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11 期2018 Vol.5 No.11155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师汝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2700)【摘要】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偏瘫伴常规的康复治疗+巴氯芬片治有痉挛的患者52例,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用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在作长期的康复治疗以及长期服用西药及中药治疗,观察半年来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改良的Ashuorth 量表、简化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数评分表等指标变化情况,通过四个方面作为评估指标。

结果 经过半年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而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方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在偏瘫痉挛的治疗中配合康复治疗。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中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1.155.03痉挛是指在肢体运动中,肌肉在被动牵张时阻抗增高,产生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

康复医学根据病程长短,将卒中后偏瘫的治疗分为急性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偏瘫痉挛是指发病后2~4周,它标志着中枢性偏瘫后脊髓的“休克期”已过去,脊髓低级中枢恢复了对运动能力的控制,但大脑病变使皮层高级中枢对脊髓低级中枢的抑制作用及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尚未恢复,从而出现一系列脊髓水平较低级的原始反射活动。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可减轻疼痛,改善骨密度,提高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 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耀武,陈平波,洪汉刚,等. 中医补肾活血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 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7,26( 1) : 65-67. [2] 马志怀,王宝军,高化,等. 益气活血通络汤防治股骨转子间骨折
光明中医 2019 年 8 月第 34 卷第 16 期 CJGMCM August 2019. Vol 34. 16
·2485·
5. 35) d。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 20 碍判定无变化; 运动功能严重障碍判定恶化[6]。2) 观
例和 18 例; 年龄 53 ~ 77 岁,平均( 63. 73 ± 5. 21) 岁; 病 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四肢 Fugl-Meyer 评分情况。Fugl-
·2484·
光明中医 2019 年 8 月第 34 卷第 16 期 CJGMCM August 2019. Vol 34. 16
减 轻 疼 痛 程 度 ,可 帮 助 患 者 尽 快 下 床 活 动 ,缩 短 住 院 时间,促进骨折愈合。补肾活血汤出自《外科大成》, 经 多 年 临 床 经 验 加 减 而 来 ,方 剂 中 熟 地 黄 为 君 药 ,具 有补肝肾元气之效; 当归尾为臣药,具有补血活血的 作用; 杜仲、骨碎补、菟丝子、补骨脂、红花、桃仁共为 佐 药 ,具 有 补 肾 强 骨 、活 血 止 痛 、滋 补 肝 肾 等 作 用 ,不 仅可助君药 增 强 补 肾 的 功 效,还 可 增 强 臣 药 活 血 的 作用; 全方共 奏 活 血 补 肾 之 效,可 使 肝 肾 精 气 充 足, 达 到 活 血 、行 气 的 功 效[7]。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证 实 ,补 肾 活血汤 方 剂 中,熟 地 黄、枸 杞 子 可 促 进 血 红 蛋 白 生 成; 当归尾、红 花 具 有 抗 凝 作 用,对 术 后 深 静 脉 血 栓 形成具有预防作用[8]。

白芍甘草汤加味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肘关节屈曲痉挛的观察

白芍甘草汤加味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肘关节屈曲痉挛的观察
候 变 化情 况 , 统 计 其 临床 疗 效 及 2 4小 时 心 律 失 常 次 数 改 善 情况 。
炙甘 草通经 脉 , 利 血气 ; 生地 黄 、 麦冬 、 阿胶 补心 之
注: 治 疗 后 两组 比较 , t =6 . 4 7 5, P <0 . O1 。
阴; 麻仁、 人 参 以润脾 津 ; 生 地黄 、 阿胶 以 生 姜具 通 阳复 脉 之 功 , 诸 药 合用 , 达 到益气 滋 阴 , 通 阳复脉 的功效 。
[ 2 ] 国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 准[ M] . 南 京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4 , 1 9 .
[ 3 ] 韦斌. 中医药治 疗心 悸 9 6例 l 临床 体 会 [ J ] . 光 明 中医 , 2 0 1 1 , 2 6
( 3 ) : 5 6 5 - 5 6 7 .
综 上所 述 , 炙甘草 汤加 味辨证 治疗 心悸 患 者 , 临 床 疗效显 著 , 值 得 广大 临床 中医师学 习应 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王 闻娜 . 中医 药治疗 心悸 的临床 研究 进展 [ J ] . 亚太 传统 医药 ,
2 0 0 9, 5 ( 9 ) : 1 5 9 - 1 6 0 .
的临 床疗 效 , 而且 具有毒 副作用 小 、 服用方便 、 安 全 有 效等 特 点 。其 药 物 的 基 本 组 成 : 炙甘 草 1 2 g , 桂 枝
9 g , 桃仁 9 g , 红花 9 g , 生地黄 2 0 g , 麦冬 1 5 g , 阿胶 1 0 g ,
注: 治疗 与对照组 比较 , P< 0 . 0 5 。
日: “ 寸 口脉 动 而 弱 , 动则 为 惊 , 弱则为悸。 ” 该 病 症 又 常 常有 眩晕 、 健忘 、 失眠 、 耳鸣 等伴 随症状 , 故 而本病 症 常 因心虚胆 怯 、 心 阳衰 弱 、 水饮 内停 、 瘀血 阻络 、 心血 不

