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习题集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编号为07015)共有单选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A、GAPB、GCPC、GLPD、GMPE、GSP2.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A、BPB、JPC、USPD、ChPE、以上都不是3. GLP的中文全称是(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E、分析质量管理规范4.下面哪些指标不是药物分析常用的效能指标()A、准确性B、回收率C、精密度D、检测限E、选择性5.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有()A、国家药典和地方标准B、国家药典、部标准和国家药监局标准C、国家药典、国家药监局标准(部标准)和地方标准D、国家药监局标准和地方标准E、国家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监局标准)6.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B、重量差异检查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范围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7.注射剂一般检查不包括()A、注射液的装量检查B、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C、注射液的无菌检查D、pH检查E、注射剂中防腐剂使用量的检查8.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E、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9.片重在0.3g或0.3g以上的片剂的质量差异限度为()A、±7.5%B、±5.0%C、5.0%D、7.0%E、±0.5%10.片剂或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是()A、含量相当于片重的百分数B、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C、g/100mLD、g/100gE、百分含量11.下列哪种色谱方法的流动相对色谱带的选择性无影响()A、液-固吸附色谱B、液-液分配色谱C、空间排阻色谱D、离子交换色谱12.在气-液色谱法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A、改变载气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速度C、改变柱长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13.在HPLC法中,为改变色谱柱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B、改变色谱柱的直径C、改变填料粒度D、改变色谱柱的长度14.色谱柱长2米,总理论塔板数为1600,若将色谱柱增加到4m,理论塔板数(/米)应当为()A、3200B、1600C、800D、40015.液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子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A、流动相流速B、流动相种类C、柱温16.表示色谱柱效率可以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载气流速17.色谱分析中其特征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的是()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D、峰面积E、峰高F、半峰宽18.要增加柱子的选择性能,应采取以下哪些有效措施()A、采用最佳线速B、减少流动相对组分亲和力C、增加柱长D、增大相比率E、使用高选择性固定相F、增加理论塔板数G、采用细颗粒固定相载体 H、减少柱外效应I、增加柱温19.指出下列哪种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柱长增加B、相比增加C、降低柱温D、流动相速度降低2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色谱分析法()A、HPLCB、UVC、MSD、IR二、名词解释题21.准确度22.精密度23.检测限24.定量限25.范围26.总体27.样本28.生物检定29.标准品30.供试品31.熔点32.初熔33.全熔34.旋光测定法35.比旋度36.滴定分析法37.滴定液38.碘量法39.溴量法40.专属性41.电磁波谱42.发射光谱43.吸收光谱44.荧光光谱45.线性三、计算题46.对乙酰氨基酚中氯化物检查:取供试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冷却,过滤,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ug/ml)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习题集成人、网络教育学院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编号为07015)共有单选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的英文缩写是( )A、GAPB、GCPC、GLPD、GMPE、GSP2.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A、BPB、JPC、USPD、ChPE、以上都不是3. GLP的中文全称是(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D、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E、分析质量管理规4.下面哪些指标不是药物分析常用的效能指标()A、准确性B、回收率C、精密度D、检测限E、选择性5.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有()A、国家药典和地方标准B、国家药典、部标准和国家药监局标准C、国家药典、国家药监局标准(部标准)和地方标准D、国家药监局标准和地方标准E、国家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监局标准)6.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B、重量差异检查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围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7.注射剂一般检查不包括()A、注射液的装量检查B、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C、注射液的无菌检查D、pH检查E、注射剂中防腐剂使用量的检查8.