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功能区划-教学
旅游 功能分区

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功能分区一、景点介绍在旅游中,景点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部分。
各地的景点各具特色,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湖泊、河流、草原等,人文景观包括古建筑、历史遗迹、文化街区等。
不同的景点有不同的吸引力,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旅游目的地。
二、交通指南在旅游中,交通指南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需要了解如何到达目的地,可以选择何种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包括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
在选择交通工具时,需要考虑时间、费用、舒适度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目的地的交通状况,是否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供选择。
三、住宿安排旅游中的住宿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可以是酒店、宾馆、民宿等。
在选择住宿时,需要考虑价格、地理位置、设施设备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住宿地点的安全、卫生等情况,以确保自己的旅程顺利进行。
四、美食推荐旅游中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人们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菜肴。
在选择美食时,可以参考当地的美食推荐,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口味特点等。
此外,还可以尝试当地的小吃、特色饮品等,丰富自己的味蕾。
五、购物指南旅游中的购物也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部分。
人们可以购买当地的特产、手工艺品、纪念品等。
在购物时,需要注意商品的质量、价格、真伪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了解当地的购物场所、购物街区等,方便自己的购物行程。
六、娱乐活动旅游中的娱乐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
人们可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观看演出、游乐园、水上活动等。
在选择娱乐活动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了解活动的时间、地点、费用等情况。
七、旅行安全旅游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非常关注的。
人们需要了解目的地的安全情况,可以通过咨询当地的旅游部门、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在旅行中,需要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总结旅游功能分区涵盖了景点介绍、交通指南、住宿安排、美食推荐、购物指南、娱乐活动和旅行安全等方面。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行为
目的
内容
尺度
地域
旅游地
逗 留
周 游
度 假 路
度游 假憩 性路
区 线
专旅 线路
游 旅 旅 旅 旅 营 中单 线 游 游 游 行 区 途目
地 区 点 链 基 旅的
径游径
线线线
地 游地
憩
线 线旅
路
路 路游
径
线
路
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3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3.3.1 突出特色原则 3.3.2 讲究韵律原则 3.3.3 兼顾“冷热”原则 3.3.4 发展创新原则 3.3.5 市场导向原则 3.3.6 游程多样原则 3.3.7 合理搭配原则 3.3.8 机动灵活原则
相对于旅游成本增加的体验水平最低增长 速度。
Ⅰ
K b
X(成本)
图5-20 旅游线路操作性检验模型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4 旅游线路组织 旅游线路组织基本思路:与交通建设相配套,“线随路走,
路为景开”。 (1)首先要考虑已有的交通条件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优 先安排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地、旅游区。 (2)有些资源稀有性、独特性明显,品位高,需求大,开 发前景广阔的地区,虽然目前可进入性较差,也可以规划建 设交通线路,然后将该地列入旅游线路,这就是“路为景 开”。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图5-13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2.10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3.1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
简单地说,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 轨迹。具体而言,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 市场,为方便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 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 3.2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两种主要类型: (1)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2)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
旅游规划-功能分区.pptx

功能分区
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
