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香味成分描述与酒质关系的研究
万山湖白酒微量香味成分用于其他浓香型白酒质量初步判断的研究

w h i t e s p i i r t s , t h e t a r g e t o b j e c t s a r e d e t e r m i n e d a s e t h y l h e x a n o a t e , e t h y l l a c t a t e , a c e t i c a c i d , i s o a my l a l c o h o l
na me d Wa n s h a n h u, a d a t a mo d e l wa s d e in f e d c o mbi n i ng t h e c h r o ma t o g r a m s t r u c t ur e c o mp o n e n t s i n t h e
L I U Ya n - q i , LI N Hu i
( C o l l e g e o fF o o d a n d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fL o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 C h i n a )
第2 8卷
第 3期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1
a n d i s o v a l e r i c a l d e h y d e . T h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u s i n g t h e d a t a mo d e l o f t h e t r a c e la f v o in r g c o mp o n e n t s i n s  ̄o n g wh i t e s p i it r s a s q u a l i t y c r i t e r i o n wa s t e s t e d t h r o u g h e l e c t ic r n o s e,a n d i t i s p r o v e d t h a t t h e e r r o r wa s
白酒质量检验标准

作用
刺激性气味,有催泪作用 蕉味,甜瓜味,含量高时有刺激性气味 暴辣味,苦味 有羊乳干酪味,似果香,柔和爽口,味甜带涩 带苹果香,似酱油香味,有未成熟的香蕉味 微有绿叶味,似果香,味甜带涩 似杏仁香,有焦气,带苦涩味 有温和的酒精气味,具有烧灼感 略有讨厌的酒精气味,味辣 似醚臭,有苦味 有微弱的戊醇味,具有苦味感 似醚臭,有苦味 具强烈的芳香,爽口味短 有甜香,可使酒发甜,稍带苦味 强烈芳香,香持久,有浓厚感 类似杂醇油酒精,稍有芳香,味甜 有杂醇油气味,刺舌,稍涩 似氯仿气味,有辛辣味 香蕉、苹果香,味辣带涩 菠萝香,有窖泥曲酒香,适量爽口,过量有脂肪臭味 似菠萝香,味浓刺舌,日本称“吟酿香 似菠萝香,味甜爽口,具有大曲酒香,有愉快气味
酱香型
清香型
米香型
β 苯乙酸和乳酸乙酯(主体香气)、乙酸、乳酸、乙酸乙酯等
庚酸乙酯 乳酸乙酯 辛酸乙酯 乙酸 丙酸 丁酸
似苹果香,微甜爽口 香弱,味微甜,适量有浓厚感,多则带苦涩味 似梨香或菠萝香,进口有苹果味带甜 醋酸气味,爽口带甜,闻有刺激感 闻有酸味,进口柔和微涩 轻微的大曲酒糟香和窖泥味,微甜味
小组制作: 马国辉 辛已漫 魏凤霞 王清永 王 峰
摘要
• 概念和历史
• 白酒质量检验标准 • 理化指标 • 感官指标 • 卫生指标
• 国家白酒标准样品
• 白酒品评方法概述
概念和历史
• 白酒是蒸馏产品,除含大量的乙醇和水外,其香味成分是仅占总量1%左右数 百种有机化合物的集合,如醇、酯、酸、羰基化合物、缩醛、酚类等,其中 以醇和酯的含量较多,约为千分之几,其它多在万分之几甚至百万分之一以 下。 • 质量指纹: 那些决定名白酒风味特征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成分之间的量比关系综合关 系. • 历史 我国的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浪姆酒、金酒并列为世界6大蒸 馏酒。我国固态发酵白酒的生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每个生产班次所产酒的酒质是不一致的。 • 目的 为了统一达到本品所固有的各种微量成分和它们之间适宜的比例,就必须 进行勾兑。经过勾兑后的成品白酒,具有其固定的化学成分的组成以及这些 成分之间的固定量比关系,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香型和风味。30年来,国内 研究学者和专家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手段,已成功地 解析了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浓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为代 表)、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及其它香型酒的特征化学成分 。
白酒为什么这么香?白酒呈香的三大来源、五大物质、四大变化

白酒为什么这么香?白酒呈香的三大来源、五大物质、四大变化白酒,因香而生,依香而兴。
单单以“香”作为分类标准,就派生出十二大香型白酒,这在世界酒林中绝无仅有。
而每一种香型的白酒,又因地域、工艺差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风格。
源于白酒香气描述而创造的词汇,比如,陈香、曲香、醇香等等高达几十种。
香,成为白酒的图腾。
