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样机评审表
试产样机评审表

6、小试样机制造中反馈的严重技术问题、影响小试样机制造正常进行和制造生产效率的问题是否全已解决或有解决方案和计划?
应为"是",根据内部质量专题报告、变更控制流程、生产工艺品质问题反馈、相应的工作联络单结果确定。
这里关注TR6到TR7期间供应能力和可能的峰值需求及早期市场发货需求之间的风险。
13、是否有运输和物流计划并有足够的供应能力?
为TR6之后的活动进行准备度评估
14、生产测试能力是否达到预定质量水平?
15、质量计划(生产线和操作员资格要求、产品可靠性测试)是否实施?
16、所有规程已经确定并且符合公司质量策略(如:符合ISO要求)?
17、制造系统是否准备好?
专指试制方面的准备度评估,和量产有差异。
文档
1、所要求文件是否归档?
《IPD文档清单库》中要求于TR6前归档文档都必须归档.输出:已归档的文件清单
规格
1、提交评审的小试样机产品测试、小试样机内部用户试用活动是否已完成?
以该产品测试报告评审结果为准。
2、小试样机是否可以实现《总体技术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规格?
1)如果硬件物料经过IQC正确检验,则认为合格;
4、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热测试试验要求?
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5、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环境试验要求?
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6、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安规试验的设计要求?
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7、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EMC试验的设计要求?
试产样机评审表
项目名称:
评审项
产品开发TR3评审要素表

数量足够满足试用需求
数量是否有变化的信息
为后续采购小批量和批量准备的详细BOM的评
审是否完成?
后续物料准 备
1/2
评审结果
备注
链接:评审报告或记录; 测试报告或记录 链接:文档计划
链接:模块级评审报告
链接:各资料开发交付件评审报告 链接:评审报告或记录; 测试报告或记录;缺陷跟踪系统 链接:缺陷跟踪系统 链接:风险管理 链接:样机测试方案sub-TR评审记录 链接:样机测试方案评审记录
C
TR3评审要素表
产品名称/版本:
项目
评审要素
评审操作指导
所有模块相关的需求规格是否全部实现?
特别地,包括工程设计需求规范(可测试性、
可制造性、可靠性)、可实施性需求规范、资
料、结构需求等没有实现或已经修改的规格,
必须受控更改,并及时更改。
模块级设计 实现满足度
系统联调和样机试装中是否存在装配方面的缺 陷? 所有交付件是否都已经过评审/测试?评审/测
收集TR1-TR4之间所有sub-TR的情况,进行综
试报告是否可以接受?
合评估。
要求在TR4前归档的文档是否全部完成更新并 《文档计划》中要求于TR4前归档的技术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归档?
(如开发文档、测试文档等)都必须通过配置
管理员归档到产品数据管理信息系统。
模块级评审(Sub-TR、同行评审)是否按时完
成,并能符合产品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要
模块级评审 求?
资料开发交付件是否通过评审,评审中的遗留 对遗留问题应明确责任人跟踪解决并更新交付
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件设计
所有模块是否完成开发和测试?是否所有已发
华为IPD流程PDP产品开发7个TR评审表各要素文字版

华为IPD流程PDP产品开发7个TR评审表各要素文字版IPD产品开发流程7个TR评审要素文字版一、TR1评审检查项财务1产品目标成本是否已设定?质量1是否确定认证要求?2是否已完成认证需求分析?市场1市场需求与产品包需求是否匹配?2产品需求是否与产品成本目标相符?3客户需求是否得到验证?研发(SE)1产品包需求是否清晰?2选择的产品概念中的关键设计点是否可行3我司产品的主要卖点是否能与竞争对手产品竞争4产品包概念是否满足成本要求?研发(硬件)1产品概念使用新的PCB和芯片技术及成熟度是否满足开发和交付的需要?研发(软件)1软件需求分析是否完成?2产品卖点的软件部分评审是否完成?3方案的可行性是否评估完成?研发(结构)1客户外观需求中是否有特殊的工艺需求?如果有,是否已经过初步内部评审?2是否有同类竞品机型作为设计参考?研发(硬件测试)1产品包包含的需求或新技术,评估现有资源及用例是否满意当前硬件可测试性需求及风险?4可测试性需求分析是否完成?采购1关键物料的供应商/物料选择策略是否曾经确定?2新器件是否吻合器件路标库要求。
