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肌电图规范培训

合集下载

肌电图学习1

肌电图学习1

临床肌电图与神经 传导检查临床肌电图与神经传导检查一、概述肌电图是研究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科学,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运动和感觉神经的电活动变化或用针电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用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检查。

狭义的肌电图是指同心圆针极肌电图(needle electromyography),广义的肌电图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和F波、重复频率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H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FEMG)、巨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等。

肌电图是骨关节疾病康复中一项重要的评定内容。

不仅能协助临床疾病的诊断,还能对神经损伤程度、范围进行判断,从而为临床及康复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1)诊断及鉴别诊断:肌电图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害及损害范围,并能早期发现无症状的失神经支配。

众多骨关节疾病会累及到神经损伤,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损害相应神经根,表现出肢体相应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而神经系统内科疾病也可出现类似表现,如运动神经元病早期也可表现为单一肢体肌肉萎缩、无力。

其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仅通过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难以做出诊断。

临床上可能会将运动神经元病早期误诊为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肌电图检查,可协助鉴别诊断。

运动神经元病的肌电图表现不仅局限于萎缩肌肉的异常,无症状的肌肉也可表现为失神经支配,即表现为多神经节段的神经源性损害特点;而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神经根损害仅局限于相应节段,所以肌电图异常仅局限于相应脊髓节段支配的肌肉。

(2)神经损害程度评定:骨折、软组织损害、卡压均可损伤周围神经。

肌电图可明确判断神经损害程度是完全性损伤还是部分性损伤、损伤类型是运动纤维受累还是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均受累,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肌电图的判读培训课件

肌电图的判读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运动单位
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随意肌最小的功能单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减弱或消失:见于废用性肌萎缩。
肌强直电位:插入或波动时瞬间猝发的高频放电 波幅频率先大后小,逐渐衰减 见于肌强直疾病,少数神经源性疾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电压:运动单位幅度的总和,即正相峰值 加上负相峰值。
一般为1000~2000μV,大于3000μV即有意义,最 高不超过5mV。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正相电位
波形:双相、起始部为宽大之正相 电压:50-2000μV 频率:2-100Hz(通常在4-11Hz) 时限:10-20ms 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5-10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插入电位

肌电图操作规范

肌电图操作规范

肌电图操作规范肌电图操作规范实验室的建立电诊断实验室的选址、建筑、装备与陈设布局应精心设计以保证既能获得良好的记录又能使受检者感到舒适。

.实验室位置的选择及内外环境()实验室应远离电动设备()高频电辐射源如放射科、理疗科以及使用大电流的地方如计算机机房等以免引起基线不稳或Hz交流电干扰。

()实验室应远离人群、车辆及高楼以保持环境的安静必要时加用隔声设备如隔声板、重门、双层玻璃窗、橡皮地面、吸声门帘、吸声砖瓦等。

()实验室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并能调节控制。

()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以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受检者焦躁、出汗或寒颤。

()实验室应宽敞至少应分为两间一间作为仪器的操作及病人的检测要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使工作人员能比较容易地接触病人和仪器。

.电源设备电源的供应最好由配电室直接接出专线供应并配备有相应功率的稳压装置和不间断电源以保证仪器电压的稳定。

实验室最好的单独的电源开关和电闸除了必须的电线外室内和墙壁中不要有其它的电力线。

.地线的埋设在电诊断检测中将仪器与大地相连称为接地实验室应配备阻抗为Ω以下的地线。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当电刺激神经时冲动沿运动、感觉或混合神经传播。

评价神经传导特征取决于波幅、潜伏期、波幅面积的分析。

对于运动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时获得的肌肉动作电位而对于感觉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的神经电位在不同神经上由于解剖各异测定技术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都是相同的。

(一)相位的正负当活动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为负时从基线向上偏转即为负成分当活动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为正时从基线向下偏转即为正成分。

(二)波幅及面积波幅是从基线到负峰或从最大正峰到最大负峰的电压。

负成分的波幅与去极化纤维的大小和数目成比例因此通过这一参数可估计执行功能的、活动组织的总量。

在波形曲线下的窨即为面积通常仅测负成分的面积。

(三)刺激强度和时限输出冲动可提供不同时限的方波。

时限为ms强度为mA的刺激是足以充分激活正常神经的在检测兴奋性减低的或有病的神经时可能需要更大的输出上述强度范围不会有特别危险但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特别注意在安装有心导管或直接插入心脏测量中内静脉压者应为神经传导检测的禁忌症。

