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各类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耐药性细菌感染导致的医院感染和病情加重等问题。
因此,为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争取更高的治疗效果,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了抗生素降阶梯方案。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一种综合利用各类抗生素的治疗方案,根据细菌的感染种类、病情的轻重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合理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先用强效、宽谱的抗生素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减少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降低靶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同时提高抗生素的使用率和抗菌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优点是治疗效果好,细菌耐药性低,减少了抗生素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降低了医药费用,同时降低了治疗成本。
第一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强效、宽谱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第二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用药种类和剂量。
一般情况下,治疗的前三天内可以使用高剂量的强效、宽谱的抗生素,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少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第三步:针对慢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情况,需要选择特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时,必须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全面的分离鉴定,确定感染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便合理选择抗生素和调整剂量。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断 标准 ,即意识 障 碍 、呼吸频 率加 快 至3 0 次/ m i n 以上 、动脉 收缩
压 低至 9 0 i / l l nH g( 1 mm H g = 0 . 1 3 3 3 k P a )以下 、氧分 压 <6 0 ai r n
2 结 果
Hg 、P a O 2 / F i O 2 < 3 0 0 、需行 机 械通 气 、并发 脓 毒性 休克 、x 线 片
证 实双侧 肺或多肺 叶受 累 、住院4 8 h 内病 变迅 速扩大达 5 0 %以上 、 少 尿或无尿 ,拥有 以上任一或 多个征象 即可确诊 为重症肺 炎 ] 。 1 . 2 治 疗 方 法 :观 察 组 给 予 抗 生 素 降 阶 梯 治 疗 ,选 用 美 罗 培
表1两组患儿疗效情况 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 例 ( %)】 显效 [ 例 ( %) ] 观察组 2 1 8( 3 8 . 1 ) 7( 3 3 . 3) 对 照 组 2 1 4( 1 9 . 0) 5( 2 3 . 8) P值 <0 . 0 5 <O . 0 5
感 染控 制时 问 和住 院时 间明显 短于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结 论 :抗 生 素降梯度 治疗 能及 时控制 感染 、针 对性 用药 , 减 少不适 当抗 生素 的 比例 ,缩 短感染 控制 时 间和住 院时 间。 【 关 键词 ] 重症肺 炎 ;抗生 素 ;降阶梯 治疗
3 5 9 6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6 月第 3 4 卷第 1 8 期
抗 生素 降 阶梯 治疗/ J  ̄ J L 重症肺 炎 患儿 的临床 疗效 及安全 性
蔡楚兰 ( 湖北省宜昌市优抚 医院药械科 ,湖北 宜 昌 4 4 3 0 0 2)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摘要】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有效策略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理论基础、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的具体步骤和临床试验结果,揭示了该方案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以显著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并完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对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效果、临床试验、病情观察、有效性、临床应用、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重症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危重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变较大等特点,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抗生素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重要药物之一,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加重,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并可能造成治疗失败和病情恶化。
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抗生素成为临床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抗生素治疗的不断探索,抗生素降阶梯方案逐渐成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新选择。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指在初步明确病原菌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实施可以更好地精准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了患儿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备受关注,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小于2000字的内容不能满足要求,要求适当增加内容。
的内容包括研究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期望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详细阐述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比较其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差异。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是指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炎症,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合理使用抗生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策略,其意思是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从强效抗生素开始治疗,随着疗效的改善和病原菌敏感性明确,逐步减少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抗生素耐药性最小化的目的。
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患儿,肺炎症状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并且无不良反应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具体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细菌学检查和敏感性测定、临床评估和随访、医疗机构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策略等。
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标准,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滥用。
总之,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小儿重症肺炎抗生素治疗策略,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风险。
但是,其具体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包括全面的医疗系统建设、严格的抗生素使用标准等。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小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情况。
方法:随机择选120例患者,均确诊为小儿重症肺炎,就诊科室儿科,时间2022年07月~2023年09月。
数字表法治疗分组,每组各有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在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3.33%)高于常规组(73.33%),P<0.05。
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能够更好的消除炎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治疗效果小儿重症肺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危重疾病之一。
它的起病较急、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容易导致出现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并累计多个器官功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育均有严重危害[1-2]。
因此,需要临床上加强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以便更好的保证患儿的健康安全。
下面,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其病症的影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随机择选患者120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
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选儿科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22年07月~2023年09月。
数字表法分两组:常规组60例,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范围3岁~14岁,平均(7.0±1.7)岁。
研究组60例,女性26例,男性34例;年龄范围3岁~14岁,平均(7.5±1.5)岁。
经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病历资料数据间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 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
具体:给予患儿苯唑西林钠(注射用苯挫西林钠;浙江康乐制药厂;H33021374)静脉滴注治疗,50mg/kg,1次/12h;予以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石家庄石药集团中诺药业;H20043022)静滴治疗,50mg/kg,1次/d,连续治疗7d。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指根据临床病情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使用多个抗生素进行治疗,然后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途径,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的严重疾病,其病原体多样化,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抗生素的选择对治疗重症肺炎至关重要。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使用了多种抗生素,可以覆盖多种可能的病原体,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可能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对于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一线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常被使用。
然后,根据病理分析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途径。
如果经痰培养发现感染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更具活性的二线抗生素如呼吸喹啉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适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对特定病原体有活性的抗生素。
这样可以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避免出现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还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原则是根据临床病情和病原学结果进行调整,仅使用必要的抗生素。
相比于长期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并减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和病原学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途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它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并减少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以确定其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引言小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
