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
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
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WEEK2)纽马克翻译理论

• 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 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是一位出色的 译者和编辑 • 同时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 会长 • 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的教授
• 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 译实践之中,把翻译研究和英语语言研究相结合
• Faithful translation • A faithful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produce the precise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L grammatical structures.
• 语义翻译中 ,译者应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 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上 下文的意义。 • 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 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使 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 能为读者所接受。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1、从理论上讲,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 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 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 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 ,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 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 打破原文的局限。 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 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纽马克(Newmark)提出的翻译理论,它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语义翻译原则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以实现准确的传达。
纽马克提出,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翻译应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义,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
因此,翻译应是一种意义的传递,而不是字面上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保持原文的重点和重点,以及原文中的意义,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这样会破坏原文的意义。
交际翻译原则强调调整译文,使之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纽马克认为,翻译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符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这种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原文中的文体、句式、表达方式等来实现。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
综上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为翻译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浅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浅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情侣网名摘要: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关联翻译。
本文主要介绍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首先将文本分为三类,由于每种文本的特点不同,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主要介绍这三类文本的特点以及翻译策略。
纽马克是一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所著的《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更是翻译学界的经典之作。
在本书中,纽马克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翻译的研究对象以及作用,隐喻的翻译及处理方法等内容。
其中他重点介绍了语义翻译以及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最核心的部分,是他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三类,分别是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其中表达型文本的重点在于说话者运用这些话语表达其思想感情,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
这类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型的,主观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私人信件等形式。
第二种文本为信息型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这类文本的特点在于它是指代型,认知型,再现型,描述型,客观表达作者的想法。
这种文本可包含多种主题,例如学术论文,技术性术语,科普读物,艺术性读物,新闻报道等。
表达型文本有个人风格,如新颖的搭配,独特的用词,而信息型文本通常是用不带个人特色的语言写成,具有传统语言的语言特点。
这种文本的核心是“真实性”,人们关心的是作者说话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
与信息型文本相比,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
第三是以读者为核心的劝说性文本,主要包括各类说明书,宣传性文字,广告,通知及其他劝说性文字等。
所谓“劝说性”,其核心是呼唤读者去行动,思考,感受。
呼唤型文本与表达型文本“以作者为中心”的思想刚好相反,呼唤型文本是以读者为中心,其特别强调可读性,希望读者能够接受,并做出一定的反应。
Peter Newmark 西方翻译理论

(1)理论背景
(2)理论基础
(3)定义 (4)比较 (5)再发展
理论背景
直译 意译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F.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单独承 担,不能有不准确的翻译,但由于造成了认知
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走失,语义翻译译文一般不
及原文。
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有时可由多人承担。由
于重效果,简洁明了,弥补了语义翻译中意义
的走失,又经过了适当的润色,交际翻译译文
一般优于原文。
适用文本
语义翻译:表达性文本或是重要的审美 性文本,其表达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 那么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宗教、 政治、科技作品都用语义翻译。
Bao-yu played “Racing Go”with the other maids. This was a game in which you moved your Gopieces across the boar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ow of dice, the object being to reach the opposite side before every thing else and pocket all the stakes.(David Hawkes &John Minford)
“内心言语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外在言语
的内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内心言语才是纯
粹意义上的思维。”
据此,纽马克认为成年人运用语言的目 的和运用语言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是思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Free
Faithful translation 忠实翻译 翻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diomatic translation地道
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
交际翻译理论
观众
语义翻译理论
作者
语义翻译
逐字翻译
直译
忠实翻译
交际翻译
归化
意译
地道翻译
彼得· 纽马克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比较
1
2
适合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文本
关联翻译法
3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语义翻译
1 服从源语文化和源作者 2 重内容不重效果 3 再现原文作者的思维过 程,倾向于过译 4 以较小的单词、短语或 者从句为翻译单位,译文 短。 5 艺术
交际翻 译 • 忠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基础
• 弗哥茨基 交际翻译
• 乔姆斯基
语义翻译
• 弗哥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
内心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外在言语的内在 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内心语言才是纯粹意义上的思 维
• 首先,语言虽然不同于思维,却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思维的过程。每 个人在思考的过程中,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总是一些单词和句子,而 不是一片空白。 • 其次,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交谈也是思维的体现。因为交谈的 过程中如果失去了思考,那么这种交谈就不可能进行下去。而在 人听到某种声音或音乐时,整个自身思考的时间也会占拒80%的 比例。
slemphasistlemphasiswordforwordtranslation字对字翻译adaptation归化literaltranslation直译freetranslation意译faithfultranslation忠实翻译idiomatictranslation地道翻译semantictranslation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交际翻译观众交际翻译理论作者语义翻译理论语义翻译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交际翻译归化意译地道翻译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基础乔姆斯基语义翻译弗哥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内心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外在言语的内在表现
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译本分析

