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的几个要点

合集下载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少儿声乐训练方法对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具有重要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正确的声乐训练方法,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增强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少儿的声乐训练方法,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一、唱准音准的训练方法唱准音准是声乐训练的基础,也是孩子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提高孩子音准的训练方法:1. 唱前热身:孩子在进行声乐训练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呼吸运动和拉伸来放松身体,为唱歌做好准备。

2. 听音训练:让孩子倾听和模仿各种不同的音乐,如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等。

通过对不同曲调和音高的感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音准。

3. 音阶练习:引导孩子学习音阶,从简单的do-re-mi开始,逐渐扩展到更复杂的音程。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孩子的准确音高感。

4. 合唱训练:让孩子参加合唱团或其他合唱活动,培养孩子与他人协调合唱的能力,提高音准。

二、发声和呼吸的训练方法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1. 慢速呼吸练习:让孩子坐直或站立,在进行慢速呼吸的同时,注意将气息从腹部吸入和呼出,使呼吸更加深长而有力。

2. 声音放松练习:通过放松肩膀和颈部的肌肉,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发声,避免由于紧张而影响歌唱效果。

3. 唱口型训练:教导孩子正确使用发音器官,如舌头、唇部和口腔,练习发出清晰准确的音节。

4. 唱歌姿势训练:指导孩子正确站立或坐姿,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并避免过度用力或不正确的姿势对发声造成影响。

三、表达和演绎的训练方法声乐训练不仅仅是让孩子唱准音准和发声准确,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演绎技巧。

以下是几种训练方法:1. 歌曲解析:教导孩子学习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歌词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演绎出歌曲。

2. 情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训练,引导孩子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将其运用到歌唱中,使歌曲更加生动感人。

3. 舞台表演训练:让孩子参与舞台表演活动,锻炼他们在舞台上自信和沟通能力,提高演唱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童声唱歌要注意的技巧

童声唱歌要注意的技巧

童声唱歌要注意的技巧一、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为避免喊唱,应该用轻声去歌唱。

“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地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步骤。

“轻声”的合唱训练,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

总结其中的规律,遵循它生成的过程去发展童声合唱,对防止学生的喊唱,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发声状态拘谨,缺少弹性和灵活性。

有时气息浮也会造成胸僵、喉紧的状态。

因此,在合唱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放松练习。

如打呵欠,(我每天训练前都要队员做一分钟的口腔打开练习),让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

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练习,还是用带声部的和弦练习,都不能在音量上过早要求。

直到学生们在歌唱时做到完全打开喉咙,彻底放松下巴,呼吸自如,气息匀畅,这时,再去考虑声音的力度问题。

二、训练正确的气息支持,形成气声结合的歌唱状态呼吸在发声、歌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所以唱起歌来有时感到气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这样的结果是,出现了气僵、喉紧的弊病,一定要避免这种胸部呼吸的方法。

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胸腹式联合呼吸的状态是比较科学的呼吸状态。

即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有规律地进行吸气;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而发声,这种发声训练就是气声结合的方法。

这种合唱发声训练所产生的力量是使声音稳定、灵活、有弹并判性、流动。

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练习时,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动作练僵,出现憋气的现象。

三、统一歌唱李扰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我们知道,童声合唱的音响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

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

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在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

在童声合唱的训练过程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前提,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