白酒为什么这么香?为什么如此迷人?01三大来源孕育酒香白酒酿造,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与酿造环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中的粮食、水源、微生物、器具等等,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白酒酿造过程的方向,进而影响酒香的产生。
酿造原粮。
“粮为酒之肉”,原料的差异与白酒呈香物质的生成具有直接关系,酿造白酒的常用原料包括高粱、玉米、小麦、糯米、大米、大麦、豌豆、荞麦、小米等等,这些原料的选择搭配,都会对酒体的香气产生影响,“大米净、玉米甜、高粱香”的说法就在于此。
另外,不同地域、不同年份所产生的原粮因在微观组分上的差异,也能够导致白酒香气的变化。
高粱,是酿造白酒最重要的原料,人们常说“好喝不过高粱酒”,除了因为高粱淀粉含量高,易于发酵,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平衡,不容易产生邪杂味;更重要的是,高粱对于酒香的作用,比如高粱中适量的单宁物质,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从而增加了白酒的芳香风味。
发酵酿造。
微生物发酵过程是白酒生香的过程,原本粮食中所携带的呈香物质,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反应,从而变化出更多原本没有的香气。
中国白酒有12大香型,在12种工艺的基础上,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的酿酒工匠的经验所得,都会让酒体的香气情况产生变化,让白酒呈现演变出无数种可能。
不同香型的白酒酿造微生物不同,其主体香成分也不同。
比如,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是已酸乙酯,是由己酸和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其中己酸主要由来自窖泥中的己酸菌代谢产生,乙酸主要是由酒醅中酵母发酵产生,而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在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生香酵母通过自身代谢乙醇和乙酸,在酶的作用下,形成了高含量的乙酸乙酯。
实验白酒成分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专业分析实验白酒成分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白酒的成分组成和分析检测的意义。
2.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的根本组成与原理;3.掌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酒成分进展定性分析的根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白酒中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重量的98%〕,其余微量成分〔约2%〕包括有机酸、高级醇、酯类、醛类、多元醇、酚类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
白酒中微量成分虽然很少,却决定着酒的香气、口味和风格,构成了白酒的不同典型性。
在白酒的分析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灵敏度、高别离度,并且简便、快速、准确,故已广泛用作白酒中各种成分分析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是先将样品通过气相别离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可以分别检测各个组分的结构信息,质谱就是用来进展结构分析的,通过对碎片离子峰的分析,推测出化合物的结构。
适合食品、白酒、天然产物、药物、氨基酸、农残、食品中有机物与有毒有害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
GC-MS主要由三局部组成:色谱局部、质谱局部和数据处理系统。
色谱局部和一般的色谱仪根本一样,包括有柱箱、汽化室和载气系统,也带有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压力、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等,一般不再有色谱检测器,而是利用质谱仪作为色谱的检测器。
在色谱局部,混合样品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被别离成单个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进展鉴定。
质谱局部一般由真空系统〔分子涡轮泵〕、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工作站〕等局部组成。
三、仪器和样品7890A-5975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WAX毛细管色谱柱〔60m××µm〕,均为美国Agilent公司产品。
未知酒样。
四、实验条件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为230℃,载气He〔99.999%〕;恒流1.0mL/min,分流比20:1,进样量1µL;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2min,以8℃/min升至230℃。
酱香型白酒中风味成分的测定

酱香型白酒中风味成分的测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因为其特殊的发酵工艺和原料,使得其风味复杂多样。
