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课时)
八年级生物 第二十章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第二十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学案苏教版第二章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发酵技术的概念2、了解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4、说出食品腐败的原因5、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学习重点】1、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2、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学习难点】1、说出食品腐败的原因2、环境因素对发酵产品的影响【自主学习】1、发酵技术(1)、定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发展: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人的意愿,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2、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⑴生产食品酿酒:利用酒曲(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防止各种器具出现)制酱油:利用菌,制醋:利用菌,制酸奶:利用菌。
⑵生产化工产品:如酒精、、、等。
⑶生产医药产品:如青霉素、、等。
【合作探究】1、探究文中实验酿制酒酿①为什么要先把糯米蒸熟?糯米蒸熟后又为什么要用冷开水冲洗?②各种器具在使用前为什么必须认真清洗?③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为什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④使用显微镜观察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酵母菌)时,是否需要用碘液染色玻片标本?【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酒精生产B、抗生素生产C、塑料生产D、酱制品生产2、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A、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3、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A、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B、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C、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D、上述全是4、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A、加酶洗衣粉B、沼气C、味精D、啤酒5、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A、制酱B、制醋C、制腐乳D、制青霉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B、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C、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D、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二、填空题1、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
八年级生物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

甲烷转化反应是反应。A.不可逆、放热B.不可逆、吸热C.可逆、吸热D.可逆、放热 “退回”功能一次可退回。A、一张B、一卷C、多卷 下列哪一项不是家庭资产负债表中金融项目应该包括的内容。A.银行存款B.房屋C.股票D.债券 代码具有、分类、排序、特定含义等功能。 骑士教育属于的教育A.教会B.教皇C.军队D.世俗封建主 商业银行开展需要批准的个人理财业务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具备的资格不包括。A.掌握所推介产品的特征B.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和工作经验C.具备相关监管部门要求的行业资格D.具备国家理财规划师资格 关于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预防疾病B.促进健康C.提高生活质量D.传播健康信息E.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将太阳电池所输出的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再输入电网的设备。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约为A.100ml/minB.125ml/minC.250ml/minD.1L/minE.180L/min 临床上最常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急性肾衰是A.重症肾小球肾炎B.重症肾盂肾炎C.重症急性间质性肾炎D.急性肾小管坏死E.大量失血 票据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关系: 分隔心脏左心房、左心室的解剖结构是。A.房间隔B.膈肌C.三尖瓣环D.二尖瓣环E.室间隔 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LiB.KCsD.Na 两侧声带麻痹的病人可能主诉是。A.声音嘶哑B.用力时呼吸困难C.发音微弱D.上述都有E.上述都没有 关于肥胖症的病因,叙述错误的是A.肥胖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B.某些心理疾病也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关C.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症风险增加D.高热量的快餐类食物可使患肥胖症风险增加E.低出生体重患儿成年后肥胖症风险小,而出生体重过重则成年后肥胖症风险增加 男性,60岁。因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作肺功能检查。患者手执测定报告前来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20-1-1 健康的发酵食品 (1)20-1-2 发酵食品的价值 (2)20-1-3 不宜长期使用的发酵食品 (2)20-1-4 微生物与人类 (3)20-1-5 蚯蚓生物反应器 (3)20-1-6 发酵技术与生活 (4)20-1-7 各种发酵食品举例 (5)20-1-8 其他发酵产品 (6)20-1-9 我国的发酵工业 (6)返回目录20-1-1 健康的发酵食品日常食品中,酸奶、泡菜、酸菜、奶酪、酱豆腐、豆豉、酱油、醋、馒头、酒糟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你可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原来得益于发酵。