3是否已确定物料可采购性需求?4Sourcing Team的行动计划是否明确?风险分析是否完成?2、TR2评审检查项财务1目标成本分解(技术方案)是否已给SE?质量1是否确认客户质量标准?2是否签核客户质量和谈?3认证标准是否评估?市场1产品规格是否吻归并覆盖大部分目标市场需求?2市场是否有变化息影响目前产品合作力?3产品规格是否符合产品成本及定价要求?研发(SE)1所有产品包需求是否清晰地定义并映射到产品设计规格中?2是否完成需求跟踪的双向自检?研发(硬件)1是否遗留器件质量题目和采购风险?研发(软件)1软件功能分解是否完成?2器部件驱动评估是否完成?3软件方案是否确定?研发(结构)1此阶段的ID及工艺说明是否进一步明确?2ID及堆叠及硬件摆件是否已经过了初审?3新工艺是否满足产品(和模块)的可测试性设计需求?研发(工业设计)1CORE的初步设计是否完成?(ID,方案)2工艺设计初步自评是否可行?(CMF,资源)研发(硬件测试)1是否已获取细分市场的产品质量标准?2测试方案及计划(初稿)是否确定?研发(软件测试)1测试方案及计划(初稿)是否确定?三、TR3评审检查项财务1成本费用归集的财务模板是否已确定,成本关键器件清单或功能组合模块是否明确?2目标成本分解(技术方案)是否与SE核对一致?质量1质量目标和计划有否审批?2认证计划是否评审OK?市场1产品设计方案是否完全满足市场需求?2推广资料是否与设计方案相匹配?3开辟计划是否满意推广样机工夫,数量和质量要求?4市场是否有变化息影响目前产品合作力?研发(SE)1各模块的设计是否落实了产品的规格项和性能要求?2设计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是否得到解决或制定经过评审的解决计划?3概要设计里是否落实了EMC、安规、防护、环境、热设计、环保等需求?研发(硬件)1关键电子物料评审是否完成?2电气性能评审是否完成?研发(软件)1器部件选型评审是否完成?2各种认证的准备(研发部分)是否完成?3功能开发是否在按计划实施(各项需求等)?4软件合作模式是否确定?5硬件的原理图,软件是否参与评审并确定?6是否有知识产权和专利的风险排查?4、TR4评审检查项财务1目标成本及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统计分析报告是否评审完成?质量1是否制定PCBA封样计划?2是否收集关键物料管控跟踪表?3是否准备认证资料&样机?市场1开发进展及样机状态是否符合推广计划要求?2产品包需求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市场需求?3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是否影响推广及开发计划?4市场需求的关键点上开发状态是否正常,有何风险?研发(SE)1所有模块相关的设计规格是否全部实现?研发(硬件)1所有硬件单位和相关模块是否完成开辟和测试?题目是否得到记录和跟踪?2研发自测报告是否已供应?研发(软件)1驱动器部件调试是否完成?2硬测需求是否合入?3可出产性需求是否合入?4研发自测是否完成?是否提供自测报告?研发(结构)1MD详细设计是否满足工业设计规格书的要求?是否通过内部,客户,模厂评审?2结构CNC是否自装机进行初步验证?3整机公差评审是否已完成?公差评审报告是否完成?5、TR4A评审检查项财务1目标成本及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统计分析报告是否评审完成?质量1是否更新关键物料管控跟踪表?2是否更新项目物料跟踪表?3关键物料检查治具是否到位?4是否曾经送样认证?5是否反馈认证问题点研发改善?6是否已经制定封样计划表?市场1开发进展及样机状态是否符合推广计划要求?2产品包需求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市场需求?3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是否影响推广及开辟计划?研发(SE)1是否有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否已得到充分的评审?研发(硬件)1整机是否满足相应的EMC、热设计、可靠性、安规规范?2天线是否已经完成调试?研发(软件)1需求是否已经封闭?2器部件效果的优化是否通过客观标准?3软件开辟&Debug是否按照节点要求在进行?4软件需求实现率是否达到85%?研发(结构)1整机是否满足相应的EMC、热设计、可靠性、安规规范?2整机试产中的ID/MD方面的问题是否得到跟踪解决?3本专业的致命、严重遗留问题是否持续解决?4公差相关问题是否已得到验证?六、TR5评审检查项财务1目标成本及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统计分析报告是否评审完成?质量1阶段质量目标是否达成?2封样计划表是否完成?3送样认证是否完成?4认证问题点是否已改善?。
