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变性淀粉规格标准
食用木薯变性淀粉

I I CS 67.180.20DB35X11前 言食用木薯变性淀粉是由木薯淀粉通过湿法工艺,经过酯化、醚化、酸化、氧化、交联、复合等反应而制得。
虽然变性反应种类多样,对应的反应剂、反应剂使用限量及其在最终产品里的残留量要求不一样,但都基本具有增稠性、抗老化性、乳化性、冻融稳定性等性能。
目前尚无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中的水分、细度、白度、斑点四个指标参照NY/T 875-2004《食用木薯淀粉》制定,其它指标根据生产销售及实践验证制定。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媛、庄丽琼、张柏祥、陈由杰、上官云娣、刘晓良。
食用木薯变性淀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木薯变性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湿法工艺,由酯化、醚化、酸化、氧化、交联、复合等反应而制得的食用木薯变性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4789.15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2086 淀粉灰份测定方法GB/T 12087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GB/T 12095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GB/T 12096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GB/T 12097 淀粉白度测定方法NY/T 875-2004 食用木薯淀粉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原辅材料食用木薯淀粉:质量标准应符合NY/T 875-2004的有关要求。
DB35T 853-2008 食用玉米变性淀粉.pdf

I I CS 67.180.20DB35X11前 言食用玉米变性淀粉是由玉米淀粉通过湿法工艺,经过酯化、醚化、酸化、氧化、交联、复合等反应而制得。
虽然变性反应种类多样,对应的反应剂、反应剂使用限量及其在最终产品里的残留量要求不一样,但都基本具有增稠性、抗老化性、粘接性、乳化性、冻融稳定性等性能,目前尚无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中的水分、细度、白度、斑点四个指标参照GB/T 8885《食用玉米淀粉》制定,其它指标根据生产销售及实践验证制定。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媛、庄丽琼、张柏祥、陈由杰、周继伟、零海针。
食用玉米变性淀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玉米变性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湿法工艺,由酯化、醚化、酸化、氧化、交联、复合等反应而生产的食用玉米变性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4789.15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GB/T 12086 淀粉灰份测定方法GB/T 12087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GB/T 12095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GB/T 12096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GB/T 12097 淀粉白度测定方法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原辅材料食用玉米淀粉:质量标准应符合GB/T 8885的有关要求。
变性淀粉原材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检验规程原材料检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所用原材料的进厂检验/验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定和试验方法GB/T 22427.10-2008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方法GB/T 22427.4-2008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GB/T 22427.6-2008 淀粉白度测定方法GB/T 22427.5-2008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GB/T 12087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NY/T875-2012 食用木薯淀粉GB/T 8883 食用小麦淀粉3 职责3.1 质检中心负责验证供方合格证明文件和技术指标检测;3.2 仓库负责对包装材料的外观和原材料的包装、数量、供应商等项目的验证。
4 材料分类4.1 采购物资的分类,本公司采购物资分为如下三类:重要物资(A):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成份。
一般物资(B):构成最终产品的非主要成份的批量物资。
辅助物资(C):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
4.2 原材料重要度分类A类物资: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等。
B类物资: Q试剂、Do试剂、离子膜碱等。
C类物资:包装袋等。
5 检验范围检验范围覆盖4.2条所列明的所有原材料。
6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6.1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详见6.3的规定。
6.2 适用时,进厂原材料库管员应对下述项目进行验证:a) 外观:应具有该产品特色、无异常;b) 包装:应完好、无破损;c) 数量:应符合采购计划要求;d) 供应商:应与《合格供方名录》相符。
火腿肠肉制品变性淀粉要点

