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段趣味识字“八法”

合集下载

小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

小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

小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一)奇特联想法(二)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法(三)字理识字法(四)会意识字法(五)拆字识字法(六)笔画换位识字法(七)添笔画识字法(八)减笔画识字法(九)添部件识字法(十)减部件识字法(十一)部件换位识字法(十二)谜语识字法(十三)找规律识字法(十四)讲故事识字法形近字识字法形近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辩字义。

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多笔少画、弄混字形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突破这一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一改过去一笔一画教学识字的机械做法,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巧记字形。

一、抓住字义有些字偏旁相似,可根据字义区别字的形旁,帮助记忆。

如“衤”与“礻”旁易混,凡是“衤”旁字,大多与衣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衫、被、袜、补等;凡是“礻”旁字,大多与祭祀或祈愿有关,如礼、神、祝、福等。

又如“日”旁字多与天气、时间有关,“目”旁字则多与眼睛有关。

二、抓住字音有些字字形易混,可抓住它们发音的不同加以区别。

如“舀”“”两种声旁读音不同,凡韵母为“ɑo”的,声旁是“舀”,如稻、滔、韬等;凡韵母为“iɑn”的,声旁是“”,如陷、焰、馅等。

三、记少知多有些字偏旁差不多,可实际上易混淆的字并不多,我们可以将字数少的记下来。

如“”与“忄”旁字,实际上“”旁常用的字仅“协”“博”两字,其余的是“忄”旁字。

四、想象记忆让学生在记忆字形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学巧记字形。

如“点拨”的“拨”和“拔河”的“拔”,仅一笔之差,易混淆。

“拔河”的“拔”,右边是朋友的“友”字加一点,可想象成小朋友在一起拔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如记“碧”字,可想成“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

如记“染”字,可想成染料从“木”中提取,加上“水”,染“九”遍,最终加工成我们所看到的五颜六色的布料。

通过想象,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还不易出现错误。

小学生常用识字法在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这个阶段,常用的识字法一般有下面14种:1、看图识字汉字本来起源于图画,我们今天的写字,其实也是在画字。

趣味识字的方法

趣味识字的方法

趣味识字的⽅法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活实际识字,提⾼识字的趣味性,⼩朋友才会学得快,记得牢。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趣味识字的⽅法。

趣味识字的⽅法是什么 1.⼉歌识字法。

根据汉字的⾳、形、义编成⼉歌,其字要在⼉歌中出现。

如给“蚕”字编为:“天下有益⾍,'蚕'⼉留美名。

吐丝织成锦,为⼈御寒冷。

”给“帆”字编为:“⼱字在⼀旁,⼏中⼀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破浪。

”教学⽣写“⽜”字:“'⽜'字四笔是独体,⼀撇两横⼀竖笔,黄⽜⽔⽜能耕⽥,铁⽜翻地有⼒⽓。

” 2.谜语识字法。

根据⼩学⽣好奇、喜猜的特征,将汉字编为浅显易懂的⼉歌式字谜,让学⽣在猜想中识记。

“谜语识字法”不同于“⼉歌识字法”的主要特征是:要识的字不在⼉歌中明显出现。

如给“午”字编为:“远看像头⽜,近看⽜没头。

要问是啥字,看看⽇当头。

”给“喜”字编为:“上村⼗⼀⼝,下村⼆⼗⼝,两村合⼀起,欢乐不发愁。

”或“'古'字上下两分开,⼀粒⾖⼦滚进来,惹得弟弟哈哈笑,逗得哥哥笑开怀。

”给“农”字编为:“半件⾐服真奇怪,肩膀扛着秃宝盖。

种⽥除草是本份,袖从领⼝露出来。

”给“弟”字编为:“头戴虎⽿帽,⾝穿'⼸'字⾐。

⼀条腿站着,⼀条腿跳起。

” 3.⽐较识字法。

把两个形近字放在⼀起,⽐较异同,以便区分,防⽌混淆。

如给“未”和“末”两字编为:“粗看两字很相像,细细分辨不⼀样:'末'字下长上横短,'未'字上短下横长,祖国'未'来多美好,敌⼈'末'⽇快来到。

”⼀位⽼师帮⼀年级学⽣区分“云”和“去”两个字:“'云''去'⼆字要分清,下⾯相同上不同,下⾯都是撇折点,认准上⾯是关键。

'⼆'字下⾯撇折点,⽩云彩云飘满天;'⼟'字下⾯撇折点,来来去去义相反。

低年级识字方法汇集

低年级识字方法汇集

低年级识字方法汇集邬以婷一、游戏识字法1、逛超市识字方法课堂上,我经常采用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识字情景,来鼓励学生识记和巩固识字成果。

