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汇总

合集下载

砂的筛分析法实验

砂的筛分析法实验

砂筛分析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试验获得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曲线,并掌握砂颗粒粗细程度和颗粒搭配间的关系,掌握砂质量好坏的判定依据,为拌制混凝土时选用原材料作准备。

二、实验仪器
摇筛机、标准筛、天平、浅盘、毛刷和容器等
三、实验过程
•1、按要求称取干燥试样500g;
•2、将标准筛按孔径由大到小顺序叠放,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到最上层4.75mm筛内,加盖后,置于摇筛机上,摇筛5 min;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大小,逐个用手于洁净的盘上进行筛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内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4、称量各号筛的筛余试样质量。

四、数据处理
• (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
和,精确到1%。

(3)细度模数:Mx=
(4)级配的鉴定:绘制筛孔尺寸-累计筛余曲线,或对照规定的级配区范围,判定级配是否良好。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仪对砂的颗粒大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筛分结果,了解砂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筛分是指利用多个大小不一的筛网将物料进行筛选,通过筛子的大小来分离不同粒度的微粒,以达到粒度分布的目的。

本实验采用的筛分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它主要由筛框、筛网及振动机构等组成。

实验步骤:1. 将精细筛、中筛和粗筛分别码放在上下各两架筛分机上,记录各个筛子的筛孔大小和编号。

2. 取一定量的砂样(约200g),称量后放入上端精细筛内。

3. 开启筛分机开关,通过振动使砂样开始筛分。

4. 分别取下精细筛、中筛和粗筛中的砂样,进行称量、计算及记录,得到每个筛孔内所含砂样的质量,最后计算得到分布率和累积率。

实验结果:经过筛分后,得到的砂的颗粒大小分布率如下表所示:筛孔编号筛孔大小(mm)筛孔内砂样质量(g)分布率(%)累积率(%)1 0.063 4.98 2.49 2.492 0.125 14.40 7.20 9.693 0.250 38.10 19.05 28.744 0.500 65.22 32.61 61.355 1.000 50.76 25.38 86.736 2.000 13.54 6.77 93.507 大于2.000 2.00 1.00 94.50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次砂的筛分结果中,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单峰,集中在0.5mm以下,其中0.25mm以下的颗粒占总量的48.74%,大于2mm的颗粒占比不到1%。

而累积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S形,说明随着筛孔尺寸的增大,砂的颗粒细度逐渐增大。

通过对筛分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砂样的颗粒分布情况,为后期不同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结论:通过本次砂的筛分实验,得到了砂样的颗粒大小分布率和累积分布率。

分析结果表明,砂样的颗粒单峰集中在0.5mm以下,颗粒分布逐渐增大,为后期不同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混凝土骨料砂实验报告

混凝土骨料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骨料砂的基本性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 掌握砂的筛分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砂的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

3. 熟悉砂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4. 评估砂的质量,为混凝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细砂、中砂、粗砂,天然砂,机制砂等。

2. 实验设备:标准筛、摇筛机、烘箱、天平、容器、量筒、吸水率测定仪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砂的筛分实验(1)称取一定量的砂样,置于标准筛上,按筛孔大小顺序进行筛分。

(2)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计算各筛孔的筛余百分率。

(3)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曲线。

2. 砂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实验(1)称取一定量的干燥砂样,放入烘箱中烘至恒重。

(2)取出烘干后的砂样,称取一定量的湿砂样。

(3)计算砂的含水率。

(4)将湿砂样放入吸水率测定仪中,测定砂的吸水率。

3. 砂的物理性质实验(1)称取一定量的砂样,测定其堆积密度。

(2)测定砂的孔隙率。

(3)测定砂的比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的筛分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不同砂样的筛分结果,如表1所示。

| 筛孔尺寸(mm) | 细度模数 | 颗粒级配曲线 || :-----------: | :-----: | :---------: || 2.5 | 2.7 | || 1.25 | 2.9 | || 0.63 | 3.1 | || 0.315 | 3.3 | || 0.16 | 3.5 | || 0.08 | 3.7 | |由表1可知,不同砂样的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曲线存在差异,表明砂的粒度分布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

