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见几组文字现象

古汉语常见几组文字现象
古汉语常见几组文字现象

古汉语常见的几组文字现象

一、古今字

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到《康熙字典》已收汉字47,035个。一个原因是,新字随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旧事物虽已灭亡,但其字却保留下来。另外,造字之初人们常用假借的方法使一字兼有数义,后来为了明确地传达语义,使文字易于辨认和区别,人们就将原先的字加上种种的部件,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新字。例如:“见、现”、“受、授”、“辟、避、僻”等。新字和原先的那个字在时间上有古今的差别,所以称为古今字。由于新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添加部首产生的,所以可以把这种变化看做汉字的一种繁化。

(一)古今字定义

指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意義的一组字。古代使用的字形叫古字,後來新生的字形叫今字。

清儒段玉裁:“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二)古今字形成原因及构造方式

1、同音假借

同音假借是由“六書”中“本無其字,依聲托事”的假借引起的。

(1)為本來意義造字:

北—背士無反北之心。(《戰國策·齊策》)

孰—熟宰夫胹熊蹯不孰。(《左傳·成公二年》)

莫—暮不能辰夜,不夙則莫。(《詩經·齊風·東方未明》)

然—燃以爲死灰有時而復然也。(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

此外还有“西—栖、其—箕、須—鬚、采—採、求-裘”等字。

是即为本字造字,又为假借义造字。

(2)為假借義造字

辟—避姜氏欲之,焉辟害?(《左傳·隱公元年》)

辟—闢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辟—嬖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論語·季氏》)

辟—譬辟如行遠必自邇。(《禮記·中庸》)

辟—僻晉之伯也,邇于諸夏,而楚辟陋,故弗與之爭。(《左傳·昭公十九年》)

舍—捨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卒—猝五萬兵難卒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此外还有:“采-採-彩-綵、云—雲、栗-慄、戚-慼、乌-呜”等字。实际上如战栗、忧戚等还用古字的现象。

2、同源分化(引申假借)

同源分化是詞義引申過程中出現的新字。

(1)為本義造字:

奉—捧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賈—價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益—溢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責—債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于薛乎?(《戰國策·齊策》)

此外还有“要—腰、文—紋、止—趾、隊—墜、州-洲、原-源”等字。

(2)為引申義造字

禽—擒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屬—囑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齊策》)取—娶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詩經·齊風·南山》)

竟—境子爲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左傳·成公二年》)

反—返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戰國策·齊策》)

景—影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弟—悌段不弟,故不言弟。(《左傳·隱公元年》)

知—智《詩》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知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共—供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傳·僖公四年》)

唱—倡扶蘇項燕爲天下唱。(《史記·陳涉世家》)

說—悅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戰國策·齊策》)①

此外还有“張—脹、見—現、垂—陲、昏—婚、受—授”等字。

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中,今字多是形聲字,並且多以古字做聲旁。

为什么会产生古今字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字少,而后世又不断地发展增多。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不重样的字共用了4466个,东汉《说文解字》也不过9353个字。可是,到了1915年,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华大字典》共收字48000多个,相当于《说文解字》的5倍多。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比如上古的一个“辟”字就兼有多种职责,它能代表“避”、“嬖”、“僻”、“譬”、“辟”这五个字用。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辟”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因此,上古的“辟”字就是古字,而后世新产生的“避”、“嬖”、“僻”、“譬”、“辟”就是今字。在古书中,古今字的现象很多。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那就很难读懂古文。

二、异体字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和传达汉语的工具。但是,在记录同样的汉语单词时,不同地方或不同的人会因为习惯问题使用一些不同的字。由于是记录同一个词,只是形体不同,因而这些词、字往往都会被社会承认,于是这些字之间就形成了异体的关系。汉字形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从异体繁多演变到字有定形的。甲骨文、金文中异体字就比较多。《甲骨文编》中收“鱼”字二十个,“马”字五十个,“兄”字35个。《金文编》中收“鱼”字三十九个,“贝”字60个,“马”字四十四个,而到小篆时就各采用一个。这些异体字根本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不熟悉,它就会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对异体字加以研究和整理。

