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简单机械
13.5其他简单机械

手 摇 钻
轮
轴
套筒扳
r
自 行 车 把
R
门把手
f F·R= f·r
F
大扳手 水笼头
盘山公路到山顶 路长省力是斜面
F G/
(b)若动滑轮重 /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 若动滑轮重G 不能忽略,
应等于多少? 力F应等于多少? 应等于多少
G 1 F= 5 (G+G/)
F T
N
.
G
f
1 F= 3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 的大小等于____。 如图所示,拉力 的大小等于____。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如下图(a)所示,物体B 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a)所示 上升时, 应等于___ 。(不计摩擦 ___N 不计摩擦) 上升时,F应等于___N。(不计摩擦) 100
13.5 其他简单机械 滑轮 轮轴 斜面) 其他简单机械(滑轮
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 1.杠杆的五个要素?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 杠杆的五个要素?什么是动力臂? 杠杆的五个要素 怎样通过作图做出力臂? 臂?怎样通过作图做出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怎样分类?各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怎样分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什么特点?分别举例说明。 有什么特点?分别举例说明。
2:不计摩擦时 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 不计摩擦时 拉力大小等于 力大小。 = 力大小。( F=G)
F F
力 方向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不省____,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动滑轮的实质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
其他简单机械(人教版获奖课件)

• 如图13-5-11所示四个滑轮组,如果滑轮的重力和 一切摩擦及丙组的板重不计,重物G的重力为600 N。要将重物匀速提起,四种情况下拉力F分别为 F甲=_________,F乙=_________,F丙 =_________,F丁=_________。
当堂检测
学 生 练 习
3.使用一个定滑轮将一重物提升2m,则绳子自 由端拉过的距离为_____ m ;如果改用一个动滑 2 轮来提升重物,且提升同样的高度,则绳子自由 端拉过的距离为______ m 。 4
当堂检测
学 生 练 习
4.用滑轮组提升重1000N的物体A。如果每个滑轮 重5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请在图 中画出绕绳方法。
图27
• 用下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图中 滑轮是定滑轮, 滑轮 是动滑轮。已知小车的重 量G=5N,拉力大小F=3N,则物体与地面之间摩 擦力f= N。若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前进了5m,则 绳子被拉力F拉过 m。
甲 F 乙
• 如下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 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 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F=G ; B.G=N ; C.F+N=G ; D. F=N.
当堂检测
学 生 练 习
1.观察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的目 的是_______,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图甲
图乙
当堂检测
学 生 练 习
2.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 N, 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 FA为_____N,FB为_____N。 60 120
第十三章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教案)1

彩田学校物理导学案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班级: 姓名:1探索奥秘 源于主动五、其他简单机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本质。
【课前检测】1、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表达式是 F 1 X L 1 = F 2 X L 2 。
2、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出:当L 1>L 2时,平衡时动力 < 阻力,是 省力 杠杆; 当L 1<L 2时,平衡时动力 > 阻力,是 费力 杠杆;当L 1=L 2时,平衡时动力 = 阻力,是 等臂 杠杆。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N ,动力臂是40cm ,阻力臂是10cm ,杠杆平衡时,阻力是 320 N 。
【课堂导学】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以外, 滑轮 、 轮轴 、 斜面 等也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简单机械。
【学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阅读课本69页,完成下列内容) 活动1: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试着设计两种方案。
右图1中, 甲 是定滑轮, 乙 是动滑轮。
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种滑轮?1.定滑轮: 工作时,轴固定不动 的滑轮;2.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的滑轮。
【学点二】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活动2:用定滑轮 匀 速 提升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次数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重物被提升的高度/cm拉力移动的距离/cm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之比1 2 2 10 10 1:1 23320201:1活动3:如图2,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的方向用力,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相同根据活动2、活动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结论:使用定滑轮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
2. 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活动4:用动滑轮 匀 速 提升钩码,拉力F 的方向 竖 直 向 上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3.5 其他简单机械

§13—5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具准备: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分析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
再同时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即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滑轮组。
了解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常用的简单机械。
看课本图13.5---1中的科学漫画。
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说明: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楼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了楼。
这个故事是讽刺两个不懂得定滑轮作用的人在使用定滑轮时闹出的笑话。
那么,到底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教学:⒈定滑轮和动滑轮: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一定注意过红旗在徐徐上升的过程中,旗手是如何拉绳子的?是向下拉绳子的,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会使旗子升上旗杆呢?是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九年级物理《其他简单机械》

