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实验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同时释放出氧气。

下面是五个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
1.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需要光、水、二氧化碳等条件。

3. 实验材料:盆栽植物、水、二氧化碳气体、透明塑料袋、不透明塑料袋、黑纸片等。

4. 实验步骤:
- 将盆栽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 在袋子里放一些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 将袋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 观察一段时间后,用不透明塑料袋将盆栽植物罩住,并在袋子上放一张黑纸片。

5.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会发现植物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片会发黄。

而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叶片会变得翠绿。

这些实验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并加深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一些细菌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实验,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实验。

实验一: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氧气的释放量来确定光合作用的速率。

首先,将水变量水平调整至同一高度,然后将一些植物叶片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以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

将这些叶片放置在室内光照条件下,并用漏斗收集由叶片释放的氧气。

通过测量氧气的体积和时间,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氧气产生量,从而得到光合作用的速率。

实验二:光合作用的光照适应性光照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对光照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将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叶片放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进行观察。

可以使用光强计测量不同强度的光照,并通过测量盛放在叶片上的氧气产生量来确定光合作用的速率。

实验结果通常显示出一个明显的“光饱和曲线”,即随着光照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实验三:光合作用的温度适应性温度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将同一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观察。

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并通过测量盛放在叶片上的氧气产生量来确定光合作用的速率。

实验结果通常显示出一个“温度饱和曲线”,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但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光合作用速率开始下降。

实验四: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可以将植物叶片放置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中进行观察。

可以使用二氧化碳计测量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通过测量盛放在叶片上的氧气产生量来确定光合作用的速率。

实验结果通常显示出一个“二氧化碳饱和曲线”,即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但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的重要途径。

光合作用的5个实验步骤器材:天竺葵一盆、烧杯、锥形瓶、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棉絮、镊子、白瓷盘、酒精、碘酒、厚一些的黑纸、曲别针。

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二天,使叶内的淀粉尽可能多地消耗掉。

2、第三天,取出放在黑暗处的天竺葵,选择几片比较大、颜色很绿的叶子,用黑纸将叶的正反面遮盖。

黑纸面积约等于叶片面积的二分之一,正反面的黑纸形状要一样,并且要对正,用曲别针夹紧。

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晒4到6小时。

3、采下一片经遮光处理的叶和另一片未经遮光处理的叶,放在沸水中煮3分钟,破坏它们的叶肉细胞。

4、把用水煮过的叶子放在装有酒精的锥形瓶中,瓶口用棉絮堵严。

将锥形瓶放在盛着沸水的烧杯中,给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待锥形瓶中的绿叶已褪色,变成黄白色时,撤去酒精灯,取出叶片。

把叶片用水冲洗后放在白瓷盘中。

5、将叶片展开铺平,用1∶10的碘酒稀释液,均匀地滴在二张叶片上,观察现象。

光合作用的实验目的学习光强、光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因为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及外部因素不断变化而相起,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经常改变着。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强、光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叶片含水量、叶片的发育阶段等等。

一般而言,光强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但由于植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在光强增加相同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强程度并不相同,并且当光强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加了。

因光合色素对不同性质的光的吸收值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颜色的光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红光、蓝紫光光合作用强度大,其它颜色的光会使光合强度下降,绿光的光合强度几乎为零。

因温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酶的催化活性,因此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一般而言,温度在0℃-35℃之间时,每增加10℃光合强度增加一倍;但超过40℃-50℃后,光合强度下降。

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及结论一、实验原理: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在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理过程。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2.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有所不同。

3. 实验装置:实验将采用光合作用速率测定仪来测定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将选取相同年龄和相似生长状态的植物进行实验,以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方法:(1)根据实验要求制备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实验组及对照组。

(2)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光合作用速率测定仪中,测定一定时间后的氧气释放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量,计算出光合速率。

(3)通过统计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得出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选取相同年龄和相似生长状态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2)根据实验要求制备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实验组及对照组。