2. 砂的含水率和吸水率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不同砂样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如表2所示。

| 砂样类型 | 含水率(%) | 吸水率(%) || :------: | :-------: | :-------: || 细砂 | 3.2 | 5.8 || 中砂 | 2.5 | 4.5 || 粗砂 | 1.8 | 3.2 |由表2可知,不同砂样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存在差异,表明砂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砂是一种常见的颗粒状物质,其颗粒大小对于不同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了解砂的颗粒分布情况,进行砂的筛分分析实验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砂的筛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砂的颗粒分布情况,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砂样品,并将其放入筛分仪中进行筛分。

在筛分过程中,我们按照一定的筛孔大小顺序进行筛分,最终得到了不同粒径下的砂样品。

接下来,我们对筛分后得到的砂样品进行了称重和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砂的颗粒分布情况。

我们发现,砂的颗粒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筛孔大小的增加,砂的颗粒含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说明本次实验的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进行筛分过程中,由于砂样品的颗粒较细,容易造成筛孔的堵塞,从而影响了筛分的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以提高筛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砂的筛分实验总结。

砂的颗粒分布情况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筛分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砂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砂的颗粒分布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实验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汇总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汇总


主板书
❖ 一、试验目的: ❖ 二、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 三、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 四、试验步骤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凌巧玲
试验目的
❖ 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 程度来评定混凝土用砂这两项技术性质的好 坏。
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 1、建筑用砂(已烘干) d<5mm
500g
❖ 试验前准备:将试样通过10mm筛,将通过
物在潮湿状态下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没分
不少于550g的试验两份,在烘箱中烘干至恒
判断砂的颗粒级配好坏。 ❖ 6、填写试验结果。
附表:砂的颗粒级配区
级配区
圆孔筛尺寸(m m)
10.00 5.0 2.5 1.25 0.63
0.315 0.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累计筛余百分率(%)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 1、试验筛
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的顺序套筛
❖ 2、电子天平 (1)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2)接通电源

(3)称量前要先归零

(4)使用后及时清理归位
❖ 3、摇筛机
使用前要先加油,并定时
❖ 4、烘箱
人离电断
❖ 5、搪瓷盘、毛刷、铲子
用后及时清洗归位
试验步骤
❖ 1、称取试样500g两份。 ❖ 2、筛分(人工筛分20分钟或使用摇筛机)。 ❖ 3、称取每一层筛的分级筛余并记录。 ❖ 4、计算分级筛余和累计筛余。 ❖ 5、计算两次试验砂的细度模数并求平均值,

砂子筛分实验报告总结(3篇)

砂子筛分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砂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砂子的质量,本实验通过对砂子进行筛分试验,以测定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提供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的砂子配比。

2. 分析砂子的粗细程度,判断其适用性。

3. 掌握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三、实验原理砂子筛分实验是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对砂子进行筛选,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各粒级含量,从而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筛分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筛余率、通过率、细度模数等。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筛分试验筛一套(孔径分别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37.5mm、50.0mm)、天平、烘箱、托盘、摇筛机等。

2. 材料:砂子试样。

五、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砂子试样过筛,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记录筛余百分率。

若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先用水洗。

2. 烘干试样: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3. 称取试样: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

4. 摇筛: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5. 筛分: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时为止。

6. 记录数据:记录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计算筛余率、通过率等指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子颗粒级配: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砂子颗粒级配曲线,计算各粒级含量。

2. 砂子粗细程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细度模数,判断砂子的粗细程度。

3. 分析结果:根据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评价其适用性。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2. 实验结果表明,本批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可以用于相关工程。

砂石筛分试验实验报告(3篇)

砂石筛分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定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分析其粗细程度,评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

通过对砂石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可以了解其颗粒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混凝土配制、路面铺设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砂石筛分试验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对试样进行筛选,从而得到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质量分数。

