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古根海姆艺术馆设计理念

古根海姆艺术馆设计理念
古根海姆艺术馆是一座位于纽约的世界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它以其独特的设计
理念而闻名于世。
建筑师法兰克·劳埃德·赖特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了这座博物馆,他的设计理念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一。
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赖特对空间和光线的独特理解。
他将建筑物
视为一种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曲线和倾斜的墙面,赖特创造了一个富有动感和流畅感的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建筑物看起来就像是一件雕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古根海姆艺术馆的内部设计同样体现了赖特对空间的独特理解。
他设计了一个
中空的螺旋形结构,使得参观者可以顺着螺旋形的斜坡一路向上,欣赏展品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整个建筑物的设计。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艺术馆的参观体验成为一种独特的感官享受,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之中。
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物本身,也体现在展品的陈列上。
赖特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展品与空间的和谐统一,他认为艺术品应该与空间相互呼应,而不是简单地陈列在一个静态的空间中。
因此,古根海姆艺术馆的展览空间通常是充满曲线和倾斜的墙面,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展品的陈列成为一种艺术品的展示,使参观者在欣赏展品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整个空间的设计。
总的来说,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赖特对空间和光线的独特理解,
他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展览陈列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古根海姆艺术馆成为了一座艺术品,也使得参观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艺术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a
21
a
22
职员办公室
a
23
零售厅 餐厅/咖啡厅
零售厅与餐厅咖啡厅在一起 人性化规格
a
24
中庭
a
25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艺术价值
1997年,一座石破天惊的建筑杰作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它以奇美 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称 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作为城市诗篇的建筑,能够将城市中疾走 的人群从庸碌的时间中暂时解救片刻,或者仅仅是让我们深呼吸一次,在云淡风清中悦 目而赏心,然后幻想夕阳和雨。那些能够将建筑真正作为城市诗篇而书写歌咏的建筑师 ,在这个时代比真正的诗人还要稀少,一座城市遭遇他们、发现他们、并邀请他们为自 己留下吉光片羽,需要的是难得的福缘。
艺术经常是盖里的灵感发源地,他对艺术的兴趣可以从他的建筑作品中了解到。同时,艺术 使他初次使用开放的建筑结构,并让人觉得是一种无形的改变,而非刻意。盖里仿佛与美国都 市格格不入,他采用多种物质材料、运用各种建筑形式,并将幽默、神秘以及梦想等融入他的 建筑体系中。他曾说:“我喜欢这种在建筑过程中看不见的美,而这种美又常常在技术制造过 程中失落了。”盖里在早期的工作中就大胆运用开阔的空间、各种原材料以及不拘泥的形式来 进行建造。盖里的建筑也包含了普通的过程,有继续进行的生命、进化中的生命和成长中的生 命等。盖里在建筑和艺术间找到了共鸣,明显与模糊、自然与人工、新与旧、晦暗与透明、堵 塞与空旷等方面,这就是盖里与其他建筑作品最为明晰的对照,因此盖里被誉为“建筑界的毕 加索”。
如果真像当年媒体所说的,格雷的建筑形式指向了新世纪的建筑概念,可 能在对建筑 材料的扩大和使用上是专业界认可的,但是在对建筑理想的理解 上分歧还会继续,尽管现在 整个世界已经安然无恙地进入了新世纪。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摘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
它是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7年进行设计的。
1959年建成后,凭借着自身连续螺旋的艺术形体、流动渐变的有机空间、朴素真实的混凝材料和丰富美艳的作品珍藏成为了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之媲美。
关键词:建筑群赖特、螺旋形体、流动空间、所罗门·R·古根汉姆、争议正文:第一次在翁老师的课上看到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图片,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因为酷爱喝咖啡和茶的我对杯子有着不解的情怀。
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不就是一只优雅纯情的杯子,满载着清茶的幽香和宁静,又弥漫着咖啡的淡雅和浓情。
在课下进一步了解后,我更是被其动态螺旋的空间特征和管内无数艺术家的瑰宝所征服。
不过,我最欣赏的是这座建筑背后赖特大师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
这让我意识到这座美术馆不只是艺术品的展览会所,其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背后所承载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回味。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古根海姆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建筑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创办于1937年,以连锁方式经营,是一个博物馆群,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拥有4处分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立陶宛古根海姆博物馆香港古根海姆博物馆效果图“博物馆群”仿佛是古根海姆的专属符号,与传统定义上的博物馆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异军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术馆,作为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艺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建筑师简介:最有创意的建筑师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