样机评审报告

样机评审报告一、引言样机评审是产品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对样机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帮助产品团队更好地完善产品。
本报告对某款样机进行了评审,并对其功能、性能、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旨在为研发团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样机概述该样机为一款新型智能手表,具有丰富的功能和美观的外观设计。
手表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技术,能够提供健康监测、通信、导航等多种服务,同时具备时尚的外观和舒适的佩戴感。
手表内部配备了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内存,具备流畅的操作体验,表带和表壳采用优质材料制作,非常耐用。
三、功能评估1. 健康监测功能:手表采用了光学传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并生成健康报告。
经过测试,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且报告清晰易懂。
2. 通信功能:手表支持蓝牙连接,可以与智能手机进行数据交互和通话。
通过测试,通信稳定,语音清晰,操作简便。
3. 导航功能:手表内置了GPS芯片,可实现精准导航功能。
测试中发现,导航准确度高,定位速度快,用户体验良好。
4. 娱乐功能:手表支持音乐播放、拍照和社交媒体应用等娱乐功能。
测试结果显示,音质优秀,照片清晰度高,打开应用迅速。
四、性能评估1. 处理器性能:手表配备了一款高性能处理器,经过测试,运行速度快,响应迅速,能够流畅地处理各种复杂任务。
2. 电池续航:手表内置了大容量电池,经过测试,正常使用情况下,一次充满电可支持连续使用48小时以上,续航时间符合用户需求。
3. 存储容量:手表配备了大容量存储器,可存储大量的图片、音乐和应用等数据,测试结果显示存储速度快,读取稳定。
五、设计评估1. 外观设计:手表采用了时尚简约的设计风格,表盘精致美观,表带舒适柔软,适合不同腕围用户佩戴。
经过评估,外观设计符合时尚潮流,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2. 操作界面:手表操作界面简洁直观,采用了触控屏幕和侧键相结合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指轻松完成各项操作。
样机评审要素

序号
评审要点
1 整体评审要素 1.1 样机的各个功能实现是否已完善 1.2 样机测试是否已完成,是否有测试报告? 1.3 测试报告结论是否已合格? 1.4 样机测试的缺陷还有那些未解决,解决完成时间是否有计划? 1.5 产品规格书是否已提供? 1.6 整机的各个模块设计是否已完整?(包括包装) 1.7 设计开发的风险是否已考虑,并有规避风险的方法?
2 电气模块 2.1 线路板各个功能是否已完成实现,是否有隐患? 2.2 线路板设计是否已是最终版本,版本号是多少? 2.3 线路板是否经过评审 2.4 软件功能是否已经完善?后续是否需要升级? 2.5 软件是否经过验证? 2.6 是否考虑电磁兼容,安规? 2.7 各个标准件的质量要求是否有?
3 结构 3.1 外观结构是否经过评审? 3.2 产品内部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考虑走线布局? 3.3 内部钣金结构是否考虑过可生产、可制造、可维修? 3.4 是否考虑到配件的可更换性(消耗性配件,如空气过滤器等) 3.5 内部结构是否经过评审?
4 工艺 2.6 工艺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2.6 是否有难以实现的工艺?如何解决 2.6 该工艺是否成熟?需要提前准备什么资料?
是否有组装的工装夹具?
2.6 线束加工、布局是否合理? 5 控制程序
2.6 控制程序是否已验证? 2.6 控制程序是否有可检验的方法? 2.6 液晶图库 2.6 液晶图库是否已设计完善,有无BUG? 2.6 若有BUG,什么时候可以修改完成? 2.6 包装 2.6 包装设计是否已完成? 2.6 包装设计是否可以达到运输、保护产品的目的? 2.6 包装是否考虑到空运、陆运、海运? 2.6 丝印 2.6 丝印图案是否已设计完成?
