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5节其他简单机械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 简单机械5 沪科版优秀课件

初中物理  简单机械5 沪科版优秀课件

1

2 30°
3 60°
测力计示数 (牛)
三、杠杆平衡的条件
进一步探究实验解释










思结实考论验::中实为改验了变中便钩为于码什在的么带个杠刻数杆度或必的在须杠杠在杆杆水上上平直的位接置读 平出位衡力置?臂,的使长杠度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电影《加勒比海盗2》中的一段
小结 一、杠杆的平衡 二、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有人说,想要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那就看他闲下来做什么。 这世上有人忙里偷闲,利用坐车和排队的间隙,读书,思考,写作,也有人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闲,并不是一个人的福气。相反,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闲下来。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01 闲着闲着,一个人就废了。
谢谢观赏 有的人就像那个石阶,有的人就像那个石佛。前者以为自己经历了无情的社会生活压力给予他们的困难,而觉得自己应该理所应当的得到他所应当得到的,因为他们“经历过了”,而事实却是他们在等待着这个回报,他们与目标的距离始终还是很遥远,丝毫没有一丝的拉近,他们便对社会、对上苍充满了抱怨,充满了厌恶,他们自认为觉得自己已经吃过苦,为什么还不能成功,为什么还不能得到他们想得到的呢?他们便在厌恶的同时去羡慕那些像石佛一样的人。而后者像石佛一样的人,他们经历了多少,谁能知道,他们花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春夏秋冬才能成为如此气势宏伟、受人尊敬的石佛,大家看到的只是他的结果而没有在乎他的过去和成功的过程。与石佛的成长经历相比,石阶算的上什么呢? 彼时才发现,面临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都已经拼不过,几年来累积下来的阅历和经验没有转化成核心竞争力。 毕业八年的她被迫重返人才市场,但彼时的她与毕业时相比毫无长进,面试屡屡碰壁。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 还在人海里浮沉”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 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惊艳了时光的那个人,是青春回忆里最绚烂、最耀眼的存在,不后悔跟他经历过的快乐与感动,哪怕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但还是想对他说,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可我都不想去追究了,因为我相信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每一个爱过的人,都有记忆。无论怎样,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带给了我一些特殊的感受,以至于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人生是精彩的。 我始终还记得那年夏天你为了在我路过的城市见我冒着大雨开车几百公里,只为在车站短短的停留……我也记得在街头只因我看了一眼那各式的冰糖葫芦,你穿越熙攘的人群排队为我拿回最后一个糖葫芦欣喜的样子,不是爱吃甜食的我那晚一口气吃掉了那个糖葫芦,而你看着我憋得满嘴和通红的脸只是宠溺的笑笑……我还记得因为我随口一说自己都没在意的东西而你却把它买回来了,就在有次离别的车站,当我不告而别你知道后发疯的电话、视频和在机场着急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过的东西时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曾经岁月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坎坎坷坷,舍与得在一念之间,我也曾满怀期待所有的相遇与分别是事出有因或者可以久别重逢。可怎奈,当再次面临抉择时才知道有的相遇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劫,一份缘的未尽而已…… 谢谢你来过,谢谢你给过我那么多,也谢谢你给我那些惊艳的时光!很知足过去有你陪伴的时光,很怀念那些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未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取舍,我也不知道以后又会怎样?可无论是什么我都不会后悔认识你了,无论你带给我的是恩赐还是劫难我都不后悔了,至少我感受过你的温柔,拥有过你的怀抱,也和你十指相扣的走过了一段路。所以,以后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不经意间想起和思念的人。 谢谢你来过!不管你是否真的快乐?不管岁月是否善待你我,也不管能否一直有你带给我的小确幸,还是谢谢你!谢谢你带给我的幸运,谢谢你曾为了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与爱,也谢谢你给我的岁月平淡和温情有于…… 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很庆幸曾经你也是我的“那个他”。谢谢你来过,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会孤单,谢谢你用漫漫柔情,温暖了我的生命。你给的美好,我会悉数珍藏,用力保护的。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 学生时代成绩名列前茅,总有那么一门成绩骄傲到炉火纯青,无论怎样的方程式,或者怎样的考点总会被一眼看穿。我们被其他同学艳羡着,同时,自己又在一边窃喜着。在别人眼里,就是优秀。 说点不自谦的话,高中的时候写作文,运气好,将自己的情绪挥洒在字里行间,总能被语文老师选中当做范文,然后我站在讲台上跟同学分享,课后之余,还被同学借走传阅。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饮酒作诗的李白,所有的情仇爱恨都可以在诗歌里表达的隐晦而自由,洒脱而豪迈。于是,在我的文字里,也有另一种故事,只是他人看不穿,也看不懂,所以会觉得那是一幅画,抽象的画。我想,那时候,或许也是优秀吧。 曾经也会有许多种想法,想要学习李白,想要成为张小娴,想着也许会阳光明媚的过这一生,可惜,那时候年轻到连想法都天马行空,这一辈子太久了,久到80集的电视连续剧都播放不完,又怎么做到像李白一样满腹经纶,又怎么成为张小娴一样看透所有的爱情。所以,这20多年以来,还是依然在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城市里浮沉。 过年回家的时候,跟几个初中同学聚会,大家在谈论起现在的职业时,其中一位男生满脸的自豪和看透一切的表情让我对他印象深刻。无论侃侃而谈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辛酸和付出,但至少在谈天说地的时候他带给我们的是正能量,这种能量无关于年薪是几十万还是十几万甚至是几万,这种心境也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也许是活的比较老成,我在一边露出了阿姨般的笑容,生活不就是如此的吗?你不对它笑的时候,它不对你笑。你对它笑的时候,也许它对你还是不会笑。但,那又怎样?所谓的灿烂的过一生不就是自己的心安吗? 从前,我们在初出茅庐的时候努力到没有日夜,那时候会获得掌声,会获得证书来证明自己优秀过。 现在,在人海里浮浮沉沉之后再去拥有灿烂的人生不是更踏实么。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 早就告别了单纯 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 去换一身伤痕” 单纯,似乎只属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比如路上遇见的穿着校服手牵手的高中生,无论是脸庞还是他们所面对的事情,都简单到没有任何的修饰。 总听过来人说:还是上学好啊,无忧无虑的,你们千万要好好学习。听到这话的时候,我们拼命想要从学校这座“牢笼”里挣脱出来,我们想要像大人一样自由支配的时间,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多晚睡都没人念叨,不写作业也不会挨批评。可是,我们现在却变成了说这句话的人,我们却变成了羡慕学生这个职业的他们了。 当你再去面对身边的一切的时候,一段用心对待却无果而终的爱情也许会让你一夜长大。一份一人要面对许多人的协调工作也许就会让你看穿每个善良面孔背后不为人知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潜移默化的宣布着主权,会让你懊恼为什么自己已经很聪明了却依然走进了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PPT课件