根据筛分结果,可以绘制出筛分曲线,分析颗粒级配,并计算出相关参数,如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 烘箱- 摇筛机- 托盘天平- 标准筛(孔径分别为2mm、4mm、6mm、10mm、20mm、40mm、60mm、80mm、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 筛分底盘- 筛分试样2. 材料:- 砂石试样- 烘干剂四、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 按照规定取样,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1规定的数量。

- 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 冷却至室温后,用四分法缩分至表1规定的数量。

2. 筛分试验:- 将烘干后的试样置于标准筛的最上层筛子上。

-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中,摇筛约10分钟。

- 取下套筛,按照筛孔大小顺序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

- 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

3. 结果计算与评定:- 计算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1g。

- 根据筛余量,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

- 绘制筛分曲线,分析颗粒级配。

- 计算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筛分曲线:- 通过绘制筛分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情况。

2. 颗粒级配分析:- 根据筛分曲线,可以判断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是否合理。

3. 参数计算:- 有效粒径:D10 = 2.5mm- 不均匀系数:Cu = 2.3六、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砂石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分析了其颗粒级配情况,得出了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等参数。

砂筛分析检测实验报告

砂筛分析检测实验报告

砂筛分析检测实验报告砂筛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土壤颗粒分析方法,用于确定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广泛应用于土壤力学、土壤工程、水泥混凝土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砂筛分析方法对一种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布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砂筛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布分析,确定其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并了解土壤颗粒组成及颗粒级配情况,为后续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实验原理砂筛分析是利用一系列标准孔径的砂筛将土壤样品进行分级分离,然后根据每个筛孔的通过情况,计算出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

常用的砂筛分析方法有湿筛法和干筛法,本实验采用的是湿筛法。

3. 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样品: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经过干燥、破碎和均匀搅拌后,取大约100g的样品进行实验。

(2) 称重筛网:将不同孔径的筛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放置在砂筛装置上,并记录每个筛网的重量。

(3) 湿筛:将准备好的土壤样品倒入装有盖子的砂筛装置中,盖上盖子,将其放入筛衣试验机中,启动机器进行筛分。

(4) 捡筛:筛分结束后,取下每个筛网,用刷子或镊子将每个筛网上的颗粒清理干净,同时注意收集下方的颗粒,防止颗粒损失。

(5) 称重:将每个筛网和底部的颗粒分别称重,记录下来。

(6) 计算:根据每个筛孔中的颗粒质量和筛网的重量,计算出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并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不同筛孔的颗粒质量和筛网重量数据,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每个筛孔中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

绘制颗粒级配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壤样品中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量分布情况。

根据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判断土壤的粒径大小和分布范围,对于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5. 实验误差与改进砂筛分析实验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操作和样品制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增加重复实验次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颗粒的破损和混合污染,以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计算两次试验砂的细度模数并求平均值,
判断砂的颗粒级配好坏。 6、填写试验结果。
附表:砂的颗粒级配区
级配区
圆孔筛尺寸(m m)



累计筛余百分率(%)
0 0 0
10.00
5.0
2.5 1.25 0.63 0.315 0.16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凌巧玲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
程度来评定混凝土用砂这两项技术性质的好 坏。
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1、建筑用砂(已烘干)
d<5mm 500g 试验前准备:将试样通过10mm筛,将通过 物在潮湿状态下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没分 不少于550g的试验两份,在烘箱中烘干至恒 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分计筛余 质量(g) 百分率ai (%)
累计筛余百分率Ai (%)
Ai 平均 值
底盘
主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四、试验步骤
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1、试验筛 2、电子天平

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的顺序套筛 (1)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2)接通电源 (3)称量前要先归零 (4)使用后及时清理归位 3、摇筛机 使用前要先加油,并定时 4、烘箱 人离电断 5、搪瓷盘、毛刷、铲子 用后及时清洗归位
试验步骤
1、称取试样500g两份。 2、筛分(人工筛分20分钟或使用摇筛机)。 3、称取每一层筛的分级筛余并记录。 4、计算分级筛余和累计筛余。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试验数据记录
试验名称 天气情况 集料名称 初拟用途 试验日期 室内温度 试样来源
试 验 数 据 记 录
筛孔尺 寸(mm)
5.0 2.5 1.25 0.63 0.315 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