皮质下 结构组成 功能 与内脏活动记忆情绪等有关。
(2)基底核-屏状核
为薄层灰质 位于豆状核外侧
(3)大脑髓质
纤维
①联络纤维 ②连合纤维 ③投射纤维
①联络纤维 是同侧半球各叶之间、
各回之间互相联系的纤维。 弓状纤维
上纵束 扣带束
钩束
下纵束
①联络纤维
②连合纤维
是左右大脑半球 皮质之间互相联 系的纤维。
胼胝体
是最大的连合 纤维束。
②连合纤维
胼胝体
②连合纤维 胼胝体分部
干 膝
嘴
压部
前连合
②连合纤维
前 连 合
海 马 连
合
③投射纤维 是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
1)躯体运动区
(1)第Ⅰ躯体运动区
2)躯体感觉区
位置
3)视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
4)嗅区
中央旁小叶前部
5)听区 6)语言区
功能
发出锥体束 管理骨骼肌的随 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