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应用轮轴?
2.指导学生研究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讨论: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
(2)实验1(轮轴省力实验)。
①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认识实验用轮轴的轴和轮,介绍穿线的方法,在轮和轴的引线上分圈挂钩码。比较轮和轴上力的关系。
②分组实验(使用轮轴直径比为2:1的轮轴实验)。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反思:探究教学也是根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的程序,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程序是相同的,只是学生探究的事物是成年人熟知的事实。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每一次探究都是真正经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明白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明白动滑轮不固定,能够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进展探究简单机械的爱好。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预备】滑轮及支架、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认识了两种简单机械:杠杆和轮轴。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二、认识滑轮1.让学生认真观看滑轮,它有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滑轮。

三、探究滑轮用力的方向1.探究一:采纳绳和一个滑轮将钩码模拟的重物提升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钩码模拟重物)2.学生操作3.小组展现4.比较两个不同的装置,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同学们观看一下,这两个装置有什么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装置不同,一个滑轮不动,一个滑轮随着物体上下移动)。

5.老师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及用力方向我们将那个只能转动不能随着物体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把那个能够随着物体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这两个装置一个是向上拉物体的,一个向下拉物体的。

大伙儿想一想,假如我们不借助滑轮的话,要把物体提上来,我们力的方向是向哪里的?(向上)谁让力的方向向下了,是哪一个滑轮?(定滑轮)原本我们提升物体是向上的,使用了定滑轮,使我们力的方向向哪里?(下)改变了力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动滑轮和定滑轮怎么说有哪些区别。

四、探究滑轮的省力情形刚才我们探究了力的方向,那么力的大小如何样呢?你们用这两种装置提升重物,拉力的大小,感受有什么不同?拉的时候,谁比较轻松。

1.设计实验:如何明白那种滑轮省力谁能给咱们讲一下,怎么说如何样做,便能比较出到底是定滑轮用力小依旧动滑轮用力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含教学反思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升国旗的图片,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指出: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引出定滑轮概念: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作进一步推测,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根据前面所学杠杆和轮轴的作用,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怎样研究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呢?请同学们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4、交流,形成一共同的实验计划:做一个定滑轮,把一根绳子放到定滑轮上,在绳子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直到平衡。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研究的数据,填写13页《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6、小组分析整理自己的发现。

7、交流汇报。

8、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研究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1、出示塔吊图片,指出其中的滑轮,提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可以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学生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4、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有关背诵内容(重要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有关背诵内容(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有关背诵内容1————单元一:《工具和机械》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的方★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向),不能(省力)。

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地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

能(省力)。

第一课使用工具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第六课滑轮组单,又叫(简单机械)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第二课杠杆的科学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三)个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第七课斜面的作用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力点)。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的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省力杠杆:(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费力杠杆:(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滑轮的实质,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2.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滑轮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滑轮?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滑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分类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原理。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
易变形
四边形加斜杠的作用
支撑 稳固
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
左图中小人(相当于
斜杆)的推力,阻止
了四边形框架变形。
右图中小人(相当于斜
杆)的拉力,阻止了
四边形框架变形。
生活中的形状和结构
改变形状 层数多
生活中的形状和结构
铁塔
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框架结构空气阻力小
6、下面( ③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 ②赵州桥 ③金字塔 ④乒乓球
7、下面( ① )框架最牢固。
①Δ
②□
③◇
④∏
8、空塑料瓶在( ③ )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 ② 瓶口向上 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 ① ) 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
②桥塔 ③ 桥面
拱形受压会
产生一个向外推 的力,抵住这个 力,拱就能承载 很大的重量。
圆顶形受力特点: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 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受的特点。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 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 要坚固。
框架结构
什么是框架结构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生活中的形状和结构
自行车
三角形结构 空心钢管的 好处。
生活中的形状和结构
塑料饮料瓶
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生活中的形状和结构
自己身体
头骨,近似于球形。 肋骨,拱形。
足骨。构成一拱形。
生活中的形状和结构 桥
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工”字形的
钢材构成的。 南京长江大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前轴
大齿轮 小齿轮 前轴 是轮轴
自行车上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p20)
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的作用
车龙头(车把)
脚蹋板与齿轮


