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_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1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课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1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课件
方案二:三日游路线
第一天: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 第二天:环岛路、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 第三天:厦门鼓浪屿一日游。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A 200m
200m300m
B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平行 图中直线,建一坐标系,横坐 标与图中直线等长,根据等 高距确定纵坐标,并标出坐 标值
C.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的 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的平 行线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D.找出直线与等高线
等深线
相交的点
为等高距) • 4、在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
不相交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00 200 100 0
300 200 100 0
等高线(米)
等高线地形图:用一种叫等高线的特殊图例来 详细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的地图
判断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
坡陡的
第三步:确定路线
完成P18最下方题目
路线:沿着CA线上山,再沿着AB线下山; 设计理由:既可以挑战翻山越岭的旅行,又可以较轻 松的欣赏沿线风光; 注意事项:沿CA线旅行时要注意坡陡危险;
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地图种类 吗?
地图的种类: 1.按比例尺大小: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2.按内容:普通地图和专业地图; 3.按用途: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 气候图、历史地图等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探究一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情境: 周末,春江中学初一某班
决定周末去登天钟山,你觉 得要做好哪些准备? 衣服、水、指南针、地图、 药品、这座山的具体情况等
你觉得需要了解这座山的哪些情况? 海拔、坡度、气候等
从什么地图上可以获取这些情况?
等高线地形图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 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 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⑷指出山脊、山谷、山顶、鞍部。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情境二: 暑假到了,家住富阳的你准备和爸爸妈
妈去厦门旅游,第一次出远门,你觉得你需 要做好哪些出行前的准备?
确定目的地的位置、衣服、药品、地图、 选择交通方式、预定酒店、上网了解厦门 的气候、相关景点、设计好游览路线等
地形剖面图
DE线的海拔是怎样变化的?你能用图表示出来吗?
D
E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形剖面图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形剖面图是以 等高线为基础绘 制而成的;在等 高线地形图上, 沿着某个方向画 一直线,然后将 该线与等高线的 交点一一投射到 间隔高度相同的 平行线上,把这 些交点用平滑的 曲线连接起来, 就得到地形剖面 图。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pt课件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pt课件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400 500
600 700
200


C
50 1000
900
B
800
700
600
500
900 80
400 608
300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图,说说该图有何特点(特别之处)?
还产生了哪些疑惑之处?
2
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 (1)海拔:
(绝对高度)
(2)相对高 某个地
绿地
街区
胡里山炮合通址
空地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平滑曲线)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30
100
等高线地形图
1. 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
(1)海拔: 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
(绝对高度) 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
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 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完成课本中的习题P171、2、3 、4、5、6)
5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同图等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
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4)等高距: 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
31
高低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哪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 ① 1:3 000 000 > 1:80 000 000
① 容 最 详 细 ? ①
哪 幅 图 表 示 的 范 围 最 大 ?
√ √

1:125 000>1:500 000 >1:2 000 000> 1:8 000 000
[巧用地图] 1.情境1
• 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 是否相同?
不同。图1-11B比图1-11A内容详细。
•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4、从两幅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 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A, 什么情况下选择图B,说说你的理 由.
如:去台湾旅游,先选A,以 了解福州与台北的相对位臵和 大致距离;再选B,以确定在 台湾的行程。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 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臵的好方法。 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 是位臵,我们从地图中可以得到更 多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地图]
图1-11A
图1-11B
小组讨论
• 仔细读图1-11A和图1-11B: • 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
图1-11A
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 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些地图,如《中国交通图》、《杭 州政区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巧用地图] 1.情境1
〇读图1-12, 设计出从北 京至杭州坐 火车的最短 路线。
先经过京沪线,再转乘沪杭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杭州。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起伏比较和缓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势比较陡峭
西北
〇比较两 个登山两 个出发点, 选择哪个 出发点登 顶比较近?

历史与社会七上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历史与社会七上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探究一 获取信息
从地图上
等高线地形图: 用一种叫等高 线的特殊图例 来详细反映地 面的高低起伏 和地形类型的 地图
地面高度的表示(海拔)
海拔
B
100米
A
300米
200米
海拔: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度)
这就是等高线 一定范围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就是等高线。
A A
(3)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 值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4)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 值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山脊
山谷
500 500 400 200 300 200 400 300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顶 之间相对较低处(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 叠的地方
读上图将字母填在相对应地貌类型的括号里: 鞍部( A ) 缓坡( C ) 陡坡( D) 山谷(E) 山脊( F ) 山峰( G ) 峭壁( B )
1.从山麓到山顶怎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 2.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
答案:(1)沿等高线最密集之处爬山的距离最短
(2)相比较而言,从南面出发点到山顶的等高线要 密集一些,说明距离较近,因此可选择这个出发点。 从南面出发点到山顶沿山脊画一条线,这条线便是最 佳登山的线路。
F
B E
D
B C D
F
E
C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00)
1. 判断坡度陡缓:

坡陡的 地方
400
300
坡缓的 200 地方
100
400 300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设计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设计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

2、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

教学手段、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置的一个好办法。

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地图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说一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讲授新课)【议一议】如果我想到杭州市区玩,手上却带了一张《世界政区图》,这合适吗?为什么?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