如有时我把生字卡制成各种蔬菜、水果、玩具状,把它们摆在汉字超市中,用“逛超市,买商品”的游戏吸引学生,将自己会认会写的词语买回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词语,记忆字形;有时我将多个汉字分为两部分,调和在一起,请学生根据字音字形搭配汉字,通过动脑分析、组合过程来强化记忆和认知效果,记住字形后,还要通过“找朋友”等方式,要求学生找出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词语,或找出相近字,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加强记忆效果。

2、认识六胞胎我还利用同族字的特点设计一个字盘,以“认识六胞胎”为课程导语,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识记“请、清、晴、蜻、睛、精”六个字:说出这六个字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请七个同学分别饰演六个偏旁部首和一个“青”字,进行组字游戏。

由于课堂训练形式新颖,学生拥有具体生动的体验,充分认识生字形象,促使学生记忆定型,增强记忆牢度,将生字记的又快又牢。

3、猜谜语、编儿歌根据学生利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受思维的特点,我凭借汉字特点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力。

如学习“告”字,让学生猜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学习“幸”时,编儿歌:土字下面不是羊,再比如“抓”字,我引导学生这样记忆:“抓”由“扌”和“爪”两部分组成,“扌”表示人们用手,“爪”表示动物用爪子一起来“抓”东西。

这样,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全面观察,仔细辨别,动脑分析,既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习印象。

4、找朋友游戏法。

这主要是利用偏旁部首来进行识字,如在教学“秋”字时,把它分别制成“禾”部和“火”部,然后让学生分组找出带有“禾”、“火”的汉字,并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综合记忆。

5、开火车游戏法。

让每个学生按顺序读汉字,学生一齐开火车:“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到站了,这是什么站?”“这是*字站”,说错了就停下来,其他同学给修改,然后继续开火车。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阶段,学生正处于对语言文字认识的初期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字识字,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下面将介绍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

一、游戏化教学法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游戏来引导学生识字。

比如通过字卡配对游戏、拼字游戏、填词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熟悉、记忆和掌握更多的字词。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竞争,从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游戏化教学法也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指通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感知词语的形体结构、词义特征,帮助学生迅速分辨和识别关键词汇。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图文结合、富有趣味的故事、唐诗宋词等文本材料,让学生在整体的语境中感知和记忆词语。

比如通过绘本故事、儿歌、诗词等形式,让学生在欢乐中感知、认知、掌握词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词语识别能力。

整体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词语感知和联想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词语的形体结构和词义特征。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通过图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层面进行词语识记。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识字教学生动化、生动化,让学生在观看动画、听课文朗读等过程中进行词语识记。

多媒体教学法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和记忆词语,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五、故事情境教学法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故事情境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知、记忆、掌握词语。

老师可以通过编写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寓言故事、孩子们的生活故事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识记词语。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语,增强对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生识字方法集锦

小学生识字方法集锦

小学生识字方法汉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文字,学习的时候有很多方法技巧可以使用,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多笔少画、弄混字形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突破这一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一改过去一笔一画教学识字的机械做法,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巧记字形。

一、象形字识字法(看图识字)汉字本来起源于图画,我们今天的写字,其实也是在画字。

看图识字是最直白的识字方法。

如教“山”、“石”“火”这些象形字时采用这种方法。

二、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低年级学生识字刚开始,给熟悉的字加或减掉简单的笔画变成新字.比如“口”加一笔是“日”、“中”、“白”等,可以作为一种有趣的游戏进行。