浅谈变声期前的儿童歌唱训练

浅谈变声期前的儿童歌唱训练
的追 求 为主要 目的来加 以训练 。 关键词 : 儿童 歌 唱 训练
中图分 类号 : 2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o 0 0 ( ) 0 3 — 2 1 7 - 9 x 2 1 ) 4 c- 2 9 0
音 乐 作 为 人 类 的一 种 文 化 现 象 与 艺 术 习 。 因为 这 个 阶 段 的 孩 子 理 解 能 力十 分 薄 来 体 会气 息 , 这 个基 础上 用 “ ” “ e 等 在 mi 、 y ” 而 稍 形 式 , 人 类社 会 发 展 的 历 史 中 发 挥 着 重 弱 , 娇 嫩 的 声 带 又 处 于 发 育时 期 , 有 不 带 字 头 的 元 音 来 训 练 较 好 , 声 短 句 不 宜 在 练 要的作用 和功能 。 当儿 童 充 满 着 好 奇 和 探 慎 , 会 使 孩 子 的 声 带 受 到 损害 , 个 年龄 多 与 复 杂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训 练 , 生 掌 就 这 等 学 究 来 到 这 个 世 界 , 现 在 他们 眼 前 的 不 仅 段 的 孩子 , 好 让 其 自然 发 展 。 儿 园 老 师 握 以 后 再 换 , 定 要 针 对 学 生 的 接 受 情 况 展 最 幼 一
与 儿 童 的发 展 是 紧 密联 系在 一 起 的 。 因此 , 的 感 悟 能 力为 主 。 柔和、 美好 的 声 音 。 在 练 声 短 句 的 基 础 上 可 以 适 当 用 一 些 简单 的 练 声 曲 以 作 辅 助 练 习 , AB 里 一 如 T 教 师应 通 过 音 乐 教 育 , 励 、 助 孩子 们 成 鼓 帮 7 2 ( 声 期 前 ) 孩 子 , 歌 曲的 ~1 岁 变 的 在 为 积 极 的 、 一 定 音 乐 欣 赏能 力 的 音 乐 爱 演 唱 中 , 演 唱 在 自然 声 区 内 、 绪 健 康 、 有 以 情 好 者 , 他 们 从 音 乐 中享 受 到 喜 悦 、 趣 。 使 乐

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的几个要点

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的几个要点
三 、 训 练技 巧上 的几个 要点 ( 一 )练 习的音 区选 择
由于 变 声 期 的 少 儿 声 带 易 疲 劳 , 高音 容 易破 裂 ,教 学 者 在
子在 娘胎 的 时候 ,就 能 听到 各种 各样 的 声音 ,可 以说歌 唱艺 术与 为 孩子 进行 音 高练 习 时 ,要 以中音 区为主 ,尽 量 减 少高 音训 练 。 儿 童 的成 长 是紧 密联 系相 连 的 。作 为一 名从 事音 乐专 业 的群 众文 在 中音 区 内尽 可 能让孩 子 的发 音 能够在 自然发 出的音 域 范 围 内演
化 干 部 ,在 日常 的歌 唱 教学 当 中接触 到 更多 的是 变 声期 的少 儿 , 唱 ,一般 音 区跨 度 不 可 达大 ,应 保持 在 5 度 左 右 , 这里 特 别 说 明
下面 就谈 一谈 对变 声期 少儿歌 唱训 练 的几个 要 点。

的是 男声 的练 习要 进行 低 八度 练 习 以适 应 孩子 变 声 期音 域 降低 八 度 的需 要 , 整 个 练 习 时 间不 宜 过 长 ,否 则 就 容 易 使孩 子 声音 嘶 哑 、疲 劳 ,甚至 声带 发炎 、病 变 。 ( 二 )混声练 习非 常 重要

变声期 少儿 的生 理和 心理 状况
( 一 )变 声期 的嗓音 条件 分析 变 声 期是 人体 发 育过 程 中不 可缺 少 的一 个阶 段 ,它 指 的是童
变 声 期 的孩 子 基 本 上 没 有 受 过 正 规 的 声 乐 训 练 , 在 歌 唱 过 声发 展 到男 声或 女 声的特 定 阶段 , 男声在 1 5 岁左 右 ,女 声在 l 4 岁 左 右 , 一般 两到 三年 可 完成 变声 期 的发 育 。在这 个 过程 中 ,孩 子 程 中都 是 用 自己 的天 生嗓 音在 唱 ,没 有任 何 方法 ,这 样 极 易把 嗓 的喉 头迅 速 发育 , 导致 声音 发生 变化 ,相 比之下 ,男孩 子声 音变 子 唱坏 。因此 ,面 对变 声 期 的少 儿 ,最好 的 训练 就 是通 过混 声练 化 较 大 ,女 孩子 声 音变 化不 太 明显 。男 孩子 的音 色 变粗 、变 沉 、

少儿声乐训练基本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基本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基本方法一、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声乐训练的基础,儿童应该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他们应该通过鼻子深吸气,然后通过口唇和张开舌头的方式慢慢吐气。