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培训学习课件

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培训学习课件

• Ⅱ型,又称Morbiz Ⅱ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 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 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QRS波群脱漏者,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3∶1、4∶1房室传导阻 滞等。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型)
•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 房率高于室率,常伴有交界性(多见)或室性逸 搏。
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培训学习课件
• 第一章 心脏结构与生理功能
• 第二章 心电图的测量 • 第三章 心电图各波形的产生 • 第四章 心电图的分析 • 第五章 运动员心电图特点
心脏概述
心脏是一个由心肌 组织构成并具有瓣 膜结构的空腔器官,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装置,是实现泵血 功能的肌肉器官。
一、心脏的一般结构
• 第三章 心电图各波形的产生
• 第四章 心电图的分析 • 第五章 运动员心电图特点
一、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 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
P-Q(P-R)间期
QRS波群 ST段
Q-T间期
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
R QRS 波群:左右心 室先后兴奋去极
P 波:左右心房除极
三、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概念: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正常时大多
与其最大向量相一致,在心电图学中采用“平均 心电轴”的名称,简称为“(心)电轴”。 一般采用与额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 Ⅰ导联左(正)侧端为0°,右(负)侧端为 ±180°,顺时针的角度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 正常心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对向左下。
• (一)窦房传导阻滞 普通心电图机尚不能直接描 记出窦房结电位,故Ⅰ度窦房阻滞不能观察到, Ⅲ度窦房阻滞难与窦性静止相鉴别。

肌电图讲座

肌电图讲座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王红星康复医学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¾神经传导:潜伏期、传导速度与髓鞘有关系¾波幅与轴索损害相关¾温度、皮肤、肢体肿胀、电极位置¾针EMG:神经源性损害自发电位时限增宽募集¾神经源性损害:自发电位、MUAP时限增宽、募集电位减少(单纯相、缺失)¾肌源性损害:自发电位、MUAP时限缩短、募集电位呈病理干扰相¾首先NCV,然后针EMG正常针不一定正常¾NCV正常,针EMG不定正常¾NCV异常,针EMG也不一定就有问题。

¾单纯感觉纤维受累¾运动传导异常:检测技术、影响因素¾损害早期¾单纯的脱髓鞘,针EMG是正常的。

异常,不一定就是神经性损害¾MCV异常,不定就是神经性损害¾肌源性损害:可以出现CMAP波幅降低Lamber-Eaton¾肌无力综合症(Lamber Eaton):全身性CMAP波幅降低¾上下肢运动传导都异常,考虑是全身性疾病¾周围神经病¾运动神经元病¾双上肢运动传导异常,一定要做下肢。

¾一侧肢体传导异常,一定要做对侧¾单侧肢体一条N异常,除了做同侧的其他神经,还要做对侧、节段传导经还要做对侧节段传导¾肌肉萎缩:¾一侧手的肌肉针EMG有异常:同侧的肌肉选择既要按照神经分布、还要按脊髓节段分布;还要作对侧。

侧肢体肉针有异常必须做上肢¾双侧肢体肌肉针EMG有异常,必须做上下肢+胸脊旁肌+颅N(副N支配的胸锁乳突肌、舌N支配的舌肌)广泛性神经源性损害¾MCV与SCV¾两者都异常:提示丛或干的损害周围神经病:者异常¾一者异常MCV异常:运动神经病、根、MND、纯运动支SCV:感觉神经病、丛、感觉支一、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¾周围神经由神经细胞、雪旺细胞(Schwann’s cell)、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以及特殊支持细胞组成。

表面肌电图简介和应用培训课件

表面肌电图简介和应用培训课件

8
肌电信号的组成
肌电图所记录的肌电信号是众多运动单 位的肌电信号的重合。
3/11/2021
表面肌电图简介和应用
9
表面肌电信号的实质
• 运动机能学所记录的肌电图是众多运动单位的 动作电位的重合。因为,电位源是一个容积导体,在皮肤表面形成肌
电场,成为容积上的边界。而且,肌电电极也不可能只记录到肌电活动的一个点。
我们处在一个无处不在 的大电场(50Hz共模干 扰)之中,人体变成一 个大的电容,体表本身 就有一定的电势。为了 排除非人体自主产生的 电压,这需要有一个基 准电压,这个电压就是 参考电压,必须由参考 电极提供。这就是为什 么要摆放参考电极。
3/11/2021
表面肌电图简介和应用
27
如何摆放参考电极?
Ach激发神经肌接头处肌肉侧的触发电位,即终板电位。 这个终板电位可以触发了肌膜的动作电位。这个动作电 位进一步刺激肌质网内的Ca++释放,引起肌肉收缩, 称之为兴奋-收缩偶合(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3/11/2021
表面肌电图简介和应用
6
动作电位和肌电图
什么是肌电图
Electromyography…
“..is the study of muscle function through the inquiry of the electrical signal the muscles emanate.”
▪ 肌电图(Electromygraphy or EMG)是用来记录和分析肌肉 收缩时发出的肌电信号的工具,其目的是对肌肉功能和 神经运动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康复和运动医学领域利 用其对残疾人和受伤运动员的功能进行评估,并修改治 疗方案。