三、谜语识字法编谜语,比如:一木口中栽,非困也非呆,你若猜作杏,还没猜出来。

(谜底:束)。

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告)。

一人一口,口下长手(谜底:拿)。

四、熟字加偏旁识字先减掉汉字原来的偏旁,给汉字加上一个新的偏旁,组成一个新的汉字。

例如在识“拦”和“栏”时,我们用熟字“兰”字加上提手、木字旁,它们声旁都是“兰”,“拦”表示动作,所以“拦”字是提手旁,而“栏”与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五、偏旁识字法抓住偏旁表义特点,有些字偏旁相似,可根据字义区别字的形旁,帮助记忆。

如“衤”与“礻”旁易混,凡是“衤”旁字,大多与衣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衫、被、袜、补等;凡是“礻”旁字,大多与祭祀或祈愿有关,如礼、神、祝、福等。

又如“日”旁字多与天气、时间有关,“目”旁字则多与眼睛有关。

六、字音区分法抓住字音区分特点,有些字字形易混,可抓住它们发音的不同加以区别。

如“舀”“”两种声旁读音不同,凡韵母为“ɑo”的,声旁是“舀”,如稻、滔、韬等;凡韵母为“iɑn”的,声旁是“臽”,如陷、焰、馅等。

七、奇特联想法让学生在记忆字形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学巧记字形。

如“点拨”的“拨”和“拔萝卜”的“拔”,仅一笔之差,易混淆。

“拔萝卜”的“拔”,右边少了一短撇,可想象成小朋友在拔萝卜,把萝卜拔掉。

趣味识字方法

趣味识字方法

趣味识字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探索了多种识字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家长参考。

一、讲故事识字法。

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

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二、猜字谜——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写字谜,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孩子们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如:“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踩脚下。

”——谜底是“全”。

然后孩子自己纷纷出字谜,有的说:“大口里面套小口”,谜底是“回”。

有的说:“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是“告”。

一个个谜面编出来,大家一起猜,真是其乐融融,无形之中便识字了。

三、扑克擂台赛——这种识字方法既可以在学校里用,也可以在家里用。

把“生字卡片”当作“扑克”,每出一张牌,必须读出上面的字并组词才能继续玩下去。

这种识字方法可以随时用,随地用。

据了解,这种识字方法最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许多生字,如: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商品的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报纸、门牌、电视里的字幕、车站上的站名等。

让孩子做做“识字剪报”,收集“有趣的商标”,说说“我认识的门牌”,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生字,注意在生活中认识、积累生字。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引导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的延伸的好办法。

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少;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低段阶段,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通过一些趣味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趣味识字的方法。

一、故事情节法故事情节法是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教学生认识汉字的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编写一些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故事,故事中会出现一些生字,通过故事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容易地记住这些生字。

在故事中出现了“树”的字,老师可以讲述一个有关树的趣味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树”字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个字。

二、游戏法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因此可以将识字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认识汉字。

可以设计一些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并认识一些生字,或者在游戏中通过拼音、笔画等方式来认识汉字。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认识汉字,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歌谣儿歌法歌谣儿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通过一些简单易记的歌谣儿歌,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认识汉字。

可以编写一些歌谣,其中穿插一些生字,通过歌谣的重复和节奏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生字。

还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让学生记住一些生字的读音和笔画,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汉字。

四、联想法联想法是一种通过联想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的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联想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对于一些形象的、具有特色的汉字,可以通过和动物、物品等事物的联想来帮助学生记忆。

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这些汉字。

五、图文结合法图文结合法是一种通过图文结合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图文结合的教材,让学生在图文的帮助下更容易地认识汉字。

可以设计一些生字卡片,上面印有汉字的笔画、拼音和意义,同时配有图画,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来认识汉字。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认识字,还能够通过图文的联想来记忆这些汉字。

(秋)有趣的识字方法

(秋)有趣的识字方法

有趣的识字方法梁惠秋《语文课程标准》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识字教学追求的目标。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而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之一,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尤其重要,这不但会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识字,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这几种方法简单容易学,在认识的字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方法去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1、加一加的方法用在已认识的字加偏旁或笔画。

