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中风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
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性分析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性分析摘要: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进展,临床常规处理难以逆转其病程,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类难治性脑血管疾病。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与进展性卒中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06-021 导致因素1.1 脑部因素。
进展性脑卒中进展的脑部因素主要是脑血栓形成过程在继续,缺血半暗带渐进性低灌流,导致梗死灶体积扩大和脑水肿。
1.2 脑外因素。
1.2.1 血压升高和高血压。
sip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并有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脉压小的特点。
有人指出,入院时80%的中风患者血压明显增高,中风患者与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但随后2周血压下降。
引起患者早期血压下降的原因,一个血管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二是不恰当的降压治疗。
早期血压下降原因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
血压下降后致的机制可能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狭窄端血流灌注下降,在侧枝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梗死。
虽然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就增加,特别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加重了半暗带区的缺血,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2]。
高血压病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和基本病因,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是各类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危险度与血压高度呈线性关系。
有高血压史者脑卒中危险增高13~24倍。
控制舒张压(和收缩压)可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病率[3]。
1.2.2 糖尿病和血糖升高。
高血糖,一是过去有糖尿病,二是应激性高血糖。
高血糖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可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高渗状态,尤其是血糖升高对脑梗死有更大的影响。
研究报告指出,糖尿病的进展增加了19倍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具有扩血管、抗凝血、纤溶、抗炎等多种功效。
巴曲酶是一种溶栓药物,通过溶解血栓,能够迅速恢复梗死灶的血流,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组织。
本文着重探讨了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丁苯酞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丁苯酞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丁苯酞,其化学结构与水溶性有机磷类化合物相似。
丁苯酞具有扩张全身和脑部血管的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改善缺血性脑组织的营养供应。
丁苯酞还具有抗凝血和纤溶的作用,能够阻止血栓的形成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环。
丁苯酞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保护脑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二、巴曲酶的作用机制巴曲酶是一种纤溶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激活体内的纤溶系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的生成,从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溶解血栓。
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巴曲酶能够迅速溶解血栓,恢复患者的脑血流,有助于保护梗死灶周围的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能够扩张患者的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梗死灶周围的微循环,有助于防止梗死灶扩大。
丁苯酞具有抗凝血和纤溶的作用,能够阻止和溶解血栓,减少血栓形成,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组织。
而巴曲酶通过溶解血栓,能够迅速恢复梗死灶的血流,减少患者的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掌握适应症,明确诊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中风

3.脱证
症状 神昏,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 出,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痿, 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 证机概要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治法 益气回阳救逆。 处理 见“脱证” 一节。
综合诊疗
中风一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错综复 杂,变化迅速,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 施,进行综合救治,以挽救病者生命。
5 .最初 24 小时内应禁食;神志清醒患者,宜 进软食。对轻度吞咽困难者,给予流质饮食; 中度吞咽困难患者,予办流质饮食;对严重吞 咽困难或神昏患者,宜采用胃管进食。 6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 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7 .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注意翻身, 防止褥疮;注意拍背、吸痰,防止肺部、口腔、 皮肤风部位感染;有感染者针对病因选用抗生 素。
致发本病
3.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嗜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 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 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 壅滞经脉,上蒙清窍 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 伐脾土,痰浊内生 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 郁互结,夹风阳之邪,窜 扰经脉
发为本病
此即《丹溪心法 .中风》所谓“湿土生痰, 痰生热,热生风也。”
4.五志所伤,情志过极
8.高血压、烦躁者均可对症处理。
二、辨证救治
1.邪阻经络,神机失用
症状 多急性起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 头晕目眩,口舌歪斜,可伴见心烦易怒, 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小便黄赤,腹胀 便秘等症,舌质淡红或红、紫暗,舌苔 薄白腻或薄黄、黄厚腻,或上有瘀斑、 瘀点,脉弦滑。 证机概要 风痰瘀血闭阻脉络。 治法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3.痉证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为主症。发病中亦可伴有神昏,但多出 现在抽搐以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等症状。而中风者多起病即有神昏,然 后出现抽搐。痉证者抽搐时间长,中风 者抽搐时间短。
中风的前兆

中风的前兆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6年第12期很多老年人因为不注意,不能判断什么时候脑中风会发病,错过了最佳预防甚至治疗的机会。
那么,脑中风有哪些前兆症状呢?1.?一过性黑矇一过性黑矇:即眼前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就能恢复,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
2.?哈欠连绵这是脑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一信号。
3.?口吃出现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4.?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1小时内可自行恢复。
5.?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2分钟后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可随时发生。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
可把它当作是进展性或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
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5年,会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7.?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性质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8.?眩晕、摇晃不稳突然出现眩晕,站立不稳。
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
9.?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金陵/文,摘自《江南保健报》)。
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降纤酶结合益 气活血 化瘀通络 中药治疗 进展性缺血 性中风的 临床研究
杨劲松 , 罗治华 , 钟妙文 , 陈文娟
15 . 2 0
[] 韩景献, 力. 9 韩 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 中风恢 复期气虚血瘀 证临床疗 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 , 0 ,()5 1 52 J. 2 537 :9 — 9 . 0 [0 蔡 敏, 1] 谢懿 , 历群 . 出血 患者医院感染 的相关 因素分析 [] 中华 脑 J.