(a)
(b)
(c)
(d)
小
结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 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达标检测:
1、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 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1000N,而绳子最 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 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2、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 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如图,用动滑轮提升重物G,不计绳重及绳 与滑轮间摩擦,动滑轮重5N,弹簧秤示数30N, 重物上升0.6m,则拉力F= N,重物G= N, 绳子拉上的距离S= m。 4、如图所示,物体A重60N, 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 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物体A的速度为 , F的大小为 。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s=nh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 一定是省力的,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B. 一定是省力的,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 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2、有一位举重运动员,他的体重为600N,他最多能举起 800N的杠铃,这位运动员运用一个定滑轮提升一个重 物时 ( ) A.最多能提起600N的重物 B.最多能提起800N的重物 C.最多能提起大于600N,小于800N的重物 D.最多能提起1400N的重物
十个简单机械小发明

十个简单机械小发明一、自制简易投石机1. 材料准备:找一些木棒,最好是粗细比较均匀的,像筷子那种细长形状的就很合适;还有一些橡皮筋,废旧的自行车内胎剪成条也能用;再准备一个小勺子或者小盒子当盛放“弹药”的地方。
2. 制作过程:先把木棒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这就像投石机的架子啦。
然后把橡皮筋固定在框架的两边,再把小勺子或者小盒子绑在橡皮筋中间。
拉着小勺子往后,把小石子或者小纸团放在勺子里,一松手,就能把东西投射出去啦。
这就利用了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物体的动能这个简单机械原理哦。
二、简易滑轮组提物装置1. 材料:需要几个小滑轮,可以从旧的窗帘轨道上拆下来,还有一根结实的绳子,像粗棉绳就不错,再找个小盒子或者小桶当重物容器。
2. 制作:把滑轮固定在一个架子上,可以用木板钉成一个简单的架子哦。
然后把绳子绕过滑轮,一端系在小盒子或者小桶上,另一端自己拿着。
当你拉动绳子的时候,就会发现轻松很多,因为滑轮组可以省力呀。
三、自制简易杠杆开瓶器1. 材料:找一块比较硬的长条形木板,还有一颗小钉子。
2. 制作:把小钉子钉在木板的一端,稍微留出一点头。
当你要开啤酒瓶或者汽水瓶的时候,把钉子头卡在瓶盖下面,木板的另一端放在桌子边缘之类的地方当支点,然后轻轻下压木板,利用杠杆原理就能轻松打开瓶盖啦。
四、简易风力小车1. 材料:几个空的易拉罐,一根长竹签,几张硬纸,还有一个小风扇的叶片(可以从旧的小电扇上拆下来),一根橡皮筋。
2. 制作:把易拉罐并排粘在一起当车身。
把硬纸剪成圆形做车轮,中间用竹签穿过当车轴。
然后把小风扇叶片装在一个轴上,用橡皮筋连接这个轴和车轴。
当有风吹向小风扇叶片的时候,叶片转动,通过橡皮筋带动车轴转动,小车就可以跑起来啦,这就是简单的风力转化为机械能哦。
五、自制跷跷板天平1. 材料:一根长木条,一个中间有孔的圆形物体当支点,比如大的螺丝母,还有两个小盘子,可以用小塑料盒代替。
2. 制作:把长木条放在圆形物体上,然后把两个小盘子分别系在木条的两端。
第十三章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学案)2