这样的呼吸方法有助于儿童在唱歌时气息充足、稳定,并能够保护他们的声带。

二、发声姿势和唱姿儿童在唱歌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发声姿势和唱姿。

他们的脊椎应该挺直,头部要保持平衡,不要往前或往后倾。

此外,他们的嘴巴应该张开适度,并且舌头要放松。

儿童还要学会运用面颊的肌肉来控制声音的发出。

三、声音的发出和锻炼为了让儿童能够发出清晰、响亮的声音,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声音的发出和锻炼。

例如,让他们练习发出长音、颤音、滑音等,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声音控制力和音准感。

四、发音训练发音训练对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歌唱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学会正确发音各种音节,并且能够清晰地发出单个音素。

这样他们在唱歌时才能准确地发出歌词的音节和音高。

五、节奏训练和音乐感训练儿童在声乐训练中还应该进行节奏训练和音乐感训练。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感受、理解和演绎音乐中的节奏和情感。

可以通过教唱简单的节奏歌曲、敲打节奏器械和参加音乐游戏等方式来进行训练。

六、音域拓展和技巧训练儿童在声乐训练中需要逐渐拓展自己的音域,学会唱出高音和低音。

此外,他们还应该进行一些声音技巧的训练,如连续唱、缩短音符和音阶练习等。

七、合唱和表演训练儿童可以通过参加合唱团和表演来锻炼自己的声乐表演能力。

合唱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和音乐感,表演训练可以培养他们的舞台自信心和表演技巧。

八、个性化培养儿童的声乐训练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培养。

每个孩子的声音和音乐素养都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声乐成绩。

综上所述,少儿声乐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姿势和唱姿、声音的发出和锻炼、发音训练、节奏训练和音乐感训练、音域拓展和技巧训练、合唱和表演训练以及个性化培养等。

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点及其声乐训练方法

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点及其声乐训练方法

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点及其声乐训练方法青少年变声期是指男性儿童在11岁左右到15岁左右发生嗓音变化期间,嗓音变深、音域变宽,发音困难等特点的阶段。

这一时期对于声乐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声乐老师需要采用相应的声乐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1.音域变宽:随着声带的生长变化,嗓音的音域会逐渐变宽,可以唱出更高和更低的音符。

2.声音变深:由于男性荷尔蒙的增长,男孩的嗓音会变得更深沉。

3.发音困难:由于声带生长期间,声线不稳定,声音容易破裂、走音。

此外,在发音时也需要额外注意发声姿势、气息、发音点等方面。

4.音质不稳定:和声带的成长有关,大部分男孩的嗓音在变声期时,音质容易出现明显的不稳定性。

1.呼吸训练:合理的呼吸可以更好地支撑声音发出,并让声音更加稳定。

因此,声乐老师和学生需要一起进行呼吸练习,包括深呼吸、声音徐徐而出、声音从低到高发出等。

2.发声姿势:正确的发声姿势能够保护声带,提高发声稳度,减少嗓音的损伤。

因此,声乐老师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发声姿势,如喉部紧缩、下颌放松、腹式呼吸等。

3.音程练习:青少年变声期的学生音域变宽,需要进行适当的音程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级音程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4.音色练习:在音色练习中,声乐老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磨练自己的嗓音和音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磨平不稳定的音线,让音色更加稳定、饱满。

5.唱曲训练:在青少年变声期,唱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音乐风格,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此外,唱曲训练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记忆力。

总之,对于声乐教育来说,青少年变声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声乐老师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声乐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身体上的变化和困难,最终达到良好的声乐表现效果。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简单概括(一)呼吸练习刚开始接触声乐的孩子往往是张口就唱的,这样就容易把声音都挤压在喉咙里,从而导致声音生硬,听起来很刺耳。

要让孩子们明白,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动力,歌唱的呼吸要比正常呼吸更深一些,气息控制在下肋周围,形成歌唱发声的支持点。

同时经常纠正孩子们的呼吸紧张,吸气过多,吸气发出声音,耸肩等不良习惯。

(建议让孩子们弯腰咳嗽找到下肋和横膈膜的扩张感觉,从而引导孩子们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二)发声练习刚开始的发声练习要以中声区为主。

