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铸造起重机重大事故的危险点研究

合集下载

起重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起重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起重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近年来,由于起重机事故增多,所以,各国的建筑机械制造厂加强了对起重机事故原因和对策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一、事故原因分析1.失误操作。

起重机很多事故是由于失误操作发生的。

(1)现代起重机正向大型化发展,功率大,惯性大,作业的危险性亦增大。

但不少司机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认真掌握操作要领,易误操作。

(2)工人年龄大,虽然经验丰富,但有的光凭老经验操作,忽视安全;另一方面动作不灵活,反应能力差,误操作的几率大。

(3)安全指令未能适应起重机作业环境多变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司机无章可循,只好凭个人的判断进行作业,易出差错。

(4)由于司机缺乏,有的企业没有实行专人专机,加上各厂机型不同,操作手柄的布置、操作方式不一,所以,代班司机操作时,往往因错误操作手柄而造成事故。

(5)不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司机技术素质差,不能适应复杂的施工作业。

(6)未注意司机心里因素对安全施工的影响。

当司机有思想情绪(如烦燥、紧张、骄傲等)时,在未做好思想工作,解除其心里障碍前上岗操作。

2.机械维护不周。

维护保养的起重机,机况差,会诱发事故或者直接造成事故,如:钢丝绳腐蚀严重,操纵系统失灵;油路、汽路不畅通或泄漏;电路接触不良或短路、断路、滑轮、轴承缺油(脂)、转动不灵或卡住不转动等。

3.缺乏安全装置。

有的起重机,没有安装防超载防碰撞等安全装置,当出现事故预兆时,不能报警或停机,从而酿成了事故。

4.环境因素。

在下列环境中作业,起重机易发生事故:在回填土方或泥泞场地吊装;在坡地吊装;有几台吊车在狭窄地段内同时作业,与土建施工交叉作业,在雨后路滑的地段吊装;在输电线路禁区附近吊装。

5.部件质量差。

起重机吊杆、支腿等部件质量差,如材质不合格,有裂纹等,会成为导致起重机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6.综合原因。

由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综合作用,更易发生事故。

二、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1.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

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

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

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摘要:作为大型的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不管是机械本身,还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都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以,想要提升起重机械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一定要有充足的预案。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起重机械存在的事故风险,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理措施1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分析1.1重物坠落事故风险重物坠落事故风险主要是指起重机械设备在进行吊物或吊具作业的时候,吊物或吊具从高空之中脱落下来,从而导致起重机械下方相关作业人员被砸伤亡的事故风险。

究其原因,首先,起重机械的吊索在进行捆绑的时候存在夹角过大的问题,使其缺乏平衡,再加之用以吊运的吊具、吊物如带有棱角,同时又未为其设置安全防护垫,那么在吊运过程中吊索很可能因此而出现断裂的情况,最终使得吊具、吊物在高空脱落,从而导致下方人员被砸伤、砸死。

其次,起重机械的吊索原本就存在安全隐患,或是老化了,或是存在轻微折断等情况,还有就是吊钩存在明显的松脱、变形等缺陷,从而导致吊具、吊物在高空脱落。

最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缺乏,对吊具、吊物的重量缺乏正确认识,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出现歪托斜吊的情况,从而导致吊索被扯断或将吊具、吊物甩落的情况。

1.2挤压碰撞事故风险挤压碰撞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挤压碰撞从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风险。

究其原因,首先,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使得吊具、吊物在吊运过程中由于路线不合理以及运行速度比较快,从而使得吊具、吊物获得比较大的惯性,进而由于激烈摆动而将人员挤压碰撞到。

其次,吊具、吊物的放置方式不够恰当,再加之作业人员又未能合理地目测现场情况,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缺乏,从而导致吊具、吊物由于突然倾倒而将人挤压碰撞到。

再次,由于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视野不够广阔或者辅助指挥起重机械的人员站的位置不佳,使得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吊具、吊物将人挤压碰撞到。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多种危害,需要从管理和技术方面采取措旒,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