芍药甘草汤治头疼:痉挛、三叉神经疼

芍药甘草汤治头疼:痉挛、三叉神经疼

芍药甘草汤治头疼:痉挛、三叉神经疼
中医认为,不少急性疼痛症(非器质性)、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有关。

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

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

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

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

现列举数则如下:
小腿抽筋:表现为小腿肌肉频繁抽搐,或伴有酸胀痛感。

生白芍60克,甘草6克,水煎,将药汁浓缩至200毫升左右,每日分3次服完,连服5剂。

偏头痛(血管性头痛):表现为抽掣疼痛,午后尤甚,常伴有心烦、多梦、面红、耳鸣等阴亏肝亢之症候。

白芍45克,甘草12克,水煎,连服6剂痛减,12剂后则头痛可消失。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一侧面颊阵发性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数秒钟可暂止,旋即再作。

白芍(酒炒)30克,甘草(蜜炙)12克。

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5剂。

芍药甘草汤,能治痉挛痛

芍药甘草汤,能治痉挛痛

芍药甘草汤,能治痉挛痛周志远1979的博文:芍药甘草汤,能治痉挛痛2018-09-17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一张很小的方子“芍药甘草汤”,该方仅两味药:芍药和甘草各四两,现代一般是各用12克的量。

在《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是用来主治“脚挛急”的。

实践中,该方对部分患者因为痉挛疼痛,而导致的两脚屈伸不利,有良好的作用,故又有“去杖汤”的美名,形容服用了该药,就能扔掉拐杖。

刘渡舟教授认为,芍药甘草汤有酸甘化阴,养血平肝,缓解经脉拘挛的作用,善治血脉拘急疼痛,对于因血虚而引起的两足痉挛性疼痛或腓肠肌痉挛性疼痛,不可伸直者多有良效。

柯韵伯认为芍药甘草汤是“用阴和阳法”,用甘草生阳明之津,芍药和太阴之液,阴阳调和,所以能“其脚即伸”。

胡希恕教授认为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是主治挛急和拘急疼痛的,所以芍药甘草汤可以用来治疗脚挛急和下肢软而无力,也可以用来治疗肚子痛。

日本汉方医学家吉益东洞在其《药征》一书中,总结了芍药的功效是“主治结实而拘挛也,兼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腹满,咳逆,下利,肿脓也。

”日本的另一位汉方医学家汤本求真则认为芍药的适应症是肌肉触诊时“有凝结充实之感觉而挛急也。

”至于甘草的作用,汤本求真认为也和芍药差不多,汤本求真认为甘草“有缓解组织之作用,尤以因肌肉之急剧紧缩所发疼痛及其他诸般急迫症状为宜。

”所以芍药和甘草两味药,合在一起,就有很强的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或者拘急的功效。

这个方子还有个衍生方,就是芍药甘草附子汤,《伤寒论》中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的记载。

这个方子小,讲的人很少,很多学者均将之一笔带过,甚为可惜。

笔者多年前遇到一个上海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脚一直伸不直,走路很困难。

该患者向笔者求助时,笔者给她开了芍药甘草汤:芍药12克,甘草12克。

这个患者拿到方子后,觉得不可思议,这么严重的放疗后遗症,就用这两味药治疗?后在笔者的坚持下,终于试了试。

结果只吃了一副药,脚就伸直了,第二天又吃了一副,可以高高兴兴的逛商场去了。

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分析

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分析

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分析作者:赵宛婷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予以平肝熄风剂;观察组予以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秀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加味芍药甘草汤;针刺;中风;痉挛性偏瘫【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2中风是因气血逆乱和阴阳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症状主要有猝然昏仆、意识障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属于高发常见病[1]。