表面肌电培训资料

表面肌电培训资料

表面肌电图仪的配置1.硬件部分1.1系统组成⏹前置放大器+电极线:具有放大功能的表面肌电电极线,用于采集表面肌电信号。

⏹无线AP:无线方式传输数据。

⏹SD卡:存储采集的数据。

⏹视频:视频与肌电波形同步采集。

⏹数据采集盒:可以连接表面肌电电极线或其他的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传递给控制计算机或PDA终端。

也可以把采集到数据保存到SD卡中。

⏹控制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分析中心,用于采集、记录、回放、分析采集来的各种原始数据。

1.2硬件功能特点无线传输:具有wi-fi 接口,可以和AP无线连接;抗干扰:电极线采用前置放大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动态存储:可不受场地限制。

病例数据保存在SD卡中,保存的数据可以通过读卡器传送到分析软件上进行播放及分析;多通道采集:4、8、16等多通道同步采集;同步功能:肌电波形与视频同步记录;便携设计:方便随身携带;1.3硬件按键功能a)数据采集盒设备按钮的功能开关:短按打开设备电源,长按关闭设备电源;无线:wifi无线采集;开机时程序默认的是无线采集;开始/暂停动态存储:动态记录;动态记录时需插入内存卡;b)设备上显示灯的功能1.上面第一个灯:电源显示灯,开启电源,此灯会逐渐变成绿色,中间过程橙色,电量不足红色;2.中间第二个灯:无线显示功能,开启设备,此灯会变橙色闪烁,数据采集盒开始进行无线搜索,建立连接后会变成橙色常亮,表示数据采集盒已和无线AP建立连接;打开软件进入采集程序,指示灯会变绿,可以进行波形采集和记录;3.下面第三个灯:动态显示功能,插入内存卡后,开启设备,此灯会变成绿色;点击动态存储按钮,此灯变绿色闪烁,表示开始动态采集和记录;2.软件部分表面肌电图软件为SEMG的文件夹,SEMG文件夹必须放在E盘的根目录下:SEMG软件共Data、Database、Mai n三个文件夹组成Data为数据文件,保存波形数据;Database为数据库,保存采集信息;LG_INIT为配置文件;LG_WORK为配置文件;Main为主程序,主程序包含以下文件;✓AdjusTool.exe:校准工具,用来校正增益✓Converter.exe:数据转换工具✓Mainproject.exe:主程序(通过此程序打开软件)✓SEMG.exe:采集模块✓SEMGR.exe:回放模块✓Video.exe:视频模块✓SEMGhelp.chm:表面肌电帮助文档✓*.ini:配置文件在主界面项目选择中,可以选择标准的EMG测试、频率/疲劳度测试、平均活动模式测试、功率谱、对称测试、协调测试四.操作设置1.硬件设置IP:(在电脑中设置)输入固定的IP(随设备配带)操作步骤:打开网络邻居,查看本地连接,双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栏中,拉到最下面—《Internet协议(TCP/IP)》,双击打开,输入192.168.1.72在子网掩码点一下,出现子网掩码,点确定,再点确定后IP设置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 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
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 邵蓓
一、 概述
肌电图是临床电生理诊断技术之一 是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延伸 是诊断神经肌肉病及神经肌肉结头病变的客 观检测手段 是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影像学所不能替 代的检查方法 我国肌电图的杰出贡献者: 汤晓芙 康德瑄 沈定国
(3)重收缩:急性期MUAP减少
(4)NCV:正常,肌萎缩加重,动作
电位波幅减少
二、神经根的病变
颈神经根病变
NCS :可出现CAMP波幅降低或MCV轻度减慢 取决受损的严重性,SCV和SNAP波幅正常 针电极肌电图: 可见自发电位,在受损早期大力收缩时 可出现混合相或单纯相: 由于神经修复可出现高波幅长时限的运动单位 电位
瞬目反射:
刺激眶上神经可以由眼轮匝肌上诱发出 R1、R2两个反射波 R1—刺激同侧出现,经过脑干三叉神经核和面神经核 R2—刺激一侧,双侧出现,经过多个突触的电位 通过一条较长的脑桥和延髓路线而产生(Ⅴ、Ⅶ)
观察指标:R1、R2、R2’波潜伏期,双侧潜伏期及波幅 异常判断:潜伏期延长、双侧潜伏期差值增加、未引出
异常:
插入延长: 干扰电位群延长,诱发出正向波 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神经损伤 10—14天后出现 插入减少: 肌纤维数量减少,严重肌萎缩 肌纤维化
肌强直发放:
1) 肌强直是在自主收缩之后
或者是在受到电或机械刺激后肌肉的 不自主强直收缩。 出现节律性电位发放 ,声音象轰炸机俯冲或减 速的摩托车发出的声音 见于: 萎缩性的强直、先天性肌强直、 副肌强直 、 高钾型周期性瘫痪
3 募集型运动单位电位
重收缩
用力收缩发放的MU数量和 MU发放的频率 神经源性损害: 单纯相,MUAP 减少 <25%仍可干扰相 肌源性损害: 病理干扰相(低波幅)
干扰相
单纯相
病理干扰相
单纤维肌电图
记录肌肉兴奋时不同肌纤维细胞外的动作电位
测定:
颤抖---同一运动单位不同肌纤维的电位间隔
密度---电极记录范围内单纤维动作电位的数目 • 颤抖:jitter是由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时间的差异 所致,它主要反映神经肌接头的传递功能 • 肌纤维的密度反映轴突侧枝芽生,是神经再支配的 测量指标
*在安静状态下可见异常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正锐波、束颤电位及CRRD电位等)