1.火灾及爆炸
红热的铸件、飞溅铁水等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灼烫
浇注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熔融金属烫伤;经过熔炼炉时,可能被飞溅的铁水烫伤;经过高温铸件时,也可能被烫伤。

3.机械伤害
铸造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的非正常选择和使用,人的违章操作等,都可导致机械伤害。

如造型机压伤,设备修理时误启动导致砸伤、碰伤。

4.高处坠落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照明不良,加上车间设备立体交叉,维护、检修和使用时,易从高处坠落。

5.尘毒危害
在型砂、芯砂运输、加工过程中,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中,都会使作业地区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接触粉尘、有害物质等因素易引起职业病。

冲天炉、电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在烘烤砂型或砂芯时也有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利用焦炭熔化金属,以及铸型、浇包、砂芯干燥和浇铸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如处理不当,将引起呼吸道疾病。

6.噪声振动
在铸造车间使用的震实造型机、铸件打箱时使用的震动器,以及在铸件清理工序中,利用风动工具清铲毛刺,利用滚筒清理铸件等都会产生大量噪声和强烈的振动。

7.高温和热辐射
铸造生产在熔化、浇铸、落砂工序中都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在夏季车间温度会达到40℃或更高,铸件和熔炼炉对工作人员健康或工作极为不利。

对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分析及对策

对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分析及对策

对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分析及对策1.引言起重机械发展历史悠久,种类日益繁多人,应用极为广泛。

当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冶金、机械、交通运输、电力、建筑、采矿、化工、造船、港口、铁路、农场、林区和国防等都离不开起重机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日益显现出起重机械作为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特种设备的突出地位。

现代起重机械结构已向大型、精密、高效、多功能、宜人化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多年来由于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维修等缺乏严格的、科学化的系统安全管理,致使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突出。

2.事故种类及原因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结构复杂,加之我国近二十多年来起重机械发展速度较快,不仅在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程度及管理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还有诸多问题一时适应不了起重机械发展的需要,因此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约占全部伤亡事故的1/5~1/3。

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觉的伤亡事故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2.1挤压碰撞人挤压碰撞人是指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

起重机械挤压碰撞人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也很大,后果也很严重,往往会导致人员死亡。

超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四种情况。

(1) 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挤压撞人。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

(2) 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转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

铸造 行 业 较 大 危 险 因 素 辨 识 与 防 范 指 导 手 册

铸造 行 业 较 大 危 险 因 素 辨 识 与 防 范 指 导 手 册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及吊索具
起重机主要部件及吊索具强度不够或未设 置两套制动器,导致熔融金属倾翻。
起重伤害灼烫
(1)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5
部分:铸造起重机》(JB/T76885)的相关规定。
(2)吊运熔融金属及其他危险物品的起升机构,每套独立驱动装置应装有两个支持制动器,在安全要求特别高的起升机构中,应另外装设安全制动器;并应装设防止越程冲顶的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分断更高一级的动力源。
或设置专人监护。

熔炼炉周边溶液(熔渣)坑
坑边和坑底未设置防 止水流入的措施,或坑内潮湿、积水,导致溶液(熔渣)遇水爆炸。
其他爆炸
(1)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坑内的安全设施。
(2)工频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溶液外溢情况下,盛装全部熔液的贮存坑或钢包;贮存坑周边应设置栅栏或加盖保护,坑内应无积水、积油。
铸造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一)造型

高(低)压造型 机
其他爆炸
(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及液压系统检测和报警装置。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型腔的安全设施。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
《钢液浇包安全要求》
(GB25683)第4120


地坑内浇铸
地坑铸型底部有积水 或潮湿,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其他爆炸
(1)砂型底部距地下水面的距离必须大于15m。
(2)地坑浇注作业前应检查是否积水或潮湿,且保持干燥状态。
(3)浇铸坑周边必须设有防止水流入的措施。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