摘要 : 目的 观 察降纤酶结合益 气活血化瘀通络 中药治疗进展 性缺血性 中风的 临床 疗效。方 法 将 7 8例进展性缺 血性 中风病 人 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 常规 方法 , 即抗血 小板 聚集、 低分子肝 素抗 凝、 疏通循环 、 脑保护剂和康 复治疗。治疗组在 常 规 治疗基础上加上降纤酶和益 气活血化瘀通 络的 中药 ( 偏瘫 方) 治疗 。对两组 治疗前 后的神 经功 能缺损进 行评 定和 总疗效对 比分
[] Gnbr MD B s Cm t ye hr anau tk : 7 i e ,ut R. o b i hpr e ts oe A s g o a n g t mii c e r
s nfat li l o  ̄m[ ] Srk , 9 8 2 ( ) 59 i i n ic ne J . t e 1 9 ,9 2 : . g i cnac c o 2
性 中风 。 可显著提 高早期进步 率。 关键词 : 进展性缺血性 中风 ; 益气活血 ; 降纤酶 中图分 类号 : 7 3 3 2 5 2 R 4 . R 5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2—14 (0 7 0 —0 2 17 3 9 2 0 }1 0 6—0 2
中风研究进展

2 中风的病因
引发脑中风的病因是由 于脑部血管神经病变而 导致的身体部分功能丧 失的突发性病变, 失的突发性病变,传统 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 缺血性中风和 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 中风两大类。 性中风两大类。
2.1 缺血性中风各种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各类动脉炎引起 外伤性及其他物理因素 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 心源性 动脉源性 其它(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 其它 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 脂肪栓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先天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细菌性动脉瘤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 UPMC Stroke Institute /Services/StrokeInstitute/Pages/default.aspx Souers Stroke Institute ,The Physicians of Saint Louis University /x23006.xml The Stroke Institute of Minnesota / Texas Stroke Institute /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site/PageServer?pagename=NIHSS
3
4
5
不易得中风。 多吃果蔬 不易得中风。
果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 果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 。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 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 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 病危险就越低。 病危险就越低。 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 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 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自由基。从而降低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 自由基。从而降低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 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 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 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 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 中风的功效。 中风的功效。
中风的疾病症状有哪些?

中风的疾病症状有哪些?
