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之知识逻辑图

合集下载

宪法学(一、宪法总论)思维导图

宪法学(一、宪法总论)思维导图
资义宪法和社义宪法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
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 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非我国渊源)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非我国渊源) 宪法解释
国际条约(非我国渊源)
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渊源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对人效力 对事效力 我国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确认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宪法的效力 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宪法的效力与作用
宪法学(一、宪法总论)
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
宪法的制定 宪法的解释 宪法的修改
设立制宪机关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中国)
体制
普通法院解释制(英国)
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法国)
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
种类
合宪解释和补充解释
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
1
2 原则
3
4
我国的宪法解释: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概念、必要性、限制、方式
提案
先决投票
程序
公告
议决
公布
宪法关系与宪法规范
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
公民与国家
宪法关系的内容
政治性
特点
最高性 原则性
宪法规范
种类
组织性和限制性
逻辑结构
1、行为模式的确定。2、法律后果的证成
宪法的概念与本质
宪法概念 宪法本质 宪法定义
词源
最根本
宪法特征
程序更严格
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与民主
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宪法与阶级
主要表现

第二讲 宪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  宪法的基本知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宪法的可实施性不 强。宪法只注重告诉人们怎样做和不怎样做,却没有对违反宪法结果的 处罚。既然违反宪法不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则又有谁会在乎宪法的权 威呢
关于宪政的一点看法:
修宪法易、行宪政难,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衡 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宪政国家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宪法, 而是其基本政治架构的安排是否在实质上能够最大程度
思考
该条文所体现的宪法规范的假定的时 间条件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行为条件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的法律修改行为“不得同该法律的基 本原则相抵触”
B、宪法规范的行为模式
即宪法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本身,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 式加以体现
如上例宪法规范中的处理部分为授权形式: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对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
宪法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关 宪法和宪法现象的制度、学说和观念的总和。 四、必须安定和谐而有秩序。 五、必须有稳定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
普通百姓:我从没想过用宪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杨思禹(河北某医院退休医师)
因为房屋拆迁,官司打了13年,我已经精疲力尽了。这么多年来, 我查看了大量的法律专业书,基本上成了半个法律专家,但是我对宪法的 了解却基本等于零。别的法律,只要你触犯了就会受到处罚,却没听说过 谁违反宪法而受到处罚的;我打了这么多年官司;从来没有想过拿起宪法 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我查阅了大量的法院判例,也从来没有发现一份 因为违宪而受到处罚的判决。
宪法分则是总则的具体化,分则的条文是宪法规范的主要 表现形式,是一部宪法的实体内容。一般包括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实施 与监督以及过渡性条款等内容。 3、宪法正文的附则

第二讲宪法的概念_中国宪法学

第二讲宪法的概念_中国宪法学

第二十八条 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 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 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 论的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任何公 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公安机关批准, 不受逮捕。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任何由于 拥护正义事业、参加革命运动、进行科学 工作而受到迫害的外国人,给以居留的权 利。
这次活动感触最深的也许要数那些在娱乐场所 从事服务的“小姐”们。一名“小姐”表示, 以前从没想过艾滋病离自己那么近,更不用说 什么“自我保护”了,她很感谢有关部门组织 这样的讲座。“冒风险”带领“小姐”来参加 这次活动的某娱乐场所经营者表示,如果搞这 样的宣教活动与“扫黄”无关,他愿意再参加。 疾控部门:向CSW传授防艾知识,是疾控工作 重点“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众所周知,而 CSW又正是感染、传播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 如果弃她们不管,说得严重些那是‘祸国殃 民’。”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 长温迎春如是说。
宪法中体现确认功能的一些条款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根本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的协调功能
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利益冲突。不同 的阶层、不同的经济利益集团、不同的地 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种 族之间都会有不同的利益。 宪法是协调这些利益冲突的最终手段。
中国宪法
第二讲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语词的演变
二、宪法的地位与概念
三、宪法的特征
四、宪法的分类
五、宪法的功能
法与宪法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 保障实施的规范的总和。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4、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权力机关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 代


选举代表组成
大 会
产生 对其负责
监督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 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
人民法院(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5.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表现?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 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逻辑结构
构成和内容
根本活动准则 为什么
最高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怎么做
法律地位
依宪治国 最高法律效力 地位

依法治国首先是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关系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



宪 法
宪法监督 为什么
加强
怎么做


需要
捍卫宪法尊严 树立宪法信仰
宪 法 至 上
宪法意识
为什么 怎么做
增强每个公民
1.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6.宪法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利。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 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宪法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 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倭。(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权力行使按程序)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权力行使不任性)