火腿肠肉制品变性淀粉
一、产口性能
本产品是木薯或玉米为原料的变性淀粉。
粘度高,糊液透明,粘度稳定性高,糊液耐酸、碱,受机械剪切影响小,且具有较高的冷冻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
在火腿肠等肉制口中添加,起粘合、填充、增强制品的持水性。
与原淀粉相比较,本产品可使火腿肠柔软、切片性好、口感有弹性,长时间储存及冷冻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口感及组织形态。
二、理化指标:
三、卫生指标
四、应用范围:低温肉制品、高温火腿肠、肉丸、烤肉、烤肠和午餐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指标要求1铅表1铅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谷类及其制品麦片、淀粉类制品、面筋除外麦片、淀粉类制品、面筋蔬菜及其制品GB蔬菜球茎、叶菜蔬菜、豆类蔬菜除外球茎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蔬菜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果浆果、葡萄除外浆果、葡萄水果制品食用菌类食用菌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除外干制食用菌豆类及其制品、豆粉豆类制品豆浆除外薯类及其制品薯类薯类制品藻类干重计坚果及籽类肉及肉制品肉类肉制品内脏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鱼类、甲壳类贝类、头足类及其他水产品水产品制品干制海蜇、干制贝类除外干制海蜇、干制贝类乳及乳制品液态乳生乳、巴氏杀菌乳、、发酵乳、调制乳等、奶油、非脱盐乳清粉其他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皮蛋除外皮蛋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调味品食用盐除外甜味料食糖、淀粉糖蜂蜜焙烤食品饮料类包装饮用水mg/L果蔬汁浓缩果蔬汁浆除外mg/L浓缩果蔬汁浆mg/L碳酸饮料、茶饮料mg/L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mg/L固体饮料其他饮料mg/L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特殊营养用食品婴儿配方食品以粉状产品计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添加藻类的产品除外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产品除外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膨化食品果冻2镉食品中镉限量指标见表2;表2镉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谷类及其制品稻谷、大米除外T稻谷、大米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根茎类蔬菜除外叶菜蔬菜豆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芹菜除外芹菜水果食用菌类食用菌干制食用菌豆类薯类T坚果及籽类肉及肉制品肝脏、肾脏除外肝脏水产品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鱼罐头除外甲壳类贝类及头足类蛋及蛋制品调味品食用盐除外食用盐饮料类矿泉水mg/L瓶桶装饮用水mg/L3汞食品中汞限量指标见表3;表3汞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总汞以Hg计甲基汞水产品食肉鱼类除外—鲜重计GB/T食肉鱼类如鲨鱼、金枪鱼及其他—鲜重计谷类—蔬菜—食用菌类食用菌—干制食用菌—薯类—GB/T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液态乳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等—蛋及蛋制品—调味品食用盐—饮料类矿泉水mg/L—特殊营养用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4表4砷限量指标为保证我国居民不受砷污染危害健康,研究了食品中无机砷的限量卫生标准,以总无机砷计mg/kg,粮食:大米0.20、面粉0.10、杂粮0.20、蔬菜0.050、水果0.050、畜禽肉0.050、蛋类0.050、奶粉0.30、鲜奶0.05、豆类0.10、酒类0.050、淡水鱼肌肉部分,鲜重计0.10、海水鱼肌肉部分,鲜重计0.10、藻类干重计1.50、贝类及甲壳类可食部,鲜重计0.50、贝类及甲壳类可食部,干重计1.0、其他海产食品可食部分,鲜重计0.50,我国一般人群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摄入无机砷为75.45-100.66μg,不超这WHO建议的安全摄入量129μg;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总砷无机砷谷类及其制品稻谷、大米除外—GB/T稻谷、大米—水产品鱼类—鲜重计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及其他水产品—鲜重计蔬菜—食用菌类食用菌—干制食用菌—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GB/T液态乳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等—乳粉—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调味品—甜味料食糖—饮料类包装饮用水—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特殊营养用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添加藻类的产品除外—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产品除外—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锡5锡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罐装固体食品除罐装婴幼儿配方及辅助食品外250GB/T罐装饮料150罐装果酱250GB/T罐装婴幼儿配方及辅助食品50注:罐装产品是指采用镀锡薄板容器包装的食品或饮料;6镍食品中镍限量指标见表6;表6镍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人造奶油/T7铬食品中铬限量指标见表7;表7铬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谷类及其制品T蔬菜豆类薯类肉及肉制品水产品乳及乳制品液态乳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等乳粉蛋类8亚硝酸盐、硝酸盐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限量指标见表8;表8亚硝酸盐、硝酸盐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亚硝酸盐硝酸盐蔬菜及其制品GB腌渍蔬菜20—乳及乳制品GB生乳—饮料类GB/T8538矿泉水mg/L—瓶桶纯净水mg/L—瓶桶饮用水mg/L—特殊营养用食品GB婴儿配方食品2a10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2a100b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2c100b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4c200ba仅适用于乳基产品;b不适合于添加蔬菜和水果的产品;c不适合于添加豆类的产品;9苯并芘食品中苯并芘限量指标见表9;表9苯并芘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μg/kg检验方法稻谷、小麦5GB/T熏烤肉类5熏烤水产品5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1010N-亚硝胺食品中N-亚硝胺限量指标见表10;表10N-亚硝胺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μg/kg检验方法N-二甲基亚硝胺肉制品3GB/T水产品多氯联苯食品中多氯联苯限量指标见表11;11多氯联苯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水产品及其制品T注:多氯联苯以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和PCB180总和计;氯-1,2-丙二醇食品中3-氯-1,2-丙二醇限量指标见表12;表123-氯-1,2-丙二醇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液态调味品Ta仅限于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的产品;。
淀粉规格标准

