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教学内容:1. 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
2. 解释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如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3. 展示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章节二:自然选择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释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包括适应性、生存和繁殖。
2. 展示自然选择的实例和图示。
教学活动:1. 引入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适应性、生存和繁殖的关系。
2.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自然选择的实例。
3. 展示自然选择的图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章节三:变异和遗传教学目标:1. 了解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包括随机变异和适应性变异。
2. 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如基因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教学活动:1. 引入变异的概念:解释随机变异和适应性变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遗传的基本原理。
3. 展示基因和遗传物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章节四: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 理解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如化石记录、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
2. 强调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在研究进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化石记录:展示化石记录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3. 讨论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的贡献。
章节五: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 掌握物种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1. 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如适应性和生态位的分化。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种起源教学目的: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筛选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2、筛出文中的关键语句,以帮助理解进化论思想和达尔文的科研精神。
3、通过阅读,启发学生学习达尔文艰苦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筛选并深入理解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作者提供的有关史实,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
教学时数:2课时布置预习:1、通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
2、查找课外资料,理解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课时一、解题、介绍作者1、《《物种起源》导言》是《物种起源》这本书的前言。
“导言”的意思,是指在正文前面写上一些话作引导。
亦即概地向读者介绍相关这本书的情况。
2、作者达尔文,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
他那个时候的欧洲,关于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物种不变化。
当时称为特创论,也就是说,万物都由上帝按照特定的旧的创造的,他有目的安排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说上帝造猫的目的是为了让它吃老鼠,创造老鼠的目的是为了让它给猫吃。
按照这种观点,上帝创造出多少种生物,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物种不变。
达尔文青年时也相信这种荒谬观点,后来经过反复的考察认识到物种在变异性和承续性,终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进化论学法。
二、理清全文结构1、速读全文,从文中筛选出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观点的段落。
(4、5、6、7自然段)2、那么1、2、3自然段分别写了些什么呢?明确:第1段说明从《物种起源》的成书经过。
第2段说明早日刊印的原因。
第3段本书的性质,作者的希望。
三、讲析1、2、3段(一)讲析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从中筛选出达尔文写书的主要经历,看一看这一经历主要分为几步?明确:成书经历主要分四步:(1)环球航行,考察。
(2)思考问题作札记。
(3)充实札记,写成纲要。
(4)继续控讨,摘要付印。
2、叙述本书题的研究过程,为什么要从参加贝格尔号的远航说起?师讲解:因为达尔文这次远航对于达尔文的科学研究关系太大了。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课时数:1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背景和重要性;2. 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3. 掌握《物种起源》的基本内容和章节布局。
教学重点:1. 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2. 分析《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理解进化论的重要性和影响;2. 理解《物种起源》的思想。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程序;2. 电子或纸质版《物种起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背景和作者达尔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进化论的含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15分钟)1. 使用 PowerPoint 展示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如物种的适应性和适者生存;2. 引导学生分析进化论对生物学、人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步骤三:分析《物种起源》的内容(20分钟)1. 分发电子或纸质版《物种起源》给学生,让他们浏览目录,了解书的章节布局;2. 指导学生阅读《物种起源》的导言部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内容;3.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物种起源》的重要性。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和《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2. 强调进化论对生物学和科学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阅读和研究更多关于进化论的书籍和资料。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推荐其他经典的科学著作,如《费马大定理》、《原子论》等;2. 组织学生进行进化论相关的研究和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知,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及出版背景。
生物进化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
2. 课件:作者、出版背景、生物进化概念、生物多样性原因等。
3. 视频资料: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达尔文吗?他有什么重要贡献?引导学生回顾达尔文及其代表作《物种起源》。
2. 讲解《物种起源》介绍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历史意义。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3.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4. 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阐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分析自然选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生物进化的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7. 板书设计《物种起源》导言作者:达尔文出版背景、历史意义生物进化概念生物多样性原因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六、教学内容1. 达尔文的生平事迹2. 《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概述3. 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达尔文的生平事迹及其对生物学的影响。
《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意义。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