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E、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9.片重在0.3g或0.3g以上的片剂的质量差异限度为()A、±7.5%B、±5.0%C、5.0%D、7.0%E、±0.5%10.片剂或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是()A、含量相当于片重的百分数B、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C、g/100mLD、g/100gE、百分含量11.下列哪种色谱方法的流动相对色谱带的选择性无影响()A、液-固吸附色谱B、液-液分配色谱C、空间排阻色谱D、离子交换色谱12.在气-液色谱法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A、改变载气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速度C、改变柱长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13.在HPLC法中,为改变色谱柱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B、改变色谱柱的直径C、改变填料粒度D、改变色谱柱的长度14.色谱柱长2米,总理论塔板数为1600,若将色谱柱增加到4m,理论塔板数(/米)应当为()A、3200B、1600C、800D、40015.液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子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A、流动相流速B、流动相种类C、柱温16.表示色谱柱效率可以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载气流速17.色谱分析中其特征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的是()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D、峰面积E、峰高F、半峰宽18.要增加柱子的选择性能,应采取以下哪些有效措施()A、采用最佳线速B、减少流动相对组分亲和力C、增加柱长D、增大相比率E、使用高选择性固定相F、增加理论塔板数G、采用细颗粒固定相载体 H、减少柱外效应I、增加柱温19.指出下列哪种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柱长增加B、相比增加C、降低柱温D、流动相速度降低2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色谱分析法()A、HPLCB、UVC、MSD、IR二、名词解释题21.准确度22.精密度23.检测限24.定量限25.围26.总体27.样本28.生物检定29.标准品30.供试品31.熔点32.初熔33.全熔34.旋光测定法35.比旋度36.滴定分析法37.滴定液38.碘量法39.溴量法40.专属性41.电磁波谱42.发射光谱43.吸收光谱44.荧光光谱45.线性三、计算题46.对乙酰氨基酚中氯化物检查:取供试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冷却,过滤,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ug/ml)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药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考核试卷

B.检测限是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指标
C.定量限是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指标
D.检测限是分析方法准确性的指标
17.在药品质量检验中,对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以下哪个方法最为准确?()
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B.薄层色谱法
C.滴定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18.以下哪个检验项目不属于药品的常规检验项目?()
7.在药品质量检验中,所有的检验项目都应该每天进行校准。()
8.药品质量控制图只能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不能用于监控检验方法的性能。()
9.药品质量检验中,定量限总是高于检测限。()
10.药品质量检验的结果仅取决于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设备的精确度。()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9.以下哪个方法不适用于药品中有机杂质的检查?()
A.薄层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紫外可见光谱法
10.在药品质量控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不包括()
A.分辨率高
B.检测灵敏度高
C.分析速度快
D.对样品的纯度要求低
11.关于药品质量控制中的质量控制图,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质量控制图用于监测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3.方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检验方法的适用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和定量限等,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药品稳定性检验是确保药品在规定条件下质量不变的检测。常用方法包括加速稳定性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温度敏感性试验等,以评估药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1.药品质量控制仅涉及药品的生产环节。()
2.药品质量检验中,精密度高的方法一定具有高准确度。()