所谓发酵,就是利用微生物分类对于食物进行加工处理,又称为发酵食品。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发酵食品不仅味道爽口,而且营养价值高,且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更在防病保健方面胜于普通食品一筹。
首先,微生物具有合成B族维生素B-complex的能力,可显着提升食物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
以牛奶为例,经过乳酸发酵而成为酸奶之后,其中的维生素B2、B6、B12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故经常食用发酵食品就不愁维生素缺乏。
其次,发酵食品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
有益菌可在发酵过程中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植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使其接近于肉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另外,有益菌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进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如豆类,发酵之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
再次,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分泌出一种称为植酸类物质,能够分解谷类与豆类中的植酸,并将某些矿物元素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使其中的钙、铁、锌、铬等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大幅度上升。
同时,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活性因数。
如牛奶发酵成为酸奶的过程中,乳酸菌分解牛奶蛋白质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或促进钙质的吸收,或提高人体免疫力,或者降低血压,十分有利于健康。
另外的好处是,发酵食品中的有益菌可以改善人体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一方面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另一方面则可壮大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原有的肠道内有益菌的队伍与实力,防止有害菌兴风作浪,保持肠道一方平安。
生物:20.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因为,春来,可许你一场春暖花开。 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苏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样的句子,仍是贴合了心境的。想来,天南地北的春,该是正以不同的姿态在苏醒着了罢。千人 斩 你的,应该也是,白雪开成芬芳的花朵。你的眼前,说不定也会有一个小小的惊喜:花盆里的小草冒出了新芽!插花中的兰草有了新绿! 春总是在冬尽处轻描淡写的,似乎彼此皆是相安不扰,日夜交替之际抵足而眠,但转眼间,冬春之交的田陌上,早经铺上了春阳的安暖,或是淡雅的皴染,或是烟青的素描,记忆中,或曾有过的那 些繁盛与荒芜,未来的,或将会有的那些繁盛与荒芜,都只是生命最深情的留白,风烟俱净。 落雪掩了梅朵,青梅却瓣瓣含香,浅浅浮动;春阳来时,晶莹的露珠,悬垂在青草更青处。 人生,即如季节,都有看不懂的风景,但我愿意,在这个春天,许你一场春暖花开。 眼底的青涩与岁月的沉疴,我们都曾拥有过,亦等待过,期盼过,在那些流逝的,或者并不存在的时光中,聆听雪落时,朦胧的叹息一声,你曾许谁一场春暖花开? 不问缘由,也不问因果! 生命凝练着的馨香,经年过后,短暂停留,但望这一刻,莫失莫忘。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

注意:1.学生在操 作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2.酒曲与糯米的调配比例要适当。
3. 2周内,不能随意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指导学生完成酿制酒酿的过程,并 注意在实验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三、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第4页,了解发酵技术的其他应用。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单元、章、节
第23章
第1节
教学内容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需课时:1课时
第1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祖国的传统工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二、酿制酒酿
实验目的:尝试应 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
教师准备:蒸熟 的糯米饭并把温度冷却到室温左右,酒曲
学生准备:清洁的容器(带有盖的杯子 )一个,清洁的筷子和勺子,毛巾一条,课前洗净双手,
指导:1.学生6人一组,讨论有关实验的装置和步骤
2.去适量糯米,并迅速均匀地搅拌酒曲和微热的糯米,然后压实糯米饭,中间挖一下凹坑,并加入适量矿泉水。
授课时间:
2.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
3.了解现代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 用(细菌、真菌和微生物),了解常见的发酵产品。
发酵食品:(1)酵母菌:制作馒头或面包
(2)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
(3)醋酸菌:制作醋
(4)霉菌:制作酱、甜酒
苏教版“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节的教学设计

4 3 1 讨 论有 关实 验 的问题 ( .. 小组 合作 交 流展示 ) 。
() 1 目的 :
0
...— —
() 1 尝试利用 发酵技术制作 食品 ;2 举例说 出 () 发 酵技术 在 生活 中的应用 。
2 2 难 点 .
() 材 : 2器
分 ) 。
( 节 课 用 所 列 器 材 中 的 部 本
43 2 小组 合作 进行 实验 ( 巡视 导 ) .. 师 。 43 3 播放 酿制 酒酿 课件 ( .. 精讲 点拨 , 照检 查 自己 对
的实 验 , 回家后 为父母 酿 制一 份米酒 ) 。
4 4 实践 感知 .
实验 器材 , 酵产 品 , 发 实验 课件 。
4 学 习过程
4 1 思 维导航 .
1 导 学 目标
1 1 知 识 与 能 力 .
