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影像学

合集下载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一、引言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是通过对眼部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方法和应用。

二、常见的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方法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给患者注射荧光染料后,观察眼底血管的变化来评估眼部血液循环及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能够显示眼底血管的光谱、强度和充盈情况,有助于诊断和分析眼底疾病,如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

2. 视网膜断层扫描视网膜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无创性眼科影像技术,可以实时高清的视网膜图像。

它通过测量光的干涉信号来显示和评估视网膜的各层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诊断和监测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裂孔、黄斑囊样水肿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3.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通过向眼球传递超声波,并记录其反射信号来评估眼部结构和病变的方法。

它具有无创、无辐射、便捷等优点,在眼部炎症、眼眶肿瘤、眼压等疾病的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

4. 眼球CT扫描眼球CT扫描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图像来查看眼部结构和病变的方法。

它可以显示眼球的大小、形态、骨骼结构以及眼眶的病变,对于眼球和眼眶的肿瘤、眼眶骨折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的应用1. 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监测眼部影像学诊断在视网膜疾病方面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通过视网膜断层扫描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确认视网膜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指导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2. 眼眶肿瘤的诊断和评估眼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在其诊断和评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眼球CT扫描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特征等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眼科影像学》PPT课件

《眼科影像学》PPT课件
目的
通过对眼部影像的解读,协助医生对 眼部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提高眼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X射线、超声波等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眼眶骨折、异 物定位等。
中期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CT、MRI等高分辨率影像 技术在眼科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对眼部结构和病变的认识。
当前阶段
眼科影像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图像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进 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眼科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眼眶疾病
眼眶骨折、炎症、肿瘤等疾病 的诊断和评估。
眼底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 离、黄斑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 断和监测。
眼肌疾病
斜视、眼肌麻痹等眼肌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
眼肿瘤
眼球内肿瘤、眼睑肿瘤等的诊 断和评估。
THANKS
感谢观看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其影像学表现 为视网膜皱褶和脱离。
视网膜脱离的影像学表现为视网膜皱褶和脱离,通常在眼 底镜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中观察到。在超声波检 查中,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表现出异常的回声特征。
眼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眼肿瘤是眼部发生的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白内障的影像学表现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眼病,其影像学表现为晶状体密度增高,呈不均 匀的灰白色。
白内障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依赖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位置。轻度混浊时,晶状体 密度略有增加,而重度混浊时,晶状体密度显著增高,且不均匀,导致整个晶状 体呈灰白色。在超声波检查中,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回声增强,且声衰减增加。
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
病情监测
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部病变的变化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眼科影像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眼科影像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眼科 OCT 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技术在眼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各种眼部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视网膜疾病诊断
OCT 可用于多种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 、视网膜脱离等。
OCT 可以提供视网膜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 度,并监测治疗效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的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是一种复杂的仪器,由多个关键组件组成,这 些组件协同工作以生成高质量的视网膜图像。 OCT 系统主要包含光源、干涉仪、扫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等。
光源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使用低相干光源,如超发光二极管 (SLED) 或可调谐 激光器,以产生用于扫描眼睛结构的特定波长的光束。
本高
眼科 OCT 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包括仪器本身、耗材、软件升级等 方面的支出。 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和医疗机构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个负担。
操作复杂
OCT 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经验。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设备的各 项功能,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操作模式。此外, OCT 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SLED 提供宽带光谱,从而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而可调谐激光器则提供更好 的灵活性,允许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
干涉仪
干涉仪是 OCT 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产生并测量光束的干涉信号。 干涉仪通常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它将光束分成两束,分别照射到参 考镜和样品上。 两束光束反射后发生干涉,干涉信号被探测器接收,用于重建样品的结构 信息。
屈光手术评估
眼科 OCT 可用于评估屈光手术前后的眼部结构,例如角膜厚度、形状和视 网膜结构。

眼科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解读

眼科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解读

眼科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解读眼科疾病是指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的眼部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