《药物分析学》第十五章检测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学》第十五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对药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工作应遵循()A、药物分析 B、国家药典 C、物理化学手册 D、地方标准2.我国解放后第一版药典出版于()A、1951年B、1950年C、1952年D、1953年3.至今为止,我国共出版了几版药典()A、8版B、5版C、7版D、6版4.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证明()A、未知药物真伪B、已知药物真伪C、已知药物疗效D、未知药物纯度5.西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首选的分析方法是()A、容量法B、色谱法C、分光光度法D、重量分析法6.影响药物有效性检查项目不包括()A、结晶细度及晶型B、含量均匀度C、稀释度D、酸度7.红外压片时,盐酸盐药物宜用()压片A、KBrB、KIC、KClD、NaBr8.药物不纯,则熔距()A、增长B、缩短C、不变D、消失9.建国以来,我国共出版过()个药典A、5B、6C、7D、8E、910.除一般规定外,药品稳定性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强光B、高温C、高湿度D、pH11.中国药典凡列中规定:检查项下包括()A、片剂含量均匀性B、药品的临床有效性C、药品纯度要求D、安全性E、以上都对12.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不包括()A、名称B、性状C、鉴别D、含量测定E、制法13.中国药典规定折光率n t D中t为()A、10℃B、20℃C、25℃D、0℃E、37℃14.我国共出版过()个药典A、六个195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B、五个195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C、八个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D、八个1953年,1958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E、九个1953年,1958年,1963年,1968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15.葡萄糖可采用哪些方法测定含量()A、旋光法B、折光法C、碘量法D、高碘酸盐法E、以上均对二、填空题1.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和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完整版)药品检验工考试真题附答案

(完整版)药品检验工考试真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药品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 气相色谱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B2. 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定药品的熔点?()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熔点仪C. 高效液相色谱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B3. 药品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生物活性检测法?()A. 理化分析方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微生物限度检查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C4. 下列哪种药品不得添加着色剂、香料、矫味剂及防腐剂?()A. 儿童用药B. 注射剂C. 中药提取物D. 化学原料药答案:B5. 药品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光谱分析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 气相色谱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D6. 下列哪种药品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A. 注射剂B. 片剂C. 胶囊剂D. 颗粒剂答案:A7. 药品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薄层色谱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 气相色谱法D. 薄层色谱法答案:D8. 以下哪种药品需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A. 片剂B. 注射剂C. 胶囊剂D. 粉针剂答案:A9. 药品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滴定分析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 气相色谱法D. 酸碱滴定法答案:D10. 下列哪种药品不得添加防腐剂?()A. 儿童用药B. 注射剂C. 中药提取物D. 化学原料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包括:取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检验、结果判定、报告2. 药品检验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色谱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3. 药品检验中,微生物限度检查主要包括:细菌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GMP检查考核试卷(质量部门)

药品GMP检查考核试卷(质量部门)(满分100 时间40分钟)姓名部门岗位(职务)考核时间成绩一、填空题(任选10题,每题2分,共20分)1.药品质量必须达到、、稳定性、有效性、合法性。
2.最终灭菌注射液药品的暴露工序应在级的洁净区内生产。
3.洁净室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尘粒数测定频率是每对关键操作点测定一次;沉降菌是C级每测定一次,三十万级每测定一次。
4.检验样品的取样量一般应按全检所需数量的倍取样。
5.一般情况下,紫外灯最长使用期限为小时。
6.菌种从购入至使用销毁需填写的记录《》、《》、《》、《》。
7.滴定液的标定中,标定和复标的相对偏差均不得超过,以标定计算所得平均值和复标计算所得平均值为各自测量值,计算两者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否则应重新标定。
8.新购的、、等玻璃计量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校正、编号,填写《小容量玻璃仪器效正记录》。
检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9.生产、检验设备均应有记录,并由专人管理。
10.洁净区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压的静压差应帕,并应有指示的装置。
11.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
12.工艺用水分为、、3类。