一、中风是什么?(300字左右)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脑梗死等疾病。
中风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中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300字左右)
1. 感觉异常:突然出现半身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的情况;
2. 语言障碍:突然说不出话、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别人的话;
3. 头晕眼花:突然感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不适症状。
三、中风的进展期症状有哪些?(300字左右)
1. 姿势不稳:难以站立和行走,可能出现倒地或摔倒的情况;
2. 昏迷状态:意识模糊或混乱状态,出现昏迷、意识丧失的情况;
3. 抽搐和痉挛:出现肢体抽搐、面部痉挛等症状。
四、中风的后期症状有哪些?(300字左右)
1. 言语能力恢复缓慢:患者可能需要康复治疗来恢复语言功能;
2. 运动功能受损:肢体运动功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物理
治疗;
3.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可能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
照顾。
五、中风的并发症有哪些?(300字左右)
1. 麻痹症状:严重中风可能导致瘫痪或截瘫;
2. 语言障碍:可能导致语言障碍,需要语言治疗;
3. 心理问题: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卒中后临床加重是常见现象
脑出血中的情况 一篇204例报告中,比较8h 120h血肿变化 204例报告中 8h与 血肿变化。 一篇204例报告中,比较8h与120h血肿变化。 发现24h 24h后血肿增大者极少见 发现24h后血肿增大者极少见
临床恶化均为血肿增大所致
Goldstein L B, etal(2003)
定义的变迁与历史回顾
21版希氏内科学(2000版 21版希氏内科学(2000版) 版希氏内科学
卒中发生后, 卒中发生后,神经症状和体征的恶化常常提示为进 展性中风, 展性中风,是部分性神经损害的可能指征
Stroke Syndrome(Caplan,2001)
急性出血或缺血中风后神经功能恶化的过程, 急性出血或缺血中风后神经功能恶化的过程,临床 上已经注意40多年,并称为进展性中风, 40多年 上已经注意40多年,并称为进展性中风,但这个概念 一般仍未被接受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
1961-1962年 进展性血栓形成(Thrombo1961-1962年 进展性血栓形成(Thrombosis-in-evolution)被相当广泛应用, sis-in-evolution)被相当广泛应用,并 在第3 Princeton脑血管病会议上发表了 在第3届Princeton脑血管病会议上发表了 许多关于进展性中风的病因、抗凝治疗、 许多关于进展性中风的病因、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文章,并定义为: 溶栓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文章,并定义为: 进展性中风是反映在神经功能缺损出现 的一定时间内, 的一定时间内,由临床医师判断的局灶性 神经功能缺损、即时的或持续加重的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患者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
Miller Fisher 定义为 进展性中风是指颈动脉或椎动脉系统 局部血管的闭塞过程和由此产生的梗死症 状,由临床医师所见到的神经功能缺失逐 步或阶梯式的数小时进展的过程。 步或阶梯式的数小时进展的过程。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Fra bibliotek1961-1975年 1961-1975年,没有人再提起进展性中风 1975年 第二次脑血管病分类中, 1975年,第二次脑血管病分类中,在神经功能 活动性改变的栏目下指出“ 活动性改变的栏目下指出“局灶性缺血进行性 恶化,梗塞逐步开始和发展( 恶化,梗塞逐步开始和发展(这种情况也可见 于缓慢的出血) 于缓慢的出血)”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
1976年 Millikon认为 进展可达36 认为, 361976年,Jhon 和Millikon认为,进展可达36-48h, 并报告8例病例,进展时间为3 并报告8例病例,进展时间为3-7天 1980年、Patrick、Ramirez-Lassepas 和 1980年 Patrick、RamirezSnyder指出 进展可以超过7 指出, 报告13 13例颈动脉 Snyder指出,进展可以超过7天,报告13例颈动脉 例椎动脉性进展性中风的时间3 16天 性、2例椎动脉性进展性中风的时间3-16天 1982年 Deseilligncy、Gauter、Gray强调 强调, 1982年,Deseilligncy、Gauter、Gray强调, 极少见的病例进展数周, 极少见的病例进展数周,乃至数个月的是否 应为不属进展性中风? 应为不属进展性中风? 多数意见认为,简化定义, 多数意见认为,简化定义,不设定时间限定
1073例(9个医院) 1073例 个医院) 稳定669 ,(86.8% 669例 86.8%) 稳定669例,(86.8%) 进展102 102例 13.2%) 进展102例(13.2%)
动脉硬化化22%,栓塞17%,腔梗9%,不能分类12% 动脉硬化化22%,栓塞17%,腔梗9%,不能分类12% 22% 17% 9%
亚型? 不同原因? 特殊原因的过程? 亚型? 不同原因? 特殊原因的过程?
定义的变迁和历史回顾
• Mohr’s Stroke(2004) • 进展性中风约占所有中风的40%,其中10%比 较严重,椎动脉病者引起的进展性中风为多 见,而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之久.
定义的变迁与历史回顾
国内教科书的情况 1960年 1960年 神经病学教材 张沅昌等主编 1965年 1965年 神经病学教材 张沅昌等主编 没有进展性中风的名称 1980年 全国统编内科学教材, 1980年 全国统编内科学教材,开始应用进 展性中风的概念
进展性中风的病因
• • • • • • • • • • • • 血栓的扩大 动脉狭窄-闭塞 反复栓塞 转化为出血中风 侧枝循环不良 全身性低血压,低灌流 血容量不足或心博出 缺氧 脑水肿,脑疝 癫痫 药物应用 内科并发症,肺炎,肺栓塞,心肌缺血等.