*轻度收缩时可见高波幅、宽时限
多相波百分比增多的MUAP
*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表现为高波幅的混合
相或单纯相
一、脊髓灰质炎
(1)静息电位:早期无失神经,2—3周
后轴突退行变出现纤颤
(2)MUAP:3—6月出现再生神经
MUAP变大,比临床广泛
c
MCV
b 远端潜伏期 a
DML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
多数测试:刺激手指,足趾的末梢神经 近端收集----顺行性 远端收集----逆行性 SCV:刺激点到记录点的距离除以潜伏期 (SCV=s/t) 波幅:与刺激强度有关
颈神经根损害—感觉动作电位正常 臂丛或周围神经受损—波幅减小
SCV
=S ab /Tac
波幅分布不是常态的, 用正常平均值的一半作为波幅正常范围低限
波幅:
峰—峰值 脱髓鞘--波幅保持在50%以上 MCV<50% 脊髓前角受损—MCV下降70% 波幅下降<10% 周围神经损害—MCV下降<60%(正常值) 波幅不变 常规选用:尺、正中、桡、腋神经 腓总、胫、股神经
MCV =Sbc /Tac-ab
d
SCV cd
c
b
SCV bc
a SCV ab
临床意义: MCV、SCV减慢—髓鞘损害 波幅降低—轴索损害
影响因素
温度:室温21--25℃ 温度在29--38℃之间 每上升一度, SCV可升2.4m/s 每下降一度, SCV下降5% 不同神经、不同节段的差异 下肢较上肢慢7—10m/s 年龄:足月婴儿是成年人的一半 3—5岁发育至成人 30—40岁开始减慢,>60岁减少10m/s 常规测定正中、尺、桡、腓肠、胫后神经
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技术
肌电图
1、定义:
EMG
狭义 :肌电图通常指运用常规同芯圆针电 极,记录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的各种电特 性。 针电极插入肌肉后记录的电活动
静息电位
轻收缩运动单 位电位
重收缩运动单 位电位
同心圆针
广义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NCS) 重复神经电刺激 (重频刺激 F波反射 H波反射 瞬目反射 海绵体肌反射 单纤维肌电图 运动单位计数 巨肌电图 RNS)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肌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为了更加规范肌电图的操作 、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简单的、便于操作的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
临床应用,并经过多次讨论达成共识
仅供参考,希望能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补充新
的内容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
第一部分 概论
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
肌电图检查适应症
前角细胞及其以下
前角细胞
神经根 神 经丛
周围神经 肌肉病变
神经肌肉接头
肉毒毒素治疗定位
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1 必须使用三相电源插座和插头供电,并保证插座的 地线完整 2 遵守仪器使用的安全要求
3 不要将刺激电极置于心脏区域;刺激、记录电极和 地线应置于肢体同一侧,以减少通过躯体的泄露电 流
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临床下病灶或易被 忽略(MND/肥胖) 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 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
病变节段的定位 诊断(H-s1)
病变的程度和病变的 分布
对检查者的要求
1、熟悉神经解剖学 2、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检 3、查前解释 避免精神紧张 电刺激的不适感 疼痛 EMG之前常规NSC
F波反射:
由1%--5%逆行兴奋的运动神经元发放原理: F波:超强电刺激在神经干M波后的一个晚成分
由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
取10—20波的平均值 出现率为80—100% 观察指标 :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平均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 F波出现率、F波传导速度 异常判断标准:潜伏期延长、速度减慢、出现率降低 波形消失 提示周围神经近端病变
海绵体肌反射
BCR、ICR
男性:刺激阴茎背神经,冲动经骶髓引起 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收缩 通过测量 BCR、ICR潜伏期,波幅 测定骶髓反射弧的传入和传出 女性:刺激阴部神经 球海绵体肌记录
海绵体肌反射
BCR、ICR
男性BCR :刺激阴茎背神经,冲动经骶髓引起 球海绵体肌, 男性ICR :刺激阴茎背神经,冲动经骶髓引起 坐骨海绵体肌收缩 女性BCR :刺激阴部神经 球海绵体肌记录 通过测量 BCR、ICR潜伏期,波幅 测定骶髓反射弧的传入和传出
4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皮肤的温度 常用电极的种类

