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报告

合集下载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症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症
04
高原性脑水肿
03
代谢紊乱
02
感染
01
病因
癫痫发作和服用抗癫痫药是RESLES 的最常见原因。
01
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发作类型与RESLES 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02
传统或新型的抗癫痫药均能导致RESLES 的出现,在撤药时更容易诱发。目前文献报道的与本病相关的抗癫痫药多达14 种,其中卡马西平、苯妥英和拉莫三嗪最常见。
02
01
02
03
定义
RESLES
RESLES
G、H为11天后复查
D为9天后复查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RPES
可逆性的头痛、意识障碍、痫性发作和视力丧失,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对称或非对称性大脑半球后部技顶枕叶和小脑、脑干水肿,经治疗水肿可消失。
03
其他疾病使用抗癫痫药时也可能致病,如服用卡马西平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04
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感染
代谢紊乱
高原性脑水肿
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病因
其它
除抗癫痫药外,一些其他药物也有可能导致RESLES,包括顺铂、卡铂、5-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包含拟交感神经药的减肥片,抗精神分裂症的奥氮平和西酞普兰联合治疗等。 有学者在2015年观察到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也可出现RESLES。
DWI低或等信号,ADC高信号,如果DWI出现高信号预示病情严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RPLS/RPES
A、B、C、D、E、F:发病9天后 G、H、I:发病2月后
病灶在十天之间的变化
RPLS
(A-D) FLAIR images at various brain levels. (E) DWI shows slightly high signal in bilateral temporal lobes and occipital lobes; (F) ADC map shows high signal at the same location (arrows), consistent with vasogenic edema. Same appearance also occurred in other parts of the brain (not shown here); (G) MRA; (H) follow-up FLAIR sequence MRI 6 days later。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例报道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例报道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例报道引言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主要纤维束之一,它在脑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是一种少见但可逆的病变,本文将报告一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病例。

病例报告临床特点患者是一位50岁女性,突然出现头痛和进行性运动障碍的症状。

患者没有任何其他病史,也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异常,特别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表现为胼胝体的变形和受压。

同时,MRI没有显示其他明显的异常。

神经生理学检查为了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患者接受了神经生理学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的脑电图(EEG)异常,并观察到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减慢。

治疗和转归患者被诊断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立即开始接受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控制症状和减轻病变引起的压力。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改善,头痛减轻,肢体运动功能也有所恢复。

最终,患者的头痛完全消失,并且肢体运动恢复到正常水平。

讨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是一种可逆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临床上,该病表现为头痛和进行性运动障碍等症状。

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控制症状和减轻胼胝体压力。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完全缓解,并且病变可逆转。

然而,长期随访数据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该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是一种少见但可逆的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报道了一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病例。

通过适当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并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

然而,对该疾病的理解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病因和治疗机制。

以上是对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例报道的详细描述。

这个病例提供了关于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神经生理学检查、治疗和转归等方面的信息。

希望这个病例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 • • •
• 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病毒或其受体
对胼胝体具有特异性亲和力、药物的毒性 作用、代谢物的突然改变、癫痫大发作经 SCC传导或者是抗癫痫药物水平迅速的变化 等, 影响脑血容量和水平衡系统,导致短 暂性的局部能量代谢和离子转运异常,限 制了水的扩散作用,从而引起髓鞘内的细 胞毒性水肿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鞘病变,主要累及脑和