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 旅游区内部发展的推动力——旅游景区的开 发建设;
• 外部影响因素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力——空间 结构的竞争与合作。
影响功能分区的因素
• 地形地势因素 • 对外交通联系因素 • 资源空间分布因素 • 主题形象定位因素 • 景观布局与建筑风格 • ……
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布 局模式可进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 布局重点是娱乐,其次是住宿
环旅馆布局
•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过 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野营地式布局
•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型 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游 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间 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设 施进行布局
双核布局(Twinning Principle)
• 该布局模式由特拉维斯 (Travis)1974年提出, 该布局方法为游客需求 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 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 精心的设计,将服务功 能集中在一个辅助型社 区内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设计(包括旅 游功能分区图与旅游项目设计图)
功能分区与项目设置的关系
• 通常是先功能分区,然后是具体项目的设 置;
• 一般每个分区确定之前,已经有相应的主 题形象定位(分区定位),据此进行项目 设置。
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 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 环旅馆布局; • 野营地式布局; •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 ; •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 双核布局; • 组团式; • 多组团式。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 过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六)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 型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 游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 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 设施进行布局。
提出:Gunn于1965年提出。 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在 服务中心和吸引物综合体之间由交通联系。
环核式布局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环核式布局模式(Around-core Zoning) 是指旅游地空间布局以重要景观或项目为 核心,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娱 乐项目等全部环绕该核心景观和项目进行 布局的模式。 一般包括: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和 环旅馆布局两种。
旅游线路组织的五种手法: (1)曲径通幽。游览线路组织时,根据景区特点,有意使游览 线路迂回曲折,视阈狭小,光线阴暗,声响寂静。或上下 盘绕,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入谷探幽。 (2)步移景异。将不同的景物布置在游览线上,使之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步步有景、段段不同,游览线就像一条彩线, 将粒粒风景的珍珠串联起来,使游客感到,一步一个景, 十步一层天。 (3)豁然开朗。在线路设计中,采取“欲露先藏”、“欲扬先 抑”的手法,使游览空间由狭小、阴暗突然变得畅阳。 (4)渐入佳境。合理安排游览线上的景物,沿着游览线的时空 顺序,一个比一个好,使游客情趣不断提高,逐渐达到高 潮,然后结束。 (5)跌宕起伏。游览线串联的景物,按一定节奏,将不同层次、 等级的景点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使游客产 生跌宕起伏的视觉快感。
2、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 景区内各景点的风格不尽一致,游览线路的 组织,就应该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使 游客空间观赏信息感受量最强、最大,构成系列, 烘托旅游线路的总体特色。 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游览线路上,反映主题的景物,要安排多处 观景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层次重复 加强,突出主题。同时,对于具有个性的景点, 也要有机组合,体现游览线路的变化和层次。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综合以上各种分类体系,可以构建如图5-19所示的旅游线路结构 模型。
旅游线路
行为
目的
内容
尺度
地域
旅游地
逗 留
周 游
度度游 假假憩 路性路
区 线
专旅 线路
游 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旅 旅 旅 旅 营 中单 游 游 游 行 区 途目 地 区 点 链 基 旅的
径游径
线线线
地 游地
憩
线 线旅
路
路 路游
径
线
路
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四)旅游活动内容
旅游线路可分为: ①区域旅游线,简称区线,
如“中国旅游国线”,新、马、泰八日游旅游 线; ②专项旅游线路,简称专线,
如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长城旅游专线等。