处于中风恢复期的患者或中风后遗症的患者常出现肢体痉挛,该并发症引发的疼痛让患者苦不堪言。

此次分析了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这一病症的疗效,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

对照组:女13例,男27例;年龄56~75岁,平均(61.22±5.72)岁;病程(31.8±4.8)d,脑梗死27例,脑出血13例。

观察组:女14例,男26例;年龄54~76岁,平均(61.25±5.75)岁;病程(32.1±4.9)d,脑梗死27例,脑出血13例。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对症治疗,并在两种治疗基础上予以平肝熄风剂,平肝熄风剂成分:牛膝、制半夏、天麻、山栀及橘红各10 g,桑寄生和白芍各15 g,钩藤(后下)和石决明各20 g,炙甘草6 g,温水煎至400 mL,每次200 mL,每日2次。

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促进病症改善的效果

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促进病症改善的效果

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促进病症改善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促进病症改善的效果。

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30例。

参照组患者实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情况。

结果: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更为显著,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联合大定风珠能够极大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风偏瘫痉挛;芍药甘草汤;大定风珠;症状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血管疾病,该病多是因为患者的脑血管出现意外进而引发脑组织出现缺氧、脑血管出现出血症状,从而累及患者的脑部、神经等[1]。

该病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偏瘫、肢体痉挛、语言以及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

现代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多是基于脑血管手术,但是该类术式仅能改善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对于现有症状并无理想的纠正,因此在术后多是需要实施恢复治疗[2]。

本文现为提升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恢复治疗效果,现将芍药甘草汤联合大定风珠加减拥有对其的治疗中,现全文如下。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0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总例数为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方式,组名分别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

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最小为56周岁,最大为77周岁,其中女性为16例,男性则是14例,平均年龄为(65.31±3.71);在参照组中年龄最小为57周岁,最大为78周岁,其中女性为14例,男性则是16例,平均年龄为(65.48±3.67)。

