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分析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测定体系。

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古黄芪和甘肃红芪的黄芪甲苷含量,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BD-C18柱(150×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4∶56);柱温:26℃;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35 nm。

结果:黄芪甲苷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13.614X-1.4897,r=0.9999,线性范围为10.2-102μg/mL-1。

测定蒙古黄芪和甘肃红芪中的黄芪甲苷回收率分别为95.9%与94.5%,在3 d内基本能保持稳定,含量分别为0.289mg/g和0.284mg/g。

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芪黄芪甲苷【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192-02黄芪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具有营养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主要生长在西北干旱地区。

当前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其野生资源受到极大威胁[1]。

其含有多糖、甲苷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2]。

当前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与毛细管电泳法等[3]。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体系,希望为从天然植物中寻找低毒或无毒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实验仪器与方法1.1 实验仪器日本岛津公司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色谱工作站,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XS205DU型,SQ21198B多功能食品加工机,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ELTA320型pH计。

黄芪甲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为色谱纯,甲醇、甲酸、无水乙醇、冰醋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Radix Astragali)是中国传统草药中的一种,也被称为“北茵蒿”、“黄金钱草”、“黄金银草”等。

黄芪具有滋补强壮、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简称AS-IV)是黄芪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黄芪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对于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测定,可以使用反相HPLC或离子对交换柱进行分离。

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检测波长和优化方法条件,如流动相组成、流速等,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近年来,还有研究对HPLC方法进行改进,如引入内标物法和紫外二维检测法,提高测定精确度和分析效率。

2. 气相色谱法(GC):GC是一种将挥发性物质分离和检测的技术,在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中也得到了应用。

由于黄芪甲苷在常规条件下不易挥发,因此需要将其进行酸水解或酶解,将产生的挥发性产物用GC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要求样品预处理和操作条件较为复杂,但可实现对黄芪甲苷的准确测定和定量分析。

3. 毛细管电泳法(CE):CE是一种基于电泳原理的微柱层析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耗样量少等特点,因此在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利用CE进行黄芪甲苷的分离和检测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还可以在测定中引入很多改进的因素,如在线固相萃取、二维电泳和运用特殊电泳介质等。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各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的优势和应用条件,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目的进行判断。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滋补养生、益气固表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疲乏无力、气虚乏力、脾胃虚弱等疾病。

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对于黄芪的质量评价、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针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准确性较高的一种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反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

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其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对于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制备工艺等因素。

生长环境是影响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黄芪生长的土壤类型、水分、温度等因素都会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采收季节也是影响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黄芪的采收季节不同,其黄芪甲苷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研究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三、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针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质量评价,国家药典对其含量进行了规定,但是现有标准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采收季节的黄芪,其含量差异较大,当前的质量评价标准并不能完全覆盖。

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对于规范黄芪的生产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黄芪甲苷含量变化规律,并试图建立更为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为黄芪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系统的依据。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

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能抗炎降压、镇痛镇静和促进再生肝DNA水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改善白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清除自由基等药理作用。

近年来,对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很多。

本人就几种常用方法作一比较。

1高效液相色谱法(I-R_C法)HPLC法因其分离度好、灵敏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稳定性、药理和临床研究中。

1.1 HPLC—uv法属于四环三萜类皂苷,紫外末端吸收f max200.8 nm)。

紫外检测灵敏度低,干扰因素多,目前 HPLC法是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紫外检测器。

苏瑞强Ⅲ等采用 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WG—C18柱0.9 mm x250 mm,5 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1:2.3),检测波长为 203nm,结果线性范围为0.86—5.27 I,L g/mL,加样回收率为 97.52%,RSD为3.10%。

1.2 HPLC一示差折光检测法由于在紫外区仅有微弱的末端吸收,溶剂噪音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且其前处理繁杂。

池玉梅等四应用HPLC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黄芪精 12I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ODS 2(4.6ram X 200ram,5 I,L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67:33),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1-5 g/ml,回收率为98.1%,RSD为2.02%。