彩田学校物理导学案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班级: 姓名:1五、其他简单机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课前检测】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动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
2.对于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倍,动力大小只需要阻力大小的 倍。
3.使用定滑轮的好处: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 。
【课堂导学】【学点一】滑轮组(阅读课本70页,完成下列内容)1.思考: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活动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跟据你设计的方案组装滑轮组,匀速拉动测力计,使钩码上升5cm ,读出拉力大小,拉力移动的距离。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由实验可见,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 ,又可以 ,但 。
2.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钩码由几股绳子承担?弹簧测力计示数又是钩码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钩码上升距离的几倍?使用滑轮组时,重物由n 股绳子承担,拉力F 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 ,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上升距离的 倍。
即:F= ,S 绳 = S 物。
如果不计动滑轮的重量及绳和轮的摩擦,则F= 。
3.想想议议:通过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点二】滑轮组的组装1、确定“ ”。
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
2、组装滑轮组。
口诀:“奇动偶定”。
(1)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 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 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3.注意:最省力的绕法是要使 值最大,一般使绳子的起始点从 滑轮开始。
【学点三】轮轴和斜面(阅读71页 “科学世界”的内容)1、轮轴由一个 和一个 组成。
轮轴是否是省力机械?答: 。
举出哪些物体是轮轴 。
13.5 其他简单机械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三、教学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分析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
再同时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即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滑轮组。
了解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之间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㈠引入新课: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常用的简单机械。
看课本图13.5---1中的科学漫画。
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说明: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楼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了楼。
这个故事是讽刺两个不懂得定滑轮作用的人在使用定滑轮时闹出的笑话。
那么,到底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呢?㈡新课教学:⒈定滑轮和动滑轮: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一定注意过红旗在徐徐上升的过程中,旗手是如何拉绳子的?是向下拉绳子的,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会使旗子升上旗杆呢?是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
一、填空题
1、使用滑轮时,若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 ,若它的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 。
2、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是能改变 ,使用动滑轮能省 ,但是手移动的高度 物体升高的距离,即 。
3、定滑轮实质是个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的杠杆。
4、除了杠杆、滑轮之外 , 、 、等也是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5、如图示,把重3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 ,若不计摩擦,拉力F = N ,动滑轮重 N 。
6、升旗时,人站在地面向 拉绳子,旗向上运动,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 。
7、简单机械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很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例子。
如图示,吊桥上安装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吊桥相当于一个 ,其中它的支点是 。
8、盘山公路相当于 ,汽车沿盘山公路上山所走的路程大于直通山顶的路程,因此走盘山公路更 一些。
二、选择题
9、在旗杆顶上装滑轮,是为了( ) A 缩短手移动的距离 B 省力 C 省力且改变动力方向 D 改变拉力的方向
10、如图示,用动滑轮拉重30N 的物体向上运动,物体匀速上升1m ,则拉力F 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点上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
A15N ,1m B30N ,2m
C15N ,2m
D30N ,1m
11、如图示,是一种有把手的门锁,则门锁的把手实质是一个(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轮轴 D 斜面
12、关于滑轮与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双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②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③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④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省一半力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3、一名体重为500N 的举重运动员,最多可举起1200N 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油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则他能提起最重的物体是( )
A500N B1000N C1200N D1700N
1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 的物体,而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组中至少使用( )
A 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B 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 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D 动定滑轮各两个 三、作图题
15、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300N 的拉力,现在要用它吊起820N 的物体,请你据此条件,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不计动滑轮的自重和摩擦。
(图在下页)
F
第7题图
第10
题图 第11题图
第5题图
16、给你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要求画出组装方法,使拉力分别为物重的1/3和1/4,不考虑滑轮自重和摩擦。
(方法正确即可)
四、实验题
17、探究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
(1)小平开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了砝码的重力,然后按左图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的工作特点,绘制了表1,记录了数据,你帮她完成未完成的数据与结论。
(2)然后她又按右图探究动滑轮工作特点,绘制了表2,你帮她完成未完成的数据与结论。
五、计算题
1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是70Kg 的物体提高5m ,每个滑轮质量是2Kg ,绳重、摩擦不计,求: (1)提起物体所用的拉力是多大?(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六、综合题
19、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时,若拉力为70N ,动滑轮重10N ,则可提起 N 或者 N 的重物。
(摩擦不计) 20、常见工人用扳手扳螺帽扳不动时,只要将扳手套一支铁管,抓住铁管再扳就能使螺帽松动,这是什么道理?
21、如图示,放在桌面的物体A 的重力为70N ,挂在滑轮下的物体B 的重力为7N ,不计滑轮重,若物体A 在桌面上匀速向右移动,则物体A 和桌面之间的摩擦是 N 。
22、如图,物体B 的重力为5N ,每个滑轮重也为5N ,要使物体B 匀速下降,物体A 的重力至少为 N ,测力计乙的示数为 N 。
若A 的重为10N ,则它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N ?
23、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归纳结果。
比较a,b 两图,可知: 。
比较a,c,d 三图可知 。
24、如图,你认为这两个滑轮组的工作特点有什么不同?
表一 表二
F
F
第17题图
第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F
a 第21题图
甲
乙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