芍药甘草汤加减佐治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的观察

芍药甘草汤加减佐治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的观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㊀Vol.32No.2Apr.2020㊀顺畅,在肠管和切口间放置大网膜,起到隔离㊁保护的作用[15]㊂⑤胃肠蠕动恢复后,能促进肠管的蠕动功能尽快恢复,减少纤维素㊁纤维蛋白沉着在肠管间和腹膜间,避免发生永久性粘连㊂对于术后易发生的肠梗阻情况应采用胃肠减压㊁鼻饲管饮食及肠外营养处理,必要情况下则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㊂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损伤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周围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㊂参考文献[1]㊀梁新宇,袁鑫生,吕凤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1):61-62.[2]㊀朱日祥.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预后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2):138-140.[3]㊀潘红,戴启明.超声辅助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4):488-490.[4]㊀刘飞燕,马树英.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83-585.[5]㊀姚寒晖,荚卫东,崔成龙,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10):664-666.[6]㊀黄小明.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㊀㊀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6):1915-1917.[7]㊀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0.[8]㊀施志杰,崔晓峰,李畅,等.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腹腔镜下粘连松解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6):575-576.[9]㊀钱俊甫,卢书信,牛国浩.腹腔镜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5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7):559,562.[10]潘红,戴启明.超声辅助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4):488-490.[11]王炬,李伟,边浩鹏,等.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1740-1742.[12]朱敏,许东奎,岳亮,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Meta 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2):140-148.[13]王佩,陈亮,何青青.腹腔镜用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人治疗的效果观察[J].腹部外科,2016,29(6):455-458.[14]姜启永.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9):678-680.[15]侯开庆,彭勃.腹腔镜用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人治疗的效果观察[J].腹部外科,2016,29(6):455-458.收稿日期:2019-04-29㊀修回日期:2019-10-26作者简介:李书纳(1986-),女,河南省叶县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与康复临床工作㊂芍药甘草汤加减佐治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的观察李书纳(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康复科,郑州452470)[摘要]㊀目的㊀探讨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减的临床作用㊂方法㊀将77例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西医组(38例,运动疗法+常规西药治疗)与综合组(39例,西医治疗+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㊂比较治疗前后2组日常行为能力㊁临床疗效㊁治疗后2组肌张力㊂结果㊀治疗前综合组㊁西医组改良Rankin 量表(mRS)分数分别为(4.86ʃ0.74)分㊁(4.93ʃ0.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分别为(1.31ʃ0.34)分㊁(2.41ʃ0.56)分,治疗后均降低,综合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西医组的73.68%,治疗后肌张力0~1级占79.49%,高于西医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㊀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减,可改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㊁临床效果与肌张力㊂[关键词]㊀脑卒中;芍药甘草汤;痉挛型偏瘫;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㊀R 743.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20)02-0172-04㊀㊀脑卒中是临床高发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可出现偏瘫㊁吞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1]㊂在当前诊治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患者病死率已显著降低,但残疾率大幅度上升[2-3]㊂研究[4]指出,我国大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居多,且>90%的偏瘫伴有肢体痉挛,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㊂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时多依赖西医方式,主要包括营养脑神经㊁药物支持治疗㊁康复训练等[5],对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有㊃271㊃第2期李书纳㊀芍药甘草汤加减佐治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的观察一定的康复效果,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契机㊂芍药甘草汤是常用的中药组方,具有养阴敛血㊁酸甘化阴㊁调和肝脾的功效,在邪热内攻㊁阴血不足㊁津液受损及筋脉失濡之症中疗效确切[6],而脑卒中后所致痉挛型偏瘫多为筋脉失去濡养引发关节不利,推测可以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但关于其在该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尚少㊂本研究对此展开分析,报道如下㊂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选取2017年6月 2019年1月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的77例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成西医组38例与综合组39例㊂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8]脑卒中诊断标准,经颅脑CT确诊,表现为单侧肢体偏瘫痉挛,生命体征稳定㊂排除标准:严重认知障碍;发病前运动障碍;发病前精神异常;主要器官严重功能异常;合并严重慢性疾病;非自愿患者㊂本研究前已获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2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Ashworth痉挛量表(ASS)[7]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见表1㊂表1㊀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组别n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月)ASS分级2级3级4级综合组3926(66.67)13(33.33)62.7ʃ6.9 