13.消毒洁净工具所使用的消毒剂轮换使用,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14.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区)内的温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二、选择题(任选20题,每题3分,共60分)1.批的划分,表述正确的有()A、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B、中药固体制剂,如采用分次混合,经验证在规定限度内,所生产一定数量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C、液体制剂以灌装(封)前经同一台混合设备最后一次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2.十万级洁净度尘粒最大允许数/m3为()A、≥5μm的粒子数应≤20000粒/m3B、≥5μm的粒子数应≤60000粒/m3C、≥0.5μm的粒子数应≤10500000粒/m3D、≥0.5μm的粒子数应≤3500000粒/m33.原辅料的取样根据总件数确定取样件数。
药品检测技术基础知识选择题附答案

基础知识选择题1.药典规定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系指不超过()。
A.1B.1.001C.1.01D.1.1012.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 )。
A.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控制B.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鉴定的基础和依据C.帮助药品检验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和信誉D.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与实施3.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药理作用B.生物利用度C.理化性质D.鉴别、检查、质量测定4.制造与供应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药品是()。
A.违法行为B.不道德行为C.错误行为D.可谅解行为5.药品是指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质,主要作用是()。
A.预防、治疗、诊断B.治疗C.防治D.改善体质6. 药典规定某药物需水浴30min后放冷至室温,水浴温度是指( )。
A.100CB.98~100 CC. 60~70 CD.40~50 C7.药典规定供试品做酸碱性试验时,未指明指示剂名称的是()。
A.酚酞指示剂B. pH试纸C.石蕊试纸D.甲基橙指示剂8. 某企业送检样品,样品总件数为100件,则应取样的件数为( )。
A.100B.10C.11D.129. 药厂水种类不包括( )。
D.生活用水A.生产用水B.锅炉用水C.污水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15年版)二部未收载的药品是()。
A.化学药品B.生物制品C.生化药品D.放射性药晶11.《中国药典》(2015年版)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采用的方法是()。
A.容量分析法B.色谱法C.光谱分析法D.升华法26. 原始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中某页或某栏大部分为空白应该()。
A.标注“以下为空白”B.画斜线C.画长横线D.标注“以下无效”27.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
A.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标准B.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整定的基础和依据C.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和实践D.树立全国自上而下的药品检验机构的技术权威性和合法地位28.标准操作规程的英文简称为()。
药师药物分析(检测)专业技术考试题库附答案

药师药物分析(检测)专业技术考试题库附答案1.于Na2CO3溶液中加AgNO3试液,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经振摇即溶解,继续加AgNO3试液,生成的沉淀则不再溶解,该药物应是A、盐酸可待因B、咖啡因C、新霉素D、维生素CE、苯巴比妥参考答案:E2.盐酸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等药物的共同鉴别反应是A、芳香第一胺反应B、氯化物反应C、水解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芳环的取代反应参考答案:B3.盐酸普鲁卡因加NaOH溶液,加热水解后,其水解液加HCl酸化,则析出白色沉淀,该沉淀应为A、二乙胺基乙醇B、苯甲酸C、水杨酸D、对氨基水杨酸E、对氨基苯甲酸参考答案:E4.苯并二氮杂?类药物溶于浓硫酸后可()A、呈现荧光B、生成沉淀C、产生气体D、发生分解E、无现象参考答案:A5.《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百分比是指。
()A、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克B、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C、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D、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千克E、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参考答案:B6.缩写Ph.Eur代表()A、英国药典B、美国药典C、欧洲药典D、国际药典E、中国药典参考答案:C7.下列药品标准属于法定标准的是()A、《中国药典》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市颁标册E、行业标准参考答案:A8.采用氧化反应鉴别肾上腺素时,需用的试剂为_____。
A、二氧化锰B、羧甲基纤维素钠C、硫氰酸铵溶液D、醋酸汞试液E、过氧化氢试液参考答案:E9.可直接用芳香第一胺反应进行鉴别的药物是A、盐酸普鲁卡因B、盐酸利多卡因C、盐酸丁卡因D、对乙酰氨基酚E、肾上腺素参考答案:A10.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采用()A、非水溶液滴定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银量法D、酸碱滴定法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参考答案:B11.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査是利用()A、旋光性的差异B、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C、溶解行为的差异D、颜色的差异E、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参考答案:B12.药品的质量标准应处于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试卷