脊 髓,常继发于感染和免疫接种后,影像学上表现 为非对称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 ADEM 少数病例也会频繁复发。如果该病的复发 被确认 为同一期病变的反复,则称为多时相 ADEM[1]。如果首次出现临床症状数月之后再次 复发,则提示存在慢性免疫反应,这时就要考虑另一 种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 MS)。 近年来,有关ADEM与其它脱髓鞘病变间存在何种 关 系不断有新的报道
• RESLES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其临床预
后普遍较好,部分具有一定的自愈性,MRI 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影像科医师可为临床 诊治提供重要提示,避免患者进行进一步 侵入性检查及过度治疗。
•谢谢大家!
临床表现
• 大多有视觉障碍,以同向偏盲多见,还可
出现下肢失用、失语、失读等症状,少数 例外的,可仅出现头痛、头昏症状,临床 表现呈相对隐匿经过,一般预后良好
MRI影像特征:
• SCC的孤立性病灶,形状大多为圆形或椭圆
形,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 号,FLAIR呈 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相应 ADC图像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一般无明 显强化;病变周围无明显水肿, 无明显占 位效应;胼胝体体部及膝部均未见明显异 常。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本 项研 究 按 认 知 障 碍 的 严 重 程 度 , 分为 a MC I 、 轻 度 A D、 中- 重度 A D三组 ; A P O E e 4等 位 基 因是 目前 公 认 能 显著 增加 A D发 病 风 险 的遗 传 因 素 , A P O E e 4转 基 因 鼠海 马 B D N F表达 下 降 J , 故 本 项 研究 进 一 步 分 析
研 究 中重 度 A D组 血 清 B D N F水 平 虽 有 下 降趋 势 , 但 未 达到统 计 学意 义 。 其次, 我 们 的结 果 提 示 反 映 A D病 情 严 重 程 度 的 MMS E评 分不 能影 响 A D患 者血 清 B D N F的水 平 。有 研究 发 现一 些 不 易 测 量 的 因素 如 吸 烟 、 体质 量 ( 肥 胖 或低 体 质 量 ) 、 饮 食 及 体 育 锻 炼 等 均 可 能 影 响 血 清 B D N F水 平 ¨ 。 因此 , 血清 B D N F水 平 可 能 不 能完 全 代表 B D N F在 A D 病 理 生理 过 程 中 的作 用 , 不 能 作 为 早期 诊 断的外 周标 志 物 , 也 不 能反 映病 情 的严 重 程度 , 本项 研究 为进 一步 探 索有效 的 A D诊 断 和疗 效 监 测 的 外周 标 志物 提供 了实 验依 据 。
脑 与 神经 疾 病 杂 志 2 0 1 5年 第 2 3卷 第 3期
1 79
较 正 常对 照 者 显 著 下 降 , 另 有 研 究 发 现 a MC I患 者 血清 B D N F水 平 亦 明 显 下 降; 与 上述结 果 相 反,
[ 2 ]
2 01 4, 1 0: 1 1 5 - 1 3 1 .
2 01 1, 1 3: 21 7 - 2 2 2.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并文献学习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并文献学习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并文献学习发表时间:2017-04-19T15:54:02.2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期作者:刘婷婷[导读] 结合临床资料、病灶部位和转归不难诊断;此类患儿经及时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应提高早期认识,避免患儿临床过度检查及治疗。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 271000)【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296-011.病历资料患儿,男,5岁2月。

因“发热伴头痛、头晕5天”于2016年8月22日人院。

患儿5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诉头痛,以前额部为主,时有头晕,有非喷射性呕吐,无视物模糊,无咳嗽、腹痛及抽搐。

在门诊静点“头孢呋辛、利巴韦林、q12h的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无好转,遂收入院。

患儿一月前曾诊断病毒性脑炎,门诊治疗后好转,无其他病史。

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T 37.2℃ p102次/分,R20次/分,血压90/60mmHg,体重21kg。

神志清楚,精神反应欠佳,咽部充血,颈抵抗(+),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Brudzinski征、Kernig征弱阳性;其他体征未见明显异常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3.72×109/L,N0.674,L 0.288,CRP21mmol/L,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钠139mmol/L,钾5.2mmol/L,氯101mmol/L。

腰穿CSF检查:WBC 10×106/L,蛋白283mg/L,糖3.39mmol/L,氯化物123mmoL/L;脑脊液培养阴性。

内毒素、降钙素原均正常范围,心电图、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示:清醒记录中出现较多阵发性短程中幅5~6周/秒θ波。