2.5ʃ0.811(28.21)19(48.72)9(23.08)1.2㊀方法1.2.1㊀治疗方法㊀2组均予以运动治疗,包括被动牵伸肘关节训练㊁关节负重与肌腱挤压训练㊁皮肤感觉刺激训练㊁逐渐脱离痉挛模式训练,坐㊁立位平衡与步态训练㊂1次/d,45min/次,6次/周,持续治疗3周㊂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巴氯芬片(云南铭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423,规格: 10mg)口服,最初剂量为5mg/次,3次/d,逐步增加剂量,每隔3d每次增加5mg至所需剂量,最高为90mg/d㊂综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㊂基本组方:炒白芍30g㊁炙甘草10g㊁当归15g㊁鸡血藤30g㊁玉竹10g㊁伸筋草30g㊁桑枝30g㊂乏力患者增用西洋参㊁黄芪分别10㊁20g;失眠患者增用酸枣仁㊁夜交藤各15g;痰热盛患者增用全栝蒌30g㊁胆南星10g;心烦患者增用知柏地黄丸㊂1剂/d,早晚分服㊂1个疗程为1周,2组均治疗3个疗程㊂1.2.2㊀判定标准㊀①治疗前后2组日常行为能力㊂基于改良Rankin量表(mRS)[9]评价,评分0~6分,评分越低,患者日常行为能力越强㊂②临床疗效㊂基于‘中华临床中药学“[10]评价,显效: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明显改善,mRS评分降低>70%;有效: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有所改善,30%ɤmRS评分降低ɤ70%;无效:未及以上标准㊂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③治疗后2组肌张力㊂根据ASS量表评价,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肌张力轻微增加,在受累肢体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度(ROM)之末或50%突然阻抗;2级:大多数ROM肌张力显著增加,患肢容易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在检查ROM时存在困难;4级:受累肢体屈伸时僵直㊂1.3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IBM 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行为能力比较㊀治疗前2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降低,综合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㊂见表2㊂表2㊀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行为能力比较(xʃs,分)组别nmR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综合组39 4.86ʃ0.74 1.31ʃ0.3427.22<0.001西医组38 4.93ʃ0.80 2.41ʃ0.5615.91<0.001 t值0.4010.45--P值0.691<0.001--㊃371㊃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2卷2.2㊀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㊀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6,P= 0.029)㊂见表3㊂2.3㊀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比较㊀治疗后综合组肌张力0~1级占比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1,P=0.013)㊂见表4㊂表3㊀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综合组392016392.31西医组3815131073.68表4㊀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比较组别n0级1级2级3级4级0~1级占比/%综合组39211053079.49西医组38713126152.633㊀讨论现阶段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治疗药物巴氯芬片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可结合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发挥运动神经元突触前抑制功能,缓解肌肉痉挛,与运动训练联用可起到一定临床效果,但整体收益并不理想[11]㊂中医学认为,脑卒中为 中风 范畴,患者肝肾阴虚㊁肝阳亢进,或肝火旺盛,或中气不足,中风后痰浊淤血流窜经络,血循环受阻,血不养筋,以致肢体痉挛,治疗关键在于滋阴养肾㊁滋阴润燥和通络活血[12]㊂本研究中,综合组治疗后mRS评分低于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表明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可促进患者日常行为能力改善㊂芍药甘草汤中炒白芍养血柔肝㊁缓中止痛㊁敛阴收汗;炙甘草补脾和胃㊁益气复脉,当归润肠通便㊁活血化瘀;鸡血藤补血造血;玉竹生津止渴㊁降心火;伸筋草散瘀止痛㊁舒筋活络㊁祛湿解毒;桑枝生津利水㊁祛湿通络㊁祛风养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血㊁濡养筋脉的功效,基于患者症状加减用药更为合理㊂现代药理学[13-14]证实,芍药可增加脑部甘氨酸以及γ-氨基丁酸的释放量,提升上肢伸直幅度,降低肌张力;甘草中甘草酸二胺可减少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保护脑组织;鸡血藤可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改善神经功能与机体免疫能力;桑枝可加快神经末梢修复速度;当归中含有挥发油㊁阿魏酸㊁维生素B12㊁叶酸等成分,可扩张血管㊁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与免疫能力,并能促进微循环的改善,抗凝血㊁抗血栓,防止脑组织再灌注损伤;伸筋草具有抗炎㊁镇痛㊁抗菌以及抗氧化的功效㊂将芍药甘草汤加减与运动治疗㊁巴氯芬片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可改善患者其日常行为能力,提升治疗效果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综合组肌张力0~1级占比大于西医组,提示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肌张力㊂本研究结果与韩冰[15]研究一致,表明芍药甘草汤可作为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有效药物㊂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减,可改善其日常行为能力㊁临床效果及肌张力㊂参考文献[1]㊀范杰诚,于海宁,王留根,等.脑卒中后不同侧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恢复的差异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40(1):35-37.[2]㊀HONG Z,SUI M,ZHANG Z,et al.Effectiveness of neuromuscular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lower limbs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chron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8,99(5):1011-1022.[3]㊀FU C H,LI K S,NING Y Z,et al.Altered effective connectivity ofresting state networks b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left hemiplegia:A multivariate granger analysis[J].Medi-cine(Baltimore),2017,96(47):8897.[4]㊀孙海欣,王文志.中国脑卒中患病率㊁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发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5):337.[5]㊀魏海棠,彭涛,杨露,等.肉毒素局部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型足下垂的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 57(27):55-57.[6]㊀刘未艾,岳增辉,付磊,等.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3):323-327.[7]㊀ASHWORTH S,ESTILOW T,HUMPL D.Occupational therapyevaluation and treatment[M].Springer New York:the Pediatric Upper Extremity,2014:46-50.[8]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30(3):193.[9]㊀QUINN T J,DAWSON J,WALTERS M R,et al.Reliability of themodified rankin scale a systematic review[J].Stroke,2007,40(10):3393-3395.[10]雷载权.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46.