(一)异体字的定义

①《墨子·公输盘》中记述:当墨子斗败了公输盘后,“公输盘不说”。“不说”,这好像是说公输盘斗输后不说话了。这样理解就错了。这里的“不说”就是“不悦”,是不高兴的意思。可是人们往往认为“悦”字是本来就有的,而只是古人在书写时经常写为“说”罢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须知上古是没有“悦”字的,《说文解字》中也只收了一个“说”字,没有“悦”字,其释义是:“说,释也。”可见“说”才是本字,“悦”是个后起字。所以“说”就是古字,“悦”就是今字。

异体字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音义上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写法不同的几个字。

(二)异体字的构成

1、造字方法不同,如:

羴(会意)——羶膻(形声)

泪(会意)—淚(形声)

岳(会意)—嶽(形声)

埜(会意)—野(形声)

岩(会意)—巖(形声)

災灾(会意)—烖(形声)

馽(会意)—縶(形声)

2、同为表意字而偏旁不同,如:

躰—体朙—明

3、同是形声字

(1)声符不同,如:

勋—勳線—綫昵—暱

煙—烟讹—譌褲—袴

蚓—螾馈—餽啖—啗

掩—揜杯—桮跡—蹟

繡—綉猿—猨俯—俛

(2)形符不同

悖—誖杯—盃體—軆

迹—跡鳖—龞歌—謌

歡—讙嘆—歎雞—鷄

溪—谿詠—咏遍—徧

睹—覩侄—姪暖—煖

(3)声符形符都不同

剩—賸訴—愬

蹟—迹村—邨

襪—韎响—響

(4)同一形符、声符而位置不同

鄰—隣裏—裡慚—慙

和—咊雜—襍群—羣

鹅—鵞期—朞够—夠

慼—慽闊—濶峰—峯概—槩

有些漢字在意義上雖有相同部分但不符合異體字的條件,因而不能構成異體字的關係。如:“置、寘”,在放置意義上是相同的,但又各自有其他的意義,不能構成異體字;还有:遊-遊、沽—酤、饑—飢、醜—丑、幾—几、後—后、餘—余、徵—征、裏—里、製—制、穀—谷、鬥鬬—斗、術—术等。

4、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1)异体字不同于古今字,其区别不在于“古”与“今”,因为异体字的产生也有古与今的问题,如:

“羴——羶”“埜——野”

(2)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主要在于字形不同,其字义是否相等。

1)如果字形不同的两个字在音、义上完全相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那就是异体字

2)如果两者只是在某个意义上相同,而产生于后者对于前者有区别字义的作用,那就是古今字。

1955年12月22日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决定精简1055个异体字,确定了810个字为使用正字。

三、通假字

古人著书立说,道字造句,一般都很严谨,但有时又不太严格,常可通融。在用宇方面,有时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就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用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一下。

严格说起来,这也是写别字,现在一般算作通假字,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稍稍有别。阅读古书,遇到读不懂,实在无法按字面意义解释的字,就得考虑它可能是通假字,应该读作另外一个字。如《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其中的“壶”便应读作瓠,也就是匏,实即葫芦瓜。这是说在河中心失足落水,平时不值

钱的葫芦成了救命之物,价值千金,十分宝贵。如拘泥于“一壶”的字面意义,当然莫名其妙。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斡弃周鼎兮,宝康瓠”句的瓠,又必须读作壶,康瓠即已经破裂的空葫芦。可见壶、瓠两字本义虽有别,只因声音相同而可通用。有时一段文字里同一个字兼具本字和通假字两种性质,如不注意,便易弄错。例如《大戴礼记·帝系篇》里有这么一段话:

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lei2)祖(发明养蚕),氏产青阳及昌意。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一共用了四个氏字,但意思并不一样。“西陵氏”、“蜀山氏”的氏,是姓

氏的氏,而“氏产”的氏却系“是”的通假字。《汉书·地理志》;“非子至玄

孙,氏为庄公。”颜师古注:“氏与是同,古通用字。”如不加分辨,把“氏产”的氏混同于姓氏的氏,势必以“嫘祖氏”“昌濮氏”连读,那就错了。

(一)通假字定义

指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來有表示某一音的字形,但書寫時由於各種原因寫成了別的同音字,這種情況我們稱爲通假字。通假字中本來的漢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漢字叫借字。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間必須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

至于造成通假的原因东汉郑玄说过:“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早—蚤剥—攴寤—牾信—伸

