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

合集下载

动静结合_精品文档

动静结合_精品文档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一种综合运动方式,通过结合动态和静态的练习,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这种练习方式不仅适合体育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

本文将介绍动静结合的定义、动态和静态的练习方法以及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一、动静结合的定义动静结合是指将动态和静态的训练方式结合在一起,以达到综合锻炼身体的效果。

在动态练习中,身体通过运动获得锻炼,如跑步、跳跃和舞蹈等。

静态练习则是通过保持固定的姿势来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如瑜伽和普拉提等。

二、动态练习方法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以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为特点的运动,如跑步、跳绳和跳舞等。

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体能和耐力。

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方式,如冲刺和跳跃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速度。

3.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是一种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敏捷性为目的的运动方式,如平衡练习和转身练习等。

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灵活性。

三、静态练习方法1.瑜伽:瑜伽是一种通过控制姿势和呼吸来达到身心放松和健康的练习方式。

瑜伽的姿势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2.普拉提:普拉提是一种以身体核心肌群为核心的训练方式,通过稳定核心来改善身体的力量、稳定性和柔韧性。

3.静态舒展:静态舒展是一种通过拉伸肌肉来放松身体和提高柔韧性的练习方式。

这些练习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改善身体的姿势和柔软度。

四、动静结合的益处1.综合效果:动静结合可以综合提高身体的各个方面,如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柔韧性等。

通过结合动态和静态的练习方式,可以达到更全面的身体锻炼效果。

2.减少伤害风险:动静结合在锻炼过程中注重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可以减少运动中的损伤风险。

静态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减少动态运动中的不稳定因素。

3.改善身体姿势:动静结合可以通过静态练习来改善身体的姿势和姿态。

静态练习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和柔软度,帮助改善身体的姿势问题。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独特的意境,彰显表达的艺术性,经常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活动细节。

一、动静结合的定义所谓的动静结合,就是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事物是动态的,有的事物是静态的,二者有机的结合在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之中。

二、动静结合种类动静结合的种类:一是动静组合式;二是以动写静;三是以静写动。

(一)动静组合式就是作者在描绘某个画面,或营造某种意境时,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是动态的事物,有的是静态的事物。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者所刻画的画面中,“黄鹂”、“白鹭”是动态的——一个在鸣叫——鸣,一个在直上云天——上。

而“翠柳”、“青天”是两个不动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动物和静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灵动、唯美的意境,这种写作技巧,就是运用组合方式,将动静结合起来。

(二)以动写静就是作者刻画的事物,在客观世界里,它实际是个静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它变成了一个动的、活的事物。

将原本不动的事物,写成运动的事物,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客观世界中的静物,在某种条件下,常常带给人们某种真实的动态错觉。

例如:乘坐火车,透过车窗向外望,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身后跑去,真正移动的是火车,树在跑是一种真实的错觉。

鲁迅写社戏时,其中描述孩子去看戏的途中,就运用了这种写法——周围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向船尾远远跑去了。

这种错觉,只有孩子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大人都是熟知的,在文章中加入这样的景物描写,能够凸显孩子的天真可爱和愉悦的心理,也能够表现成人童心不改的生活境界。

一种原因是受人的主观影响,造成的错觉。

例如:一个胆小的人,在深夜穿越森林,感觉那些根本不动的影子,都变成某种怪物,张牙舞爪的跟在自己身后。

这种错觉是由人的主观认识、某种心理或某种情感衍生的。

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技法,能够凸显人物的认识,或某种心理状态,或者某种强烈的情感、情绪。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就运用这种写法,表现自己的豪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动静结合的段落

动静结合的段落

动静结合的段落
1、月夜,我又游向水塘。

我是一条鱼,完全被荷花迷住。

水光映着月色,波光粼粼。

水面上那俊俏的身影,如同十六岁的罗敷女一般,亭亭玉立。

那微微颤抖的身躯,那脉脉含情的双眸,那高雅清秀的姿态,那超凡脱俗的气质,无一不流露出“出水芙蓉”的本色。

2、四季更替,岁月无情,冬日的秦岭本黯淡无光,但在漫天飘动的雪花中,在一种冥冥的召唤声中,凋零的生命开始重组、孕育、萌发。

3、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4、你一定看过亭亭玉立的荷花吧!房湖公园的池塘里,就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荷花,它把房湖公园打扮得多姿多彩,它是房湖公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5、可不一会儿,孩子们的到来又显出了公园里的另一番景象。

6、秋天果园里的果树飘香是秋天的味道。

苹果涨红了脸,像害羞的小姑娘;石榴咧开了嘴,晶莹透亮的石榴籽像一颗颗水晶倒挂在枝头;黄澄澄的鸭梨娃娃紧紧地挨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柿子树上高高挂,好像一盏盏红色的灯笼……秋天的味道好香好甜。