省力杠杆
由 F1L1=F2L2
F1
动力臂L1
O
阻力臂L2
∵L1 〉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F2
省力杠杆的特点
A’
O
B’
F1
A h F2 F2 省力,费距离
S=4h F1 B
举例生活中省力标杆(4种以上)?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F2 O F1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这是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的特点
F1
O
B’ S=h/4
F2 h B F2
F1 A
A’
费力,省距离
举例?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O来自动力臂L1∵L1
= L2
∴F1
= F2
F1
F2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这是等臂杠杆
举例?
小结
•省力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 省力但是费距离 •费力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B 费力但是省距离 •等臂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B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牛,阻力是12牛,当杠 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 3:1 。

杠杆的平衡不是力的“平衡”,而是 “力与力臂的乘积的平衡”。
三.杠杆的应用:
特点 :省力,费距离
省力杠杆 杠 杆 的 分 类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应用 特点 :费力,省距离
应用
特点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应用
O
L2 L1
F2
F1
∵ L1=2L2
F1L1=F2L2
∴F1=F2/2
动滑轮实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

初一物理教案简单机械原理

初一物理教案简单机械原理

初一物理教案简单机械原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认识并掌握简单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3.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简单机械相关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杠杆原理;3.滑轮原理;4.斜面原理;5.组合机械原理。

三、教学步骤:【导入】通过给学生出示不同的简单机械,引导他们对机械的概念进行了解和探究。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弄、观察,思考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原理。

【探究】1.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简单物体组成,能够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者输出工作的机械装置。

让学生逐个了解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定义和作用,加深对其分类的认识。

2.杠杆原理给学生展示杠杆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发现杠杆的两个基本要素:力臂和力臂上的力。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3.滑轮原理通过展示滑轮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让学生自己操纵滑轮,观察力的变化,并引导他们发现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与滑轮组数的关系。

4.斜面原理利用斜面模型,让学生自己推动物体上斜面,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并引导他们发现力的变化和斜面倾角的影响。

5.组合机械原理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组合机械,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组合机械的原理和作用。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和组装简单的组合机械。

【拓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简单机械原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鼓励学生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设计和制作简单机械装置。

四、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提问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2.教师提供相关练习和实践任务,考察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3.教师通过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实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和掌握简单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