2. 实验操作:(1)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光合作用速率测定仪中,保证光照条件相同,并进行预吸气处理。

(2)测定一定时间后的氧气释放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量,计算出光合速率。

3. 数据处理:(1)通过统计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得出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速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较低;而在光照强度较高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较高。

这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3. 光合速率的高低受到光照强度的控制。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深入研究光合作用的机理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1、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 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

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 ,没有遮光的部分 。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步骤①的作用: 。

(3)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 。

(4)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叶片遮光是为了与未遮光部分进行 。

(5)实验结果,遮光部分 蓝,未遮光的部分 蓝。

(6)滴加碘液显蓝色,证明有 产生。

(7)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8)下图为“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实验的各步骤图解,正确顺序: 。

(9)图中实验步骤⑥两个烧杯中加入溶液是酒精的为 。

(选填“A ”或“B ”)2、下图为某同学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 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或运走。

(2)步骤②中控制的实验变量是 。

(3)该同学经过④和⑤的实验操作所观察到叶片的颜色变化是 ( ) A.经过步骤④,叶片颜色没变化 B.⑥中叶片A 处变成蓝色C.经过步骤④,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D.⑥中叶片B 处不变蓝(3)以上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 。

(4)实验步骤中起着设置对照实验作用的是步骤 。

(5)为了使显色更加明显,实验需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不需要加热B .把装有酒精和叶片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C .把装有酒精和叶片的烧杯进行水浴加热D .把装有水和叶片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6)步骤⑤是滴加 试剂,对淀粉进行鉴定。

AB(7)该实验需要将绿叶脱色,右上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3.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归纳实验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暗处理:将生长旺盛的放到处。

目的是。

2、遮光:选取一片叶,用黑纸片把该叶的一部分从遮盖起来。

目的是。

3、照射:然后移到光下。

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4、脱色:把叶片放到盛有的小烧杯中,,使叶片中的溶解到中,叶片变成。

目的是溶解避免影响观察结果。

5、漂洗、染色:取出的叶片并用清水,然后平铺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

6、漂洗、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7、实验结果记录8、实验结论: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

实验二:测定种子种的有机物1、淀粉的特性是。

2、蛋白质的特性是。

实验三: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1、设置装置:如图所示,设置实验装置。

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2、暗处理:3、照射:4、脱色:5、漂洗、染色:6、漂洗、观察:7、实验结果:甲装置的叶片滴加碘液后。

乙装置的叶片滴加碘液后。

8、实验结论:证明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四: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1、如图所示实验装置:2、验证氧气的方法:氧气能够。

3、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够产生。

实验五:水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1、暗处理:2、如右图所示,将甲叶片的主脉切断,将叶片分为A、B两部分3、照射:4、脱色:5、漂洗、染色:6、漂洗、观察:7、实验结果:叶片A部分滴加碘液后。

叶片B部分滴加碘液后。

8、实验结论:证明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该实验选取的植物是。

2、暗处理:3、照射:4、脱色:5、漂洗、染色:6、漂洗、观察:7、实验结果:叶片A部分滴加碘液后。

叶片B部分滴加碘液后。

8、实验结论:证明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七、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为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八、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报告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报告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课题:光合作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机制;
2.观察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
3.运用科学知识,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践。

三、实验原理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物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是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特殊生物代谢过程,包括光吸收、合成叶绿素、光化学分解水、质量交换,以及根部吸纳水、提取养分,并通过有机物的合成,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物质的过程。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小苦苣苔:将小苦苣苔拿出,放在室温下;
2.准备实验用具:将绿色磁性钢球、蓝色磁性钢球、小叶片、杯子和太阳光放入实验室;
3.将小苦苣苔拆开,将磁钢球放在杯子中,用放大镜观察;
4.照射小叶片:将小叶片放在杯子里,用太阳光照射;
5.包括叶片和磁钢球放在室温下,定时观察;
6.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
实验开始前,绿色磁钢球离叶片距离约20 cm,蓝色磁钢球离叶片距离(即叶面与磁钢球之间的距离)约40 cm。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5个实验详细介绍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5个实验详细介绍