[11]朱普贤,王彩娟,刘欣,等.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西医治疗脑卒中痉挛型瘫痪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㊃471㊃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㊀Vol.32No.2Apr.2020㊀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31):67-69.[12]眭兰,王晓霞.针药合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32例[J].西部中医药,2017,30(12):91-93.[13]马千,谢晓燕,叶玲,等.芍药甘草汤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6):513-517.[14]朱飞叶,杜羽,谢冠群.芍药甘草汤治疗便秘的文献及应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3):16-18.[15]韩冰.加味芍药甘草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5):1046-1048.收稿日期:2019-02-21㊀修回日期:2019-10-25作者简介:高鹏飞(1982-),男,河南省灵宝市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㊂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高鹏飞(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河南灵宝472500)[摘要]㊀目的㊀探讨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作用㊂方法㊀分析73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为对照组,38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为观察组㊂比较2组皮瓣修复存活率,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手部感觉功能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㊂结果㊀观察组皮瓣修复成活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手部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分级评分分别为(1.55ʃ0.30)分㊁(1.56ʃ0.32)分,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3.21ʃ0.45)分㊁(4.11ʃ0.50)分,治疗后6个月2组的手部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分级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的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㊀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更利于提高皮瓣修复成活率,促进手部感觉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㊂[关键词]㊀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手部功能[中图分类号]㊀R 681.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20)02-0175-03㊀㊀手部外伤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多因暴力损伤引起,且常伴有软组织缺损,此类多合并有肌腱㊁关节㊁神经㊁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和外露[1]㊂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面积不大,但因手部功能的特殊性,在治疗时无法对缺损直接缝合,需采用皮瓣移植修复[2]㊂以往临床多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以促进缺损部位功能和外观的修复,但该方式术后发生血管危象㊁感染的风险较大[3]㊂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开始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并具有适应证广泛㊁操作简单的特点㊂但是关于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㊂本研究通过分析并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作用,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有效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式,报道如下㊂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对2012年1月 2018年6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73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㊂纳入标准:有明确外伤史,并存在手外伤及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指征且要求手术治疗;均实施皮瓣移植术㊂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部位缺损者,相关资料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㊂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者38例为观察组㊂2组患者性别㊁年龄及损伤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见表1㊂1.2㊀方法1.2.1㊀手术方法㊀对照组:根据外伤及损伤情况行清创㊁包扎,清创术后2~3d 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切取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皮瓣面积应大于缺损面积的10%,单一皮瓣移植,皮瓣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肩胛下动脉或胸背动脉用于桡动脉或尺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一般与头静脉吻合,皮瓣组合移植时皮瓣旋转股外侧动脉与前臂桡动脉或尺动脉吻合,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供㊃571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51
有了更完善 的认识 , 认为 中风偏 瘫痉挛其 症虽在 肢节 , 但与脏腑功能失调 , 、 、 瘀、 气 血 痰、 寒邪郁阻 有 密切 关 系 。4 中药 治疗 上 多 采 用 平 肝潜 阳 、 l在 熄
风止痉 为 大法 , 取镇 肝 熄 风 汤 或 天 麻 钩藤 饮 、 方 大 定 风珠 加 减 ; 以芍 药 甘草 汤 为 基 础 加 用 木 瓜 , _或 5 以滋养 肝 肾及柔 筋 活络 。 本I 临床观察 治 疗 组 采用 的加 味芍 药 甘 草 汤 就 是 以芍 药 甘草 汤为 基 础 方 , 用 了通 阳活 血 , 筋 加 舒 通 络 中药 拟定 而成 , 照组 则 采 用 了平 肝潜 阳 , 对 熄 风 止痉 挛方 药 。芍 药 甘 草 汤为 张仲 景 所 创 缓 急 止 痛 以疗 伤 寒 误 汗 伤 阴致 脚 挛 急 之 名 方 , 代 药 理 现 和临床 研究 表 明具 有 明显 的解 痉 、 痛 、 静 等 作 镇 镇 用 , 中枢 性 、 梢 横 纹 肌 痉 挛 有 显 著 的 镇 静 作 对 末 用 ; 实验 研 究 发 现 芍 药 甘 草 汤 能 明 显 升 高 偏 有 瘫 痉 挛 大 鼠模 型脑 内 Gy G B 5一H l、 A A、 T含 量 , 明 显 增加 上肢 伸直 幅 度 , 降低 肌 张 力 , 明芍 药 甘 草 表 汤 对痉 挛大 鼠脑 内与 痉挛 相 关 的抑 制 性 和 调节 性 神 经递 质有 一定 的影 响 J 。本 方 中另 加 少 量 使用 桂 枝 以温 经 通 络 , 枝 与 芍 药 相 配 , 和 阴 阳 , 桂 调 同 时加用 当归 、 丹参 、 芎 以活 血 , 龙 以通 络 , 瓜 川 地 木
较 , 采用 完全 随机设 计 的行乘 列表 的卡 方检验 。 均 3 4 治疗结 果 .
均 (3 1 64 ) ; 6.9± .4 岁 脑梗 死 2 0例 , 出血 1 脑 0例 , 病程 平 均 ( 5±46 天 。对 照 组 男 2 3 .) 0例 , 1 女 0 例, 龄 5 年 3—7 6岁 , 均 年 龄 ( 11 5 6 ) , 平 6 .5± .9 岁 脑梗 死 2 l例 , 出 血 9例 , 程 平 均 (3±43 脑 病 3 .) 天 。两 组 患 者 的 性 别 、 龄 、 变 类 型 、 程 等 无 年 病 病
注:) 1 与对照组比较, 00 。 P< .5
34 2 两组 疗效 比较 , .. 见表 2 。
山西 中 医
21 0 2年 8月 第 2 第 8期 8卷
表 2 两 组 疗 效 比 较
S N I FT M A g 02V 1 8N . HA X O C u.2 1 o 2 o8 J .
用 少量 桂枝 以助 阳通 络 。
鉴 塑 4 讨 论