如:“马”加“女字旁”就是“妈”;“大”加一点就是“太”。

2、减一减的方法反过来减偏旁或笔画。

3、换一换就是换偏旁,这方法对于形近字的区分较好。

如:“眼”“很”“跟”“狠”“恨”“痕”识记就用换偏旁的方法。

4、合一合就是两个或三个独体字合体。

如:“禾火秋”“田力男”“二木林“三木森”。

这些方法在识字教学中较为之泛使用。

二、动作表演小孩子总爱活蹦乱跳,把做动作和表演结合在识字教学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看”让孩子学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

学“掰”,请两个小朋友玩“掰手腕”的游戏,两只手分开了,就是“掰”。

在学习关于动作的字,如带有“”“口”都可以运用这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识字。

三、画简笔画有些象形字或会意字就可以画简笔画来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识字。

如学“灯”,画一盏点着火的油灯,学“笔”,画一根竹子下面装着毛。

形象地呈现这些汉字的来历和意思,也让学生体会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四、编字谜。

小学生爱猜谜语,如果自己会编谜语,这会带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学习快乐。

如老师编了“告”的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

”学生就学会了编“美”的字谜:“大灰狼吃掉羊的尾巴。

”孩子们经常把“碧”的“王”和“白”调过来写,我就编了“王先生和白小姐坐在一块石头上。

”学生就记住了王先生在前,白小姐在后,就不会再写错了。

五、编儿歌、编故事。

小孩子喜欢读儿歌,朗朗上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

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方可进行,习作更是如此。

识字量的多少,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必须识字。

为了使小学及早地进入文字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

要完成这样大的认字量,教学中一定要抛开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大胆展开想象,努力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引导学生在趣中认字,在趣中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学会独立识字。

下面介绍几种既有趣又有效的识字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一、体态动作演示法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

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

“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

又如学习“弯、圆、扁、闪”等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一动手,眨一眨眼睛,这样也可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再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如果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显然是很不够的,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记这些字。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

学起来省时又省力。

二、表演法
还可以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鸡、鸭、鹅、羊、猫、狗”等动物的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表演出来。

这样,识字教学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

三、实物演示法
通过实物演示,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轻松掌握汉字形、义的目的。

如学习“笔”时,可以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观察得出毛笔的上面(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因此“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

又如学习“灭”字时,可以用一块玻璃把燃烧的火盖住,火即灭,这样学生很快便记住了“灭”字。

再如学习“尖”字时,出示一支削好的铅笔,学生一看便知:一头粗,一头细就是“尖”。

四、加一加,减一减
为汉字做加减法。

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

这种识字方法很让孩子们喜欢。

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和“太”“天”。

又如“香、星、早、圆、秋、种”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国听方法来识记字形:“禾加日是香”“日加生是星”“日加十是早”等。

再如,学习“巴、也、毛、卖”等字时,可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笔减去竹是毛”“读减去言是卖”等。

这样简单的加减法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五、比较法
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

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中间只有
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

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

再如“北”和“比”,两兄弟背靠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比”。

六、自编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

编谜语可分为编字谜和编物谜两种。

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义编谜语。

如学习“全”和“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

又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

编物谜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

如学习“雪”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又如学习“影”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一条小黑狗,常常跟着你走,
有时前有时后,有时左有时右,
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
有时短有时长,中午在你脚下藏。

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影子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雪”和“影”了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七、自编儿歌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

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艳”;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
再如在指导书写“心”字时,可把“卧钩”看成一个小锅,三个点看成是三条小鱼,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一口小锅,煎了三条小鱼,两条蹦出了锅外,一条留在了锅里。

这样学生对“心”字的三个点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的位置写错了。

八、触类旁通法
汉字中最常见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个特点告诉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故在这儿例子不细举,但必须强调一点,在学习偏旁的时候,形旁表义的功能一定要让学生理解。

反之,就达不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见到提手旁就要很自然地想到手,见到木字旁就要很快地想到树木,见到三滴水就想到水,见到四点底就想到火,见到双人旁就想到街道……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根据字的形旁推测生字的字义,达到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字。

既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