了解和解读这些疾病的医学影像学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医学影像学的角度,对常见的眼科疾病进行解读。

一、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内晶状体变性导致的混浊,常见于老年人。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超声波扫描来观察晶状体的形态和结构。

白内障表现为晶状体密度增加,轮廓模糊,晶状体后半部可见散在的强回声点。

二、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类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损伤的眼科疾病。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通过OCT扫描和视网膜断层成像(RTA)来观察视神经盘和视神经纤维层的改变。

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盘呈现出杯盘比增大,杯盘边界模糊,视神经纤维层薄化。

三、视网膜疾病视网膜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常用荧光血管造影(FA)、眼底照相和OCT扫描等技术来观察视网膜的血管情况和病变。

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视网膜局部或全层脱离视网膜底部;黄斑变性表现为黄斑区域变薄、色素改变。

四、角膜疾病角膜疾病包括干眼症、角膜溃疡等。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前段相机照相和角膜地形图来观察角膜的形态和病变。

干眼症表现为角膜表面不规则、破损,缺乏泪液湿润;角膜溃疡表现为局部角膜组织缺损、溃疡形成。

五、眼部肿瘤眼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通过MRI、CT等技术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眼部肿瘤表现为局部异形肿块,边界不清,可有囊变和钙化表现。

六、眼部外伤眼部外伤常见于意外事故或打击,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通过CT扫描和B超检查来观察眼球和其周围结构的损伤情况。

眼部外伤表现为眼球骨折、眼眶骨折、眼外肌断裂等。

在眼科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解读过程中,医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

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也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炎症性疾病
右眼肌 炎性假 瘤(瘤 样淋巴 组织增 生)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炎症性疾病
急性视神经炎Gd-PTPA造影后T1加权 显示右侧视神经略粗于左侧、轻度強 化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肿瘤
眼和眼眶肿瘤包括眼睑、眼球表面、 眼内、眼眶以及泪腺、眶内各组织来源 的肿瘤,身体其它部位肿瘤也可转移到 眼及眼眶。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MRI
视神经源性肿瘤
视神经原发肿瘤较罕见,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神经鞘瘤 和神经干瘤,依据组织细胞学则分为脑膜瘤和神经胶质瘤, 以及更为罕见的神经纤维瘤。视神经原发肿瘤多发生在表年 及儿童,女性多于男性。1、视神经鞘瘤:开始发生在视神 经的一边,以后不同程度地包裹视神经而不穿入其内,它可 侵犯整个眼眶,其病理组织与眶内脑膜瘤相同。CT上视神经 鞘瘤与视神经关系密切,肿块区正常视神经看不见,肿块多 呈椭园形,长轴与视神经方向一致,密度较均匀,可致视神 经孔扩大。临床视力影响较早。2、视神经胶质瘤:75%发 生在10岁前,肿瘤起始于眶内段视神经,病理学分型多为星 形细胞瘤Ⅰ级。影像上肿瘤延视神经生长,视神经增粗,肿 块呈梭形或长条形,平扫CT显示等或稍低密度,增強密度稍 增高;MRI上T1加权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 Gd-DTPA增強后可明显信增高。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基本病理征象
眶窩缩小(骨维所致)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基本病理征象
额部骨瘤致眶窩缩小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基本病理征象
左 先 天 性 视 神 经 孔 缩 小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外伤性疾病
眼外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的损伤,是眼科常见 眼病之一。影像检查主要用于:1、眶骨骨折 及眶内软组织损伤的诊断;2、眼内和眼内异 物的诊断和定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血管造影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血管造影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血管造影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和血管造影术(Fluorescein Angiography,简称FA)是两种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1.原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

通过测量光束在生物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特性,以及光的时间延迟和振幅变化,可以重建出组织的三维结构。

OCT的分辨率可以达到数十微米,能够清晰显示组织内部的细微结构。

2.应用:OCT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如视网膜、脉络膜、视盘等结构的检查。

通过OCT可以观察到眼底的显微结构,如视网膜分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黄斑区等,对于诊断视网膜疾病如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具有重要作用。

