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作文】勤能补拙800字作文3篇

【精品作文】勤能补拙800字作文3篇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篇一:勤能补拙论据
能够证明“勤能补拙”的论据
1、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不正是这个勤字吗?爱恩思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奋,他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多花了几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龚智超8岁那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迷上了小小的羽毛球。但她少年丧父,家境不好,承受了一般同龄人少有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她个子矮、力量小、身体单薄,先天条件不足。但她深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训练馆里,她每天穿着装有6公斤沙的特制训练服练步法、打球、跳绳、跑步。不管走到哪里,她都随身带着一个铅球,以增加握拍的力量。她天天想着要比别人多练,希望教练多指点,希望多和强对手训练。就是这"三多",使她终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队里领导和教练对她亲如家人的关怀和激励是她至今奋斗不止的动力。今天,每一颗"奥星"都璀璨夺目,我们的家长也许能从"奥星"是怎样炼成中悟出些什么来。
3、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
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4、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智力低下的卡尔.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下,一跃而为神童,16岁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5、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才故事总是为我们后人所津津乐道,他自幼家贫,却刻苦勤奋,他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执着地用他现实之笔写出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后人称赞他的剧作为“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我们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故事中,理解了勤奋的价值。与莎士比亚的成才故事一样,许多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他们的成才故事总是能给我们后人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歌曲之王舒伯特天资聪颖,压制不住的音乐天赋和执着的音乐创作成就了歌曲之王的美名;国画大师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终成一代国画大师;医学家华

佗自小立志医学,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终成一代医学名家。
6、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时就身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
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但霍金不会因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弃了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霍金还在1988年4月出版了《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7、童第周家境贫困,小时候跟父亲学习知识,17岁才进入学校的大门。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此后,他与 ”路灯”相伴??期末时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
8、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
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曾国藩却成为了连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
9、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智力开发得比较晚,周围的人们都觉得他很笨。有一次在幼稚园做游戏,老师拿来一些材料,让全班的孩子做一个小板凳的模型。 “这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丑陋的小板凳了!” 多少年以后,爱因斯坦就是凭着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并在1922 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10、张溥天资较差,常常过目即忘。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上一百遍,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忘得差不多了,这又使他十分焦虑,他决心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读书方法。张溥读书必手抄,读后又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六七次方休。后来,

他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他把读书的屋子也取名为“七录书斋”。 原来天资较差、记性不好的张溥,靠着这种读书必“七录”的扎实工夫,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
11、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
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12、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经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自己的奋力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也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水里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
13、 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
篇二:“勤能补拙”议论文论据
1 “勤能补拙”议论文论据
2、、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习礼仪。
梅兰芳死鱼眼勤练成名角。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
曾经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自己的奋力苦学。
其实他说的一点也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水里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34、 、童第周家境贫困,小时候跟父亲学习知识, 齐白石练篆刻。
17岁才进入学

校的大门。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此后,他与5、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 ”路灯”相伴……期末时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
却不高。 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这种水平读什么书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曾国藩却成为了连贼人大怒,跳出来说,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6、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智力开发得比较晚,周围的人们都觉得他
很笨。有一次在幼稚园做游戏,老师拿来一些材料,让全班的孩子做一个小板凳的模型。 “这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丑陋的小板凳了!” 多少年以后,爱因斯坦就是凭着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并在7、张溥天资较差,常常过目即忘。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1922 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上一百遍,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忘得差不多了,这又使他十分焦虑,他决心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读书方法。张溥读书必手抄,读后又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六七次方休。后来,他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他把读书的屋子也取名为“七录书斋”。 原来天资较差、记性不好的张溥,
靠着这种读书必“七录”的扎实工夫,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8、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
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9“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冰心所写过的诗句,它使我明白了勤能补拙,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10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等于艰苦