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译本分析韩璐摘要:彼得·纽马克将文本类型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并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翻译方法,本文选取堀辰雄的中篇小说《起风了》,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从表达型文本的角度进行译本分析,尽可能得出相对合理的译案。
关键词: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起风了》;译本分析一、引言二、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1916—)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并不认可当时翻译界所主张的翻译等效原则观点,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文本进行翻译。
1981年在他的第一部著作《翻译问题探析》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即文本类型翻译理论。
他将文本功能主要分为表达功能(E某preive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on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Function)。
同时还提出针对文本类型选用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翻译方法。
(2)三、《起风了》译本分析(1)そしてそれがいかにも遅々としていればいるほど、その恢復へのもどかしいような一歩一歩は、かえって何か確実なもののように思われ、私達には云い知れず頼もしくさえあった。
施译(3):而这进展愈是迟缓,迈向恢复的那令人心焦的每一步,却反而更令人觉得扎实可信,甚至给了我们一种无以言喻的踏实感。
林译(4):这恢复来得越缓慢,向健康迈出的一步步也就越让人觉得坚实可靠,甚至让我们感到说不出的踏实。
本句还选取意译翻译策略下的翻译:这种恢复非常缓慢,令人心焦。
但这向着治愈方向发展的每一步,真切可感,有着难以名状的可靠。
意译虽然大体传达出该句的意思,但是关于原文中“越来越”的语气还是处理不太妥帖。
所以在该句的译案上,还是以施译为主。
(2)私が行くと、丁度父は外出していた。
施译:父亲(我和节子已经订婚,故称为“父亲”)。
林译:他父亲。
关于该句中“父”的译法,施译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译为“父亲”,而林译则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译为“她父亲”。
体育文本的类型与翻译探析

体育文本的类型与翻译探析一、本文概述体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不仅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丰富了全球文化交流的内容。
随着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国际化,体育文本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传播变得尤为重要。
体育文本,包括新闻报道、赛事评论、运动员采访、体育知识普及等多种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因此,对体育文本进行准确、生动的翻译,对于促进国际体育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文本的类型及其翻译方法。
我们将对体育文本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如新闻报道、赛事评论、运动员采访等,并分析每种类型的语言特点和翻译难点。
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体育文本翻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如直译、意译、音译等,并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我们将总结体育文本翻译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期为体育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体育文本翻译的质量,促进国际体育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友谊。
我们也期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体育文本翻译的理论和方法,为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贡献力量。
二、体育文本的类型体育文本,作为特定领域的专业文本,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根据内容、形式和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体育文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新闻报道类:这类文本主要包括体育赛事的现场报道、赛果速递、新闻动态等。
它们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了,注重客观性和中立性。
在翻译时,需要快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和易读性。
评论分析类:这类文本主要包括体育评论员的赛事分析、球员评价、战术探讨等。
它们以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特点,语言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在翻译时,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同时保持评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教学训练类:这类文本主要包括体育教练的教学计划、训练指导、动作要领等。
它们以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特点,语言准确严谨,注重细节和方法的描述。
在翻译时,需要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同时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清晰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与奈达的形式对等、功能对 等有何区别? • 如何理解“语义翻译是一多人合作 承担”?
信息内容与效果 发生矛盾时 翻译工作 适用文本类型 联系
四、交际翻译的四种局限
• 译者心中有一个想象出来的读者,他想要符合译语的习惯 用法,就常常会脱离原文来修饰、改正和完善他翻译的最 新版本。 • 在交际翻译的过程中,很难确定到底在怎样的程度上简化 和强调基本信息,因为读者群体所拥有的智慧、知识和情 感是难以确定的。 • 交际翻译容易如同媒体那样愚弄读者。 • 交际翻译的成功仅仅通过读者的反应来考察,未免不够客 观。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联系
语义翻译
语言讲究 表达形式 客观(屈从于源语文化,讲 究准确性) 超额翻译(Overtranslate) 复杂、笨拙、具体、浓缩 重内容不重效果 一门艺术(Art),只能由一人 单独承担 表达功能型文本 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交际翻译
主观(屈从于目标语文化,译 文地道、流畅) 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e) 通顺、简朴、清晰、直接 重效果(译文一般优于原文) 一门技巧(Craft),常可由多人 合作承担 信息、号召功能型文本
一、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分类
纽马克按照语言的功能,也就是使用语言的目的 ,提出了以下三大文本类型
1.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2.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3. 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一)表达功能
• 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说话者或作者运用一些话语来表达其 思想感情。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 • 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①严肃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②权威性言论③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或无直接读者 群的文本 • 表达功能型文本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在翻译时要遵循“原 作者第一”的原则,既要忠实于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 又要忠实于原作者的语言风格,无需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反 应。
彼得· 纽马克—— 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
• 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语言学派的代表 人物。 • 《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纽马克根据不同的内容 和文体,将文本主要分为表达功能型文本、信息功能 型文本和号召功能型文本;而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 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
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ion)
• 语义翻译: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 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本的语境意义。(即以源语 为依归,更多的考虑源语的美学因素。)
• 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种效果,这效果要尽可 能接近原作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即以读者能够理 解和接受的方式翻译,重现原文的内容和上下文意义。)
(二)信息功能
•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部情况,即一个话题的全部信息 ,或者说言语之外的现实情况。 • 信息型文本可以涉及任何知识领域,如工、农、商、教育 、科技、经济等方面,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 • 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内容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作 者的语言是次要的。在翻译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 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目标语 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
(三)号召功能
• 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目的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 思考、去感受”。 • 告示、产品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以及以取悦读者为目的 的通俗小说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 翻译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目标语读者放在首要 位置,译者可以充分利用目标语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 方式,使译文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