中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中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可以很自然地放松,不会对孩子的声带造成太大压力。

可以先用“嗼”或“咪”母音进行下行音阶的训练,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孩子尝试运用胸腔与头腔的共鸣。

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再慢慢向高音扩展。

高声区的训练难度比较大,因为音域越高气息压力越大,容易造成声带和喉头的紧张,这个时候应该改用“呜”母音,轻声高位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不断巩固、扩大音量。

声音要求圆润,位置集中稍靠后一点。

由于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比较稚嫩,唱到高音时,声带都是边缘振动,这个时候如果不用假声发声的话就比较容易损害声带(所以全球著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就要求采用假声发声,这样既可以使音色优美,又可以在不损害声带的前提下学会声乐的发声方法)。

因此不要盲目的追求音高也不要一味的让孩子的音色往成人的音色上靠,正确的声音是通透圆润而不是尖亮。

(三)把握适当的声乐训练时间,力度以及歌曲的难易程度孩子们的声带很稚嫩,在训练的过程要很准确的确保今天的训练量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声带健康。

声带在震动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轻微的充血,再科学的演唱方法也避免不了这一点,所以在孩子声带充血的时候就必须停止以便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

(轻微充血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不注意训练的“量”,导致声带严重充血的时候,就有可能引起病变造成声带损伤。

)对于歌曲难度这个问题更要掌握好,如果长期让孩子唱超过他音域范围的歌曲,很容易会让孩子养成挤压喉头的坏习惯,这对于后期的声乐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少儿音乐练声的技法及注意事项

少儿音乐练声的技法及注意事项

少儿音乐练声的技法及注意事项练声对于少儿音乐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声音技巧和唱歌能力。

以下是一些练声的技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孩子们的音乐发展有所帮助。

1.姿势正确:要保持良好的姿势,站立或坐立直立,脊椎挺直,头部稍微抬起。

双脚平行,与肩同宽,保持身体放松。

2.呼吸控制:深呼吸是唱歌的基础,孩子们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来控制自己的呼吸。

练习时,让孩子们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吐气,注意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

3.均匀发声:练声时要注意发声的均匀性。

孩子们可以用“嗯”字来练习,发出平稳、连贯且有力的声音。

可以在镜子前练习,观察自己的嘴唇、舌头和喉咙的运动,保持均匀发声。

4.控制音高:练声时可以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来辅助。

选择一个适合孩子们音域的音,然后让孩子们尝试模仿这个音调,逐渐提高难度。

要注意音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肌肉放松:唱歌需要用到许多肌肉,但同时也要保持肌肉的放松。

练声时可以进行颈部、肩膀和面部的放松练习,有助于减少紧张和压力。

6.声音投射:声音的投射是指将声音传递到远处而不是只在喉咙中发声。

孩子们可以练习用力发声,感受声音从喉咙向前传递,尽量让声音传到整个房间。

7.听音练习:让孩子们多听优秀的歌手演唱,锻炼他们的音准、音感和节奏感。

可以让孩子们跟着唱,对比自己的发音和演唱技巧,不断改进。

8.不要勉强:练声时要注意孩子的舒适度,不要过于勉强。

如果孩子感到疼痛或者疲劳,应该休息一段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声带。

9.恒心与耐心:练声需要恒心和耐心,唱歌技巧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练习。

孩子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进步,并且享受练习的过程。

10.寻求专业指导:最好能请一位有经验的音乐老师指导孩子的练声。

老师能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快速提高。

以上是练声的一些技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少儿音乐练声有所帮助。

通过持续的训练和练习,孩子们可以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的几个要点
内容概要:笔者通过自身从事少儿声乐的辅导经验,对变声期少儿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并对这一类歌唱爱好者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和意见,为从事少儿声乐教学的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
歌唱艺术是人类众多艺术种类中的主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研究,歌唱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启发少儿智力,因此,目前有很多家长都把歌唱作为一种培养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身心能更健康的成长起来。

幼儿的听觉是非常灵敏的,即使孩子在娘胎的时候,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可以说歌唱艺术与儿童的成长是紧密联系相连的。

作为一名从事音乐专业的群众文化干部,在日常的歌唱教学当中接触到更多的是变声期的少儿,下面就谈一谈对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的几个要点。