人教物理九年级其他简单机械ppt课件

人教物理九年级其他简单机械ppt课件
13-5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
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 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 物重的几分之一。F=(G物-G动)/n
判断几段绳子的方法:只有与动滑机械
斜面:省力。并且斜面越 长越省力。 FL=Gh
轮轴:是变形杠杆,动力作用在轮上 可省力。平衡时有F1R==F2r

九年级物理全册其他简单机械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其他简单机械教案新人教版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明白利用滑轮的益处。

明白得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依照滑轮组的挂线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形,会依照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二)教具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绳、剪铁皮用剪子、镊子、铁片(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形,会依如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子和镊子是省力杠杆仍是费力杠杆?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

出示画有这两个杠杆的示用意的投影。

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皮用剪子和镊子两杠杆示用意如图1所示。

图1二、进行新课引言:看讲义图11—15。

提问,咱们使劲向下拉绳索,国旗上升,你明白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糟的轮子。

观看实物,引出本节内容并板书:“三、滑轮”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1)观看定滑轮,指出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

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看讲义图11-15和11-16,分辨哪个是定滑轮。

教师边讲边演示。

(2)提问:利用定滑轮有什么益处?(3)组织学生实验:参照讲义图11-17和装置进行。

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图2 图3(4)总结:由学生依照自己的实验数值,得出并板书:“1.定滑轮:利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更力的方向”说明动力方向的改变。

2.动滑轮:(1)看讲义图11-18,分析该图提起重物利用的滑轮与11-17中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图3乙中提起重物的滑轮是动滑轮。

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路移动。

另外使劲方向也不同,图2乙中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利用图3乙中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人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课件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课件
大家还记得党内“三大姐”吧?瞿秋白的夫人杨治华、王郭沫若曾来青岛避暑,住在太平一路23号。第二天清晨,他迎着朝霞站在山头,欣赏这里的景色。那斑驳峥嵘的礁石,深远湛蓝的大海和平坦的太平湾,还有幽静秀美的小山,连同那一株株 沧桑而浓郁的黑松,让青岛的意境多了些许沉稳和深远。郭老说:太平角之形,同日本的博多湾,太平角之景色犹胜博多湾……
游览太平角别墅,最雄浑的是太平路一号。解放后一号别墅回到人民怀抱改为宾馆,共和国元帅朱德委员长喜欢它自然、粗犷、豪放,两次莅临青岛都在此下榻,被称为“朱德别墅”。它那外墙和 前廊拱券是用未加雕琢的花岗岩砌就,自然地融入山岗、礁石与青松。
共和国第一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喜欢青岛幽静、温润,住在太平角一路16号,撰写了他的重要著作《地质力学概论》。
。优游/
沿太平角一路前行,饱览太平角沿岸景色。隐在郁郁葱葱的黑松中的别墅渐露异域风情,石墙红瓦与青松相衬托,展览馆与碧海礁石相映照,咖啡屋里飘出《走过咖啡屋》轻快的歌声。第三浴场平 坦的沙滩上游泳者在晒太阳,林荫道上雪松翠绿,小广场北边有十二棵石柱上镌刻着青岛被殖民的悲惨历史,西边是一双健足紧托着两只手臂,两只大手上下紧握着一只篮球,又像一只明目注视着远方, 这是一组力量与智慧的劲雕,鼓励着市民强身健体走向世界,鼓励者国人放眼世界勇攀高峰,并时时刻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那段沉痛的经历,才有奋发向上的雄心与斗志。

九年级物理--其他简单机械讲义

九年级物理--其他简单机械讲义
PM20.10.1420.10.14
F F
G G
F G
每物体各由几段绳子承担?
可以这样 记忆
滑轮组中绳子的 段数
口诀:“奇动 偶定” 段数与什么有关?
滑轮组省力特点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 组吊重物时,若动滑
轮重和摩擦不计,动 F 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
,所用力就是物重的 几分之一。
即:F=G/n
F 1G 2
F
F 1G 3
滑轮组省力特点
. F
T
N f
A
G
F
F
答案:
针对性训练
1.某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 下700N的重物拉上来,绳子的最 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 组,能将重物提起且 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 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针对性训练
2.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12-5-8 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画出 最省力的绕法。