对于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成分的测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因为酱香型白酒中含有多种风味成分,包括醇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挥发性成分等,这些成分的组合和含量决定了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
酱香型白酒中的醇类化合物是其中最重要的风味成分之一,主要有乙醇、甲醇、异丙醇、正丙醇等。
乙醇是影响酱香型白酒口感和风味的关键成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酒的质量。
甲醇是一种挥发性成分,其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到酒的口感。
在测定酱香型白酒中醇类化合物的含量时,需要准确地测量各种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并根据含量的变化来判断酱香型白酒的品质。
第二篇示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白酒类型,以香气醇厚、口感浓郁而著称。
在制作过程中,酱香型白酒所使用的原料和发酵工艺对其味道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酱香型白酒中,有一系列特有的风味成分,这些成分不仅决定了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特点,还是酒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成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物质:酯类物质、醛类物质、酮类物质、酚类物质和酸类物质等。
这些成分在酱香型白酒中协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酯类物质是酱香型白酒中最主要的风味成分之一,它们主要带来了酱香型白酒的香气和甜味。
酱香型白酒中的醛类物质和酮类物质则负责带来一些酒的辛辣和刺激感,让酱香型白酒更加爽口。
酸类物质和酚类物质会赋予酱香型白酒一些复杂的味道,使其更加丰富。
在实际的生产中,测定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通过测定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成分,可以了解酒的品质和特点,指导生产过程的改进,提高酒的口感和香气。
测定风味成分还可以用来进行酒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了酱香型白酒的市场竞争力。
酱香型白酒中风味成分的测定主要可以采用色谱技术和气相质谱技术。
浓香型白酒酒质与其微量成分的关系

型 … 。 在 这 个 模 型 中 , I n (
量 = (
) 与 解 释 变 量 通 过 一 个 线 性 模 型 联 系 起 来 。 令 仃 ( ) 为 当 自 变
屹, …, ) , 事件发生的概率 , 得线性 L o g i s t i c 回归模型如下 :
l n (
浓 香 型 白酒 酒 质 与 其微 量 成 分 的关 系
陈引兰 , 尹 婷, 陈 琴
( 湖北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 学院, 湖北 黄石 4 3 5 0 0 2 )
摘要 : 选取 3 2种浓 香型 白酒作为样本 , 对 其微 量成 分进行分析 , 运用 S A S统计软件 建立 了浓香型 白酒 酒质 与其微 量成分的 L o g i s t i c回归模 型 , 并对模 型进 行统计 分析 , 充分说 明各微 量成 分对 浓香型 白酒酒质所产
生 的 具体 影 响 。
关键 词 : 浓香型 白酒; 微 量成分 ; S A S软 件 ; L o g i s t i c回 归模 型
中图分类号 : 0 2 1 2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2 7 1 4 ( 2 0 1 5 ) 0 4 . 0 0 1 3 . 0 3
险率高, 则Y = l ; 如果客户不 出险 , 则Y = O . 一般的, 当响应变量 Y 为二值变量时, Y的分布可归结为
一
个值 仃= P , ( ) , =1 ) , 我们将 仃与 自变量 ( 可以是多个 ) 的一个线性组合联系起来。 7 r ( x ) 在[ 0 , 1 ] 之间变化 , 而解释变量 的线性组合可 以取值于 ( 一∞, +∞) 间任何值 。由于概率 百 ( ) ∈[ 0 , 1 ] , 则 第3 5卷 Nhomakorabea 4期
白酒风味成分探讨PPT课件

-
19
2.4.2 风味特征
最新研究表明, 茅台酒的香味成分多达 1400 余种,但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至今 尚未定论。现有4-乙基愈创木酚说、吡嗪类化 合物及加热香气说、呋喃类和吡喃类化合物及 其衍生物说、10 种特征香味成分说等多种说 法。
但上述几大论点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支 持,尚未能实验证实。
-
12
在浓香型白酒中,其共性是香味浓郁,窖香糟香
口味协调,入口甜并有回甜,即“无甜不成沪”。
有机酸对协调口味起很大作用,沪型酒的有机酸
以乙酸为主,其次是乳酸和己酸,它的己酸含量比其
它香型酒要高得多。
此外,还有醛和高级醇。在醛类中,乙缩醛较高,
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高级醇类在浓香型酒中的含
量比较少。
-
29
2.4.4风味物质的形成与微生物的关系
