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产品遭受反倾销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剖析根据各种形式资料记录,1979年8月欧共体起诉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倾销,这是我国出口产品首次遭遇反倾销。
1980年7月美国起诉我国出口的薄荷醇倾销。
这两起案件拉开了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的序幕。
从1979年8月到2004年6月底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累计高达584起,影响了我国数百亿美元的出口。
国外反倾销已对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严重威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堪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股黑旋风,不可等闲视之。
对我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有美国110起,占18.8%;欧盟104起,占17.5%,印度72起占12.5%;阿根廷41起,占7.2%;澳大利亚40起,占7%。
以上五方总计367起,占584起案件的62.8%。
2.1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国际原因:2.1.1经济低迷导致当今世界反倾销具有扩大化的趋势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最近表示,鉴于世贸组织对各国反倾销行为约束比较软弱,因此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倾销存在,某一国产品仍然可能被认为是倾销,反倾销规则的这种软弱性使得反倾销与世界经济形势的起伏紧密相连,每当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反倾销往往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首选方案,世贸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世界经济开始转向低迷,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尤其是IT领域投资大幅减少;加上2001年的“9·11事件”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反恐战争、美伊战争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2001年,按美元计算的全球商品贸易额下降了4.5%,为10年间全球商品贸易下降幅度最大的-年。
全球工业制成品出口下跌了2.5%,此外,自1983年以来一直增长的服务贸易,却在2001年中出现了第一次下跌。
在世界经济这种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抬头。
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一项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球反倾销案平均每年发生232起,2000年发生了251起,而在2001年,反倾销案的数量陡然之间增加到了348起,2002年稍有下降,但是也在300起以上,仅2002年下半年就达到149起。
中国反倾销统计及分析

中国反倾销统计及分析中国反倾销统计及分析周灏(武汉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
本文通过对WTO 的统计数据和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和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以及我国对国外的反倾销两个方面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中国;反倾销;统计;特点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2154(2006)07 - 0057 - 05 收稿日期:2005 - 12 - 02 作者简介:周灏(1972 - ),男,四川乐山人,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该做法已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国和地区对反倾销已越来越重视,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深入。
根据统计,自1948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实施至今,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反倾销案件有5000 多起,而1990 年以后的十几年,反倾销案件发生异常频繁,比过去41 年都多。
1995 年以后WTO 每半年就会公布一次半年度的反倾销统计数据,2005 年5 月19 日,世贸组织反倾销措施委员会公布了2004 年7 月 1 日到12 月31 日的全球反倾销案件最新统计数据。
根据WTO 的1995 年 1 月 1 日至2004 年12 月31 日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从1995 年至2004 年,全球共有41 个WTO 成员发起了2646 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38 个成员实施了1656 起最终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已对全球的经济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国外对华反倾销统计与分析在世界反倾销中,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就是中国。
下面是根据WTO 的反倾销的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后得到的中国遭受的反倾销的统计一览表。
表1 中国大陆遭受的反倾销及占世界比重(1995 年—2004 年)年份世界反倾销调查数中国遭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数占世界比重(%)世界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数中国被实施的最终反倾销措施数占世界比重(%)1995 157 20 12 . 7 119 26 21 . 8 1996 224 43 19 . 2 90 16 17 . 8 1997 243 33 13 . 6 124 33 26 . 6 1998 256 28 10 . 9 160 24 15 . 0 1999 355 40 11 . 3 184 20 10 . 9 2000 294 43 14 . 6 232 29 12 . 5 2001 364 53 14 . 6 166 30 18 . 1 2002 310 51 16 . 5 212 37 17 . 5 2003 234 53 22 . 6 221 40 18 . 1 2004 209 47 22 . 5 148 42 28 . 4 总计2646 411 15 . 5 1656 297 17 . 9 资料来源:WTO AD Initiations:By Exporting Country From:01 / 01 / 95 To:31 / 12 / 04 WTO AD Measures:By Exporting Country From:01 / 01 / 95 To:31 / 12 / 04 第7 期总第177 期商业经济与管理No. 7 Vol . 177 2006 年7 月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Jul . 2006 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成员中,中国名列第1,从1995 年至2004 年共遭受411 起反倾销调查,比排在第2 位的韩国遭受的207 起几乎高出1 倍,比第 3 位的美国的152 起高出1 . 7 倍。