! !
塑 :
注 :) 照组比较 , 00 。 1 与对 P< .5
现 代 康复 医学 认 为 中风 后 痉 挛性 偏 瘫 是 因为 上运 动神 经元 损伤 后 引 发 的 以肌 肉不 自主 收缩 和
速 度 依赖 性 的牵 张反 射 亢进 为 特 征 的运 动功 能异
以不举 耶?人 身荣卫 , 正行 于躯壳 之 中者也 。风
人荣 卫 , 即血 气 胜 而 本 气 衰 。 …… 故 知 四 肢 不 举
[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 , 0 , ( ) 15— 6 . J. 2 313 : 0 6 16 [ ] 苏巧珍 , 6 蔡业峰 , 卢明 , 舒 筋颗粒治疗 脑卒 中后痉 挛性偏 等. 瘫疗效观察 [ ] 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 践 , 0 , ( 2 : 8— J. 2 39 1)7 0 2
加 味芍药 甘草 汤组成 : 白芍 、 瓜 、 生 木 伸筋 草各 3 , Og丹参 1 , 草 、 芎 、 5g 甘 川 地龙 各 1 , 枝 、 0g 桂 当
归、 生姜各 6g 大 枣 5枚 。 煎服 , 日 1 。 , 水 每 剂
现为偏瘫侧伸肌或屈肌肌 张力 的增高 , 同时拮 抗
侧肢体表现为拘急与痿弱与肝有关 , 素问 ・ 如《 痿 论篇》 :肝主身之筋膜 , 云 “ 筋膜干, 则筋急而挛 , 发 为筋痿 ” 后代 医家 认 为本病 属 于 “ 病 ” 痉证 ” ; 筋 “ 范
畴 , 位 在肝 与 筋 , 与 肝 肾 阴 虚 , 液 不 足 及 阴 病 多 津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 2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 [ . M]
[ ] 俞 国桥 . 4 辨证 施针 治疗 中风 痉挛 瘫痪 [ ] 上海 针灸 杂志 , J.
20 2 ( )2 0 5,4 2 :.
[ 杨万 章 , 5] 张志兰. 脑血 管病后 肢体 痉挛 的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凡血中无气 , 则病为缓 纵废 弛; 气中无血则病抽掣 拘挛” 医门法律 ・ 。《 中风绪论》 : 然则 四肢何 云 “
在 I一Ⅲ级 之 间 。将上 述 患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 各 3 0 例 。治疗组男 l 例 , l , 8 女 2例 年龄 5 7 2~ 5岁 , 平
较明显增加④ Ⅲ级 : 肌张力严重增加⑤Ⅳ级 : 僵直。 治疗 前后 对患 者肱 二 头 肌及 股 四头 肌 的 肌 张力 各
进 行 1次评定 。
32 疗效标准 : .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 拟 定 。治 愈 : ] 症状 完全 消 失 ; 显效 : 状 大部 症 分消失; 有效 : 症状部分消失 ; 无效 : 症状无改变。 33 统 计学 分析 : . 采用 S S 1. P S70版统计 学 软件进
行数 据分析 , 挛程 度疗 效 比较 用 分 级 表示 , 痉 治疗 组和 对照组 分别 治疗 前 后 比较及 两 组 间治 疗后 比
显著 差异 ( 0 0 ) P> . 5 。
2 治 疗方 法
34 1 两 组治 疗 前后 肌 张力 A h o h分级 比较 , .. sw  ̄
见表 1 。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 A h o h分级 比较 sw  ̄
两组患者 均给予一般 的控制血压 、 营养神经 等常规治疗及常规针灸康复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