现代博物馆设计研究(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

现代博物馆设计研究(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20世纪末,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发展迅速;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更为显著。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兴建博物馆之类文化建筑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一个建设现代化博物馆的高潮正在来临。
博物馆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仅仅是设备、构成手段、形象的现代化(有形的),而同样重要的是其体现的职能概念和人们对博物馆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无形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分析, 重新认识博物馆设计的实质和博物馆建筑的演变趋势,来探寻当代博物馆设计观的走向和可借鉴的设计方法。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由弗兰克.劳埃得.赖特—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设计的。
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包括设计了美国的两座建筑—罗比住宅和流水别墅。
他一直工作到1 959年去世。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看上去就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
这座极其漂亮、无与伦比的建筑建成于1959年。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
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左图:古根海姆内一条长长的螺旋通道伸向不同部位或长廊的地板。
该博物馆保存了所罗门.R.古根海姆有现代艺术收藏品,因此该馆以个的名字来命名。
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
按照传统,博物馆在沿大厅四周的墙上展览艺术作品。
但古根海姆打破了传统的惯例。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
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
右图: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纽约市的一个拐角处。
它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
可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
古根海姆博物馆位于毕尔巴鄂市内由贝拉艺术博物馆、大学和老市政厅构成的文化三角的中心位置,可由该市商业区及老城区直接前往参观。
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

前言首先,衷心感谢蒋晓风老师一学年的悉心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我运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所学习到的知识,对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了分析。
本文将从建筑总体环境布局、功能与流线、造型艺术和空间特点四个角度,全方面地分析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本文尝试通过理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这个非理性造型建筑,并在分析过程中思考与感悟,最终取得了收获。
目录前言一.建筑概况 (2)二.总体环境布局 (4)三.功能与流线 (6)(一)功能分区(二)交通流线(三)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分析图四.造型艺术 (9)(一)非线性外形(二)雕塑式建筑(三)钛金属装饰外表面五.空间特点 (13)(一)入口序列(二)中央大厅(三)空间组合方式分析(四)展厅空间分析(五)采光分析(六)广场与高塔——空间序列的终止六.感悟与收获 (19)一.建筑概况名称: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Bilbao,Spain)建筑类型:博览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 O.Gehry地点:西班牙毕尔巴鄂建成时间:1997建筑规模:建筑占地面积24000m2展览空间面积11000m2建筑简介: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基金会旗下所有博物馆的总称,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落成就以独特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它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是全世界最大的展厅之一。
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使用钛金属,不同功能采用相应不同的材料,这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工业传统遥相呼应。
这个作品中表达的那种西班牙文化和既激扬又沉静的诗意,不仅倾倒了全世界的万千民众,也折服了无数对盖里满怀偏见的建筑师。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

展厅
展厅
中庭
展厅
二层平面:一个由廊柱和天桥组成的环路将展厅组织在四周。
主入口
展厅 展厅 展厅
中庭
展厅
环路
中庭的设计(中心点)
•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 为精彩,尤其是入口 处的中庭设计,被盖 里称为“将帽子扔向 空中的一声欢呼”, 它创造出以往任何高 直空间都不具备的、 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 的强悍冲击力,曲面 层叠起伏、奔涌向上 ,光影倾泻而下,直 透人心,使人目不暇 接,百不能指其一。
THANK YOU !