该法简单方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1.3 RP—HPLC法路玫等[3j采用RP—HPLC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的含量。

色谱柱为Nova—PakC18柱0.9ram xl5Omm,4la,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一磷酸(1:2:O.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40%。

实验中将样品蒸干,采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溶解,用氨试液洗涤后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

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4.7%,RSD为2.6%。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又称黄芪补中益气汤,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

黄芪性味甘苦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益血统阴、利水除湿、化瘀散结的功效。

黄芪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对于黄芪的质量评价和药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利用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然后利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

HPLC法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上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的HPLC法用于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比如采用保留时间法、峰面积法、标准曲线法等。

这些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不同,但都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主要利用样品中黄芪甲苷特有的吸收峰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单,仪器设备不复杂,因此在一些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同时在测定复杂样品时准确性和灵敏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分析技术,它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能够对样品进行更加准确和灵敏的分析。

该方法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时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对样品中其他杂质的干扰较小。

LC-MS法在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和结构鉴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仪器的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其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均更加出色。

UPLC法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也节约了试剂和溶剂的用量。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中一种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黄芪甲苷,它具有抗炎、抗疲劳、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准确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于评价其药效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进展。

传统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这些方法在黄芪甲苷的定性和定量上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这些方法在操作步骤繁琐、时间耗时长、设备成本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近年来,一些新的测定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提高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可以通过蒸馏浓缩技术,直接从黄芪中提取黄芪甲苷,并通过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优点,但对于样品准备的要求较高。

近年来还有一些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测定方法被提出。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可以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黄芪甲苷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通过颜色反应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但需要特异性抗体的制备,且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问题。

近年来还有一些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测定方法得到了发展。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可以通过黄芪甲苷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扩增和检测,并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黄芪甲苷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重复性的优势,但需要标准品的制备和PCR仪器的支持。

近年来关于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传统方法、开发新方法以及应用新技术。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而且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的测定方法,并开展黄芪甲苷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以提高黄芪的药效和质量评价。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引言黄芪,即中药材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气虚乏力、风寒感冒等疾病。

黄芪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黄芪甲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其药效和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目前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黄芪甲苷的药理作用二、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来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

(一)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研究人员通常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在不同波长下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准确测定。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以实现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快速测定。

研究人员通常通过建立黄芪甲苷与特定试剂在特定波长下的光谱特征,来进行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法的改进研究人员针对目前存在的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的一些局限性,如检测灵敏度不够高、操作复杂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他们通过优化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检测波长等条件,改进了色谱法和光谱法的分析方法,使其具有更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他们还通过改进萃取和预处理方法,提高了质谱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二)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还引入了一些新技术来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色谱图谱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他们还探索了一些新型的色谱柱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灵敏度。

(三)标准物质的建立为了提高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黄芪甲苷标准物质体系。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全名为黄芪,是一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的植物。

其生长在中国北方的干燥地区,被认为具有益气补中、固表益肺的功效。

黄芪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黄芪甲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黄芪甲苷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抗氧化等功效,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深入,黄芪甲苷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测定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传统测定方法传统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但是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耗力、需要昂贵仪器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传统测定方法存在的不足,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新的测定方法,使得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变得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新兴的测定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中。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基于生物技术的新方法,如基于免疫学原理的黄芪甲苷ELISA检测法和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等,这些方法将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能够实现对大样本的高通量检测。

三、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目前的测定方法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操作复杂性和仪器昂贵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对于复杂的黄芪样品,测定方法的选择和优化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进一步提出新的测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可以预见的是,基于生物技术的新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对于传统测定方法的改进和优化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黄芪甲苷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能抗炎降压、镇痛镇静和促进再生肝DNA水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改善白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清除自由基等药理作用。

近年来,对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很多。

本人就几种常用方法作一比较。

1高效液相色谱法(I-R_C法)
HPLC法因其分离度好、灵敏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稳定性、药理和临床研究中。