3.优点:OCT具有非侵入性、无创、快速、高分辨率等优点,无需注射造影剂,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4.缺点:OCT对于血管结构的显示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一些血管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瘤等诊断能力有限。

二、血管造影术(FA)1.原理:血管造影术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造影剂随血流分布到眼底血管中,然后通过特定的光源激发造影剂发出荧光,利用摄像头捕捉眼底荧光图像,从而显示眼底血管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

2.应用:FA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主要用于观察眼底血管的异常情况,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FA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眼底血管的异常改变,对于诊断和评估眼底血管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优点:FA能够直观地显示眼底血管结构,对于眼底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

4.缺点:FA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和肾功能损害风险。

此外,FA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细微的眼底结构显示能力有限。

三、OCT与FA的比较1.成像原理:OCT基于光学干涉原理,通过测量光的反射和散射特性重建组织结构;而FA则利用造影剂在眼底血管中的分布,通过荧光激发显示血管结构。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眼部疾病是指影响眼睛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眼球、眼附属器官以及相关结构的病变。

眼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是通过使用一系列的影像学技术,如超声、X射线、CT扫描、MRI等,来获取和解读眼部疾病的图像信息,进而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通过利用超声波对眼部进行扫描,获取眼部结构的图像信息。

它可以用于检查眼部疾病中涉及到的各种组织和结构,包括眼球、眼外肌、晶状体、视网膜等。

超声检查对于诊断眼球内部疾病,如巩膜下出血、玻璃体出血、巩膜下肿瘤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射入X射线到眼部,然后接收经过眼部组织的射线来获取图像。

X射线可以用于检查眼眶骨骼、眼眶肿瘤、眼眶畸形等病变。

其中,眼眶骨骼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眶壁的异常情况,如骨折、骨破坏等。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对眼部进行多层次的断层扫描来获取图像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可以对眼部的各个层次进行观察和分析。

CT扫描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如眶内肿瘤、眶内脂肪瘤等。

4.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视神经病变、眼眶肿瘤等。

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并可以观察到眼部组织的代谢和功能状态,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能够通过获取和解读眼部影像来帮助医生对眼部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超声、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在眼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眼科的诊疗水平。

眼科学研究生专业方向

眼科学研究生专业方向

眼科学研究生专业方向
眼科学研究生专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眼科临床医学: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眼科临床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学生将学习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2. 眼科基础研究:这个方向主要涉及眼科基础科学的研究,如眼解剖学、眼生理学、眼药理学等。

学生将深入研究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以及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等,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3. 眼科影像学: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眼科影像学技术,如眼科超声、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荧光血管造影等。

学生将学习这些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4. 眼科手术学:这个专业方向专注于眼科手术技术的培训,包括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视网膜手术等。