(五) 按旅游地分类
Stewart and Vogt(1997)构造了五种类型的旅游线 路:
• 区域游线路、 • 旅行链线路、 • 单目的地线路、 • 中途旅游线路、 • 营区基地游线路,见图。
午餐 单目的地线路
营地
工艺品店 亲友家
市场 中途庄稼活线路
营区基地旅游线路
市场
图5-17 Steward and Vogt 旅游线路模型
区域旅游线路 旅行链线路
居住地 旅游目的地 景点 旅游地
(六) 旅游地域等级分类
按照旅游地域系统的等级,可将旅游线路分成三类 或三个层次: 旅游地连接线路,即进入性旅游线路; 旅游区连接线路,也可叫主体性旅游线路; 连接旅游点的游览线路,或称局部性游览线路。
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主讲人:刘杰武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区域旅游的空间功能分区(Functional zoning)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演示课件

购物
娱乐
环核式布局模式
旅游接待、服务 设施以及娱乐项目 等环绕核心景观和 项目布局;
核通常为一个自 然景观。
11:28
11:28
(四)社区—吸引物综合体布局模式
旅游吸引物
线
路
旅
服务中心
游
吸
引
物
旅游吸引物
甘恩(Gunn)于 1965年提出;
旅 游
布局方式:
吸 引
旅游区中心,社
物 区服务中心;
11:28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布局
(一)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密集游憩区 游 憩 缓 核心保护区 冲 区
美国景观设计师理查 德·福斯特(Richard Forster),
1973年在对国家公园深 入调查后提出。
核心保护区、游憩缓 冲区、密集游憩区
11:28
自然保护地分区的三种基本模式
11:28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自 然 保 护 区 的 空 间 布 局
11:28
(二)双核布局模式
连接线 娱乐设施 自然保护区
特拉维斯(Travis)
度 假
于1974年提出;
城 镇
服务集中在辅助型
社区内
11:28
长 白 山 景 区 空 间 结 构
11:28
(三)环核式布局模式
餐饮
住宿
旅游核 心景区
成本最小化
11:28
(三)旅游线路的设计
1.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突出主题原则 游程多样原则 合理搭配原则 机动灵活原则
11:28
2.旅游线路设计的程序
(1)确定目标市场成本因素 (2)确定线路主要旅游景点 (3)设计若干备选线路方案 (4)选择最优旅游线路方案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优质ppt]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d952d4aeaad1f346933f41.png)
2019/5/2持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 考虑行政范围的完整性。
2019/5/26
第二节 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变
旅游景点数量少,开发处于 独立阶段,域外联系松散; 区内路径系统薄弱,旅游流 向呈单向性。
豪华观光型 周 经济观光型 游
成本最小化
2019/5/26
(三)旅游线路的设计
1.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突出主题原则 游程多样原则 合理搭配原则 机动灵活原则
2019/5/26
2.旅游线路设计的程序
(1)确定目标市场成本因素 (2)确定线路主要旅游景点 (3)设计若干备选线路方案 (4)选择最优旅游线路方案
1.集中性原则 旅游设施,采取相对集中的布局。
– 在开发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 在经济方面,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 – 在社会方面,有利于游客与居民的交流与沟通; – 在环境方面,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
2019/5/26
2.协调性原则 主要表现在处理旅游功能区之间、功能区内
部相互关系等方面。
2019/5/26
旅游景区数量增加,仍处于分 散状态; 旅游景区可达性加强,但各旅 游景区间的互通性仍然较弱,旅 游流向仍呈单向性。
旅游资源整合,旅游景区联系 加深;
旅游景区之间的通道进一步完 善,旅游圈形成。
新型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活 动空间范围得到拓展; 次旅游圈建立,缓解区域竞 争,形成更大的区域吸引力。
(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概念
依据旅游地的资源分布、土地利用、项目设计 等状况对区域空间的系统划分。
– 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网络、城镇体系等 – 旅游区:用地安排,游览区、接待区、商业服务区等
第8讲 旅游区划

各种基础设施。
旅游区的概念,强调的是地域综合体的概念(比旅游地更加全面、 综合,包含的要素更多),包含两层含义:
(1)在一个旅游区内部,其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历
史文化景观发生的人文基础,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共同联系;
(2)旅游区是以某些城市为旅游经济中心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旅
游网络(不是所有的旅游区的土地都是旅游用途,从而与旅游
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依据--根本目的。
三、旅游区划的原则――旅游区划的指导思 想和依据
1 、地域性原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
性的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旅游区。
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地域差异的原因:自然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
即纬度地带性、海陆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受太阳热量分布不均的影响,自然景观依纬度方向
