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精选)

合集下载

第五专题:改革开放介绍

第五专题:改革开放介绍

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我国正式宣布设置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8年,国务院又决定把海南岛增划为海 南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 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 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 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 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
3、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统一 的、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 展的立足点 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 生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1、我国对外开放的演进历程 2、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全方位、:中国不是孤立的也不 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 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我们不是 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 能闭关。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 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 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 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两个重要观点。
(二)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 目的
稳定是 前 提
改革是 动力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 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 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 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 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 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 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 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 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 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 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 开放形势的发展。

第七章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七章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 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 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对外 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 种资源、两个市场。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 会制度的优越性,吸取人类文 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 社会主义需要。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 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 系。
改革的定义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对外开放的措施 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 取得成就的原因
历史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理论之改革 开放; 改革政策又称为开 放政策; 改革与开放紧密相 连,邓小平把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开放政策都叫改革。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 出中国与世界是紧密联系的事实;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宣布中 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 友好合作关系 ; <<论十大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十分 重视对外开放,多次强调其重要 性; 1980年,“对外开放”的表述正 式被提出;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 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授课大纲: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历史回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
回顾改革的意思及取得的成就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进驻我国的外企
总结
问题思考:
1.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式是怎样的?
清朝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落后,就是离开了世界。
现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从新接轨,才使得中 国得以快速发展。
1)全方位: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 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且在精神 文明建设方面都坚持对外开放。 2)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 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 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3)多层次: 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 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P172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第七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开放理论第一节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之路第二节第二节坚定不移推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改革第三节第三节毫不动摇坚持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厚德博学筑基建业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指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 态.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最显著的特点是 采用暴力的手段. 体制改革:指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为巩固和完善现存社会制度而对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制进行的变革.中心问题 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特点 是自我的完善.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 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 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 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1.为什么要改革?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由此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历史进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 革的配合,因此,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
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也随之深
,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 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_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_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载体,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保障我国经济自主和政治安全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从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开始,探索实行了放权让利、承包制、利改税、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分类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民营经济是非公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小岗之夜
小岗生产队: 20户人家 副队长:严宏昌 老队长:关庭珠 队长:严俊昌 时间:1978.12 地点:严立华家

新乐园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式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总体改革思路:“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改革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阶段: 1984年10月—1992年9 月

总体改革思路:确认了“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观念

改革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阶段: 1992年以后

总体改革思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改革方式:由“ 重点突破” 转为“全面 推进”
多 层 次 开 放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发区
沿边、沿江、沿铁路 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开放城市
技术的窗 口、管理 的窗口、 知识的窗 口、对外 政策的窗 口
1988年海南设 省,成为我国 最大的经济特 区。
80年5月
1984年



1985年2月党中央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随后, 又将山东省济南市、广东韶关市、河远市、梅州 市列入经济开发区,在这些地区基本上实行沿海 开放城市的政策。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 浦东新区。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 长江流域,加快上海的建设步伐,使上海成为国 际性的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 1992年,出台了沿江、沿边开放和内陆开放的一 系列新举措。
85 1562 1739 20.46
二、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

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是什么

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是什么

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是什么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遵循“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是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建设、国防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有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构建完成了工业体系,国有企业始终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一直占据决定优势;在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等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绝对优势,发挥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是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是要坚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不同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提高了不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2
孟买这个1400多万人的大城市中,60%左右的人至今
还住在贫民窟。从飞机上俯视孟买市区,一大半似乎都 是贫民窟
43
飞机下降了,贫民窟也更清楚了
44
驱车前往市中心,机场大道两旁也是贫民窟
45
贫民窟附近的臭水沟和商业街
46
被贫民窟包围的楼房
47
待处理的“垃圾”堆放在贫民窟的房顶上
48
49
中国”与三中全会“深化改革”构成了姐妹篇。
75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78
主要亮点:
一是立法方面对民主程序的要求,对宪法实施监督
程序和机制的新提法。
二是在政府法治方面,提出了“把公众参与、专家
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
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
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还提出了行政裁量基准。
79
三是在司法领域
提出了“领导干部干预插手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 究制度”。
通过“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
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最高法院设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
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也是为了控制司法权,不受地方
权力势力影响。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个标准。
其一是公共权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二
是民主化;其三是法治;其四是效率;其五是
协调。
68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只有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
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反过来,国家治理体系的
现代化进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 代化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主 法治的进程。----俞可平

第七章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七章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目录 前页
课间休息
后页
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 对外贸易的质量
如 何 提 高 对 外 贸 易 效 益
课间休息
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 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
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我国应如何实施对外开放?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怎样理解“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
中国加入 WTO 有什么意义?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 关系?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阅读书目
《中国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
课间”的意义:
第一,参与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
第三,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可以带动出口。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指示资料-11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 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 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 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 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 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 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 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 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 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 前页 后页 性的危机。目录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入世后中国对外经济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