7、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

8、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个小飞天神女,天空是她们表演的舞台,她们身着素衣,婷婷袅袅,和着天籁,迎风飘举,婀娜多姿。

9、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大概是在互相道别吧!
鸟儿们欢快得多,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好像在告诉人们丰收的季节来了。

动静结合的作文通用6篇

动静结合的作文通用6篇

动静结合的作文通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动静结合的作文通用6篇为了写出令读者共鸣的作文,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作文是一种塑造个人形象的方式,可以让他人对我们有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动静结合的作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诗歌鉴赏之动静结合解析

诗歌鉴赏之动静结合解析

请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参考: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 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 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 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课堂演练:
漫成一绝(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请赏析第三、四两句。 参考: 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 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 (静)意境安宁祥 和。 第四句以动衬静,用动态的跳鱼衬托 静态的江月、凤灯、宿鹭。描绘了一种江 面上安谧平和的景象。
• 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 有动,而偏重于静景的描绘,鹊惊、蝉鸣, 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 融,而着重于动景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 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 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 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 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 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 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 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鉴赏示例】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此诗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此诗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 檐幢槛”,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起”、“垂杨舞”及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抒发了作者愉悦欢欣的心情。

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它通过描述动态和静态的事物,让读者在感受画面和形象的同时,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

这种写作手法可以通过对比、衬托、拟人等多种方式实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动静结合写作手法:
以动衬静:通过描述动态的事物来衬托静态的环境,从而突出静态的氛围。

例如,“夜深人静,只有月光洒在窗台上,像是一首轻柔的乐曲,静静地陪伴着我的心灵。


化动为静:把动态的事物描绘成静态的事物,通过比喻、夸张等方式让读者感受到动态的形象。

例如,“他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飘落在花丛中。


化静为动:把静态的事物描绘成动态的事物,通过想象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静态的形象。

例如,“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像是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宁静和美好。


以动衬动:通过描述动态的事物来衬托另一动态的事物,从而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

例如,“山间的泉水潺潺流淌,像是一首欢快的歌曲,为这片宁静的山谷增添了一份动感。


以静衬动:通过描述静态的事物来衬托动态的事物,从而突出动态的氛围。

例如,“他像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快速地在天空中穿梭。


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和画面。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动静结合手法,让文章更加优美、生动。

[动静结合的片段]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片段]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片段]动静结合一:[动静结合]动静结合_写景作文1、《冬天的景象》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的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2、《美丽的秋天》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来到了人间。

秋天带着它的调色盘来到了果园里,它把苹果染成了红色;把桔子染成了橘黄色;把葡萄染成了紫红色的了这时,调皮的风‘宝宝’来捣乱了,‘它’把秋天刚染好的的树叶打着旋吹了下来天空中飞来了一群大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方飞去小鸟们正忙着寻找食物,准备过冬秋天把丰硕的果实留给人间,把美好的祝愿留给人们后,秋天便拂袖而去树枝摇曳,叶儿与追随秋天的足迹乘风而去,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飘然落下留下一个美好的思念和静静的沉思。

我爱万物复苏的春天,也爱烈日当头的夏天,更爱冰天雪地的冬天,但是我最爱的还是那美丽的秋天。

3、《美丽秋色》“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是啊!秋风吹过,秋雨掠过,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金装。

登高远望,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

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的旋转。

满地的落叶,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金色毯子。

秋天,虽不像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样有生气,也不像绿树成荫的夏天处处有生机;却以诱人的秋色和金黄的果实吸引着人们。

我爱看中秋夜皎洁的明月;爱看迎泽公园美丽的秋菊;爱看排着整齐队伍的大雁南去;爱看清澈的汾河水辉映蓝天;更爱看珍珠般的谷粒堆满粮仓,沉甸甸的苹果缀满枝头。

秋天,菊花就迎着寒风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傲然独放。

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粉的。

五颜六色,把秋天打扮的漂漂亮亮。

不是有那么一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天,崛涠山满山红叶,红的像火焰,像晚霞,好像对寒秋不屑,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动静结合的好句

动静结合的好句

动静结合的好句1. 那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鸭子游过时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这动静结合得多么美妙啊!就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安静有时热闹。

例子:我站在湖边,看着那湖面,突然鸭子来了,哎呀,那场景!2. 夜晚的城市,灯光闪烁是动,高楼矗立是静,这动静的搭配简直绝了呀!就如同一场精彩的演出。

例子:走在夜晚的街头,哇,那感觉,真的太棒了!3. 山林里,风儿吹动树叶是动,大树稳稳站立是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例子:我们在山林里玩耍,风一吹,树叶沙沙响,而大树一直就在那。