1. 萨克斯的“淀粉侦探”实验故事引入: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小侦探,要找出植物在阳光下变魔术的秘密——它们是怎么做出甜甜的淀粉的呢?实验步骤:准备阶段:晚上,趁植物们睡觉的时候(其实是暗处放置几小时),我们把它们的“早餐”(原来的淀粉)都拿走,这样它们第二天就没有存货了。

一半一半:第二天,我们把植物叶子的一半藏起来不让它见光,另一半则让它尽情享受阳光。

魔法粉末:然后,我们用一种神奇的粉末(碘酒)轻轻洒在叶子上。

结果观察:哇!被阳光亲吻过的叶子部分变成了深蓝色,就像穿上了蓝裙子一样,而没照到光的部分还是原来的颜色。

结论:原来,阳光帮助植物做出了甜甜的淀粉!2. 鲁宾和卡门的“氧气追踪”游戏故事引入:我们要玩一个“找氧气”的游戏,看看植物呼吸出来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

实验步骤:标记魔法水:我们有两瓶魔法水,一瓶用“重水”(H₂18O)标记,另一瓶用“重二氧化碳”(C18O₂)标记。

分组实验:一组植物喝“重水+普通二氧化碳”,另一组喝“普通水+重二氧化碳”。

收集氧气:让植物们“呼吸”,然后收集它们放出的氧气。

结果观察:我们发现,喝“重水”的那组植物放出的氧气特别重,有^18O标记;而喝“重二氧化碳”的那组放出的氧气还是普通的。

结论:原来,植物呼吸出来的氧气是从水里来的!3. “光影赛跑”实验故事引入:光和叶子在进行一场赛跑,看谁能让叶子更快地浮起来。

实验步骤:准备叶子小船:我们把圆圆的叶子当作小船,放在水里。

光影比赛:用不同亮度的光照射叶子,有的很亮,有的暗暗的,还有的几乎没有光。

观察浮起:看哪些叶子小船先浮起来,就像赢得了比赛一样。

结果观察:光越亮,叶子小船浮得越快。

结论:光越强,叶子就能更快地做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氧气让自己浮起来。

4. 恩吉尔曼的“叶绿体舞会”故事引入:叶绿体是植物细胞里的小舞者,它们喜欢在有光的地方跳舞,还会邀请好朋友(好氧细菌)一起来。

实验步骤:搭建舞台:把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舞台”放在黑暗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管
1号
2mL 化淀粉水解, 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 牛牛文档分享H2O2 H2O2
过氧化氢酶
H2O + O2 H2O + O2
Fe3+
过氧化氢酶高? 催化效率
Fe3+高? 牛牛文档分享本节课知识结构新 陈 代 谢 与 酶
新陈代谢的概念 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
酶粉有更强的 去污能力。
酶的发现
(一) 1773年,意大利 科学家斯帕兰札 尼在研究鹰的消 化作用。
这个实验说明: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二)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学家萨 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 的结晶,并证实脲酶是一种蛋 白质。 (四)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 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 结晶 ,并且指出酶是一类具有 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Na2SO4
2NaOH+中的果 胶,提高果汁产 量,使果汁变得 清亮。 你消化不良 时可以服用
含酶牙 膏可以 分解细 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ClO3
MnO2
Δ
KCl + O2 牛牛文档分享高温SiO2+ 2Mg Zn
2C = Si + 2CO
点燃
+ CO2 = 2MgO + C
+ H2SO4 = Z淀粉
酶 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蔗糖
果糖 + 葡萄糖
煮沸
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牛牛文档分享方法步骤:步骤
1 2 3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mL
显微镜下的胃蛋白酶结晶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切赫和 奥特曼发现少数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来源
作用
化学,只有 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