得了自然光线。
采光的设计
• 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 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 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 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 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 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 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 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 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 面,这样,随着日光入 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 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 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 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 闷感。
弗兰克·盖里
(FrankOwenGehry) 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 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 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 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 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 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 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 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 (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 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 有着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海 姆美术馆 (MuseoGuggenheimBilbao)。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介绍
• 由美国加州建筑师弗兰克· 盖里(FFrank O.Gehry)设 计,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 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 • 该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24000平方米,陈列的空间则有 11000平方米,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还是全世界 最大的艺廊之一,面积为130米乘以30米见方。整个博物 馆结构体是由建筑师藉助一套为空气动力学使用的电脑软 件(从法国军用飞机制造商达索公司引进,名叫CATIA)逐 步设计而成。 • 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 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 • 盖里早期的建筑锐意探讨铁丝网、波形板、加工粗糙 的金属板等廉价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并采取拼贴、混杂 、并置、错位、模糊边界、去中心化、非等级化、无向度 性等各种手段,挑战人们既定的建筑价值观和被捆缚的想 像力。
古根海姆美术馆

古根海姆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第五大道1071号,由苏富比家族的财富巨头所创办,于1959年正式开幕,是当今世界级别的博物馆之一。
古根海姆美术馆原先是由美国商人汤姆·古根海姆(Solomon R.Guggenheim)为了纪念去世的侄女苏珊娜·古根海姆(Susen R.Guggenheim)所成立的,目的是展示一系列现代艺术品,包括油画、雕塑和其他形式的装置艺术。
该馆建筑设计得十分独特,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采用了流线型的设计风格,直立的中央圆柱形成了博物馆的主角色,逐渐递减的螺旋式结构使游客从下而上逐渐体验到180度无缝转换的空间感受,使得博物馆成为了现今的艺术品之景观。
博物馆内的收藏品十分丰富,包括了艺术家Paul Klee、Pablo Picasso、and Marc Chagall等几乎是所有当代艺术大师,堪称现代艺术史上精品云集的博物馆之一。
此外,博物馆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当代艺术展览,并给予年轻艺术家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例如,馆内曾经举办过可爱的克雷塞塔(Kre-sa-da)展览,展示了一系列贝斯特(Percy Best)的作品,还在2008年12月2日至2011年1月9日之间展出了尼古拉斯·盖格(Nick Cave)的电视艺术品——超现实的动物雕塑与充满活力的舞台表演,充满了动感和色彩的特性给世界带来了光芒。
古根海姆美术馆在建筑和艺术品收藏方面均属世界一流,对于喜欢美术和建筑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古根海姆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美术博物馆,它同时也是一个美学建构的巨大体系,使得这个展示世界当代艺术的国际艺术中心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艺术殿堂。
古根海姆美术馆

古根海姆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上东区,是美国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
它以用于展示现代及当代艺术的知名建筑和收藏而闻名于世界各地。
该美术馆的建筑既具有独特的现代风格,又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是一座建筑和艺术的杰出代表。
古根海姆美术馆由苏珊娜·古根海姆于1937年成立,并命名为“索尔·R·古根海姆基金会古根海姆美术馆”。
该美术馆首次在纽约市华盛顿广场的一栋建筑内对公众开放。
1959年,该美术馆搬到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建筑内。
该建筑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1959年去世前最后一座竣工建筑。
古根海姆美术馆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呈八角形平面,顶部覆盖着一个大型的圆顶。
整个建筑采用石材建造,展现出现代主义风格。
馆内的艺术品收藏成为了该美术馆的最大亮点。
从1920年代开始,苏珊娜·古根海姆收集了现代艺术品,并且她对艺术领域的热情和独特的艺术眼光为美术馆的收藏增添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收藏品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和影像艺术作品等。
其中许多展出品是来自于历史上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如巴勃罗·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安迪·沃霍尔和杰克逊·波洛克等。
除了常年展览外,古根海姆美术馆还经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例如,他们曾经为艺术家们举办了作品展示,互动活动,以及工作坊等。