卒中后临床加重是常见的现象
Joneand Millikon, 1976年 1976年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
国外教科书中描述: 国外教科书中描述:
Merritt’s Neurology(2000年版): Merritt s Neurology(2000年版) 年版 进展性中风是指发病后数小时内神经功能缺失逐步 增加的过程为进展性中风, 增加的过程为进展性中风,在排除血肿和水肿后一般 由动脉血栓扩大所致 Principle Neurology(2001版): Neurology(2001版 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过程可以解释缺血过程的发作 间歇性和进展性,及数天后的迟发行进展, 性,间歇性和进展性,及数天后的迟发行进展,及进 展性中风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
1976年 1976年,提出了进展性中风的诊断 进展性中风” “进展性中风”是指中风发生后数分钟 内,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一组中风病人 强调:颈动脉系统脑梗塞, 强调: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进展时间 界定为18 24h,椎动脉系统定为 18椎动脉系统定为72h 界定为18-24h,椎动脉系统定为72h 然而, 然而,上述时间各家意见不一致
Atherosclerosis Timeline
Foam Cells Fatty Streak Intermediate Lesion Atheroma Fibrous Plaque Complicated Lesion/Ruptur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From first decade From third decade From fourth decade
27例ACA梗塞: 27例ACA梗塞: 梗塞 74%突发性 其中部分进展3h 突发性, 3h至 74%突发性,其中部分进展3h至3周。
卒中后临床加重是常见的现象
中风发作时程与原因(Caplan,2000年 中风发作时程与原因(Caplan,2000年) 突然发作 阶梯式 平稳渐进性 动脉硬化性 心源性栓赛 腔梗 脑出血 哈佛 洛桑 哈佛 洛桑 哈佛 洛桑 哈佛 洛桑 40% 66% 79% 82% 38% 54% 34% 44% 34% 27% 11% 13% 32% 40% 3% 52% 63% 20% 5% 13% 波动性 13% 7% 5% 5% 10% 6% 0 4%
• Venous thromboembolism
- Deep vein thrombosis - Pulmonary embolism
But, it can’t be separated completely
动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
局部因素: 局部因素: • 凝血物质浓度的上升:纤维蛋白原, CRP, PAI-1 • 血流模式,血管直径,动脉壁结构
定义变迁与历史回顾
但是, 1955年底到1958年的NINDB顾问团, 但是,从1955年底到1958年的NINDB顾问团, 年底到1958年的NINDB顾问团 在脑血管病的分类中仍未采用Slow 在脑血管病的分类中仍未采用Slow stroke 的名称。出现了TIA的分类; TIA的分类 的名称。出现了TIA的分类;但分类中强调 了由缓慢进展的神经症状加重的“ 了由缓慢进展的神经症状加重的“血栓性 血管病” 血管病”
179例颈动脉缺血中风发病后7天内 179例颈动脉缺血中风发病后7 例颈动脉缺血中风发病后 体征无变化39% 39%, 体征无变化39%, 好转35% 35%, 好转35%, 进展22% 22%, 进展22%, 90%患者进展36h后稳定 患者进展36h 90%患者进展36h后稳定
Boyousslavsky, Regli,1990 , ,
Smooth muscle and collagen Thrombosis, hematoma
Growth mainly by lipid accumulation
Adapted from Stary HC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1374.
Plaque Disruption Leading to Atherothrombosis Formation
进展性中风的治疗
• • • • 明确原因 控制血压,不要太高,亦不要太低 控制血糖 应用肝素,立即给5000U,此后700~1000单 位/小时维持.但LMWH-无效.
抗血小板药物 与脑血管疾病 的防治
Thrombosis
• Arterial Thrombosis
-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定义的变迁与历史回顾
1960年 Millikan、 Whisnant建议 1960年 Millikan、Siekert 和Whisnant建议 将脑卒中分为 早发性卒中(incipient or impending) impending) 早发性卒中( 进展性卒中(Advancing) 进展性卒中(Advancing) 完全性卒中(Completed) 完全性卒中(Completed) 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
进展性中风
Stroke-inStroke-in-Progression OR StrokeStrokein-Evolution in吕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