PCB设计任务工作评审表

PCB设计任务工作评审流程表
1.本表格为跟进确认工作任务用,不作为工作任务单
2.工作任务单下达后,作为工作任务单的附件
3.后一步骤责任人作为前一步骤工作的审核人,前一步骤工作完成审核后接口人在接收到资料后签字确认,工作任务实际执行人转移,任务跟进人继续跟进
4.本表中的工作任务某步骤出现问题无法继续下一步骤时,本表自行终止,除任务临时结束外,重新填写新的表格,之前的表格作为附件,序号随之加1,编号维持前一表格
5.当一个工作任务评审流程表结束后即为一个工作任务的结束
6.任何一个工作步骤结束都应该有相应的证明文件存在,证明文件作为此表的附件
7.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负责人,一份作为研发任务表的附件存档,当任务完成时以完成的表格作为结项表格替换任务下发时的存档表格,证明任务关闭。
8.本表格作为研发绩效考核和考评的依据,也是工作成果的体现
任务负责人:审核:批准:。
产品开发TR5评审要素表

防护测试是否通过?
热测试是否通过? 需求实现
必须通过。TR3是基于样机的测试,即使测试中出现 问题,但问题能够定位,在样机上整改能通过测试, 并且对于整改措施,专业实验室工程师与产品线沟通 达成共识,确认对策措施能够落实到产品中,也认为 该产品已经达到A级要求。 判定的依据为专业实验室 的实验报告。如未通过,请将不合格部分在备注中列 出。
识,确认对策措施能够落实到产品中,也认为该产品
交付件2:计划模板中“EMC测试”《EMC测试报告
已经达到A级要求。 判定的依据为专业实验室的实验
》
报告。EMC要求由《系统需求规格》定义。如未通
过,请将不合格部分在备注中列出。 同时,需要根
据后续活动需要考虑是否进行CE、FCC、3C测试认证
。
是否完成国际认证测试?
必须通过。 TR3是基于样机的测试,即使测试中出现
问题,但问题能够定位,在样机上整改能通过测试,
并且对于整改措施,专业实验室工程师与产品线沟通
达成共识,确认对策措施能够落实到产品中,也认为
该产品已经达到A级要求。 判定的依据为专业实验室
的实验报告。如未通过,请将不合格部分在备注中列
出。
1/2
说明
备注 建议:拟制一篇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描述系统设计 规格实现情况、遗留问题等。 建议:拟制一篇系统集成测试报告,详细描述系统 设计规格实现情况、遗留问题等。 计划模板中“环境测试”《环境测试报告》
热测试是否通过? 需求实现
必须通过。 TR3是基于样机的测试,即使测试中出现 问题,但问题能够定位,在样机上整改能通过测试, 并且对于整改措施,专业实验室工程师与产品线沟通 达成共识,确认对策措施能够落实到产品中,也认为 该产品已经达到A级要求。 判定的依据为专业实验室 的实验报告。如未通过,请将不合格部分在备注中列 出。
模具样机评审表

评审次数: 口 第一次 项目名称 参与评审 人员 R&D 项目编号 业务 采购 评审主持 PIE PQE 评审日期 财务 项管
口第二次 口 第三
模具样机评审输入文件: 设计方案、客户需求表、产品设计标准书、装配工艺、品质,安全要求、问题点清单。 评审主要内容 评审项目 外型是否满足客户产品标准要求? 表面纹面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外观 颜色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LOGO、丝印刻度、位置内容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表面处理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产品的工作原理、使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产品速度、温度、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功能 产品的各个档位工作,各个功能要求是否满足客户要 求? 产品的功率、电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产品的表面温升是否满足行业要求? 产品噪音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性能 堵胶测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产品持续通电工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产品的装配工艺是否合理? 产品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 产品的尺寸配合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产品的内部布线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产品的传动机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环境测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跌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环境、机 冲击测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械性试验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参加会议人员签名:
备注:评审中有任何一项不通过,表示评审失败,需对问题点做出改善方案,并根据进度计划重新召集第二次评审 。 评审结论: 口符合客户要求,同意进入试产阶段 口问题点可接受,但需要试产前改善。 口产品存在问题,不同意进入试产阶段 项目负责人: 产品经理: 批准: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口通过 口不通过
评审结果
不通原因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评审项
评审要素
检查结果
评审操作指导
备注
是
否
免
结构
功能样机测试中需要解决结构问题、子评审遗留的结构问题是否已解决?