(二)汉字通假的条件

1、音同或音近

王力先生说:“同音字的假借是比较可靠的,读音十分相近的假借也还是可能的,因为可能有方言的关系。”

双声又叠韵:早—蚤、锡-赐、惠、慧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叠韵字:归—馈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韵母相近的双声字:

2、判定通假字,除了古音的依据之外,要有书证。

“庄公寤生”,“寤”通“牾”,从“吾”得声,古音相同之外,另有《史记》“生之难”作为旁证资料。

《春秋·庄公六年》:“齐人来归卫俘”,

“俘”通“宝”。

一是两字古音相近:俘,幽部,滂母;宝,幽部,帮母。它们是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叠韵字。

二是有文献资料作旁证。

杜预注:“《公羊》、《谷梁》经、传皆言卫宝,此传(指《左传》)亦言宝。唯此经(指《春秋》)言俘,疑经误。”

(三)文字通假与“六书”假借的区别

1、“六书”中的假借是“本无其字”。

“来”(小麦)字,借以记录来往之来的“来”;“而”(胡须)字,借来记录连词“而”。

2、文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但在书写时却借用了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

如:“蚤”通“早”。

(四)文字通假与古今字的区别

1、古今字是汉字在孳乳分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历时的现象。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今字与古字在形音义上都有密切的联系。如:

益—溢州—洲责—債

取—娶昏—婚

2、文字通假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共时的现象。通假字与本字之间除了语音相同或相近之外,在字形、字义上毫无联系。如:

蚤——早归——馈。

宋朝有个名叫韩庄敏的人,某天请当时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给他起个字。欧阳修写了“玉女”两字派人送去。韩看了很不高兴,认为欧阳修把自己当作妇女来侮辱了。过了几天,两人遇见了,韩还面带温色。欧阳修就解释说:古书上:有“玉女于成”一语,“玉女”就是“玉汝”,是“成全”的意思,你怎么见怪呢?说完便拿起笔来在“女”旁添上了“水”,“玉女”成了“玉汝”,韩也就转怒为喜了。

四、繁简字

(一)定义

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所謂繁體和簡體是就同一個字構形時所使用的筆畫多少相對而言。筆畫多者為繁體,筆畫少者為簡體。

我們現在所說簡體字主要指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規定的簡化字。漢字簡化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簡化字形,二是削減常用字的字數。

(二)汉字简化概说

第一,从造字法来看。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早期象形字就是在对实物的概括化、线条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如牛、羊,并不是指牛头、羊头,而是用特征代整体;甲骨文中的手、足,分别是三个指头,并不是古人三根指,而是三表示多了,五个麻烦,所以略去两个,也有的学者认为是侧看形。

第二,为了规范语言文字,解决交际的麻烦,汉字简化归并了大量异体字。甲骨文中异体字特别多,如车有十多种写法,繁简不一,最繁难的画出了两轮、车轴、车舆、辀、衡、轭、辖,最简单的只画出两轮和车轴。鼎字有九种写法,羊字有五种写法,特别是“目”,甲骨文有的字形画出—左一右只眼睛,有的画出一只眼睛。那么画出一左—右两只眼睛的是繁体字,只画出—只眼睛是简体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众多的异体字,在发展中大泊淘沙,淘去的多是笔画繁多的字形,留下的多是笔画简单的字形。

中山大学陈伟湛、黄文杰认为,甲骨文是俗体字、常用字,比较简单;①金文是正体字,

①另,也与甲骨文、金文的书写方式、目的、时代有关。甲骨文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贫乏情况下刻写在龟甲、兽骨上,青铜器是贵重东西,拥有者社会地位也相当高,而且铸铭文为歌功颂德、记录有意义的事件等,出于一种美化心里,所以金文有装饰性。

用于重要场合,比较繁复。如保、伐、化、步、正、枚、获、屰、牧、好、韦、旅、兽、斿、车等字,金文都比甲骨文繁复。特别是车,金文不但轮、轴、舆、辀、衡、轭、辖全有,车衡上还有饰物。据黄文杰博士研究,现行简化字中始见于古文字的有60多个字,其中商代文字中有从、虫、达、队、丰、录、启、气、涂、万、云、岳、灾、征、众等16个字;西周春秋文字有巩、后、腊、礼、台、御等6个字;战国文字有仓、迟、处、递、儿、尔、泪、虑、丽、庙、弃、杀、无、与等14个字;秦朝至汉朝初年的简帛文字中麦、隐、余、筑、浆、离、洼、属、痒等9个字;《说文》小篆中还有才、厂、冲、广、坏、奖、酱、蜡、垒、朴、确、洒、兽、异、踊、邮、吁等17字。