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开放时间是星期一、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天早上10:00到下午5:45。
星期五的开放时间是晚上10:00,星期二和星期三休息。
总之,古根海姆美术馆是现代艺术和建筑的杰出代表,是美国和世界美术馆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美国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
馆内的收藏品和建筑风格无疑将会给游客带来一次难忘的美术馆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1.赖特: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是美国最有创 意的建筑师之一,从19世纪80年 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 一直工作到1959年去世,作品超 过了600件。赖特以设计私人住 宅而著名,其职业生涯有两段时 期至为重要,一段为1900~1910 年为其获得声誉的草原住宅的设计, 一段为20世纪30年代他设计了久负 盛名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 以及一系列的美国风住宅。
(2)非具象艺术:
1927年,古根海姆第一次遇见年轻的德国贵族女Hilla Rebay von Ehrenwiesen,并听取其介绍的欧洲当代绘 画中一种实验性的潮流。在美学上,从经验世界获取 形式的抽象观点与纯艺术创造上的非具象二者之间, Rebay选择了后者,相信其中充满了神秘的内涵。在 Rebay充满激情的言语感染下,在对这相对未知领域 进行收藏的先进想法的引导下,古根海姆从1929年开 始系统性地购买非具象艺术家的作品。很快,古根海 姆酒店套房的墙上就挂满了新的收藏。随之,他的考 虑重点必然转向了能够公开展出这些作品的可能性, 并在1937年建立了所罗门· 古根海姆基金会。 R·
二.古根海姆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 馆,创办于1937年,以连锁方式经营,是一个博物 馆群。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 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拥有4处 分馆。 “博物馆群”仿佛是古根海姆的专属符号,与 传统定义上的博物馆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像是 一个异军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术馆,作为非营利 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艺 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即在于建筑的开窗——环形窗带。
(2)内部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空间
弯曲厚实的外墙带动整个白 色建筑螺旋上升,楼层间的 缝隙为环形窗带。环形窗带 置于墙壁顶部,利于隔热隔 噪。顶棚玻璃窗与墙壁高窗 形成自然采光,再加上白色 墙壁的漫反射,使展馆内光 线明亮柔和。透明的玻璃窗 将城市景色引入博物馆内, 一年四季博物馆内部光线、 色调千变万化,空间也随着 时间在改变。
(1)建立者:所罗门· 古根海姆 R·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 · 古根海姆博物馆,它的建立者 R· 正是所罗门· 古根海姆。他生于 R· 19世纪美国的一个十分有影响力、 靠煤矿工业积累财富的瑞士血统 家族。按有教养人的习惯,在精 英云集的环境下,古根海姆和他 的妻子,Irene Rothschild,在博 爱和审美的传统中长大,成为热 心的艺术赞助人,并积累起很多 《吉尔达半身像》 恩斯特· 路德维· 希凯尔希纳 古代大师的作品。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一.文化背景:非具象艺术与有机建筑结晶 二.古根海姆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建筑
三.建筑的形体:“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四.空间特点:连续渐变的有机流体 五.建筑材料:混凝土下的朴实雕塑
六.赞誉和争议:烟消云散的误解
七.个人观点: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一.文化背景:非具象艺术与有机建筑结晶
(1)平面布局——打破对称,明确有序
这样的平面布局使游客的参观路线与工作人员路线互 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 对比又协调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 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此古根海姆 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阔的设计。
(2)内部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空间 古根海姆的建筑空间可以简单地视为由三大部分: 入口空间(包括上部连接平台)、主展空间(大螺旋 体)、辅助空间。时空连续的第四维度——时间因素,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 斜坡则通到6层。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 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
(1)外观——简洁与变幻相结合
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 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 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螺旋的中部形成一 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以上就是我要先大家介绍的所有内容
谢谢!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 间转向流动和连续的空间,再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 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的过程。多年来 赖特一直探求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结构,而不是 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人们真正体验 到空间中的运动。
他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 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 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 的、折叠的。为了这个观点, 他曾在旧金山设计一家螺旋 形的商店,在匹兹堡建一处 螺旋形的车库,这次又说服 业主,使他相信螺旋形是博 物馆最好的形式。1986年, 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 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最后,这座美术馆是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也是 我选择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重要原因之一。赖特提出了 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 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和表现材料的本性等有机建 筑的设计理念。这让热爱、向往大自然的我成为了赖 特忠实的崇拜者。这座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就是赖特 有机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所以,我选择了它!