头颅MR示:两侧大脑半球对称,胼胝体压部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高信号影,范围约1.6cm×1.2cm×1.4cm。

以可逆性胼胝体病变为特征的脑炎一例

以可逆性胼胝体病变为特征的脑炎一例

以可逆性胼胝体病变为特征的脑炎一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发热4 d,言语不清3 d,呼之不应6 h”于2012年2月26日入院。

患者入院4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测口温38.8~39 ℃,伴有轻微头痛,性质不剧,伴少量流涕,无呕吐,无胡言乱语,无肢体抽搐,无口齿不清,自诉有面部及四肢发麻,无明显乏力症状。

3 d前早晨起床后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对答不切题,无发热头痛,未予处理,当天中午自行恢复。

1 d前患者又开始言语不清,伴烦躁,情绪激动,抽泣,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6 h前患者开始呼之不应,不能对答,偶有四肢不自主活动,遂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

既往“破腹产术后26 d”,否认药物成瘾史,否认癫痫病史,否认妊娠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7.5 ℃,血压126/79 mm Hg (1 mm Hg=0.133 kPa),意识不清,查体不合作,压眶有痛苦表情和抽泣,不能对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降低,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克氏征阴性,双侧病理征阴性。

入院后行血常规、CRP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130 mmH2O,脑脊液检查提示细胞数0×106L-1、蛋白21.8 mg/dL、糖3.57 mmol/L,氯化物120 mmol/L,均在正常范围。

血清和脑脊液常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噬肺军团菌抗体、腺病毒抗体、流感和副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均为阴性。

脑电图检查提示临界状态,少量慢波。

入院后当日颅脑MRI检查提示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以及双侧额顶枕叶脑白质T1低信号,T2高信号,相应的病灶在弥散加权像(DWI)上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为低信号(图1),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颅脑MRA 和MRV检查未见异常的颅内动脉和静脉窦显影。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图 1、2、3、4 为治疗前 MRI,箭头为病灶部位 ;图 5、6、7、8 为治 疗后 MRI,病灶消失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李兴,在读研究生 ;通讯作者 *: 宋志斌。
2 讨论
2.1 1999 年 Kim 等 [1] 最先报道了一组关于癫痫患者的胼胝体压 部病变,Kim 认为可能是使用抗癫痫药所致脱髓鞘病变。此后 关于 RESLES 报道,并不完全局限于使用抗癫痫药的患者。日 本学者 Tada 等 [2] 于 2004 年首次提出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7 岁,在校高中生。主因“间断头痛 12 天 , 加重 1 天” 于 2018 年 04 月 14 日入院。患者于 2018 年 04 月 02 日无明显诱 因出现头痛 , 站立位加重 , 坐位缓解 , 当时不伴意识障碍、言语不 清,不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后头痛缓解;2018 年 04 月 8 日 晚自习回家后出现左侧肢体、左侧口角及舌头麻木,后出现恶心、 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给予患者“止 吐、止痛”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上述症状不缓解;2018 年 4 月 13 日头痛、恶心、呕吐加重。既往史:否认近期呼吸、消化系统等感染 病史;否认癫痫及口服抗癫痫药物病史;否认毒物接触史;否认近 期饮酒史;专科检查:神志朦胧,呼唤睁眼,语不切题,查体不合作, GCS 评分 13 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3.0mm,对光反射灵敏, 颈抵抗阴性,四肢可定位,双侧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头颅 MRI (2018 年 4 月 14 日)示:胼胝体压部可见一斑状长 T1、长 T2 信号 影,DWI 呈明显高信号,ADC 呈低信号,考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 病变。血常规:WBC:14.14×109/L、NEUT%:74%、淋巴细胞:38%; 肾 功 指 标:Scr:51umol/L、BMG:0.53mg/L;电 解 质 指 标:Na:130133.8mmol/L;甲 状 腺 功 能、C 反 应 蛋 白、抗“O”、类 风 湿 因 子、自 身 抗 体、新 型 隐 球 菌、抗 酸 染 色、墨 汁 染 色 未 见 异 常;腰 穿(2018 年 4 月 14 日):颅 内 压:300mmH2O,脑 脊 液 蛋 白 2.094g/L、脑 脊 液白细胞计数 480×106/L、脑脊液颜色清亮、糖、氯正常。定性诊 断:颅内感染(颅内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 甘 露 醇 降 颅 压、纠 正 低 钠 血 症、营 养 神 经、醒 脑、改 善 循 环 等 对 症 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腰穿(2018 年 4 月 26 日):颅内 压:170mmH2O,脑脊液蛋白 0.44g/L、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7×106/L、 脑脊液颜色清亮、糖、氯正常。病程 26 天,治疗 13 天后复查头颅 MRI(2018 年 4 月 27 日)病变异常信号消失,无神经功能障碍。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告)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告)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告)何燕;郭虎;卢孝鹏;郑帼【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例病毒性脑膜炎致RESLE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7岁,急性发病,表现头痛、发热、颈抵抗.血EB病毒(VCA)-IgG抗体(+),血钠127 mmol/L;腰穿CSF WBC 480×106/L,淋巴86%,单核14%,蛋白1.42 g/L.头颅MRI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椭圆形长T1、长T2、Flair及DWI高信号病灶.经抗病毒、脱水、地塞米松等治疗5d后,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血钠正常,CSF WBC47×106/L,淋巴93%、单核7%,其他正常.发病第20 d复查MRI正常,胼胝体压部的异常信号病灶消失.结论儿童RESLES临床表现为脑炎、脑病样症状,或伴低血钠;影像学特点为MRI出现胼胝体压部异常病灶,经治疗短期内可完全消失.本病的预后大多良好.【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3(026)006【总页数】3页(P448-450)【关键词】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儿童;临床特点;MRI【作者】何燕;郭虎;卢孝鹏;郑帼【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1000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1000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1000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89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是Garcia-Monco等[1]2011年提出的一个新的临床与影像学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的病变。