第三,每一次汉字形体转化也都伴随着汉字简化。如秦系大篆是对甲骨文、金文的简化,小篆是针对大篆的颇简省,隶书又是对小篆的简化,楷书是对隶书的简化,俗体字是对正体字的简化。简化的原因正如许慎《说文序》所言:“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简。”都是为了交际的便利,化繁为简,诸如草书、行书都是为了加快书写速度。

《墨池编》引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所谓俗者,例皆浅近,唯籍帐、文案、券契、药方非渉雅言,用亦无爽,傥能改革,善不可加;所谓通者,相承久逺,可以施表奏、笺启、尺牍、判状,固免诋诃;所谓正者,并有凭据,可以施著述、文章、对?、碑碣,将为允当。(下注:进古考试,理宜必遵正体,明经对策,务合经注本文,碑书多作八分,任例循旧则也。)”【颜氏把当时文字行用情况分为三种:一是用俗字,帐籍、文案、券契、药方等日常事务用;二是通用字,相承久远,应用已经为人们所认同的字,“固免诋诃”,表奏、笺启、尺牍、判状公文事务应用;三是正字,专门的著述、文章、对策、碑碣等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科举考试、文化传播、流芳后世的碑碣等用。他认为一些日常应用文字使用俗字未尝不可,提倡对其改革,“善不可加”。颜氏洞察文字形体结构发展趋势,还是颇有眼光、思想的,相反多数人还是对俗字鄙视,如:

《墨池编·唐林罕<小说>序》:“今之世,不可学之,又有文下作子为学,更旁作生为苏,凡数十百字,谓之野书。唐有敕文明加禁断,今往往见之,亦不可辄学。颜真卿撰《干禄字书》一卷,每一字作三般,即注云上正,中通,下俗。既立标题,合有褒贬,全无与夺,亦无取焉。”【俗体字有几百个,称为“野书”,法令条文明令禁用。文中所言乃是淘汰的俗体字,象甦却沿用了很长时间,属于会意造字。评颜真卿《干禄字书》即分文字为三等,

该当褒奖、提倡使用通用字、正体字,呼吁废止俗体字,但颜氏“全无与夺”,其书不可取。】中国古代,汉字的简化是个人化、民间化,绝不可能成为国家文字政策,因此简化字只能以“俗体字”、“手体字”面貌存在,更不可能登大雅之堂。象黄宗羲“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一半功夫”这样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

(三)简化字原则

1、使用古體字,如採—采,雲—云,捨—舍,氣—气,從—从,網—网

2、使用古代的異體字或俗體字,如:禮—礼,趕—赶,無—无,棄—弃,萬—万,燈—灯,辭—辞,遷—迁

3、省簡一些部分,如:聲—声,廣—广,飛—飞,標—标,燭—烛,婦—妇,習—习,點—点

4、同音替代,如:醜—丑,幾—几,後—后,餘—余,徵—征,裏—里,製—制,穀—谷,鬥鬬—斗,幹榦乾—干

5、草書楷化,如:辦—办,書—书,學—学,東—东,門—门,為—为,樂—乐,當—当,盡—尽,歸—归

6、符號替代,如:鷄雞-鸡,鳳—凤,歡—欢,嘆歎-叹,對—对,戲—戏,鄧—邓,這—这,樹—树,聶—聂,轟—轰

7、新造字,如:遠—远,態—态,認—认,補—补,竊—窃,滅—灭,寶—宝

8、两字共简为一形

钟—鐘(乐器)、鍾(酒器)

获—獲(猎获)、穫(收获)

复—復(返回)、複(夹衣)

历—曆(历法)、歷(经历)

需要注意的是簡化字中一些用同音字替代的字,在閲讀古代文獻一定要注意分辨。如:“餘、余”兩字在古代漢語中各有不同意義,在簡化字中則合併成了一個形體,閲讀文獻是可能出現錯誤。