宪法思维导图

宪法思维导图

宪法的本质
法律律的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律化的 基本形式
利利益的妥协——各种阶级力力力量量的对比比 关系。
宪法典
宪法学法律律(我国无无)
渊源
宪法惯例例 宪法判例例(我国无无)
宪法的渊源和分类
宪法解释 国际条约
宪法分类1、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一 的法典作为其表现形式成文文宪法和不不 成文文宪法。2、根据宪法修改的程序 及难易易程度是否有别于普通法律律分 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3、制定 主体的不不同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 法(妥协)和⺠民定宪法。
宪法修改的限制(不不可修改)
根本原则与基本精神 国家领土土完整
政体
宪法的修改方方式
全面面与部分修改:前者通过或批准整 部宪法重新予以颁布,后者以决议或 修正案的方方式调整或变动部分内容。 1982之后都是部分修改。
宪法修改程序
提案、先决投票(中国没有)、公告 (中国没规定但是做的,每次都公告 草案)、议决、公布
①宪法是“更更高高的法”。具备普通法的 共性和“更更高高”或“根本”的特性
② 宪政与司法审查。与法治一一样, 宪政的实现需要一一定的体制基础。总 是和某种形式的司法审查联系在一一 起。
③ 宪政与法治。宪政在某种⻆角度说 法治的最高高形式。同时宪法也是对法 治的一一种制约。宪政与法治目目的不不尽 相同。后者维护多数人人的利利益,前者 保护少数人人不不受多数人人的暴暴政。
宪法
宪法学知识点
宪法的基本理理论
国家基本制度 公⺠民基本权利利和义务 宪法实施的监督 国家机构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法,规定了了一一个国家的最根本的
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高法律律效力力力。

4--司法考试--宪法学(图表格式)

4--司法考试--宪法学(图表格式)

人员十人。 程序:由委员长会议决 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
交各代表团审议,或者先交有关 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
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 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
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表 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
决。
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
议。
提名时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
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
过。
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
任要求职 行的须的政职向职机务常务关;务。、如委 审果员判担会机任辞关上去和述常检职务察务委机,员关必会
审议向全国人大主席团
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
出有关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交
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 主要 职权 在大全制国定人的大法闭律会进期行间部,分对补全充国和人修
主体:主席团、常务委员会、 级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
各专门委员会、本级人民政 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
府,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 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
权范围内的议案。
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程序:由主席团决定提交人民 程序:由主任会议决定提
代表大会会议审议,或者并交 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不行使选举 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

确认。
因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被羁
停止行使选 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
举权利 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
举权利。
(1)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
夺政治权利的;(2)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件(共14张PPT)
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人权 •我国人权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框 重难点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组织 在国家机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治 国
国家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职权,国 机构 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邦 的 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利 的
宪法 原则
•公宪法民规权定国利家的、武公装力民量基属于本人民权利与人权

障 书
国家 尊重
•人权的基本内涵,人权入宪,成为我国宪法原则 •我国的人权观,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十分广泛
和 保障
•国国家家在权立法力、执与法公、司民法权、守利法宣传活动中落实尊重和保
总 章
•权力需要制约,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程 规范 •对国家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
权力
运行 •对国家权力而言,法定职责必须为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考点精析】
【考点精析】
【考点精析】
易错易混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公 民人 民
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练习检测:
3. 深化机关单位作风整顿、抓好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深化内控机 制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一
A 系列权力规范行动不断开展。开展这一系列行动是因为( )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②规范国家权力 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加强公民监督能够 杜绝权力的滥用 ④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

宪法学-2012(第七讲)

宪法学-2012(第七讲)