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一、磷酸酯双淀粉项目指标干燥失重/(g/100g)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铅/(mg/kg)≤ 1.0砷/(mg/kg)(以As计) ≤0.5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5;其他淀粉0.4注:用三偏磷酸钠或三氯氧磷为酯化剂二、醋酸酯淀粉项目指标干燥失重/(%)≤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铅/(mg/kg)≤ 1.0砷/(mg/kg)(以As计) ≤0.5乙酰基含量/(%)≤ 2.50.1乙酸乙烯酯/ (mg/kg)≤(仅限用乙酸乙烯酯作为酯化剂)注:用乙酸酐作酯化剂时,其用量不超过8.0%(w/w,占淀粉干基),用乙酸乙烯酯作酯化剂时,其用量不超过7.5%(w/w,占淀粉干基)。
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项目指标干燥失重/(%)≤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18.0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砷/(mg/kg)(以As计) ≤0.5铅/(mg/kg)≤ 1.0辛烯基琥珀酸基团/(%)≤ 3.0辛烯基琥珀酸残留量/(%)≤0.3注:生产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时,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不超过3.0%(占淀粉干基,w/w);生产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时,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不超过2.0%,硫酸铝用量不超过2.0%(均为占淀粉干基,w/w)。
四、氧化羟丙基淀粉项目指标干燥失重/(%)≤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18.0SO2残留量/(mg/kg)≤30重金属(以Pb计)/(mg/kg)≤20铅/(mg/kg)≤ 1.0砷/(mg/kg)(以As计) ≤0.5氯丙醇/(mg/kg) ≤ 1.0羧基含量/(%)≤ 1.1羟丙基含量/(%)≤7.0注: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使用量中的有效氯不超过5.5%(占淀粉干基,w/w),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使用量中的活性氧不超过0.45%(占淀粉干基,w/w);用环氧丙烷作醚化剂,使用量不超过25%(占淀粉干基,w/w)。
h3501 森瑞特淀粉

h3501 森瑞特淀粉
H3501森瑞特淀粉是一种食用变性淀粉,主要用于增稠剂。
它是由潍坊森
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隶属于潍坊盛泰药业集团。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以玉米、木薯、马铃薯、蜡质玉米、小麦淀粉等为原料生产各种变性淀粉、预糊化淀粉和低水分淀粉、玉米无菌淀粉、药用糊精等产品。
森瑞特淀粉的主要成分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产品规格为25kg/袋,执行标准为GB 。
它主要用于制药行业、食品行业、化妆品行业等领域。
请注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咨询食品添加剂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厂家。
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

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
质量规格标准
一、磷酸酯双淀粉
二、醋酸酯淀粉
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
四、氧化羟丙基淀粉
五、羧甲基淀粉钠
六、淀粉磷酸酯钠
七、氧化淀粉
八、酸处理淀粉
九、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十、羟丙基淀粉
十一、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十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十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十四、聚丙烯酸钠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
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7月21日印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变性淀粉规格标准
一、磷酸酯双淀粉的规格标准
项目指标粗脂肪(%)≤0.15 残留量(mg/kg)≤0.5 SO
2
重金属(以Pb计)/(%)≤0.002 铅/(mg/kg)≤ 1 磷酸盐(以P计)/(%)≤0.4
二、醋酸酯淀粉的规格标准
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规格标准
四、氧化羟丙基淀粉的规格标准
五、羧甲基淀粉钠的规格标准
六、淀粉磷酸酯钠的规格标准
七、氧化淀粉的规格标准
八、酸处理淀粉的规格标准
八、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规格标准
九、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规格标准
十、羟丙基淀粉、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规格标准按照QB1229-91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