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还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变得尤为重要。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它可以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过程中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并且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效果。
一、什么是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指在治疗开始时,首先使用广谱抗生素,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切换到更为狭窄的抗生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且尽量减少对正常菌群的干扰。
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减少患者的药品负担,同时也可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二次感染的发生。
1. 减少抗生素使用量2. 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这些耐药菌株不仅对抗生素失去了敏感性,还可能引发治疗上的问题。
而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了二次感染的风险。
3. 提高治疗效果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切换到更为狭窄的抗生素,可以更好地消灭致病菌,同时减少对患者免疫系统和正常菌群的不良影响。
4. 减少不良反应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患者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于小儿患者而言,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意味着更少的不良反应,这对于他们的康复非常重要。
三、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实际应用情况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很多临床研究表明,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对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
这种治疗策略也逐渐成为了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规治疗方案之一。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目前,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的应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增多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策略。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通过根据患儿临床情况和病原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既能有效控制感染,又能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的目的。
然而,关于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对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以及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对患儿进行抗生素的逐步调整和个体化治疗,希望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进一步优化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策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研究将对不同降阶梯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指导,为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儿的康复和生存带来更大的希望和机会。
2. 正文2.1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概念及原理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病原体的变化动态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的治疗策略。
这种方案的原理是根据细菌感染的生长繁殖周期和耐药性变化规律,及时调整抗生素的选择,避免单一抗生素长时间应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关键是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细菌感染的类型和耐药性,然后选择对这种细菌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随着治疗的进行,随时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进行调整,确保抗生素的应用始终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方便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18.9±5.2)d、感染控制时间(10.5±3.8)d、住院时间(14.9±5.2)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24.3±6.1)d、感染控制时间(17.2±2.9)d、住院时间(19.8±6.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Of antibiotics reduc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ladder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Convenient screening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96 cases,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8 cases in each group,among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antibiotic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biotic de escalation therapy,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ime,infection control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mean of antibiotic hormone application time (18.9±5.2)d infection Control time (10.5±3.8)d,length of hospital stay (14.9±5.2)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averag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ime (24.3 ±6.1)d,time of infection control (17.2±2.9)d,length of hospital stay (19.8±6.9)d,P < 0.05,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total of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7.08% efficiency rate was 93.75%,P < 0.05,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wo groups of children ha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Antibiotics drop step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And infection control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is short,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Antibiotic therapy;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Clinical efficacy;Safety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主要为肺炎快速发展的临床结局,患儿除常规肺炎临床症状外,还可表现为持续性的高热、全身中毒症状等,并且存在一定风险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1]。
抗生素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主要方法,通过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改善患儿病情并遏制其进展,但对于抗生素的应用方式以及种类临床存在较大的争议[2]。
该组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方便筛选该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该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该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明确诊断为重症肺炎,符合《小儿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病程时间在5 d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药物禁忌症;先心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在10 d~5岁,平均年龄(2.5±0.9)岁,病程时间1~5 d,平均病程(2.7±0.8)d,左侧肺病变17例,右侧肺病变16例,双侧肺病变15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在10 d~5岁,平均年龄(2.9±0.5)岁,病程时间1~5 d,平均病程(2.5±1.0)d,左侧肺病变18例,右侧肺病变16例,双侧肺病变1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规格的营养支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选用头孢噻肟钠50 mg/kg(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国准字H20043 022 生产批号15020152)联合苯唑青霉素50 mg/kg(国药准字H20053192 生产批号150105325),1次/12 h;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选用美罗培南,国药准字200102049,批号150102362,10~20 mg/kg,1次/8 h,静脉滴注,症状明显缓解后改为1次/12 h,抗生素应用前需采集患儿痰液标本并送检,获取病原学结果结合将接替疗法调整药物种类以及联合方案,进而更改为窄谱、高敏、低毒、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药物。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细菌培养,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较治疗前得到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2 h仍未见症状、体征好转,或病情进行性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采用IBM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患儿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无高位症状发生,均顺利完成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
3 讨论传统的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方法为采用较为温和的抗生素进行常规升级治疗,但寄望研究显示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极易导致临床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发生,导致医疗物资、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以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影响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病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有着不良的影响[3]。
李萍[4]学者通过理财女皇随机对照试验得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可得到92.50%,其结论与该组研究结果相一致。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抗生素应用实践、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小儿重症肺炎具有起病急骤、病情严重且极易反复、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临床研究显示及早诊断以及及时的对症治疗是降低小儿重症肺炎死亡率以及合并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但抗生素的正确选择以及合理应用一直是临床争议热点。
在该组研究中的应用的降阶梯抗生素应用方法,是在早期选择合理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覆盖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目的是为了快速控制患儿感染的致病菌,使患儿的感染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并改善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5-6];随后根据实验室检验、药敏结果等调整相应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等可实现抗生素的针对性治疗,降低耐药菌株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该组研究在早期采用的美罗培南进行足量、短程实验具有广谱抗菌效果,而在48~72 h内获取实验室检验结果后调整抗生素剂量,能够达到治疗针对性的优点[7],可显著减少不适当抗生素的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抗生素应用对患儿感染的控制能力,缩短感染控制时间以及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有助于提升治疗安全性;同时在该组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采用抗生素将接替治疗能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耐药菌株发生率,整体上提升了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质量、水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