INSERT YOUR LOGO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通用模板The work cont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arranged, and the process is optimiz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scheme effect than expected.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文档可用在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方法步骤以及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并在执行时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以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方案效果。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摘要:现代工业企业要求有各种类型的起重运输机来满足企业物流机械化需求,又要有效地运用和增加设备的利用能力,以达到最经济的效果。

在现代生产中,起重机不仅在物料运输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些起重机直接参与生产工艺过程,成为工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起重设备还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起重设备事故也呈高发态势。

[1]本文简单介绍起重事故及其的危害性,通过近五年内的几个案例,深入发现和总结引起起重事故的根源,进而找出其中的共性,对于经常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人、物和管理等方面把会引起起重事故的主要因素逐一详解。

对于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和起重机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解决起重安全问题的对策,致力于解决各方面的危险因素,为起重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的环境。

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导致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坍塌、灼烫、中毒和窒息、容器爆炸、噪声及振动危害、粉尘危害危险有害因素。

1.1火灾、爆炸1、熔炼及浇注过程的火灾爆炸本项目熔炼浇注工艺操作中若存在下列情况,有发生爆炸的可能:(1)中频电炉冷却水管漏水,接触高温金属溶液而引起爆炸。

(2)电炉周边溶液(熔渣)坑边和坑底未设置防止水流入的措施,或坑内潮湿、积水,导致溶液(熔渣)遇水爆炸。

(3)浇包未烘干,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4)若在地坑内浇注,地坑铸型底部有积水或潮湿,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5)若生产过程中熔化的铁水从铁水包内溢出,若作业场所存在易燃物品,就有可能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若浇注过程地面存在积水或地面潮湿,铁水溅出接触积水或潮湿地面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此外,铸造过程中由于处于高温、高辐射热等因素,也极易造成作业场所发生火灾。

2、电气火灾本项目设备均靠电力驱动,若未按具体环境选用绝缘电线、电缆,使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失去了绝缘能力;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变质;绝缘导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磨损和铁锈蚀,使绝缘破坏;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等,都有可能造成电气短路。

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使设备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

若设备周围存放有可燃物,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即引起燃烧,从而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用电设备不合理使用,使得线路或设备的负载超过额定值,或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超过线路或设备的设计能力等,均能造成过载。

过载会引起电气设备发热,点燃周围可燃物,从而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接触不良可造成接头局部过热,从而也可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如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混有杂质,会增加接触电阻而导致接头过热;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震动变松,也会导致接头发热;活动触头,如插头的触头等活动触头,如果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接触表面粗糙不平,会导致触头过热;铜铝接头,由于铜和铝电性不同,接头处易因电解作用而腐蚀,会导致接头过热。

铸造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火灾及爆炸:铸造过程中使用易燃材料和高温熔炼金属,若操作不当或防
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2.灼烫:铸造过程中涉及高温金属和熔融物,若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
会导致烫伤。

3.机械伤害:铸造过程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砂型铸造中的碾碎、筛砂、
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吵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机械伤害的风险。

4.高处坠落:铸造作业中可能涉及高处操作,如果没有适当的安全设施和维
护不当,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

5.尘毒危害: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这些有害
物质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引发尘肺病或中毒。

6.噪声振动:铸造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长期处于
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对听觉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7.高温和热辐射:铸造过程中涉及高温金属和熔融物,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
成高温和热辐射伤害。

因此,铸造作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成铸造起重机重大事故的危险点研究
在煉钢转铸厂以及铸钢厂中,铸造起重机是必不可少的调运设备之一,在液态金属吊运作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但在铸造起重机应用过程中,需注重其安全性,避免重大事故造成人员的损伤及设备的损害。

本课题重点对造成铸造起重机重大事故的危险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以此为铸造起重机应用的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标签:铸造起重机;重大事故;危险点
铸造起重机在铸钢厂应用广泛,为保证铸钢厂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

但是,铸造起重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危险,倘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会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以及机械设备的损害,进而引发巨大的损失[1]。

鉴于此,本课题针对“造成铸造起重机重大事故的危险点”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 铸造起重机龙门吊具危险点分析
对于铸造起重机来说,其吊具为龙门吊具(如下图1所示),属于起重机起升结构环节中最末环节,倘若发生事故,那么便没有相应的保护方法。