NCS
30-32 度之间 盘状表面电极 、环指电极
同芯针电极----MCV 单针电极----SCV

电极的位置
刺激电极、记录电极、地线


刺激强度和时限
运动传导的测定 感觉传导的测定

异常NCS的判断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
刺激器,正负相隔 2—3Cm,负极臵于神 经的远端, 超强刺激增加20%--30% 测定运动纤维上的两个点 两点距离除以两点潜伏之差,以m/s表示 传导速度正常值可以用平均值加 2.5 SD
正常BCR
异常BCR 潜伏期延长,出现率降低
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
一 脊髓前角病变
1 运动神经元病 (ALS)
(1) 静息电位:纤颤,插入延长,束颤检出,不如临床高 (2)MUAP: 时限宽,波幅增大 如病程长,出现巨大电位,并非前角病变所特有 前根、周围神经损害、慢性期神经纤维芽生使 MUAP增大 (3)重收缩: 募集很差,波幅高,单纯相或混合相 (4)NCV: SCV多为正常,MCV轻微减慢 肌肉动作电位降低
4 对于意识障碍或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避免意外损伤
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5 测定过程中不应让患者接触肌电图设备外壳 或面板 6 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应仔细评估检查的 利弊 7 对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应进行 NCS
8 已体内植入了心律转复设备或除颤器时,应 询心脏专科医生(刺激器》15cm,电流《0.2ms)
(2) 波幅
运动单位电位的电压,用μV表示 神经源性损害:波幅升高
肌源性损害:波幅降低
相数
双相、三相占多数
>4相, <20相为多相
反映MUP放电的离散不同步
肌电图测定鉴别
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损害 与肌肉活检符合率达90% 个别失神经的早期所支配的肌纤维只有 少数几条 故MUAP多相,时限短,波幅低 或只有部分分支坏变
三叉神经受损:两侧R2 PL延长 面神经受损:受损侧R2 PL延长
重复神经电刺激
(重频试验,RNS)
超强重复刺激神经干在相应肌肉 记录反复肌肉动作电位 是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神经:尺神经,腋神经,面神经 低频刺激:1—5次/秒,4—6波/1波 波幅下降< 15—20% 高频刺激:20—30次/秒,递增< 40% 重症肌无力:低频递减>15% 肌无力综合征:低频递减>15%,高频递增>100%
2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AP (肌肉做轻收缩诱发的电位)
(1) 时限: 从电位起点至终点,以ms表示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最可靠,最有用的数据
2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神经源性损害: 时限变宽 存活的MU经过芽生 形成的MU
MUAP
(肌肉做轻收缩诱发的电位) 肌源性损害: 时限变窄 肌纤维数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