RESLES在临床较少见,国外报道了100多例,以儿童为多。

目前国内尚无儿童RESLES病例的报道。

近来,我院收治了1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RESLES患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报告
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神经内科(454000)
是明启成红学黄宝和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又称为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轻微脑炎/脑病(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累及胼胝体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目前国内对该病的报道较少[1],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因“言语不清、四肢麻木无力4h”于2014年10月13
日入院。

4h前,患者正在矿井下工作时出现言语不清,感舌根发硬,说话含糊,流涎,四肢麻木无力,以左侧明显,能行走,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复视、呛咳、抽搐等症状,约1h前症状缓解,。

既往体健,吸烟4年,2支/天,少量饮酒,未婚。

体检:体温36.4℃,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86mmHg,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神经系统:神志清,言语清,额纹对称,眼球活动灵活,瞳孔等大,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面部感觉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正常,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均正常,昂白氏征(-),腱反射(++),病理征(-)。

入院后化验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正常,抗核抗体谱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心电图正常。

脑脊液:压力115mmH2o,常规,颜色清,细胞数0,潘氏实验阴性,蛋白0.5g/L,糖3.2mmol/L,氯化物119,IgG指数1.01(正常<0.85),24小时鞘内合成率12mg/24h(正常-9.9—3.3mg/24h),寡克隆区带(-),水通道蛋白4抗体(-),髓鞘碱性蛋白1.3μg/L(正常<3.5μg/L)。

头颅MRI:双侧颞顶枕白质区、胼胝体干及压部可见对称性斑片样稍长TI、稍长T2信号,FLAIR稍高信号,DWI(b=1000)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1)。

胸部CT、颈、胸椎MRI无异常。

入院第2d,再次出现言语不清,四肢麻木无力,感觉胸闷,呼吸不畅,伴心慌、出汗,心率140次/分,约3h后症状缓解,因尿潴留,留置导尿。

第3d
再次发作,不言语,双上肢屈曲,下肢强直,肌张力增高,心率快,130次/分左右,出汗,双侧巴氏征(+),双侧踝阵挛(+),约30分钟后缓解,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发作期间未见癫痫波及慢波。