1 2・
山西 中 医
21 0 2年 8月第 2 8卷第 8期
S A X FT M H N I O C A g 0 2V 12 o8 J u .2 1 o.8N .

临床 报道 ・’
加味 芍药甘草 汤治疗 中风后痉 挛性偏瘫疗效观 察
陆 吕平 张 国庆 顾 伯林 周 湘 明 朱 勤 贤
肌存 在无 力 的表 现 。痉 挛 状 态 与 张力 增 高 常 常影 响中风 患者 的运动 功能 与 生存 质 量 。 自 20 08年 4 月至 21 00年 1 2月 , 者在 对 中风后痉 挛性偏 瘫 患 笔
平肝 熄风 剂组成 : 麻 、 膝 、 天 牛 山栀 、 制半 夏 、 橘 红各 1 , 藤 ( 下 )、 0g钩 后 石决 明 ( 先煎 ) 2 , 各 0g桑 寄生、 白芍各 1 , 5g炙甘 草 6g 。水 煎服 , 日 1剂 。 每
笔者认为 , 中风痉挛性偏瘫既表现为肌 肉的痉 挛又存在拮抗肌的痿软无力 , 其病机 以阴虚为本 , 同时存在阳气不足 , 阴阳不调使气血逆乱 , 荣卫失 和 , 脉失养 , 络 瘀滞 。故 治疗 上 应 该 以调 和 阴 筋 脉
阳为法 , 味芍药 甘草 汤 的立 方含 义既 在于此 。所 加
11 一般资料 : . 选择在我院住 院的脑卒 中患者 6 O
例 ,均符合 19 9 5年 全 国第 四届 脑血 管 疾病会 议 制
定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 : ①头颅 c 或 M I I R 检 查确诊 ; ②生命体征稳定 , 意识 清楚 ; 以痉挛性 ③ 偏瘫为主要表现 ④血压控制在正常范 围, 心功能 良好 , 无其他并发症。⑤肌张力评定改 良 A h o h sw  ̄
治疗 同时给 予 自拟 加 味芍 药 甘 草 汤 治 疗 , 照 组 对 给予 平肝 熄风 剂治疗 , 程各 为 4周 。 疗
作者简介 : 陆昌平 (9 2 ) 男 , 17 一 , 硕士 , 讲师 , 主治 医师, 苏州 大 学附属第二医院 ( 苏州 2 50 ; 国庆 、 伯林 、 湘 明、 勤 104) 张 顾 周 朱 贤 , 位同第 一作者 。 单 通 讯作者 : 张国庆 , E—ma :dg0 1 @13 em。 i szq 5 2 6 .o l
关键词 : 中风后痉 挛 ; 加味芍药甘草汤 ; 中医药疗法
中 图分 类 号 : 7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0— 16 2 1 ) S一 0 2— 2 R 4. B 10 7 5 (0 2 0 0 1 0
痉挛 性 偏 瘫 是 中风 常见 的 临 床 表 现 , 主要 表
摘要 : 目的 : 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 中风患者痉李性偏瘫的疗效。方法 : 6 将 0例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
组和对照组各 3 , 0例 治疗组在 常规 治疗同时予以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 ,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及 以平肝 潜阳, 熄风止痉 为治法拟 定的方剂治疗 , 在治疗 4周后 评价 疗效。结果 : 治疗组 与对照 组比较 , 挛等级有 明显 改善 ( 痉 P<00 ) 治疗组 的临床 疗 效为 .5 ; 8. % , 67 对照组 的疗效为 6. % , 3 3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0 o ) P< .5 结论 : 芍药甘草汤对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较好疗效。 加味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0 2 3 . 2 0 :5
[ ] 王蒙冬 , 3 俞征宙 , 鹏.中医治疗 中风后肢 体痉挛 的研究进 刘
展 [] J 福建中医药 杂志 ,00,14)6 . 2 1 4 ( :3
阳气血不调有关 , 景岳全书》 如《 认为 : 偏枯拘 “ 急痿弱之类 , 由阴虚 ” “ 本 , 然气血本不相离 , 阴 故 中有 气 , 中亦 有 血 ” 血非 气 不 行 , 非 血 不 化 。 阴 “ 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