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文章编号 : C N4 3 —1 0 2 7 / F ( 2 0 1 3 ) 0 3 —0 1 3 义措施最大 的受 害 国。报 告称 最近 1 2周
一
1 . 与 出口企业 自身相关 的内部 原因 ( 1 ) 我 国出 口产 品结 构不 合理 从统计数据 上看 出, 我 国 出 口较 多 的 产品仍属 劳 动密 集 型产 品, 投入少、 见效 快、 科技含量较低 , 如纺织 、 工业 、 轻工产 品 和农 副产品等 , 这些产 品 , 一方面 由于我 国 资源 相对 丰富 , 劳动力价格低廉 , 自然产 品 价格 也就相对较 低 , 且这些 产 品在 国际市
场上 长期 呈 过 度 竞 争 的 态 势 。我 国 经 济 的
作
者: 中 南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商 学 院 ; 湖 南, 高居全球首 位 。墨西 哥 、 乌拉 圭和 巴拉 圭
长 沙, 4 1 0 0 0 4
等拉美 国家 紧随其 后 。这期 间共 有 1 4项
贸易保 护措施针对 中国出口产 品。
2 .对 华 产 品 提 起 反 倾 销 调 查 的 范 围
自2 0 0 1年 1 2月 1 1日我 国正式 加入
世贸组织 以来 , 随着我 国经济 规模 不断增
加, 中国经济 融人 世界 经济 的程度 日益加 深, 中国已经 成 为贸易保 护 主义 的主要对 象国 , 遭 遇的贸易 摩擦也 呈现 快速增 长态 势 。特别是 国际金融 危机爆 发后 , 全 球经
济的持续低迷 , 世界 各 国纷纷 出 台保 护本
国经济 的措 施 , 贸易保 护 主 义不 断 升 温 。 为应对 中国 日益增长的 出口贸易所带来 的 竞争格局的变 化 , 各 国和地 区对华频 繁进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出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频频遭受国外企业的反倾销立案调查,给国内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的障碍和压力,反倾销以成为中国企业目前难以逾越同时又必须逾越的一道障碍。
那么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怎样一个现状呢?而我们又应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防范,以及对已被指控具有反倾销行为的企业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本文从倾销与反倾销概念出发,来界定怎样的行为才是倾销行为,对怎样的行为才被视为正当的反倾销行为。
文章论述说明了中国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现状、防范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国外市场的竞争力立足于世界之林,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反倾销案已经成为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中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
中国目前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案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和盐类的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以来,中国企业就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行为的反倾销案立案调查。
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
上个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30. 5起,比80年代年平均增加24起。
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到目前,反倾销指控的国家涉及到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六大洲的32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遭受反倾销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反倾销指控集中在五矿、化工、轻纺、土畜等产业,涉及到工农业产品4000多种。
中国企业遭受的立案调查和中国企业的出口总额是极其不成比例的,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提到反倾销当然也就离不开倾销这个话题。
下面我就讲一下什么是倾销:1994年的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如果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外一国商业渠道,该产品被认为是倾销。
倾销主要分为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两大类:(1)商品倾销:A、持续性倾销:或称为国际价格歧视,是国内垄断者通过在国内市场(通过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加强隔离)上的卖价高于国际市场(必须面对外国生产者的竞争),使总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持续倾向。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反倾销原因、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包括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倾销。
偶然性倾销一般是为了销售出口积压品等实行的倾销,一般不会招致反倾销诉讼;对于长期倾销除非有政府的补贴,否则不会存在。
而国际上的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掠夺性倾销。
中国目前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遭受反倾销诉讼的频率高。
自1979年中国出口糖精及盐类首次遭受欧共体反倾销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一直频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立案已近500起,居世界各国之首。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频率越来越高。
比如在今年的7月初的一周内,美国方面就对中国产品进行了5项裁定和多起调查。
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可锻铸铁管件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终裁;7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浓缩苹果汁作出反倾销期间中的新发货商行政复审初裁;7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鲜蒜反倾销新发货商行政复审程序;7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美国的农用拖拉机、草地拖拉机和乘式剪草机及其零部件下达有限进口禁止令;7月9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作出反倾销终裁。