4. 海边的浪花翻滚是动,沙滩静静地躺着是静,这动静结合真让人陶醉啊!好比一首动听的歌曲。

例子:去海边的时候,看着浪花和沙滩,真的好享受!5. 公园里孩子们的嬉戏是动,长椅上老人的安静是静,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幕呀!好像生活的两面。

例子:在公园看到这场景,真的会让人感叹生活的美好。

6.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动,学生们认真聆听是静,这动静的配合不是很有意思吗?就像知识的传递过程。

例子:我记得在课堂上,老师讲着,我们听着,多有意思啊!7. 田野里麦浪的波动是动,田埂的稳固是静,这不是很有魅力吗?仿佛大自然的舞蹈。

例子:站在田野里,看着麦浪和田埂,哇,真的好美!8. 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是动,背景的布置是静,这动静的组合太赞了吧!如同一场视觉盛宴。

例子:看演出的时候,那演员和背景,真的让人惊叹!9. 集市上人们的喧闹是动,摊位的整齐排列是静,这不是很有生活气息吗?好像一幅热闹的市井图。

例子:去集市逛逛,那热闹的场景,真的很有意思!10. 家里宠物的跑来跑去是动,家具的摆放是静,这动静结合不也挺温馨的吗?如同温暖的港湾。

例子:在家里,看着宠物和家具,真的感觉很温暖。

我觉得动静结合真的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动有静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 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 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海滨仲夏夜 》
“霞光”是静的,“波浪涌起”是动态, 将两者结合起来写,使本来是静态的霞光 也动了起来。
鸟的天堂
•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 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 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 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静态描写:写出了大榕树是一个安全、宁 静、理想的鸟的住处——鸟的天堂。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 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 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 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静组合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作者所刻画的画面中,“黄鹂”、“白鹭” 是动态的——一个在鸣叫——鸣,一个在 直上云天——上。而“翠柳”、“青天” 是两个不动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动物 和静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灵动、 唯美的意境,这种写作技巧,就是运用组 合方式,将动静结合起来。
实战演练
• 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述一处你喜欢的景物。
• 参考例文:一股溪流从山林中奔来,若隐若 现,若有若无,时而直脱脱地驰骋,汩汩潺 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流淌,羞羞涩涩; 时而又急忙冲出一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 向前伸出,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 展……
夜雾 • 有一回从滑雪会走回松雪楼,忽然察觉路上有一层 雾,一下子浓了过来,一下子又散了开去,那真是一种 奇妙的经验,仿佛走进一个雾帐,雾自发边流过,自耳 际流过,自指间流过,都感觉得到;又仿佛行舟在一条 雾河,两旁的松涛声鸣不住,轻舟一转,已过了万重山, 回首再望,已看不见有雾来过,看不见雾曾在此驻留了。 ——林清玄《合欢山印象》 春雾 • 正当四月初旬,樱草开花,一阵煦风吹过新掘的花 畦,花园如同妇女,着意修饰,迎接夏季的节日。人从 花棚的空当望出,就见河水曲曲折折,漫不经心,流过 草原。黄昏的雾气,在枯落的白杨中间浮过,仿佛细纱 挂在树枝,却比细纱还要发白,还要透明,蒙蒙一片, 把白杨的轮廓勾成了堇色。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 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 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一陈清风 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江堤边 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一群老人在堤岸 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 始沸腾了。你看,那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机 帆船的马达声、大轮船的汽笛声,江浪的撞击声交织在 一起,奏响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呜“的一声汽笛。 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 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 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晚上,沸腾的江面恢复 了宁静。这时,停靠在码头上的万吨巨轮灯火辉煌,和 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把船边的江水也映红了。江风阵 阵,迎面袭来,驱散了夏日的暑意。
• 动态描写:写出了鸟的欢愉场面,从而证实 大榕树确实是“鸟的天堂”
以动写静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 静。
化静为动
1、在景物描写中使用动感很强的动词。
•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 红色的晚霞。 ——《海滨仲夏夜 》
这里由于使用了“燃烧”这个动感很强的动 词,从而使静态景物变成了动态。
2、色彩的变幻,赋予静景以动感。
• 于是阳光掠过,云海的银涛像镀了金,又像 着了火,烧成灰烬,不知去向,露出大地的 面目。 • ——《雨中登泰山》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 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 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 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 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幽默故事
• “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 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 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 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 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动”说:“古 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 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 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这么说, 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 现”。
这里的描写,抓住了云彩的色彩的变幻: 银(白)、金(黄)、红黑,从而给景物增 添了很强的动感。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 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3.动静结合,使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 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 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 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挑逗。 •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 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紫藤萝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