在工作期间,龙门吊具以直接的方式对钢铁水包进行调运,同时基于工作过程中会受到高温辐射的影响,基于加料工作过程中,则容易遭遇熔融金属飞溅的影响以及火焰烘烤的影响[2]。

在应用龙门吊具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其主要结构焊缝的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同时对熔融金属对吊具的腐蚀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焊接叉形件是龙门吊具的主要危险点,对于焊接叉形件来说,在受力方面表现的比较复杂,同时在作业环境上不够优良,焊缝表现为密集,并且对制造工艺存在偏高的要求。

如果设计环节未从整体角度考虑,那么制造工艺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易产生焊缝开裂等状况,进而致使焊接叉形件受到破坏,并发生坠包故障;因此,有必要对叉形件焊缝采取定期检查措施。

此外,对于龙门吊具的其他零部件来说,在设计过程中的安全系数相对比较高,不容易产生事故,但还是需加强检查,从而确保铸造起重机龙门吊具危险点能够得到有效排除。

2 钢丝绳危险点及固定方法分析
2.1 钢丝绳危险点
参考《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中有关“铸造起重机”的内容,可知提出了相应的标准要求,即:一方面,对于单吊点主起升机构钢丝绳来说,需保证具备两根;另一方面,对于双吊点主起升机构钢丝绳来说,需保证具备四根。

基于理论层面分析,单吊点主起升机构钢丝绳当中的1根钢丝绳发生断裂,或者双吊点主起升机构钢丝绳中对角2根钢丝绳发生断裂,均不会引发吊具坠落事故。

然而,倘若发生以上状况,那么吊具会出现倾斜的情况,进一步引发很大程度的冲击,这样便难以使吊具其他零件以及钢丝绳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鉴于此,有必要对钢
丝绳进行定期检查措施,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

2.2 固定方法
对于钢丝绳来说,其固定端可能会发生失效的故障,此故障和钢丝绳断裂相似,需充分重视。

如果应用楔形接头,有必要进行严密的检查工作,并在安装期间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正确安装,进一步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必要采取定期检查措施。

此外,如果是采取钢丝绳卡固定法,则需注重固定要点的实施,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对于钢丝绳夹的数量、受力方向以及紧固顺序,均需符合相关安装规范标准;另一方面,因为应用一定时间之后,钢丝绳会发生形变,因此有必要再次将绳夹螺栓进行拧紧。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日常应用过程中,需每班次对钢丝绳夹进行1次检查。

3 制动器危险点及防范方法分析
在铸造起重机中,制动器是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对铸造起重机的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

在铸造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当中,每一套驱动装置都设置了两个制动器。

通常情况下,某个制动器失效不会使起重机引发安全事故,但是倘若不采取及时调整及更换措施,在两个制动器一同失效的情况下,便会引发重大危险事故。

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制动器的调整以及监控,确保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能够与相关设计要求相满足。

与此同时,在安装制动器过程中,需按照制动器配套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执行,特别注重对制动轮和制动器垫片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同时制动器的补偿行程也需合理调整,确保制动器的每一个部件均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动作。

此外,还有必要注重电气的控制,为确保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制动器控制的安全性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在制动器回路中进行双接触器的设置,通过串联连接的方法对制动器主回路进行控制,从而使接触器触点粘连得到有效降低,最终确保制动器动作过程的安全性。

4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铸造起重机危险点诸多,比如:铸造起重机龙门吊具危险点、钢丝绳危险点以及制动器危险点等。

针对这些危险点,均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对龙门吊具的检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安装钢丝绳以及严格安装调整制动器等。

相信在认清铸造起重机危险点的情况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能够使重大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进一步使铸造起重机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刁晓峰,崔海丰,曲媛媛.一种典型铸造起重机的电气系统设计[J].起重运输机械,2015(02):32-34.
[2]崔鹏.铸造起重机起升机构电机选型过大的危害[J].起重运输机械,2016(01):3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