蠟——蜡:蠟,蜂蜡。蜡zhà,蛆虫。后用为祭祀名(年终祭百神)。

臘——腊:臘,年终祭祀祖先。腊xī,干肉。

術——术:術,道路。术zhú,植物名。

適——适:適,往。适kuò,疾速。

饑——飢:饑,穀不熟,饑荒。飢,饥饿。後——后:後,先後之後。后,君主。引申为皇后。穀——谷:穀,穀物(五穀)。谷,山谷。

乾幹——干:乾,干燥。幹,树干。干,武器。鬥——斗:鬥,争鬥。斗,量器(斗升)。徴——征:徴,徴召,徴求。征,征伐。

古代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 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12.而立:指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 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背诵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大纲中,没有对学生作语法的要求,但是,无论现代阅读中对于字词句篇的把握还是文言学习中对于实词虚词的理解、特殊句式的把握、句子的理解翻译等等,哪一个知识点的积累、掌握和运用,不需要从语法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惟其这样,才能从浩瀚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把握语言规律,真正的学好文言文。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整理编辑本文的。本资料供高三语文第一轮文言文复习备课参考。 全文的大纲: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三、古书中的用字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六、同义词的辨析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八、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九、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十、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十一、代词 十二、副词 十三、介词和连词 十四、语气词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

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汇总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义

古汉语常用字字义 A 阿:偏袒 艾:停止(方兴未艾)谙:熟悉 按:巡视;考察 B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给……回信、答复 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北:打了败仗往回跑 悖:违背备:完备 本:根源擘:大拇指逋:逃亡俾bǐ:使 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 嬖:宠爱 必:一定,假如 弼:辅佐庇:遮蔽 伯:排行第一,称霸 C 采:文章的辞藻 骖:三匹马拉的车 苍:灰白色操:操守曹:辈(类、属、侪、徒、等) 逞:炫耀,显示 媸:丑弛:放松 驰:疾行褫:夺 彻:通达、贯曾……不:连……都 差:稍微的(差强人意) 觇:偷看婵娟:美好之貌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 朝:一日、朝见 车:牙床(辅车相依) 掣:牵引,拉(掣肘) 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乘:古代一车四马 丞:辅助啻:仅仅,只有 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 令或诏书 饬:整顿、整治 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稠:多而密初:才、刚刚 除:台阶,任命 刍:割草,牲口吃的草 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 措、厝:放置错:镶嵌 绌:不足(相形见绌) 舛:违背,错乱 垂:临近、靠近,(敬辞)表 对方高于自己 次:临时驻扎,按顺序 刺:名片聪:听力好 从:使……跟从,通“纵” 徂:往殂:死亡蹴:踩 猝:突然忖:思量,揣度 蹙:紧迫,窘迫 爨:烧火做饭 D 怛:痛苦、忧伤 黛:青黑色迨:等到 贷:借出,宽恕逮:达到 殚:竭尽耽:沉溺 但:只、仅仅,徒然 惮:畏惧达:得志 当:面对,判罪,应当 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多: 赞美夺:强行改变 洞:深入、透彻 刀笔:管刀笔的小官 镝:箭头弟:但、只管 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 红点 典:法则、制度,主管 吊:慰问牒:文书 牍:文书,书籍 独:单独,表反问(副词), 仅、只有 笃:忠诚遁:逃 E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 遏:阻拦迩:近 而:你,表并列、转折、顺 承、修饰 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F 伐:夸耀,讨伐,功劳 法:效法,法令 藩:篱笆凡:总共 反:通“返”,违反 范:模子方:正在 斐:有文采匪:不是 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 服:佩带甫:刚刚 G 赅:完备概:节操、风度 干:盾牌,冒犯,冲, 干预,求取 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 反问岂敢 扛:双手举 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 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 格:推究 更:改变,更加觥:酒杯 躬:亲自,身体诟:骂 沽:买、卖 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 不榖:不善(对自己的谦辞) 故事:旧例乖:违背 固:本来,坚持,坚固 管:钥匙,掌管 果:果然,坚决 过:经过,错误,探望 H 好:容貌美,友好阖:全 盍:何不河:黄河荷:扛 曷:什么,岂、难道 和:应和恨:遗憾 亨:通达、顺利后:君主 乎:于怙:依仗、凭借 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 还:旋转,返回浣:洗涤 豢:喂养隳:毁坏 恚:恼怒诲:教导 会:回合,恰好,必然 或:有的人,有时,也许 货:财物 J 赍:携带,送物给人 稽:考证,稽首(礼节) 机:关键、要点倨:傲慢 极:尽头,最,标准 亟:急,屡次 迹:推究,考察 僭:超越本分 济:救济忌:恨,顾忌 际:交界处,会合 季:排行在后的,最小的 跽:长跪纪:法度、准则 假:借,如果 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 笺:一种文体,注解 缄:封闭 矫:纠正,假传皇帝之命 讦:攻击揭发别人的短处 诘:责问介:铠甲 斤:斧头将:带领,将要 诀:辞别捐:抛弃 竟:完毕,从头到尾 胫:小腿靖:安定