【选一选】如果你是林胜强同学,要了解台湾你会选择什么地图?【比一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观察教材图1-11A和图1-11B①,思考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归纳:A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内容简单;B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小,内容详细。

【想一想】3、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4、从两幅图中你人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A图?在什么情况下选择B 图?并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发现: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反之,越详细;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情境1: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

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些地图,如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杭州市交通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件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件

略 大
建构知识 地图比例尺越大
大小详,小大粗
地图比例尺越小
地图所表示的实际空 小 间范围越__________
详细 图中的内容越_____
地图所表示的实际空 大 间范围越__________
图 浙江省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 乐清市政区图
本网站版权所有
C
B
A E
⑴鸡冠山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300 米。 ⑵鸡冠山山顶和E山顶的高度相差 米。 50 ⑶从登山点出发,A、B、C三条线路最省力的是 A 。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从海平面到该地理 事物的垂直距离 2、高地(山峰):等高线中 间高四周低呈封闭曲线处 3、盆地(洼地):等高线中 间低四周高呈封闭曲线处; 4、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 凸出的地方 5、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 凸出的地方
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
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
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
>
(≥1:100000)
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万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万
本网站版权所有
(≤1:1000000)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 和表示范围大小有什么关系?
详 小
本网站版权所有
⑴请按比例尺大小排列:
乐清、浙江、中国、世界
⑵请按内容详略情况排列:
乐清、浙江、中国、世界
本网站版权所有
二、巧用地图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共37张PPT)教案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共37张PPT)教案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导学单一、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现实需要,学会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地图。

2.能够正确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选择最佳路线。

3.初步学会旅游方案的设计二、重点难点1.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图,正确阅读和运用地图。

2.学会选择正确地图,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路线。

三、课前预习1.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内容越。

3.外出旅游选择交通方式考虑到的因素有:、、等。

四、课堂导学自主学习:1.什么是海拔(绝对高度)?2.什么是相对高度?3.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合作探究:4.山顶与盆地的特点。

5.山脊与山谷的特点。

6.缓坡与陡坡的特点。

7.鞍部的特点。

自主学习:8.阅读课本P17——P18,找出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什么是地形剖面图。

9.去厦门可以选择哪些地图。

合作探究:10.比例尺大小的不同对地图有哪些影响。

11.从杭州到厦门可以选择哪些交通方式?比较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劣选择最佳方式。

(考虑时间、花销、舒适程度)12.试一试:设计出从北京至杭州的最短铁路线。

自主学习:13.阅读课本P20,说说利用什么方式可以找到厦门大学。

合作探究:14.到了厦门,他该怎么去玩呢?请同学们帮陈天宇设计一个最佳的旅游方案?【课堂练习】1.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 ( )A.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 B.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简略C.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详细 D.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简略2.从杭州到西安旅游,要了解西安的名胜古迹,应选择( )A.中国政区图B.西安交通图C.中国交通图D.西安旅游图3.着重表示国家领土范围、行政区划、行政中心等的地图称为( )A.地形图B.政区图C.旅游图D.城市规划图4.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B点的海拔为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高、低)【反思总结】自学反思、查漏补缺,检查知识点,标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黄色代表低山丘陵; 4、深褐色代表高山;
5、白色代表高山积雪;
课外拓展:不同的等高线,不同的特点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带着地图去旅游
暑假期间,家住 浙江杭州的陈天宇准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活学活用
从B、C两地登山到山顶A,哪一侧 比较省力气?为什么?
B
陡坡
C
175米 150米 A 100米 50米
缓坡
1、从B地到山顶比较省力气。 2、原因:因为B到山顶的等高线比C到山顶的等 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
分层设色地形图
100
200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观察左图,甲地的海 拔是多少?
1700米
概念:以海平面为起点, 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2、甲地和乙地的海拔相 差多少?
概念: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相对高度。
一、等高线地形图
山顶
125
B
A120
110
100
90
C
1、等高线的概念。 重要结论: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________。 2、请问A、B两地和A、C两地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重要结论:等高线越稀疏,地势起伏越____。等 高线越密集,地势起伏越______。
(1)沿等高线最密集之处爬山的距离最短
(2)相比较而言,从南面出发点到山顶的等高线要密集 一些,说明距离较近,因此可选择这个出发点。从南面出 发点到山顶沿山脊画一条线,这条线便是登山的线路。
300
400
海拔/米
1、你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吗? 2、观察分层设色图,你觉得颜色深浅和海拔有什么关系? 重要结论:褐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______;褐色越浅的 地方,海拔越______。 绿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_______;绿色越浅的地方,海拔 越________。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色原则: 1、蓝色代表海洋; 2、绿色代表平原;
市旅游,需要准备哪
些地图呢?
山谷
C
鞍部 山顶
B
A
山脊
E
⑴鸡冠山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300 米。 ⑵鸡冠山山顶和E山顶的高度相差 米。 50 ⑶从登山点出发,A、B、C三条线路最省力的是 A 。 ⑷指出山脊、山谷、山顶、鞍部。
1.从山麓到山顶怎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 2.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