1、
功的路 。20.10.1420.10.14Wednesday, October 14,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2、
。1 3:52:19 13:52:1 913:521 0/14/2 020 1:52:19 P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3、
。20.1 0.1413: 52:191 3:52Oct-2014-Oct-20
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知识拓展2
若动滑轮重G/不
能忽略,那么图
中的拉力F应等
于多少?
F
G/
G
例题分析
例1.根据要求,画出下列滑轮组的绕法
G G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第4-5节 杠杆 其他简单机械知识精讲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第4-5节 杠杆 其他简单机械知识精讲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第4-5节杠杆其他简单机械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 能识别生活中的杠杆;能分析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会画杠杆的力臂。

2. 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

3. 能对生活中的杠杆进行分类。

4. 能说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5. 能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1. 杠杆以及杠杆的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意义;杠杆的平衡条件;2.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简单的滑轮组;3.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难点:力臂的概念及力臂的画法。

三、考点分析:1. 发现和识别生活中的杠杆,按要求画力和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类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

2. 动、定滑轮类型的判断及省力特点;滑轮组的绕线方法的作图问题;滑轮组中各相关量的计算;滑轮组的一些实际应用性问题。

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为主。

一、杠杆1、认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可看作是杠杆。

所谓硬棒就是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不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弯曲的手柄、滑轮等都可以看作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的O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的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的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就表明杠杆平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二、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斜面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所用拉力都等于物重。

2、动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即用一半力),但要多费1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此方向是指物体运动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3.5 其他简单机械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过程
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
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
态度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
类初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

对滑轮、斜面和轮轴特点的探究。

教学用

滑轮组一套、滑轮、钩码、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情境引入
观察69页图13.5—1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漫画中的情景。

问题:小轮子在图中起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下面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想办法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器材:一个滑轮、细线、一个钩码、铁架台用图形画出你所采取的方法(找两名学生画到黑板上)。

你能找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观察图思考图中发
生的事情。

学生分组实验探讨
提起钩码的方法并
用图形表示。

学生观察图形找不
同,在提起钩码
时,(1)滑轮的
运动状态不同.(2)
通过故事
讽刺不懂
科学而闹
出的笑
话,激发
学生的好
奇心,带
着强烈的
兴趣开始
学习滑
轮。

让学生从
事实及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
1、定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再给同学一个测力计,能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定滑轮的特性: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特性: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举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

同学用力的方向不
同。

学生继续实验,观
察用定滑轮和动滑
轮工作时测力计的
示数与所提钩码的
重力有什么关系。

举出生产、生活
中见到使用定滑
轮和动滑轮的地
方。

常观察到
的定滑
轮、动滑
轮,认识
定滑轮、
动滑轮。

学会描
述、总结
事物特
征。

能分
辨出定滑
轮与动滑
轮。

通过进一
步实验,
得到其各
自用力的
特点。

从生活中
认识滑
轮。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进一步提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那么如果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该怎么办?
在此基础上引入滑轮组。

3、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两组同学和在一
起,继续用实验
探究解决问题,
用图形表示出
来。

学生总结出滑轮
组的特性。

学会用所
学知识探
究新问题
的方法。

对所学知
识进行升
特性: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情况: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对可能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在刚才的实验中存在一些误差究其原因可能有:使用滑轮时轴处的摩擦、绳与轮的摩擦、测力计的重、动滑轮重、绳重等。

4、轮轴和斜面
通过观看轮轴图片与实物,阅读“科学世界”,学习轮轴和斜面,阅读完后举出生活中应用轮轴和斜面的实例。

总结: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并且都是绕固定的轴线转动的机械。

轮的半径大于轴的半径,所以轮轴是省力杠杆。

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工作时轮和轴都绕一个共同的轴线转动,轮的转动能带动轴的转动,同样,轴的转动也能带动轮的转动,并且转速相同。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也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也就越费距离。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简单机是否省学生思考分析,
作出判断。

说出减小误差的
方法。

学生阅读。


考、讨论举出生
活中应用实例。

学生理解、升
华。

本节课学到什
么。

华,对出
现的误差
进行思
考,为以
后要学的
机械效率
打下基
础。

把知识用
于实践。

知识升
华。

械力是否省距离实质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轮轴
斜面
课1.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但是不能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
2.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但要_______.它的实质是 ______.
3.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4.如图2,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_____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__________N.
5.如图5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个重为1 N的滑轮,滑轮上用细线挂着一个1 N的小球和一个10 N重的物体,小球悬在空中,物体落在桌面上,整个装置都是静止的,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A.2 N B.3 N C.11 N D.12 N
练习
6.如图6所示,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 A. A方向拉力最小 B. B方向拉力最小.
C. 方向拉力最小
D. 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
7、.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其中力最小的是(

A、F1
B、F2
C、F3
D、一样大
课后作业另附
板书设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
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1/n)G.
4、其他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