(二)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范围广。
不仅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智利、秘鲁、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印度、韩国等也对我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涉案产品包括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农产品等4500多种。
去年对中国28个省、市的253家轴承企业,涉案金额3亿美元的轴承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今年4月份美国商务部受理对中国出口彩电反倾销案件,6月份美国家纺产品有限公司向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对从中国进口立式金属顶熨衣板提起反倾销调查,8月份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对虾提起反倾销诉讼,甚至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打火机也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所以中国在国外遭受反倾销诉讼的商品无所不包。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其出口规模大,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钢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
这使得中国成为其他国家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
2. 中国的价格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以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为支撑,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然而,这也为其他国家提出倾销指控提供了理由。
3. 涉嫌倾销行为的普遍存在:倾销是指出口企业以较低价格销售产品,从而损害其他国家企业的利益。
一些中国企业可能存在倾销行为,而这也是其他国家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高效的贸易解决机制,通过对话、妥善处理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
2. 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中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对低价劳动力的依赖,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国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和核心竞争力,减少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
4.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调查,减少误解和争端的发生。
中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其出口贸易规模庞大和价格竞争力有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伴的国际反倾销浪潮也给我国外贸出口前景增添了阴影。
特别是近几年来主要贸易伙伴美欧屡次发起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积极组织我国企业应对国际社会的反倾销调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反倾销;现状;对策一、我国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的三大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反倾销是贸易摩擦最为普遍的现象。
仅以反倾销为例,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是在关贸总协定签署32年后的1979年,虽遭遇较晚,但升温很快,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逐年增加。
1.我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热点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产品走向世界,我国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也逐渐增多,尤其成为美欧反倾销调查的重点对象。
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受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遭遇反倾销也逐年增长。
据官方数据,2002年-2012年我国共遭遇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842起,涉案金额高达736亿美。
我国承担反倾销调查的比例占全球35%,此数据逐年上升。
在TBTs下的各种措施,对我国产品出口大大阻碍。
2.反倾销立案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转移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吸引外资,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出口增加的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剧,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调查范围也不断扩大。
2014年國外对我国产品进行的101项反倾销案调查中,机电产品占了23项,其次是化工产品、纺织品和贱金属。
3.技术壁垒逐渐增多除了遭遇传统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也不断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水产品、电子电器、化工品等诸多行业,这一趋势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制造成本增加、产业出现断层等现象逐渐严重。
4.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加在我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除了美国和欧盟外,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印度、巴西、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都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案例二
美国钢铁企业成功应对中国反倾销措施
案例描述
美国钢铁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反倾销措施,通过调整产品 出口策略、加强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合作等方式,成功应对 了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成功因素
灵活调整出口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品品质
失败应对反倾销案例
案例一
某中国家电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