(1)东北林海雪原旅游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 ( 2 )中原古迹名山旅游地区:京、津、冀、豫、晋、鲁、陕等
五省二市;
(3)东部名山园林旅游地区:包括沪赣皖苏浙;
(4)华南热带风光旅游地区:包括粤闽台琼; (5)西南岩溶风光旅游地区:包括桂滇黔三地; (6)川鄂湘名山峡谷旅游地区:包括鄂湘川渝; (7)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地区:内蒙古全境; (8)西北干旱景观旅游地区:甘新宁一省二区; (9)青藏雪山高原旅游地区:包括青海和西藏。
地形成区别)。
旅游区的特征:
(1)系统性:是指旅游区在职能上和地域上都是完整的(旅游
地不一定),具有配套的社会功能,首要功能是恢复和增强旅游 者的健康、能力、体力与精力,满足其精神与物质需要;
(2)地域性:旅游区是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至少有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金堂沱江两岸休闲度假旅 游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战略定位 对接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以 沱江为纽带,打造为汇聚龙泉山水精华的休 闲度假旅游黄金走廊 规划布局 以沱江为轴线,串联天府花园水城、云 顶石城、五凤古镇三大核心片区,形成“一 廊三组团”的空间布局。
四川龙池松茂古道总体策划和总 体规划
旅游服务中心
景区B 景区A
景区C
景区D
D.带状布局
峡谷探险带
旅游服 务区
森林保护带
高山民族风情带
辽阳市弓长岭汤泉谷园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
项目背景 项目地位于弓长岭区汤河镇,紧邻弓长岭城区,西北距化纤城辽阳市30公里, 西南距鞍山34公里,东北距离本溪35公里,距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约70公里,处 于规划建设中的“铁岭—新民—辽中—弓长岭—本溪—抚顺—铁岭”环沈阳高速 路节点上,连接着拥有约2000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区域,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规划目标
山西皇城相府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及创 建5A级景区整改提升规划
项目概况 晋豫交界地带、太行山旅游经济圈,隐匿着一代帝师陈廷 敬的故居——皇城相府。辅佐康熙皇帝执政半个世纪之久的 帝师兼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宅邸,康熙皇帝曾经亲临的寓所, 赋予了皇城相府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除此之外,皇城相府 建筑本身也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 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现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周边丰富的自然、人文和工业旅游资源均为 大皇城相府旅游景区的构建提供了优越条件。 规划目标 将皇城相府景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优秀、世界知 名”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为山西省打造出又一个国家5A级 旅游景点,通过资源整合,将景区打造为皇城相府文化观光 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通过沱江两岸旅游度假区的打造,确定沱江两岸各片区与核心景点的功能与定位, 并在总体定位指导下,推进这些核心景区的产品升级、形象升级、功能升级与市场升级, 最终实现金堂旅游的全新转型,提升金堂旅游综合竞争力。
共建共创与共享、互补互动与互利,打造金堂旅游黄金走廊 以沱江为纽带打造金堂旅游黄金走廊,围绕花园水城、云顶石城、九龙长湖、五凤 古镇等核心景区,实现区域互补互动与互利开发,共创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共享旅游度 假市场,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良性互动发展。
中国什邡“5.12”地震遗址主题公园 总体规划
项目概况 中国· 什邡“5.12”地震遗址公园位于什邡市中北部的红白 镇与蓥华镇之间,距什邡市区29公里,规划的什绵高速公路 在2015年前建成通车后距成都市区车程约1小时,交通条件 便利。 指导思想 通过中国什邡“5.12”地震遗址主题公园的建设,以遗迹 与遗址的保留、新建物质载体、发展创意产业等多种形式, 对5.12大地震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 记录、保护与传承。发展旅游业,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切 实解决灾区农民重建家园的社会难题,解决农民的就业和社 会保障问题,做到安民、稳民,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山东省首个音乐主题植物迷宫乐园: 康大月亮湾山地运动公园策划方案
规划思路 1、在有一定坡度的山脚处进行造景,营造活动的公共空间,形 成一些独特的活动和娱乐区域和比较理想的景观及空间组合。 2、依托公园良好的生态基础条件,增加地方乡土植物、花卉、 果木及丛灌木的种植,提高林木覆盖面积,形成大面积的生态山 地景观,打造登山、休闲的健康活动空间,形成一些独特的小型 娱乐项目,如丛林探秘、等。 3、建设灌木迷宫、儿童迷宫。游客行走在各种图案和道路绘制 成的欢乐迷宫世界之中,既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同时也 能获得在迷宫中迷失方向后又走出迷宫的喜悦和快乐。整个公园 将充分体现音符优美的曲线,每个景点都富于节奏感,让游客在 公园中能够获得最大的身心愉悦。 总体功能分区 入口服务区;欢乐迷宫音乐娱乐区;自然生态游憩区;四季森 林景观协调区;草地休闲区
游路
10、海滨旅游区空间布局模式
餐饮设施 野 营 区
海滨公园
游艇码头
二、旅游功能区的典型布局
放射形布局 聚光形布局 扇形布局 带状布局
A.放射形布局
旅游景区A 旅游景区B
旅游服务 中心区
旅游景区C
旅游景区D
B.聚光形布局
度假区
民俗区
核心景区
商业区
游乐区
C.扇形布局
公路 河流
景 区
特色 旅馆 景 区
娱乐 设施
商店
8、草原旅游区空间布局模式
住宿包
厕所
接待包
9、山岳旅游区空间布局模式