多种微生物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作用才形成 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酱香味。大曲是白酒生产的 糖化剂、发酵剂,大曲中微生物特有的生化特 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白酒的最终质量。
Chang lu Wang等人分离鉴定了酱香香型 白酒大曲中的微生物组分,证明了细菌、霉菌 和酵母的存在。
-
20
2.4.3 风味物质及其检测方法
由于酱香型白酒组成复杂,含量不均匀, 基体复杂,种类繁多,而且大部分物质均为痕 量组分,检测十分困难。
为了合理解释茅台酒的特殊性质,利用传 统的一维气相色谱法,广泛研究茅台酒的成分 特性,已确认100多种芳香成分。化学成分的 类别很复杂,主要包括有机酸、醇、酯、含氮 物质及含硫化合物等。
羰类化合物
羰化物也是白酒中较为重要的香气成分。茅台酒中的 羰化物成分较多,主要有乙缩醛、丙醛、糠醛等。其中乙 缩醛具有柔和的香气。
调香白酒中的香气定量分析方法

调香白酒中的香气定量分析方法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饮品之一,其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香白酒的过程是将各种香料与白酒进行混合,从而赋予其独特的香气。
如何准确地对调香白酒中的香气进行定量分析,成为了白酒生产及质量控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气味描述在进行香气定量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各种香料进行气味描述。
香气可以分为花香、果香、木香、麦香等不同的类别。
例如,白酒中常用的花香有玫瑰香、茉莉香等;果香有苹果香、梨香等;木香有橡木香、桃木香等;麦香有麦芽香、麦糊香等。
准确地进行气味描述是进行香气定量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二、气味比较在进行香气定量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气味比较的方法来对不同香料的浓度进行判断。
具体操作可以使用嗅觉比较法。
将纯净的标准样品与待测样品放置于两个不同的容器中,通过闻气味的方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如果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的香气味道非常相似,则可以判断它们的浓度也相似,反之亦然。
通过气味比较法可以初步判断出不同香料的含量范围。
三、气味浓度测定为了更准确地定量分析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我们可以借助气味浓度测定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通过气相色谱仪(GC)来测定不同香料的相对浓度。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蒸馏等方式提取出香气成分;然后,将提取出的香气成分通过GC装置进行分离和检测。
GC技术可以将香气成分分离为若干个峰,每个峰对应着不同成分的相对浓度。
通过计算各个峰的面积比例,可以获得不同香料在白酒中的相对含量。
四、香气贡献度分析除了对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香气贡献度分析来确定不同香料对白酒香气的贡献程度。
具体操作可以使用气味阈值比较法。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各种香料的气味阈值,即该香料的气味能够被人类感知到的最低浓度。
然后,将待测样品与纯净的标准样品进行闻气味的比较,分别判断它们对各种香料的感知程度。
通过气味阈值比较法,我们可以 quant.Qualitativ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pices.在进行香气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香料的挥发性、化学稳定性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香味成分描述与酒质关系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白酒香味成分分析已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据悉,酱香型白酒检测出873个,出峰数963个,清香型白酒703个,凤香型白酒826个。
微量成分囊括了醇类58种,醛类19种,缩醛类10种,酮类38种,酯类124种,脂肪酸类31种,吡嗪类12种,酚类27种,芳香族化合物91种,萜烯类41种,吡啶吡咯类8种,呋喃类22种,内酯类10种,硫化物16种,氨基类7种,烷烃类38种,其他化合物11种,未知类若干。
目前,对白酒的感官描述大多用以下词汇描述:如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清香型酒:清香醇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兼香型酒:酒香幽雅,细腻丰满,酱浓(或浓酱)谐调,余味悠长;芝麻香型酒:芝麻香突出,幽雅醇厚,甘爽协调,尾净等等。
而这种描述方式太抽象、太笼统、太模糊,不能准确反映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呈香呈味特征。
一借鉴“香味轮”分类法的描述方法,对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香味轮分类:
1 青香(green)绿叶、绿色植物的香味。
2 水果—酯类香(fruity ester—like)成熟的香蕉、梨子、瓜果的水果发出的香甜香香味。