五.建筑材料:混凝土下的朴实雕塑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 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 上,使它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
六.赞誉和争议:烟消云散的误解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赖特“技术为艺术服务”、 “表现材料本身”等设计理念的代表作品。1986年, 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德国柏林古根海姆博物馆
三.建筑的形体:“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一条 街道的拐角处,看上去就像一只茶杯,或者说像一 条巨大的白色弹簧,也有人说像一只海螺。赖特把 古根海姆看作是“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1)外观——简洁与变幻相结合
但是,这种打破常规的建筑作品在最初也遭受许多 的质疑与反对。他们认为弧线型的展览区是对绘画艺 术的亵渎。甚至有二十位艺术家签名拒绝在古根海姆 博物馆展出他们的作品。
这样的行为是由于对现代艺术的误解造成的,现在, 对现代艺术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误解已经烟消云散了。
七.个人观点: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我最喜欢的现代建筑之一。 首先,纽约市第五大道的拐角处是一片吵杂的街区。 而白色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外形让忙碌的市 民在嚣喧中感悟到茶香的清幽和咖啡的热情。其螺旋 上升的动感曲线又给人蓬勃的激情和动力。作为一个 美术馆,其个性、高雅的外形与管内大量抽象派的艺 术作品高度和谐。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在车水马 龙的拐角处欣赏到生活中的艺术。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内赖特的建筑模型
2.有机建筑
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 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向 大自然索取的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 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
流水别墅
东京帝国饭店
赖特的建筑作品
3.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理念
(2)环境与功能
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于纽约市第五大道拐角处,面对 中央公园,周围为吵杂的街区。建筑内部流通性强、 采光优良的空间决定了其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参观功能 也。此外,就空间分配而言,博物馆具备藏品储备空 间、办公空间、接待间、休息室、交通等辅助空间。
活动旅馆床
(3)管内作品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的基本上是印象派以后各 名家的作品,尤其是抽象艺术品的收藏更是居于世 界各博物馆之首。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了47位 艺术家的58件作品,几乎涵盖了从19世纪晚期后印 象主义开始,直至20世纪中期各艺术流派中最著名 的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有“后印象主义”开创 者塞尚、凡高、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立体主义领袖 毕加索,德国表现主义的创始者凯尔希纳,幻象派” 大师夏加尔,以及瑟拉、蒙德里安、贾克梅蒂等在 欧美现代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家的佳作。 而且管内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 空中。
(2)非具象艺术
在1939年,古根海姆在纽约曼哈顿东54街租下了一个 旧的汽车展示室。 Rebay把其改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 的临时展览空间,命名为非具象绘画美术馆。馆里只 展示了一些最单纯的抽象艺术的绘画;一些被认为是 先驱艺术家的抽象派或具象派作品,如夏加尔 (MarcChagall),也包括在这一时期的收藏中,但仍 留在古根汉姆的酒店套房中。在1943年,为了满足日 益繁荣的非具象美术馆的要求,Rebay决定开始新的 征程: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建筑以容纳古根海姆的藏品 和举行基金会的活动。于是她选择了众所周知的美国 建筑师赖特。
《林中裸体》 画家:亨利· 马蒂斯
《塞雷风景》 画家:巴勃罗· 毕加索
美国现代波普雕塑大师 乔治· 西格尔
2010年10月21日到2010年的3月28 日印度裔艺术家Anish Kapoor的作 品“Memory”
四.空间特点:连续渐变的有机流体
(1)平面布局——打破对称,明确有序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 平面根据功能划分 成动态的不对称布 局。以入口轴线为 界,左右分别布局 一大一小两建筑主 体。
再者,古根海姆美术馆其内部的平面布局和连 绵不断的四维空间是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赖特认 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 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他相信螺 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虽然我没有去过纽约古 根海姆美术馆,但赖特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作为一 个美术馆,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 并应该与管内作品协调统一。美术馆打破了常规的 对称结构和明确的楼层划分,与印象派以后各名家 的作品相协调。其螺旋形的斜坡走道也会给人耳目 一新的感觉。流动、连续的空间使馆内作品更有生 机和活力,也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