古汉语文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 A.项 B.狄 C.娶 D.考 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A.宀 B.厂 C.示 D.邑 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A.奚何来 B.戒尖舟 C.出走见 D.即休飞 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Dān yú;Kě hàn B.Chán yú;Kě hàn C.Chán yú;Kè hán D.Dān yú;Kè hán 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 A.森相肉 B.屋前臣 C.向陟门 D.美家库 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A.垂陲 B.难谁 C.齐剂 D.赴讣 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 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 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 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2.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 A.其是之谓乎? B.是皆秦之罪也。 C.是?元和四年也。 D.是以後世? 13.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14.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D.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15.下面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A.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 B.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 A.面对 B.临视 C.哭悼死者 D.从高处向低处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講:講解] 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憤:憋悶,積] C.多行不義必自斃。[斃:死亡] 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逆:違背] 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 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 C.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 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1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

古代汉语汉语言文学专业复习重点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韵目 2、之为言 3、粘、对 4、疏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1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4、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6、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1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古代汉语汉语言文学专业复习重点

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韵目 2、之为言 3、粘、对 4、疏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1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4、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6、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1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19、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古代汉语王力复习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古代汉语之字典辞书查询

献诗说: 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 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 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说: 删诗说: 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 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 3、这个说法不准确; 吴越春秋: 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 2、作者是越晔; 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古文运动: 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 2、主张“主以明道” 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 九歌的艺术特色: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2、神灵的价格化; 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 字典辞书 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 1、编排方式 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如、适、之、嫁、组、逝,往也。”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 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

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2)反切。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经典释文》:“乘,绳登反。”“将及华泉”《经典释文》:“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 夸kuā←苦(k-)+瓜(-uā) 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1913年由读音统一制订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即勹夂冂匚等四十个字母。如《辞源》修订本在每个字头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时,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辞书介绍 一般工具书往往是倾重某个方面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有的侧重于字,有的侧重于词。在侧重于词的工具书中,有的侧重于文言词,有的侧重于白话词;有的侧重于实词,有的侧重于虚词。因此,对每一部工具书的性质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查阅。另外,每部工具书的编排方法,释义方法,注音方法及其特点都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阅你所要查阅的字词和典故等。教材中介绍了14字典辞书,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框架进行的。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第一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使用。工具书能够解答疑难问题,指引治学门径,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并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提供研究资料。但工具书中存在错误和时代局限性。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 (一)编排方式: 1.部首法: 按部首进行编排,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在同一部首中,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部首不容易确定,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另外,要注意两点: (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2.笔画法: 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音序法: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这

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4.号码法: 按照四角号码(或者三角号码等其他号码)的顺序进行编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来表示,每个汉字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四个角的代表号码,组成这个汉字的总的号码,例如端字是0212,小是9000等,然后从字典上找到对应的号码,就可以查检到要查检的汉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缺点是不容易确定汉字的号码,而且,还要受到汉字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的影响。 该检字法将汉字的笔划分成十种类型,每种类型取一个数字作代号。 号码 0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头横垂点叉串方角八小 笔形广一丨丿丶十扌囗八小 例字言天山之草打国见分尖 上述笔形与号码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口诀表示:“横1垂23点捺,叉4串5方框6,7角8八9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依照这个口诀,取汉字四角的笔形号码,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构成一个字的代表号码,再以代表号码数字的多少排列先后。 取角的规则:〈1〉能取复笔时尽量取复笔。如“言”左上角取“亠”,不取“丶”。〈2〉一笔取过一次,第二次作“0”,如“十”作4000。〈3〉平行之笔取左右不取上下。如“非”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 提纲:古代汉语知识通论部分(上)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