及答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二)》试卷
班级:2015级化学制药1班(共40人)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的依据是(A )
A 朗伯-比耳定律
B F=K
C C 线性关系
D 塔板理论
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入max254nm),应使用的光源为(B )A 钨灯 B 氘灯 C 氙灯 D 空心阴极灯
3.除另有规定外,崩解时限检查温度为( C )
A 20℃
B 25℃
C 37℃
D 40℃
4.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C )。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开始后
C 滴定至近终点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5.颗粒剂检查溶化性所用热水的温度为C A 98~100℃ B 70~80℃ C 40~50℃ D 10~30℃
6.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为( D )
A 百分含量
B 主成分的含量
C 标示量
D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7.需检查热原的制剂是( C )。
A 片剂
B 胶囊剂
C 注射剂
D 颗粒剂
8.石英吸收池适用于( C )。
A 可见光区
B 紫外光区
C 可见和紫外光区 D以上均不对9.在薄层色谱法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温度为( A )
A 120℃
B 80℃
C 110℃
D 60℃
10.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 D )的检查。
A 重量差异
B 脆碎度
C 溶出度
D 崩解时限
11.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为( A )
A 15min
B 30min
C 45min
D 1h
12.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B )以下的重量
A B C D
13.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紫外光区波长范围为( C )。
A 100~200nm
B 200~400nm
C 400~760nm
D 760~1250nm 14.全检中只要有( A )项不符合规定,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A 一
B 二
C 三
D 五
15.碘量法中使用的指示剂是( D )。
A 甲基橙
B 酚酞
C 甲基红
D 淀粉
16.《中国药典》(2015版)中常温系指( C )。
A 0~10℃
B 10~20℃
C 10~30℃
D 30~40℃17.干扰注射剂含量测定的附加剂有( D )
A 抗氧剂
B 助溶剂
C 抑菌剂
D 渗透压调节剂18.适用于升华性成分提取的方法是(C )
A 回流法 B水蒸汽蒸馏法 C微量升华法 D超声波提取法19.“TLC”是指( A )A薄层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20.片剂溶出度检查操作中,溶出杯内溶剂温度应保持在(C )A 20 ℃
B ℃ 30
C 37±℃
D 45 ℃
21.中国药典薄层色谱鉴别中,大多数品种采用( B )
A聚酰胺薄层色谱法 B硅胶薄层色谱法 C氧化铝薄层色谱法D纤维素薄层色谱法
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缩写为(D )。
A HPLC
B TL
C C IR
D UV
23.获得( A)的色谱图是保证定性定量质量的前提。
A 斑点清晰 B大 C小 D相似
24.《中国药典》规定分光光度法以( A )作为测定波长。
A最大吸收波长 B透光率 C吸收度 D吸收系数
25.中国药典规定取某样品约,其称量范围是(C )
A ~
B ~
C ~
D ~
26.溶化性检查适用于( A)
A 颗粒剂
B 煎膏剂
C 丸剂
D 片剂
27.平均片重0.30g以下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规定为( B )。
A ±1%
B ±%
C ±%
D ±%
28.吸收光谱曲线的纵坐标为吸收度,横坐标为( B )
A 浓度
B 波长
C 时间
D 温度
29.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流动相过滤应用( B )
A μm 滤膜
B μm滤膜
C μm 滤膜
D μm滤膜
30. 自制薄层板时,除另有规定外,固定相和水的比例一般是( C )
A 1:1
B 1:2
C 1:3
D 1:4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操作中应选用的仪器是
A量筒 B分析天平(感量) C托盘天平 D移液管 E量瓶1.含量测定时,取供试品约0.2g,精密称定使用( B )2.配制硝酸银滴定液时,称取硝酸银使用( C )
3.测定某注射液含量时,精密量取注射液2ml使用( D )4.砷盐检查中,配制标准砷溶液1000ml使用( E )5.溶解某样品,加20ml新沸放冷的水使用( A )
[6~10] 下列分析方法的英文缩写是
A TCL
B UV
C HPLC
D GC
E IR
6.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
7. 红外分光光度法( E )
8. 薄层色谱法( A )
9. 高效液相色谱法(C )
10. 气相色谱法( D )
请将配伍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三、综合分析题(每空2-3分,共 20 分)
某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
20片供试品总重,
1、平均片重 g;
2、重量差异限度为±5% 。
3、允许片重范围:。
4、重量差异限度增大1倍时的片重范围:。
每片重量(g):
5、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片
6、超出重量差异限度1倍片
7、标准规定:,。
8、结果判定:(填写符合规定或不符合规定)
四、计算题(每题10 分)
维生素B1注射液(规格为2ml:100mg)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照分光光度法,在264nm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按C12H17 的吸收系数(E)为421 计算,《中国药典》(2015)二部规定本品含维生素B1注射液(C12H17 )应为标示量的%~%。
试计算本品含量是否符合规定。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1~10
11~20
21~30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1~10
三、综合分析题(每空2-3分,共 20 分)
1、 2、
3、 4、5、 6、7、
8、
四、计算题(每题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