3 柑橘香(citrus—like flavor)柑橘、柠檬、橙子、柚子等柑
橘类水果和植物发出的香味。
4 薄荷香(minty)薄荷油发出的甜、清鲜、清凉的香味。
5 花香(floral)带有甜香的青香、水果香、药草香的花香。
6 辛香—药草香(spicy herbaceous flavor)辛香料和药草共有的香味。
7 木香—烟熏香(woody smoke flavor)愈创木酚、木香、甜香、烟熏香香味。
8 烤香—焦香(roasty burnt flavor)含糖香品加热时产生的香味,以及烤坚果的微芳焦香。
9 肉香(meaty animalic flavor)十分复杂的香味,烤牛肉、烤肉的香味,差别较大。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nbsp; 10 脂肪—腐臭香味(fatty rancid flavor)典型代表是丁酸和异丁酸令人厌恶的酸味。
11 奶油—黄油香味包括从典型的黄油香到奶油的发酵香。
12 蘑菇—壤香(mushroom earthy flavor)以1—辛稀—3—醇为代表的典型蘑菇香和使人联想到土壤的香味。
13 芹菜—汤汁香味(cdery soupy flavor)温暖的辛香植物根的香味,使人联想到浓汤香味。
14 硫化物—葱蒜香(sulphurous auiaceous flavor)包括令人愉快的硫醇味,烯丙基硫酸等化合物的葱蒜香味。
借鉴上述方法描述,可以有效解决白酒传统描述的笼统性、不确定性,增加香味描述专业性、科学性,为白酒的描述拓宽新的思路。
白酒可将香气分三类:原料香气、发酵香、陈酿香气。
原料香气:粮香、糟香、曲香等。
发酵香气:发酵过程的产物,如挥发性的高级醇、酯、醛和酸。
将发酵香分为花香、果香、烘烤香、坚果香、肉香、丁香等。
陈酿香气:陈香、氧化味、水解味、老练味等。
二研究香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丰富对微量成分的感官辨识,为进一步摸清白酒中各类微量成分的呈香呈味功能做准备。
在芝麻香型白酒香味成分研究中,烷基吡嗪和乙酰基吡嗪是其香气的主要组分。
大多数杂环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均具有强烈的放香作用,是主要的助香成分。
吡嗪类的单体多数是焙烤香,有些具有爆米花香、焦香。
呋喃类具有甜香,酚类具有烟味,噻唑具有坚果香,含硫化合物具有葱香。
为此,笔者认为,对各香型白酒研究,从香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判定微量成分的感官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食品风味中将香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大致分为:
1 焦糖香味:麦芽酚、乙基麦芽酚、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4—羟基—2—乙基—5—甲基—3(2H)—呋喃酮、甲基环戊烯酮醇(MCP)等;
2 烤香香味:2—乙酰基吡嗪、2—乙酰基—3,5(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2—乙酰基噻唑等;
3 肉香味:3—呋喃硫化物、α,β—二硫系列、3—巯基—2
—丁醇、α—巯基酮系列、1,4—二噻烷系列、四氢噻吩—3—酮系列等;
4 烟熏香味:丁香酚、异丁香酚、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香芹酚、对甲酚、对乙基苯酚、2—异丙基苯酚、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4—甲基—2,6—二甲氧基苯酚等;
5 葱蒜香味:带有丙硫基或烯丙硫基基团的化合物,如烯丙硫醇、烯丙基硫醚、丙硫醇等。
笔者利用GC—MS和MDGC—MS分析,结合感官评价,对白酒香味成分与酒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 浓香型白酒的重要化合物为: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丁酯、1,1—二乙氧基—3—甲基丁烷、3—甲基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己酸、戊酸乙酯、丁酸、戊酸、辛酸、乙缩醛、乙酸乙酯、环己羰酸乙酯、庚酸乙酯、3—甲基丁酸、3—甲基丁醇、甲基吡嗪、糠醛、4—乙基愈疮木酚、香草醛、2—苯乙醇、乙酸—2—苯乙酯等。
其中4—乙基愈疮木酚、4—甲基愈疮木酚、4—乙基苯酚对酒贡献丁香、甜香、及烟熏香等香气;1,1—二乙氧基乙烷、1,1—二乙氧基—2—甲基丙烷、1,1—二乙氧基—3—甲基丁烷等能赋予白酒水果香和花香。
这些复杂成分的幽雅香气,也是优质白酒品质高雅与一般普通白酒区别的重要原因所在。
2 己酸乙酯与适量的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乙酯,它们香度大,有助于前香和喷香,是酒香馥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戊酸乙酯、戊酸、甲酸、丁酸、庚酸、辛酸、丙醇等对白酒的陈味贡献较大。
其中,酸的变化是研究陈味的重要途径之一。
4 醛类物质如乙醛、乙缩醛等对酒的“香、爽”贡献较大,其含量过多则糙辣、劲大。
异戊醛、异丁醛呈坚果香。
5 酸类物质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物质。
甲酸、戊酸对白酒的陈味有一定贡献,丁酸、己酸、戊酸、乳酸、庚酸对绵甜贡献较大,但其含量过大,则使白酒出现杂味。
乙酸对白酒的爽净贡献很大,过多则压香。
6 酯类物质中己酸乙酯与戊酸乙酯对白酒的陈味贡献较大。
乳酸乙酯和戊酸乙酯对白酒的绵甜贡献较大。
7 醇类物质中正丙醇对白酒的陈味和绵甜贡献较大。
多元醇对香气和绵甜贡献较大,过大则易使白酒糙辣、劲大及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