• •
• • • • • •
• 第三节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和分类 一、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就是宪法规范作为宪政行为规则 必须具有的形式要素。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在宪法条文上的表现有下列情况: 第一种,“三要素”完整体现。 第二种,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隐含于行为模式。 第三种,假定条件隐含于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由其他法 律条文表现。 第四种,只有行为模式。
• • • •
• 第四节 宪法规范的效力和适用 一、宪法规范的效力 首先,宪法规范的效力不能与宪法的效力相等同。 其次.不能将宪法规范的效力等同于宪法条文的效力。 第三,不能将宪法规范效力等同于具体制裁,更不能将 “制裁”等同于“惩罚”或普通的刑事、民事制裁。
• (一)宏观调整效力 • (二)微观组织效力 • (三)政治确认和制裁效力 • 宪法规范存在不存在非政治的效力呢?回答是否定的。 • 最后,还有必要指出的是,宪法规范的效力是具体的, 也是直接的,但这种效力的作用方式却有直接作用和间 接作用之分。
• • • • • • • • • • •
(二)宪法规范的分类 1、宣告性规范与确认性规范。 2、纲领性规范和现实性规范。 3、提倡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 4、调整性规范与保护性规范。 5、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6、关于国家制度的规范、关于国家形式的规范和关于 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规范。 7、权限规范、创设规范、程序规范、修改规范、人权 规范、国家目的规范、宪法要求规范。 8、原则性规范和具体性规范。 9、主体性规范和附带性规范。 10、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
• “行为模式主导性”
• 对于宪法规范的“说:构成要件和法效果。 • 如果只具备一个,称作“不完全法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 总 ! 论
!"#$%
形式"宪法规范是其实质内容# 宪法概念 " 宪 概念二!它不仅具体地指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而且还包括了宪法创制$宪法监督等具体地 法 运作宪法的制度"同时"还包括了与宪法制度相关的宪政思想和各种意识形态# $ 概 念" 神意志论 本 # 全民意志论 质 宪法本质 " 意志调和论
原 无记名投票原则!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 则"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县级以上 % 不含
# 平等性原则!一人一票"一票一权
普遍性原则!中国公民"年满!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 $
补选的情况及补选机关
第七章 ! 国家机构
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澳门特别行政区机关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机关之不同
第四章 ! 国家形式
!"#$%
#
# "
君主立宪制 #
!
议会君主立宪制 二元君主立宪制
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
共和制 总统制
# " 委员会制 $
议会制
国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家 单一制 形" # 式 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 " 复合制 邦联制 $
!
#
国家象征
国旗 国歌
" 国徽
"
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宪法规范与普通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同)宪法
$
#
宪 法 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宪法监督主体 督 # 我国的宪法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查程序
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 专门机关的监督
# "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
$
" 我国现行制度的缺陷 $
宪法的 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社会作用" 宪法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 宪法在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 $ 宪法制定 宪法修改
第五章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
平等权
#
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罢免权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
" 表现的自由 " 结社自由
监督权 $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
公 宗教信仰自由 # 民 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 文化活动的自由 的 " 通信的自由和秘密 基 $ " 本 人身自由 权 # 利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 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
性质和地位!中央人民政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方各级行政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的民族构成 定#命令和指示等
" 职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变通和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 $
首都 $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要求
$
我国的政权 组织形式是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职权 人民代表 " 加强和完 #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大会制度 善人民代 " 提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素质 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改善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 #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修宪"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选举#决定# 家机关"其他应由其行使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立法权"法律解释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 人事任免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章 ! 国家性质
!"#$%
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 以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之一"以爱国统一战线为政治基础 # 社 为领导!工农联盟为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会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主 义 经济上以公有制为 制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度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是 济共同发展"以按劳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我"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国 的 方式并存 根 在文明上是社会主 本 制 义政治文明!社会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度 义精神文明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 # 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优点$% 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 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
#
#
#
领导的多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合作和政治"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 协商制度 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 # 参政议政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重要机构$它不是国家机 $ 关"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 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
" 人格尊严 $
# 劳动权
社会经济权利 休息权
财产权
"
生存权 申诉!控告的权利
受教育权 $ 获得救济的权利
$ #
"
国家赔偿及补偿请求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公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 民 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的 基 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 本"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义 务 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其他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
# 宪法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
宪法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
宪法的创制! 与宪法监督 "
"
宪法修改的原因
宪法修改的方式与界限
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的方式
$
# " 宪法创制!宪法解释!宪法修改的关系 $
宪法解释的原因
第二章 !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
英国宪法 ! 权利法案# $ ! $ % &年 " 资本主义宪法# 美国宪法 ! 年宪法$ ! ’ % ’ " 近代宪法 法国宪法 ! ! ’ & !年宪法$ $ " 苏联宪法 ! 苏俄宪法# % ! & ! %年 " ! & " (年宪法% ! & # $年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 蒙古宪法 ! 年宪法 $ ! & " ( $ 宪法类型上的发展 ! 资本主义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 # 宪法形式上的发展 ! 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 当代宪法 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 " 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内容上的发展# " 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 $ 君主立宪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 "年 " 年 " 中华民国约法 # ! & ! ( 旧 北洋军阀时期宪法 年 " 中华民国宪法 # ! & " # 中 国 年 "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 & # ! 国民党政府时期宪法 宪" 中华民国宪法# ! & ( $年 " 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 # !年 " 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年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 ( ! " 年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 ( $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 &年 " # ! & ) (年宪法 ! & ’ )年宪法 新 关于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 ! & ’ &年 " 中 ! & ’ %年宪法 国 年 " 关于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的决议# ! & % * 宪" ! & % %年宪法修正案第!条至第"条 法 # ! & & #年宪法修正案第#条至第! !条 ! & % "年宪法" ! & & &年宪法修正案第! "条至第! ’条 年宪法修正案第 条至第 " * * ( ! % # !条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 "
国 家 性质和地位!宪法未规定"一般认为是我国集体国家元首组成部分"实际行使着国家元首职权 主 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外事方面职权$授予荣誉权 席
$
%
国 务 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议案$组织领导全国性 院" 行政工作$领导和管理各行业#各部门的行政工作$保护正当和合法权益$监督各部委和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