学生将学习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5. 眼科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该方向主要研究眼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疾病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措施。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眼科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制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以上是眼科学研究生常见的专业方向,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自己在眼科领域的专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素渗漏:组织着色或染料积存 特点:逐渐增强,大小形态可变,晚期不消失 见于:PED、NED、CME、血管病变
※异常血管结构 特点:血管壁渗漏组织着色
※异常血管结构
特点:周边新生血管及其渗漏
※异常血管结构
特点:异常毛细 血管扩张
※异常血管结构
特点:毛细血管渗漏
※异常血管结构
特点:异常血管交通
※异常血管结构
特点:侧枝循环
※荧光遮挡
※视网膜脉络膜无灌注区
※动脉逆行充盈
※充盈缺损
第九节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y,ICGA 基本原理 近红外光波激光产生黄绿色荧光 造影剂 ICG 0.5mg/Kg 设备 红外眼底摄像机 激光扫描检影镜 适应证 脉络膜及RPE病变,SRNV
领结形 规则17.5%,不规则32.1%
不规则形7.1%
图像统计数据
SAI: 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
SRI: 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PVA: 角膜预测视力
SimK:模拟角膜镜读数 MinK:最小角膜镜读数
绝对等级图
标化等级图
• 异常角膜地形图 圆锥角膜
前表面
后表面
第十二节 眼部B超
正常眼OCT
正常神经纤维层像
异常眼OCT
IMH(Ⅱ期) 神经纤维层楔形缺损
• 异常眼OCT
视乳头凹陷扩大、加深
神经纤维层弥漫性变薄
• 异常眼OCT
特发性CME 中渗(CNV)
• 异常眼 OCT
中渗(出血性PED)
中渗(CNV+NED)
• 异常眼OCT
中渗(CNV+PED)
NED PED PED+NED
生物测量
1、视神经宽度 4.02±0.23 2、眼直肌厚度 下 2.01±0.34 内 2.38±0.51 上 1.95±0.32 外 2.00±0.30 3、眼球前后径及赤道径 4、病变直径及面积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粗大环形,后运动不明显
• 脉络膜血管瘤:局限性卵圆形或盘状隆起,中 等均匀内回声,常伴RD
• 脉络膜黑瘤:半球形或蘑菇形实性回声,前缘 锐利,可伴“挖突征”
• PVD:细带状回声,后运动不明显或明显
• 玻璃体积血
• 玻璃体积血及机化
• RRD:弧形或V字形中强度回声
• RRD合并积血
• 陈旧性RD
• TRD
• 玻璃体出血机化牵拉RD
• 肿瘤继发RD
• RD合并脉脱
• Rb: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强回声斑
眼部B超4要素
1、频率至少10MHz 2、灰度值至少256级 3、相应的显示系统 4、增量范围大 20~105dB
适应范围
1、屈光间质混浊的眼内探测 2、眼内及眶内肿物 3、眼内及眶内异物 4、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

正常眼部B超 轴位探测
非轴位探测
赤道部探测和眼外肌探测
视神经探测和病变部位探测
正常ICGA ◇A-CCT 14.74±4.52” ◇脉络膜充盈模式:束状分支样
早 期
ICGA分期 早期(强荧光时态)、 中期(荧光减弱时态)、 晚期(荧光消退时态)
涡状静脉
• 涡状静脉
睫状后长动脉及分水带
• 异常ICGA
• 异常ICGA
• 异常ICGA 脉络膜动脉瘤
• 异常ICGA
正常FFA △A-RCT 10~15” △分期(Hayreh) ※动脉前期:脉络膜斑驳状荧光、视乳头朦胧荧 光
※动脉期:动脉主干充盈
※动静脉期: 静脉层流荧光
※静脉期:静脉主干充盈
※晚期:5’或10’或10~15’后 视网膜血管内荧光素大大衰减或消失,
但组织着色或染料积蓄反而增强。
※黄斑暗区