生物进化理论对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会:•理解生物进化的含义和意义;•掌握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方式;•理解生物地理隔离的概念和意义;•学习如何运用进化论分析生物的分类层次。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讨论生物进化和生物地理学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1.生物进化的含义和意义。
•“进化”一词的含义;•引出进化论的思想和意义。
2.进化的两种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突变进化论。
3.生物的分类和物种的形成。
•分类的概念和分类学的基本原则;•物种的概念和物种形成的方式。
4.生物地理隔离的概念和意义。
•生物地理隔离的基本形式;•生物地理隔离的作用。
5.进化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进化论和分类学的关系;•分类的种属、属、科等。
三、教学重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异同点;2.物种形成的多种方式;3.生物地理隔离的概念和作用;4.进化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和突变进化论的异同点及其应用;2.物种形成的理解;3.生物地理隔离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多媒体设备;•适量的网站和文献资料。
六、教学策略本课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实验、观察等方式感受生命多样性;2.运用例子引出和解释进化过程;3.根据有趣的生命化学物质提出突变和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4.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运用进化论分析生物分类的能力。
七、教学流程第一节:引导学生认识课题1.开课前十分钟,学生先在笔记本或纸上自由发挥,大纲上写出所有对生命多样性的疑问,并把疑问张贴在讨论区。
2.教师根据在讨论区上看到的学生疑问,在黑板或白板上做出记号,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逐一讨论。
第二节:学习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1.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和白板笔录等方式,教授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进化论的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和教师的提示,参与讨论考虑两种进化学说的异同点。
《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物种起源》导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l、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一)导语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
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
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
《物种起源》导言(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和能力: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初步了解“绪论”(导言)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耍观点。
(2)过程与方法: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
三、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的问题:1.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课前作业:人类是从哪里来的?用图片或文字说明都可以。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检查课前作业:让学生展示思考与查资料后整理出来的结果。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观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讨论得出更正确的答案。
)三、熟悉文本,筛选信息1.请自读课文一遍,找出能说明人类不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依据。
A.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B.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C.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D.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
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
…… ……2.再次朗读课文,找出信息,弄清达尔文在本文中所表达的对物种起源的看法的可靠性。
《物种起源》导言 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引言物种起源是一部伟大的书籍,其作者是英国自然历史学家查尔斯·达尔文。
该书于1859年首次出版,直到现在仍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演化理论,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证据支持其观点。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科学家们使用演化理论来解释现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
本教案目的是为了引导初学者了解物种起源的基本内容,并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源以加深学生对这个领域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种起源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理解自然选择是如何塑造物种的;3.掌握一些重要的遗传和进化理论知识;4.能够使用科学证据来支持演化论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1. 演化理论物种起源是歌唱演化论的经典著作,该理论是该书的核心,并且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教师可以介绍以下内容:1.什么是演化论?2.什么是自然选择?3.拓展:从基因到物种的演化。
2. 遗传和进化理论1.基因是什么?2.遗传是如何起作用的?3.进化是如何使物种适应环境的?3.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学1.生物多样性是什么?2.为什么物种分类是重要的?3.了解还未发现的物种的搜索,并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1.网络课堂和在线学习资源。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多交流和思考。
3.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源。
4.手工实验,例如做绢毛虫实验。
五、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的教学时长为16-20学时。
六、教学要求1.提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材料。
2.安排针对深度渲染生命科学的学生的学习资料。
3.提供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和故事,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2008-01-21
一、教学目标
l、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
(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
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
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
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
用于说明自已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二)整体感知
一、[思考]课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确]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节。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二、积累词语。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琐屑:琐碎,细小而繁多。
琐,细碎。
屑,碎末。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
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
(三)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一、默读全文,画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
[提示]第1段:"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
第3段:"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第6段:"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
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思考]根据上述文章的核心句,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点拨]全文7段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先陈述自己研究的历程,表明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接着用华莱斯先生的研究印证了自己结论的可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