大车轮与小车轴
大齿轮与小齿轮
螺丝与螺帽
轮轴 轮轴 杠杆 轮轴 轮轴 斜面
轻松控制方向 省力 省力 加快速度 提高转速 省力
科学概念
自行车运用了杠杆、 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 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 交通工具。
杠杆、轮轴、斜面。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变 快 ;小齿轮带动 大齿轮时,转动速度变 慢 。
2、自行车是依靠 链条和两个齿和轮人的力量前进的。 3、如果大齿轮是32个齿,小齿轮是16个齿,那么大齿轮转
一圈,小齿轮转 2 圈。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判断 1、自行车只利用了一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 2、自行车中不存在滑轮原理。( √ ) 3、只要使用轮轴都能省力。( ×) 4、杠杆的支撑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时越省力。( √ ) 5、用力点、阻力点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 6、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大越省力。( × ) 7、自行车前进时脚蹬子上的齿轮肯定比后轮上齿轮转得快(×) 8、自行车车胎上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 )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8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自行车是简单、 方便、环保的 交通工具,很 多人喜欢使用它。
你看到什么?
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自行车或脚踏车 港澳:单 车 日本:自耘车 英文:bike
自行车博览会
自行车博览会
自行车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

1.研究的问题:定滑轮能否省力? 2.我们的猜测:定滑轮不能省力。 3.我们的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 2)、在左端的绳子上挂上一个钩码作为提起的重物,另一端挂钩 码作为所用的力。 3)、在左端分别挂上两个、三个、四个钩码重复第二步的实验过程。 4)、记录、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4.要注意的事项: (1)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2)实验要多做几次。 (3)及时填好实验记录。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 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 右边钩 码个数 (平衡或不平衡) 现 1 平衡 3 不平衡 定滑轮 不
2
不平衡
平衡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定滑轮不省力。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 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 滑轮叫做动滑轮。
1、使用动滑轮装置改变用力方向吗?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
5、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小学科学组
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 滑轮那样,固 定在一个位置 转动而不移动 的滑轮,叫 定滑轮
观察
思考

1、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 向用力?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2、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实验探究:
研究计划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 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 重物的(N) 我们的发现
使用动滑轮 能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比较:
①从位置上看,定滑轮固定不动,而动 滑轮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②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③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
2、使用动滑轮省力吗?
1.要使重物上升,人必须 往哪个方向拉绳子? 这说明动滑轮能不能改变 用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能否省力
定滑轮作用实记录表
左边钩 码 个数 右边钩码 定滑轮 个数 状态 我们的发现
像吊车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吊 车
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
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动滑轮能否省力
1、用测力计直接提升一个钩码, 读取测力计的计数 2、将一个钩码挂到动滑轮上,用测力 计钩住动滑轮一端的绳子上,提升 动滑轮,读取测力计的计数 3、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以上操作。 4、记录观察数据,讨论定滑轮是否省力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观察在自然状态下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 2 检查测力器是否被卡住,拉一下弹簧挂钩看看是否灵活 3 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使测力计力的作用线与弹簧 伸缩方向在同一直线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4、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否则会损 坏弹簧测力计 5、读数时目光要直视指针,仰视或者俯视都会增大测量误 差!
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动滑轮能否省力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 用动滑轮提升 重物的力(N) 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 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找找生活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

升旗的时候, 我们肯定想过, 为什么向下拉 绳,旗帜就升 上去了? 仔细观察一下, 我们就会发现, 原来旗杆顶部有 一个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 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
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 杆顶部的滑轮
想一想 试一试
• 当我们利用定滑 轮提升重物时, 需要向什么方向 用力?
向下用力
• 这说明定滑轮有 什么作用?
能改变用力方向
在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定滑轮是不 是有省力的作用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能否省力
a、在定滑轮左边挂2个钩码 b、右边挂一个钩码,观察记 录滑轮是否保持平衡 C、右边挂两个钩码,观察记 录滑轮是否保持平衡 d、右边挂三个钩码,观察记 录滑轮是否保持平衡 e、记录比较实验数据,讨论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