发酵 的结果 。
( ) 酵 技 术 已经 从 利 用 自然 界 中 原 有 的微 生 6发 物 进行 发酵 生产 的 阶段 , 入到 按照 进 有 阶段 。 的微 生物 , 以生 产 创 造 出具 的发 酵 产 品 的新
() 1 了解发 酵 , 酵 现 象 产 生 的原 因 , 酵技 术 ; 发 发
B 沼气 . D. 啤酒
牛奶已经凝 固呈果冻状 , 明酸奶 已经做 好 了。请 说 分析 : () 1 制作 酸 奶 利 用 的 主 要 微 生 物 是 。 能 否 用微 波炉制 作 酸奶 ?理 由是 : 。 ( ) 同学按 照此 步骤 操 作后 , A、 2某 在 B瓶 中均 未 品尝到两 个 原 有 的 品 牌 酸 奶 的 味 道 , 瓶 中还 有 馊 C 味 。试 分析失 败 的原 因 : 5 阅读 资料 青 霉 素是 从 霉 菌 上 提取 的一 种 高 效 、 毒 、 低 临床 应用广 泛 的重 要 抗 生 素 。你 知 道 它是 如 何 被 发 现 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1)-新版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材分析】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
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了解祖国的传统工艺。
【教学重点】1.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 了解发酵的过程。
【教学难点】制作酒酿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面包、馒头、醋、酱油等常见的食品来说起,这些食品都是用(细菌、真菌和微生物)4. 演示实验:准备面粉和水活成面团,把面团平分成两实验目的: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学生准备:清洁的容器(带有盖的杯子作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注意在实验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第总结:你能举出自己身边的发酵产品吗?【板书设计】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概念2、举例二、发酵技术1、概念2、应用【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考虑到让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以探究学习为突破,从活动入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
2、通过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例和发酵技术的讨论学习,学生对发酵中应用的微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知道如果消灭了微生物,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
生物:20.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下)

谷雨时节,一场小雨下得正是时候,又接连几日大风,让春寒料峭的北方多了几分寒意。家距离颐和园不远,我常到那里散步。颐和园的四季,每一个清晨和傍晚,都有着不一样的景色,可谓一步 一景。 闻香识花,走进颐和园的西门,向左走,红色廊亭前丁香花已盛开。有紫色的、乳白色的,芬芳袭人,更曼妙的是,经年的丁香树茂盛的枝条弯成弧形,延伸到石板路上,像自然天成的廊桥,弥漫 着纯净的幽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酿制酒酿 (发酵技 术)
课外探究:酸奶的制作 思考: 问:我们蒸馒头时,要在面里放上一些酵母,这是利 用酵母菌发酵的什么产物?(CO2) 问:有些馒头发酵过头会有酸味,请你想想酵母菌发 酵还会产生什么?(乳酸) 述:刚才我们谈了这么多,全部都在说发酵和吃的关 系,其实发酵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发酵技术 与日常生 活 述:请大家阅读课本第 4 页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发 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交流 (食品、饲料、医药、化工产品) 课后思维拓展 课堂巩固: 填空题 1. 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常生活 中 通 过 发 酵 技 术 获 得 的 产 品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主动地改造了一些微生 物,使这些微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从而生 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判断题 1. 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2. 制作馒头中的发面过程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 如利 3.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酵现象是微生物引起的, 用微生物酿酒、制酱、制醋、制腐乳等。 人们现在能利用改造过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去生 产更加广泛的发酵制品。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概念 2、举例 二、发酵技术 1、概念 2、应用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总体比较顺,但是如果教材编排上可以将这节课安排在天气较热时 上,还可以加入实验,相信效果会更好。
发酵技术 与食品生 产
(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 回答 P3 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 什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阅读、回答 述:发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情况进行的 一种特殊的呼吸。 述:通过这种呼吸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产物 述: 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 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 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使酒变酸。 述:而水果中的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所以水果放 久了会有酒味。 述:以上这两种情况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大家可 以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这两种发酵产物我们可以 如何加以利用呢? 交流 甜面酱、奶 (酸奶、泡菜、酿酒等) 酪、…… 述:我们利用某些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手段 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地生产一些发酵产品,这种 技术就是发酵技术。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酒酿的酿制过程。 (课本 P3 实验指导) 课课练 P7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述:刚刚过完春节,在春节期间肯定吃了不少好东西 述:我们先一起来聊一聊春节大家吃了什么好不好 啊? 交流(将学生提供食物与酒,醋等相联系)
鸡鸭鱼 肉…… (酒、醋、酱 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 油、馒头等) 会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 (酒、醋、酱油、馒头等) 述: 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通过发酵 制得) 回答 问: 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 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教案
课题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 课时) 知识目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及重 点、 难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