劳动,正确的方法及少说空话的和。”这也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在这三个条件中,勤是首要的条件。因为勤能补拙。 11许多名人名言都是谈勤奋的:“勤奋是幸运之母。———富兰克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12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但是爱因斯坦深信人才出于勤奋,他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笨拙”。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要多花几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自己也走上了成功。
13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说明整日嬉戏玩耍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只有勤奋学习会学而有成。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就一笔直漂亮的字把洗笔的池子里的水都染黑了;爱迪生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的发明出了电灯。”由此可见,勤能补拙是一颠扑不灭的真理,事实证明了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要像各位伟人一样持之以恒,勤奋学习,我们最终也会获得成功。 名言
1、勤奋是成功的阶梯。2、天才在于勤奋。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不懂勤奋的人生是从零到零的虚线。 5、光有志向而不勤奋只是幻想。
6、勤奋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分钟热血。
7、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8、经常用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9、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布封
10、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克雷洛夫 1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2、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1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4、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木 村久一
1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15、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7、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左宗棠
18、学问须时时拈缀,乃时时受用。——李贽《焚书·答庄纯夫书》
19、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方。——陶渊明 20、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先秦《荀子·劝学》 21、锲而舍之朽木不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镂,刻)——先秦《荀子·劝 学》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贺兴思 23、怠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泰罗
24、任何神都不愿意帮助懒惰的人。——拉丁谚语
25、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

耗身体。——富兰克林 26、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颜氏家训》
27、天下事,坏于“懒”与“私”。——朱熹
勤能补拙例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讲起自己的笔名时说:“鲁是愚钝,迅是不灵敏,我不是一个天资高的人。”然而鲁迅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就是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的确不假。
科学告诉我们,勤奋可反复地、经常地刺激人的脑细胞,并通过这种多次地刺激把信息储存起来,以便用的时候提取出来。这样,勤奋提高脑的灵活性,使人变得更加聪慧灵敏。一些天资稍差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变拙为巧,变拙为灵。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爱因斯坦从小就不被老师看好,大家都知道他那“三只腿的小板凳”的故事吧,小学时他经常被同学嘲笑。而且在他报考理工学院时因主科不及格而未被录取。然而他十分勤奋,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最终他因相对论而闻名于世。达尔文小时候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做,但他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写成了著名的《物种起源》??。
不仅是名人,如果你注意一下自己身边的同学,不少人也是如此。在你课间与同学闲聊的时候,他在做题;在你玩的时候,他在看书。也许他的天资不如你,但最终成功者确是他。陈毅将军说得好:“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的确如此。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如此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勤能补拙是良训。
相反,你的天资很高,聪慧机敏,然而如果懒惰成性,不思进取,一样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国古代有个神童方仲永,几岁便会作诗,然而自己四处炫耀,不补充自己,不提高自己,最终还是落到了一个不如别人的地步。因此,天资高,一样需要勤奋。
勤奋是成功的风帆,使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勤奋是成功的后盾,使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踏得稳,走得实;勤奋是海边的灯塔,照亮你成功的道路。
篇三: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
曾国藩号称晚清“第一明臣”,学问着实了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话说曾国藩小时候,也像现在的同学们一样,要读书,要 考试 ,当然,也要背课文啦。一天夜里,他又在做这样的功课。手捧一篇文章,摇头晃脑地念呀念、背呀背。时间悄悄流逝,眼看夜色越来越深,天上的月亮都被云儿遮住了,小油灯一闪一闪地昏昏欲睡,曾国藩依然还在读那篇文章,因为他还没有背会。这可气坏

了一个人!那人躲在屋檐下,蘸湿手指,捅破窗户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瞄着屋里的曾国藩,已经很长很长时间了!他一直在等待,等待曾国藩背会文章翻身上床呼呼大睡,这样自己便可入室偷盗。哦,原来是个贼呀。可是贼左等右等,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在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终于等不得了,忍无可忍,忽从房檐上跳下进入房内,愤怒地对曾国藩说“:你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把那篇文章从头至尾背诵一遍,不屑之扬长而去。 曾国藩把贼都惹火了,那天夜晚,到底翻来覆去,不知将书读了多少遍?曾国藩年少时的天分可见一斑,是勤奋创造了奇迹,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