1.1 HPLC—uv法黄芪甲苷属于四环三萜类皂苷,紫外末端吸收f max200.8 nm)。

紫外检测灵敏度低,干扰因素多,目前HPLC法是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紫外检测器。

苏瑞强Ⅲ等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WG—C18柱0.9 mm x250 mm,5 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1:2.3),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线性范围为0.86—5.27 I,L g/mL,加样回收率为97.52%,RSD为3.10%。

1.2 HPLC一示差折光检测法由于黄芪甲苷在紫外区仅有微弱的末端吸收,溶剂噪音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且其前处理繁杂。

池玉梅等四应用HPLC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黄芪精12I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ODS 2(4.6ram X 200ram,5 I,L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67:33),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1-5 g/ml,回收率为98.1%,RSD为2.02%。

该法简单方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1.3 RP—HPLC法路玫等[3j采用RP—HPLC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色谱柱为Nova—PakC18柱0.9ram xl5Omm,4la,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一磷酸(1:2:O.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40%。

实验中将样品蒸干,采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溶解,用氨试液洗涤后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

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4.7%,RSD为2.6%。

该法简便、稳定性好、重珊陆好、灵敏度高,且由于在流动相中加入磷酸,可使基线平稳,样品峰与其他峰达到基线分离。

郑志仁等H将药材置索氏提取器提取1 h后采用RP—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ueleosil c 18柱,流动相为乙腈一水(1:2),检测波长为205rim。

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l0.64~53.20I.L g/mL,加样回收率为92.66%。

1.4 HPLC—ELSD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原理是使流动相溶剂喷雾汽化,进入加热管后溶剂挥发;被分析检测的物质颗粒经镭射光产生散射,散射光由光电倍增管收集得到响应,光散射检测器的响应大小决定由被分析物质的颗粒的数量和大小,而不受流动相溶剂的干扰;不要求被检测组分有特定的化学结构。

赵灵芝等15]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以Blite—ODS柱为色谱柱,乙腈一水(36:64)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rain;ELSD参数中漂移管温度为100℃,N 流速为2.74ml/min。

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2.016~12.096g,加样回收率为97.43%,RSD为1.57%。

该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干扰少,前处理简便,回收率高,重现性好。

周春玲等对甲醇一水(4o:6o)、四氢呋喃一水(25:75)及乙腈一水(1:21等不同流动相进行了试验,并考察了黄芪甲苷的分离情况及检测灵敏度,同时通过观察峰面积、基线噪音和信噪比,研究了漂移管温度和气体流速等ELSD参数条件。

结果表明,采用乙腈一水(1:2)为流动相时,分离情况最好;最佳的测定参数是漂移管温度为105 oC,气体流速为2.96L/rain;样品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3.23%。

该法分离度好,精密度和重珊性俱佳,回收率高。

1.5 HPLC—MS法高效液相一质谱(HPLC—Ms)联用仪是当前天然药物的成分、药理与临床研究中最重要的联用仪器,能解决复杂成分样品的定性、定量问题。

顾泳川等[61建立HPLC—MS法测定大鼠尿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并对其尿药动力学进行研究。

采用Diamonsil TMC18柱为色谱柱;乙腈一水(40:60)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化接口的四级质谱检测器,内标为地高辛,选择性离子检测(sIM1。

实验中尿样加入地高辛混匀离心后,上清液通过已活化的固相萃取小柱,用3ml水淋洗,残渣用2ml甲醇洗脱,N: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

该法专属性好,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lOng/ml,杂质干扰小,操作简便,是检测体内黄芪甲苷的一种新型有效的分析方法。

2 薄层扫描法fLcs法)
TLCS法多采用双波长扫描法,能消除有机成分的干扰及操作误差,使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提高,一般有内标法和外标法。