第4d出现右侧肢体瘫痪,但言语清,左侧肢体活动正常,约5h后缓解。

2014年10月18日开始给予甲泼尼龙1000mg,每天1次,冲击治疗5天,症状未再出现,病理征和踝阵挛(-),2014年10月24日头颅MRI病变明显消退(图2),11月1日复查头颅MRI病变完全消失。

2014年11月6日出院,最后诊断:RESLES。

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1次,每次均做头颅MRI无异常,共随访18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RESLES 是一种常见于前驱感染后的轻微脑炎或脑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复杂多样,如嗜睡、谵妄、共济失调、眩晕和头痛等,在一个月内完全恢复,没有后遗症[2],黄招君等[1]报道3例,首发表现均有发热,2例有头痛,入院前病情加重,恶心呕吐1例,步态不稳1例,癫痫发作1例。

本文报道的1例没有前驱感染病史,发病后症状多变,每次出现症状均在数小时内缓解,如果没有病理征和踝阵挛,也为做MRI检查,临床上误以为是癔病或者TIA,但结合MRI 表现及治疗结果,可以诊断为RESLES 。

RESLES 最早做为一种临床放射学诊断,表现为完全可逆的“孤立”的胼胝体压部病变,在MRI检查时发现胼胝体压部为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FLAIR 上稍高信号,DWI上高信号,ADC表现为低信号,一般没有强化。

近年也报道,RESLES 中某些患者除了胼胝体压部病变,在额叶白质也有对称性的可逆性病变[3、4],说明RESLES在影像学的病变范围扩大了,Kitami M等[5]报道1例病变范围波及放射冠和内囊。

本文报道的1例除了胼胝体压部还波及其它部位,病变呈双侧对称,于发病10d后复查MRI病灶就明显消退,3周内MRI病灶完全消失,未留软化灶,可以确诊RESLES。

Garcia-Monco[6]等在2011年提出了RESLES的诊断标准:①患者有神经功能系统受损;②头颅MRI可见胼胝体压部病变,且在随访过程中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③伴有或不伴胼胝体以外的病变。

他们认为胼胝体以外的其它部位病变并不排除RESLES的诊断,只要主要病变位于胼胝体压部就需考虑RESLES 的可能。

RESLES最常见于病毒感染(轮状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少数为细菌感染[7]。

发病机制不清,Tada等[2]推测可能与髓鞘内水肿和炎性浸润有关,治疗方面无特殊性,预后良好。

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取决于早做MRI检查及对RESLES影像学特点的认识,只有认识RESLES的影像学特殊性,才能避免误诊及不适当的治疗,本例在刚入院时根据MRI表现曾考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经治疗及复查后才认识到此病例为RESLES。

参考文献
[1] 黄招君,周美鸿,王博,等.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3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16-19
[2] Tada H,Takanashi J,Barkovich AJ,et al. 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J].Neurology,2004,63:1854–1858.
[3] Takanashi J,Barkovich AJ,Shiihara T,et al. Widening spectrum of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with transiently reduced diffusion[J]. AJNR Am J Neuroradiol,2006,27:836–838
[4] Cho JS,Ha SW,Han YS,et al. Mild encephalopathy with reversible lesion in the splenium of the corpus callosum and bilateral frontal white matter[J].J Clin Neurol 2007,3:53–56.
[5] Kitami M, Kubo S, Nakamura S,et al.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in a 23-year-old woman with mild 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 2011 Apr 20, 2011 ,5:159.
[6] Garcia-Monco JC,Cortina IE,Ferreira E,et al.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 (RESLES):what is in aname?[J].J Neuroimaging,2011,21:1—14 [7] Okamoto T,Sato Y,Yamazaki T,et al.Hayashi A. 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associated with 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 Eur J Pediatr. 2014,173:53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