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提高企业应对能力
增强企业风险意识
加强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反倾销知 识的了解,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和应对 能力。
教训二
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应 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完善反倾销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反倾销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完善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明确反倾销的适用范围、调查程序、裁定标准 等,提高反倾销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加强反倾销执法力度
加大对反倾销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和威慑力,维护正常的贸易秩 序。
涉案数量与金额
案件数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多个 国家和地区。
涉案金额巨大
部分反倾销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 响。
涉及行业与产品
行业分布广泛
反倾销案件涉及我国多个行业,包括钢铁、化工、纺织、电子等。
产品种类繁多
被指控倾销的产品种类繁多,既有原材料也有制成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电产品遭受反倾销现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上升,受到反倾销调查和针对性的措施也日益突出,认清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明确其原因,提出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关键词:家电产业反倾销倾销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lectrical appliances product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share rise, the counter-dumping investigation and the pointed measure which receiv es day by dayis also prominent ,clearly recognize overseas to our country product counter-dumpi ng indictmentreason, and tak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has become Our country Enter prise further toopen up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urgent matter.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 ysis overseas toChinese counter-dump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is clear about its r eason,proposesshould to the counter-dumping countermeasure.Key words:Family electrical industry;counter-dumping;dumping 引言作为 WTO 体系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产生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世界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国际间反倾销摩擦愈演愈烈。
中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
但同时,外国多中国产品反倾销案件也迅速增加,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出口贸易面临严重威胁,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其他特征和原因,一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倾销与反倾销1.1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
具体是指商品进入一国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在另一国市场上的价格,或者指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以人为的差别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构成倾销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出口商在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而国际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国;二是存在地理或关税上的壁垒,使得倾销到国外的商品不再低价流入国市场。
倾销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利益造成了损害,干扰进口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进口国自身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了解倾销的概念之后,顾名思义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反制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最终的反倾销措施就是对倾销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提高进口关税水平。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
根据 WTO《反倾销协议》,各国要对某个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需要证明其存在倾销和其对进口国国同类产业造成损害,不过该协议没有作出具体判断。
所以,反倾销措施这个WTO 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的合法手段,就被各国频频用来反对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竞争。
随着各国关税的进一步降低,用关税壁垒保护国产业已不大可能,而且关税减让是双方的,任何一方不得任意提高,而反倾销税的实施是单方的,进口国有自由裁量权,反倾销税也普遍高于关税,因此各国普遍采用这种既合法又便利的方法,转嫁经济危机,保护国工业,甚至扩大本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进口产品挤出国市场。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相关产业的合法手段,中国赞成和支持这一措施,并一贯反对以倾销方式破坏公平贸易竞争的秩序,反对以倾销损害贸易伙伴国相关企业的利益。
但是,中国坚决反对滥用反倾销,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保护和歧视性政策的手段。