2.1普通TLCS法实验中样品用氢氧化钾液提取除去酸性成分,以正丁醇萃取使背景干扰少,用大孔树脂分离皂苷除去样品中糖类等水溶性杂质,并在层析缸中放一小杯氨水,使斑点分离明显;采用硅胶G板,以氯仿一甲醇一水(65:35:lO) 为展开剂,在氨饱和蒸气环境下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后加热显色。

加样回收率为97.39%,RSD为1.4%。

将样品超声提取后,在硅胶GF254板上以氯仿一醋酸乙酯一甲醇(8:
6:0.8)展开,254 BITI紫外光灯下定位,双波长( s=228 nm,It=370 nm)反射式锯齿扫描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为2.5%。

该法能准确快速地测定提取液中的黄芪甲苷含量,取样量少,提取过程简单,可不经显色直接扫描测定,且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易行。

2.2高效TLCS法普通TLCS法的稳定性、重现性相对较差,灵敏度较低。

将样品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回流提取,乙醚脱脂,无水正丁醇提取后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在高效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65:35:10)为展开剂展开,硫酸乙醇显色定位。

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2.0o%。

该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较好,且采用索氏提取分层明显,薄层展开斑点清晰。

2.3薄层光密度法将样品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用1%氢氧化钠液洗涤后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在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7:3:9)为展开剂展开,反射法单波长(525nm) 锯齿扫描,狭缝1.2mrnx1.2mm,背景补偿,线性校正CH=9,SX=3。

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1.58~7.9 g,加样回收率为97.28%,RSD为1.o6%。

该法重现陆好,斑点颜色在2h内稳定。

3比色法
比色法利用了黄芪甲苷与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生成有色物质,使之能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常见显色剂有香草醛一硫酸、香草醛一高氯酸、香草醛一冰醋酸等。

3.1采用香草醛一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该法利用在浓硫酸介质中,黄芪甲苷的酚羟基与香草醛醛基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的原理,将样品用乙醇溶解后,加入香草醛液和硫酸液,加热15rain,于578nm处测定吸收度,操作简单,反应灵敏度高,重现陛好,且无使用仪器的限制。

3.2采用香草醛一冰醋酸比色法对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将样品用乙醇溶解后,加入香草醛液和冰醋酸液,加热15rain,于578nm处测定吸收度。

该法具有试剂的空白吸收值较小、对分析样品干扰小等优点。

4荧光法
4.1茴香酸一硫酸体系荧光法杜呜等【7】利用黄芪甲苷在浓硫酸介质中能与茴香酸反应,其反应产物有强烈荧光的特点,对血清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黄芪甲苷与茴香酸的反应产物的最大激发波长为Ex=320nm,最大发射波长为Em=387nm,线性范围为0.2~40.Omg/L,最低检测限为0.02rag/L。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度低、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无干扰等优点。

游文玮等【蚓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针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杂质干扰严重的特点,用固相萃取净化和富集血样,再用化学衍生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最大激发波长为Ex=3lOnm,最大发射波长为Em=376nm,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2.6%。

该法采用固相萃取技术,有效地富集和净化样品,并利用了荧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的优点。

4.2香草醛一磷酸体系荧光法杜鸣等利用黄芪甲苷在磷酸条件下与香草醛反应的产物具有荧光的特性,建立了香草醛一磷酸体系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结果黄芪甲苷与香草醛的反应产物的最大激发波长为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为Em=430nm,线性范围为O.20—20.0mg /L,最低检测限为0.106mg/L。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空白值较低等优点,且样品不必经过薄层分离即可直接测定。

综上所述,对黄芪甲苷的分析方法很多,但大多数制剂由于成分复杂,干扰严重,HPLC法和TLCS法因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而优于其他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型检测器如ELSD等的不断出现,使原本无紫外吸收的黄芪甲苷也得以很好的分离;而将色谱与质谱联用(如HPLC—MS),化学衍生化与荧光相结合,则各取所长,能同时对成分复杂的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尤其在药理、临床研究中是新型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