激光断层扫描仪(LTS)
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 青光眼筛查、神经纤维层损害
适应证
高眼压
开 青
延迟值较正常人低,下方延迟较上方明显
上下方平均延迟比正常人低,鼻颞侧无异
第四节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基本原理 光反射,850nm红外低相干光 主要结构 眼底摄像机 低相关干涉仪 监视器 计算机图像处理显示系统 适应证 后部玻璃体界面疾病:PRM、IMH、PVD 视网膜及黄斑疾病:CME、IMH 色素上皮疾病:CSC 视乳头及神经纤维厚度:青光眼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基本原理 荧光素在蓝光激发下产生黄绿色荧光 造影剂 荧光素钠 10~20mg/Kg 设备 眼底照相机 计算机摄像处理系统 适应证 视网膜病、脉络膜病、前部视神经病 术前检查与准备 血、尿常规,EKG,血压 询问过敏史 过敏试验 严重高血压、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CSLO:激光 Humphery 视网膜分析仪(HRA):红外+同步立体摄 像 青光眼镜:红外 Heideberg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I):CSLO OCT FFA及ICGA
第三节 激光扫描偏振仪检查
scanning laser polarimetry, SLP nerve fiber analyzer, NFA 基本原理 CSLO+偏振调制器 神经纤维层的双折射—偏振位移“延迟” 主要结构 SLO 偏振调制器 偏振测试系统
扫8个平面 30万个光点,每平面厚300μm
结 果 眼底地形图 适应证 视乳头病、视网膜病、黄斑病 应用特点
青光眼的视乳头分析:生理凹陷深度、C/D、盘沿面 积 黄斑病诊断:CME、IMH
眼底图像分析系统包括
视神经乳头分析仪或视网膜分析仪:红外线+摄像机
激光断层扫描仪或视网膜断层扫描仪:CSLO+偏振
频谱测量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时间相关的平均峰值血流速度
搏动指数 PI
阻力指数 RI
正常眼部CDFI
• 异常眼部CDFI(脉络膜血管瘤)(高速高阻)
• 异常眼部CDFI(脉络膜黑瘤)(高速低阻)
• 异常眼部CDFI (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
• 异常眼部CDFI(Rb)
第八节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眼科影像学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陈 辉
第一节 概述
伦琴(1895)发现X射线 放射诊断 超声诊断 造影诊断 光像诊断
射线诊断:X线、CT、MRI、E-CT、DSA
眼 科 影 像 诊 断
声像诊断:A超、B超、CDI、UBM
眼底血管造影:FFA、ICGA
角膜地形图
晶状体形状图
光像诊断 眼底地形图
角膜共焦显微镜
FAZ,毛细血管拱环
※视乳头荧光 深层朦胧荧光—浅层葡萄串状荧光—表层辐射状 毛细血管荧光—晚期晕轮荧光
异常FFA 强荧光:窗样缺损,荧光素渗漏,异常血 管结构,视乳头及背景荧光增强
低荧光:遮挡荧光,视网膜脉络膜无灌注
区,背景荧光减弱
循环动态异常:充盈迟缓,充盈缺损,充
盈倒置,逆行充盈
※窗样缺损 特点:早期出现,大小形态亮度基本不变, 随脉络膜荧光消失而消失,见于: RPE缺失、drusen
脉络膜新生 血管膜
• 异常ICGA 中浆
• 异常ICGA 高度近视黄斑 出血伴CNV
• 异常ICGA AMD (CNV+PED)
第十节 眼前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 基本原理 高频探头 40~100MHz 深 度 4~5mm 分辨率 20~60μm 适应证 眼前节病变 房角情况 正常眼前节UBM
角膜内皮镜
第二节 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ocope,SLO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CSLO 基本原理
SLO→He-Ne激光→扫描眼底→接收器→计算机处理 ↑ 可变共焦点装置 激光扫描光束激发系统 主要结构 影像接收与增强系统 信息储存显示处理系统
有液性无反射暗区 无反射暗区 中间夹隔双层无反射暗区
第五节 视网膜厚度分析
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RTA 基本原理 光学双折射—神经纤维薄—延迟 主要结构 激光扫描裂隙图像摄像系统 计算机处理系统 适应证 青光眼筛查 视网膜病(黄斑病)
第六节 共焦图像血管造影
confocal imaging angiography,CAL 基本原理 共焦点激光扫描技术 FFA 同步或分别 ICGA 主要结构 激光扫描摄像机 操作控制显示器 计算机处理系统
适应证 视网膜病 脉络膜病 视神经病 特点 两种造影: 单一、同步
第七节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基本原理 超声→红细胞→散射(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频移与血细胞流速成正比 血流特征显示在B超灰阶上 主要结构 探头 显示系统 记录系统 适应证 眼内 血管性疾病、肿瘤 眶内
异常UBM
睫状体或虹膜囊肿
睫状体肿瘤 睫状体脱离 眼前节异常
第十一节 图像分析
一、角膜地形图 corneal topography 构成原理 Placido盘投射系统 图像监测摄像系统 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
正常角膜地形图
正常角膜地形图形态 圆形22 .6%
椭圆形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