现在,确实有一些国家利用某些贸易纠纷案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人为地夸大对方国家所谓倾销的幅度,并采取相关反倾销措施,给贸易出口国造成不应当的损失,给这些国家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给国际贸易公平秩序造成摩擦和动荡。
1.2 反倾销相关规定最早的可称作世界上第一部反倾销立法是 1904 年的加拿大反倾销法,该法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只要认定外国商品在加拿大市场上作差价销售,就构成倾销;二是认定倾销后,即可征特别关税,不需证明对本国同业有损伤,所以它是“自动适用”的。
比较起来,第二个作此立法的美国则走了一段弯路。
美国 1916 年的立法所规定的。
是前述用低价撵走为争者以支配市场的行为,并可对之定罪作刑事处理。
后因行不通而被 1921 年反倾销法取代, 出现了“对本国企业造成损伤”的第二层标准。
到了本世纪 30 年代,欧美各贸易大国都相继有了容小异的反倾销法。
立法的主要根据是'倾销有害论”。
这点在 1927 年国际联盟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的《最后报告》里写得十分清楚:“会议认为,倾销问题对于那些采取自由关税政策的各国特别重要,并强调了如下事实:消费者虽可因倾销在价格上得到某些暂时好处,但毫无疑问,倾销造成了生产与贸易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它所形成的有害影响比起廉价进口品带来的好处,是十分不上算的。
会议认为,必须把倾销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此目的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以便在世界围确立生产与贸易的稳定条件。
不难看出,这完全是从进口国角度说话的。
但是,到了 1933 年国际联盟“世界经济会议”上,代替出口国说话的声音就占了上风,它们的主要忧虑是限制或阻碍贸易渠道,被用作保护主义的手段。
1946-1947 年拟定的哈瓦那宪章和关贸总协定反倾销条款,正是在这两种声音和对立观点争论中妥协产生的。
·GATT 第 6 条虽直接地从美国反倾销法抄来,但却经过用出口国观点加以限制,最后成文的。
这个第 6 条的反对倾销的原则性和条文措词的含糊性,都为后来按国际贸易发展情况作不同解释,留下了余地。
迄今,GATT 第 6 条仍是 WTO 反倾销规则的纲。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句话。
第一句:缔约各方承认,用倾销方式把一国产品以低于该产品正常价值销入另一国商业领域,凡对一个缔约方境已有行业造成或威胁造成重要损伤,或者大大妨碍一国国行业建立者,应予谴责。
第二句:为抵消或制止倾销,一个缔约方得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
2我国家电行业生产和出口现状2.1 整体规模由于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外贸管理中采取了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出口登记制,给企业松了绑,更多的企业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推动了家电商品的出口。
入世后,我国家用电器出品企业增加了 9 巧家,其中个体企业数量增加近两倍,出口超过 1 千万美元的企业多达150 多家,出口金额 70 多亿美元,占全家电出口总额的 75.21%%,其中有巧家企业出口突破 1 亿美元大关。
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形成了以海尔、格力、美的、春兰、小天鹅、格兰仕、科龙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拥有设计、制造、销售体系,年产值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的生产企业集团。
随着外国资本加大、加快在华投资的力度,一批外国跨国家电企业积极在华投资建厂生产家电产品,如伊莱克斯、飞利浦、GE、松下、夏普、三星、飞达仕等企业在华建造生产基地。
我国的家电生产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我国家用电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两个三角洲和一个半岛,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的。
在的、等地,也形成了一定的家电生产规模。
另外,在、等省、市也分布着一些家电生产企业。
省是我国家电生产大省,主要家电生产企业又聚集在和市市号称“家电之乡”,拥有很多家电生产巨头。
主要产品有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吸尘器、电风扇、和各类小家电产品。
品种多,生产能力大。
市主要以外外资企业生产的小家电商品为主,投资商以台商为主,江、浙一带除生产洗衣机外,大部分产品是小家电商品,主要以、余的吸尘器、、慈溪、温洲等地的电热水杯、电熨斗、电动剃须刀、治炉等小家电为主。
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家电大型生产企业,与两个三角洲形成鼎足之势,特别是海尔已成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2.2 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我国制造的家电用电器商品有三十多个大类,上千个品种。
主要品种是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风扇、洗碗机、微波炉、电磁炉、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多用食品机以及美容器具、健身器具、厨房器具等。
自从我国家电电器出口以来,电风扇始终在家电商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彩电、空调器、电冰箱、微波炉、吸尘器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档家用电器商品出口高速增长,成为家电出口的大宗商品,其中,空调器等四种商品出口金额为 37.95 亿美元,占家用电器出口总额的 42.36%,这不仅代表了我国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有了很大突破,也是我国家电出口的持续增长的动力。
同时,我国小家电商品制造设计、工装、工艺、模具、款式、材料、包装等各个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出口额大幅提高,如,2004 年,电烤面包机出口额为 5.01 亿美元,电咖啡壶出口为 4.34 亿美元,多用食品加工机出口为 3.26 亿美元,电熨斗出口为 2.82 亿美元,电饭锅出口为 1.12 亿美元,电吹风出口为1,46 亿美元,其他电锅出口为 3.74 亿美元,电动剃须刀出口为 1.03 亿美元,我国的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2.3发展趋势由于家电商品出口结构的调整,随着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高档耐用家电商品出口逐年增加,使低档家电商品在逐步减少,出口经营单位也在发生变化。
大家电商品由于货值较高,需要有较大的资金和完整配套的售后服务。
因此,生产企业自营比例在逐渐增多,外贸公司在逐渐减少。
经营者的变化带来销售经营的思想的变化。
以前外贸公司什么都可以经营,因此用不着花钱创品牌,只要能创汇完成任务,就达到了预期目标。
现在生产企业销售经营的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他们只有让市场认同自己的产品,才可以获得利润,长期经营,否则别无他路。
因此生产企业的营销策划人员会千方百计培养市场、宣传品牌,将出口创汇与出口创牌结合起来,最后在国际市场创出我国的家电出口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