分叉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环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分叉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主体景观
游路
景点
环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景点
主体景观
游路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景点
主体景观
山地旅游的精品,生态公园的创新— —胶南市大珠山旅游区总体策划
项目概况 大珠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岛胶南市中部滨 海沿岸,生态资源和山地条件在胶南滨海度假区内独具特色 。区内植被资源类型丰富,野生杜鹃面积逾万亩以上,山谷 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营造出了一个健康、绿色的自然养生氛 围;大珠山山势坡度较陡,山脊明显,形成了一个运动及养 生绝佳的生态绿谷环境。大珠山花岗岩地貌的奇峰和象形石 所构成的大地景观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大珠山的自然景观 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现有知名度均无法与泰山、崂山相比 ;生态环境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 发展目标 启动期——灵山湾度假区配套游览胜地 成长期——北方知名的滨海山地特色旅游体验地 成熟期——国内一流的滨海山地观光休闲胜地
Gunn,1988
4、三区布局模式
自然特 色区 娱乐区
服务区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服务区
娱 乐 自然保护区 区
5、双核布局模式(Twinning Principle)
度 假 城 镇 辅助型社区
连接线
娱乐设施
自然保护区
Trveis,1974
6、核式布局模式
酒 店
娱乐设施 核心 景区 餐 馆
商店
7、环旅馆布局模式
山西皇城相府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及 创建5A级景区整改提升规划
形象定位 游皇城相府,阅帝师传奇,揽满清风云,悟官仕 之道! 功能分区 “一核四极” “一核”——以皇城相府、郭峪村和海会寺为核 心的宰相故里文化观光体验区域; “四极”——九女仙湖休闲度假区、樊山于山生 态休闲区、乡村旅游区和工业园区。
概况 龙池镇位于都江堰市西北方,距离都江堰市区19.5公里,区 内拥有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和龙溪河。东北与虹口乡为邻,南与紫坪 铺镇接壤,西与阿坝州汶川县交界,幅员面积94.25平方公里。主要 民族为汉族,有部分藏族、羌族散居。 项目位于龙池旅游新集镇西南方1.3公里处的八一沟。毗邻紫坪 铺水库,自然资源较好,人文资源方面,拥有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 河南道的部分段落——松茂古道遗址,松茂古道是古代成都到茂县、 松潘的唯一通道,汉藏羌通商、交流的主要通道。这些历史痕迹在 项目所在地有部分遗存,但数量不多。 规划思路 积极挖掘和整合龙池旅游资源,能对资源进行整合、升级,以趣 味性体验来打造项目的核心吸引力,构筑领先者的产品体系。同时, 大力发掘文化旅游资源,对松茂古道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民俗文 化等人文资源进行挖掘、培育和保护。将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新集 镇、文化旅游资源、紫坪铺水库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龙池整 体旅游发展格局。
二带:东、西方向水系绿带
三区:休闲旅游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居住区
山东省首个音乐主题植物迷宫乐园: 康大月亮湾山地运动公园策划方案
项目现状 项目地位于青岛市胶南,距青岛市区30分钟车程。 面积111.74公顷,主要为裸岩地,植被以赤松和野 生灌木为主。自然资源品级不高,缺乏特色,景观 单一。该项目是康大集团为胶南市城市生态环境改 善而建设的一个公益性旅游项目,目前已被评选为 青岛市森林公园。 规划目标 力求在美化公园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富有创造 性的旅游产品策划,使其成为一个品味高、有特色 的山地运动公园,成为胶南城市生态建设的亮点和 绿心,成为山东省内森林公园的典范之作。
中国什邡“5.12”地震遗址主题公 园总体规划
规划目标 保留工业地震遗址,打造地震遗址主题公园,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新型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和就业,创建复合型工业地震遗址体验地 打造中国第一个抗震救灾民族精神教育基地 规划区性质 以“穿心店精神”为灵魂,以地震遗址体验、自然景观游赏、宜 人环境度假为载体,集缅怀纪念、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地 震遗址主题公园。 主题形象定位 体验地震遗址,弘扬民族精神 功能分区布局 入口服务区;工业地震遗址观光区;工业休闲体验区;休闲娱乐 区;居民安置社区;宗教朝拜及山地休闲度假区。
四川龙池松茂古道总体
规划目标 ◆打造龙池整体形象,实现持续发展。 ◆使龙池成为文化体验、避暑度假、登山健身的旅游目的地。 ◆以旅游带动龙池镇的整体产业发展,以大旅游的观念经营景区。 ◆将龙池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成都市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 点,成为乡村与城市产业统筹发展的标杆和旗帜。 ◆重视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将景区发展的成果落实到当地农民 收入的增长、收入来源的稳定、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生活质量的 整体提高上来。 ◆融入都江堰旅游产品体系,成为都江堰文化旅游、生态度假的 重要产品。 ◆实现自然、文化、社会产业的结合和梯度发展。
山地旅游的精品,生态公园的创新— —胶南市大珠山旅游区总体策划
发展定位 形象定位:花石海生态乐园、天地人和谐福地 总体定位:国内一流的花石海体验式观光休闲旅游胜 地 产品体系 核心产品:观光休闲产品 重点产品:户外运动体验产品 配套产品:佛教文化体验产品 功能分区 综合接待服务区;佛教文化区;花海生态休闲区;石 海生态观光区;自驾车露营区;生态景观协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