一、变声期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一)变声期的嗓音条件分析。

变声期是人体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它指的是童声发展到男声或女声的特定阶段,男声在15岁左右,女声在14岁左右,一般两到三年可完成变声期的发育。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喉头迅速发育,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相比之下,男孩子声音变化较大,女孩子声音变化不太明显。

男孩子的音色变粗、变沉、变暗,音域降低了八度。

特别要
注意的是,变声期阶段,孩子发音器官的血液供给增加,导致声带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声带闭合较差,在歌唱特别是唱高音时非常容易破,声带容易疲劳。

(二)变声期带来的心理变化。

变声期的少儿不仅仅是嗓音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个期间,孩子的心理也跟着发生了转变。

变声期前的孩子,演唱的歌曲在自然声区以内,悦耳动听、情绪饱满、自信活泼,而到了变声期,由于声带和喉头的不适,让孩子对演唱失去了自信,开始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孩子甚至产生不敢张嘴唱歌的心态,这种情况也让从事少儿歌唱教学的老师极为头疼,如果不加以重视,不积极引导,会让许多原本很有演唱资质的孩子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错过与音乐的结缘。

比如,我在为一个少儿合唱团做歌唱辅导工作,其中有一个孩子在上半年参加合唱时,声音清脆响亮,音色悦耳动听,下半年的第一次排练,发现他开始了变声期,并且不敢张嘴唱歌,他说自己的声音不好听、没自信、不敢唱,还想退出合唱团,后来,我开始对他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并积极引导给他树立自信,让他在合唱团里成为领唱的骨干。

二、变声期少儿歌唱训练的2个观念。

(一)不可“谈唱变色”。

变声期少儿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对教学者和家长无疑都造成了较大的困惑。

有的教师和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嗓音,让孩子长期禁声,不唱或者少唱,造成了“谈唱变色”现象。

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少儿歌唱工作的群文音乐干部,我认为,不唱或者少唱并不可取,对孩子的嗓音并无好处,而做适当的练习能够更好的保护孩子的音色,帮助孩子渡
过变声期阶段。

(二)发声练习的讲解要通俗易懂。

歌唱训练的发声练习是非常抽象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指导,教学者在指导时,不可用太过理论性的语言进行说明解释,否则会太抽象,深奥难懂,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形象的比喻或者逼真的模拟情境,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找到感觉和发声位置,掌声正确歌唱姿势、呼吸方法、发音方法,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训练技巧上的几个要点。

(一)练习的音区选择。

由于变声期的少儿声带易疲劳,高音容易破裂,教学者在为孩子进行音高练习时,要以中音区为主,尽量减少高音训练。

在中音区内尽可能让孩子的发音能够在自然发出的音域范围内演唱,一般音区跨度不可达大,应保持在5度左右,这里特别说明的是男声的练习要进行低八度练习以适应孩子变声期音域降低八度的需要,整个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容易使孩子声音嘶哑、疲劳,甚至声带发炎、病变。

(二)混声练习非常重要。

变声期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在歌唱过程中都是用自己的天生嗓音在唱,没有任何方法,这样极易把嗓子唱坏。

因此,面对变声期的少儿,最好的训练就是通过混声练习。

在给学生练习时,用下行音阶的假声哼鸣,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用母音,因为歌声是靠母音延长的,所以做好母音练习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嗓子疲劳,还可以训练孩子歌唱的三个腔体:胸腔、咽腔和头腔的共鸣度,以形成三个腔体的
共鸣和谐,发出非常悦耳的音色。

(三)多做气泡音训练。

什么是气泡音?气泡音就是运用气息吹动声带,使喉咙发出“嘟嘟嘟嘟···”的声音,产生气泡的效果。

做气泡音的要点就是运用微弱但持续而有力的气息去吹动声带,做出一个气泡音,在声带被吹开后再闭合一次,连续不断形成均匀、清晰地气泡音。

气泡音对于处于变声期当中声带疲劳的学生来说,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按摩声带的作用。

总之,在对变声期少儿的歌唱教学中,教学者要保持十分的耐心,切勿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近,通过上述的几种方法训练就可以避开孩子的变声期阻碍,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达到理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