1)对子评审出现的致命和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2)对子评审出现的一般和提示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3)如果子评审过程中问题与结构无关,则此项评审合格。
环境测试中的产品结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功能样机是否存在遗留的致命问题,且遗留的严重问题有解决方案和计划?
1)对子评审出现的致命和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2)对子评审出现的一般和提示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根据产品BOM清单计算产品典型配置成本是否达成业务计划书中签发的产品目标成本?
服务
总体技术方案中可服务性需求是否在产品设计中得到实现?
要求提供工装、设备。
根据工装、设备总体方案和小试样机验证计划要求在TR5前提供的整机调测工装、设备是否已提供使用?
判断依据是:若在TR5前计划完成整机调测工装、设备,则必须完成。
已提供工装、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是否已归档或临时归档?
已提供工装、设备的内部验收报告是否已经归档?
制造
设备、工装、夹具是否提供?
评审要素设置说明
1对每一条要素如果没有满足,需要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问题和行动计划必须经过评审并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制定风险的规避措施。所有的问题、行动计划和风险分析均须列入评审报告中。
2评审人员:结构,硬件,软件,测试,产品经理,运营,DQA,NPI,及其他相关人员
签名
检查人: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以总体技术方案为依据,检查应用、可服务性需求相关联的设计要求是否实现。由应用、服务工程师参与研发测试工程师确认。
如果产品在TR5后进行客户试用,下面各项是否满足:
a、服务文档是否可用?
b、产品文档是否可用?
c、是否完成对服务工程师在维修、维护和安装方面的培训?
所有文档均须通过评审。
运营
总体技术方案中可运营性(功能性)需求是否在产品设计中得到实现?
功能样机是否可以实现《产品总体技术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规格?
在功能样机测试完成时,所有功能和部分性能规格必须满足。
TR5必须验证所有功能是否实现,所有存在的问题必须形成解决计划
环境实验是否通过?
检查项3~7在功能样机是如果能做,尽可能提前做。
安规检视/测试是否通过?
防护测试是否通过?
热测试是否通过?
EMC测试是否通过?
对出现的一般和提示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功能样机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文件问题是否已经修正?
对出现的致命、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
对出现的一般和提示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产品BOM信息是否与样机所用的相符?
必须相符.
对测试、装配人员的特殊要求是否已说明。
如:高电压,需采取绝缘防护措施;防静电的特殊要求已说明,相应防护措施已实现等?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如有需要应在相关生产文件中着重说明.
全部提供
工艺流程是否已形成文件?
全部完成.
功能样机阶段物料的失效、来料不良问题是否已有解决措施?
对出现的致命、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
对出现的一般和提示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功能样机制造过程中反馈的严重技术问题、影响功能样机加工效率的问题是否全部解决或有解决方案和计划?
对出现的致命、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
文档
产品BOM清单评审的遗留问题是否解决?
产品BOM清单必须通过评审。遗留问题必须全部解决。
BOM清单是否齐套实施?
BOM要求齐套实施
所要求文件是否归档?
《IPD文档清单库》中要求于TR5前归档的文档都必须归档(含临时归档)。
规格
提交评审的功能样机集成测试和功能测试活动是否已完成?
以该产品输出测试评审结果为准。
安规测试中的产品结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硬件
功能样机测试中需要解决硬件问题、子评审遗留的硬件问题是否已解决?
1)对子评审出现的致命和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2)对子评审出现的一般和提示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3)如果子评审过程中问题与硬件无关,则此项评审合格。
环境测试中的产品硬件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安规测试中的产品硬件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软件
功能样机测试中需要解决软件问题、子评审遗留的软件问题是否已解决?
工装与设备
子评审的遗留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1.对子评审出现的致命、严重问题,要求已修正;
2.对子评审出现的一般、提示级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必须根据优先级解决问题和制定风险规避计划。
根据小试样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证计划,应该提供的工装、设备是否已全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