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课件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课件
适用于所有工作时间,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节假日等
主要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主要内容
02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和管理
03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定义和目的
01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04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实施
2
制度执行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时间、责任人等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原因分析:企业未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员工缺乏安全意识
解决方案: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1
完善安全设施,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4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培训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案例分析
3
典型案例
某公司员工因操作不当导致工伤事故
01
某工厂因忽视安全卫生导致员工健康受损
02
某企业因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被处罚
03
某单位因忽视劳动安全卫生导致重大事故
04
案例分析
3
2
4
1
案例背景:某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启示:企业应重视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建设,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4
培训对象
1
企业员工
2
管理人员
3
安全卫生部门人员
4
政府监管部门人员
5
社会公众
培训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重要性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原则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主要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引言劳动安全卫生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它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设立的。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产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

本文档旨在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优化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正文1. 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它包括物理卫生、化学卫生、生物卫生、心理卫生、社会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2. 劳动安全卫生的意义(1)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2)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少劳动者的身体负担,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3)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降低劳动冲突和职业病患率。

3.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制定(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法等权威资料,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2)在制定劳动安全卫生方案时,应考虑到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

(3)制定劳动安全卫生方案前,应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定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够实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4.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内容(1)物理卫生:劳动场所的设施和设备符合国家的规定,劳动场所的室温、湿度和采光符合规范,并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2)化学卫生:遵守相关的采样方法和标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并在环境中建立监控设施。

(3)生物卫生:建立病媒防治和卫生检测制度,防治病原体和各种病毒的污染,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心理卫生: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机制,适当的举办庆祝活动以及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使员工获得生活及工作上的乐趣,从而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5)社会卫生:提高员工的人文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各个方面营造和谐的职工关系。

(6)环境卫生:提高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和整洁度,保证场所环境的洁净和整洁。

5.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实施(1)加强劳动者的安全教育,教育员工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条款,从而增加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
简介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是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制定和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提供指导和参考。

目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的目标是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条件,以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

标准内容
1. 法律法规遵从:企业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2. 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应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员工和外部承包商的责任和义务。

3. 风险评估和控制: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

4. 培训和教育:企业应提供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
了解和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5. 事故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管理机制,包括事故报告、调查和记录等,以便及时处理和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6. 健康检查和监测:企业应建立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监测机制,
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其健康。

7. 应急准备和应对措施:企业应制定应急准备和应对措施,以
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并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实施和监督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确保有效的实施和监督。

定期
进行自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结论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
康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管理和控制,确保工作条件符合要求,减
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劳动安全卫生方案一、背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劳动安全卫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公司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公司员工提供一个详细的劳动安全卫生方案,以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避免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意外事故及职业疾病。

三、实施机制1. 领导责任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做好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2. 人员培训公司每位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和卫生培训,学习安全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卫生知识和技能。

3. 环境监测公司以安全生产和环保为重点,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噪声、空气等进行监测,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良好,无危害因素存在。

4. 安全设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防护用品、应急设施等,减少意外伤害和职业疾病的发生。

5. 安全防护公司制定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和行动方案,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

6. 事故处理公司建立健全的安全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散,应对突发情况。

四、实施效果本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实施效果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 人员伤亡率通过员工伤亡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反映本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实施效果。

2. 职业健康状况通过对员工身体健康的检查和分析,反映本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实施对职业健康的影响。

3. 企业声誉本劳动安全卫生方案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公司的声誉和形象,评价结果将作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参考。

五、总结制定一套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方案是公司必须重视的重要任务。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可以为公司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劳工安全卫生工作守则

劳工安全卫生工作守则

劳工安全卫生工作守则劳工安全卫生工作是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

为了促进劳工安全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遵循一系列守则和原则。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劳工安全卫生工作的守则。

第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劳工安全卫生工作的核心是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劳工的安全健康。

为此,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要制定健全和完善劳工安全卫生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其次,要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另外,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劳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确保劳工安全卫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此外,要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及时掌握事故的情况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三,加强劳工的健康管理。

劳工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劳工的健康,企业应加强对劳工的健康管理。

首先,要完善健康档案管理,记录和跟踪劳工的健康情况。

其次,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另外,还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少对劳工身体健康的损害。

第四,加强劳工的心理健康管理。

劳工的心理健康是劳工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加强对劳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劳工解决心理困扰和压力。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心理援助机制,及时处理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对劳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五,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劳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向劳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要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劳工真正了解安全知识和掌握安全技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总之,劳工安全卫生工作是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范本

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范本

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范本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安全已成为各国的法律和政策要求。

本文将分析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和国际经验,探讨相关的范本和措施。

一、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劳动保护是指国家或组织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劳动者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权益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劳动保护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保护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

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享有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劳动安全等基本权益。

劳动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其次,劳动保护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良好的劳动保护措施可以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反,如果忽视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将受到影响,对企业和社会也将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劳动保护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

每个人都有权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劳动保护的实施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减少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最后,劳动保护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性职业安全卫生是指为保护劳动者免受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危害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安全卫生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的重要手段。

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声、辐射等,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职业安全卫生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其次,职业安全卫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

作为关注人民健康和利益的重要措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重点分析如何在企业中实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

一、概念解释1.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和生命而采取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人员配备、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等。

2.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指的是保持劳动环境与劳动者健康相适应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措施。

职业卫生是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进行监测、评价,从而评估不同工作环境对身体的影响,保护职工的健康,并预防工作中可能导致疾病或损伤的危险。

二、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劳动和健康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变得越来越重要。

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职工健康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避免职业病的发生,从而保障职工的健康。

保障职工健康是企业责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2.提高企业效益实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因为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并防止职工因疾病而缺勤。

3.符合相关法规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是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保障的职工权益。

企业必须遵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和规章,为职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三、企业如何实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企业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以达到保障职工健康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企业实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主要方向如下:1.制定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政策和标准企业需要制定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政策和标准,并将其纳入企业相关规章制度中。

企业还需要关注职业卫生资格证书的申请和更新,以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所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2.2 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应发挥带头作用,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3 全员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卫生负责,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4 追求卓越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应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责任与义务3.1 管理责任企业管理层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目标和计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层落实安全卫生工作。

3.2 部门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制定具体的安全卫生工作方案,并落实到各岗位和员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3 员工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卫生负责,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安全卫生管理措施4.1 安全培训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急救知识等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2 安全设施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4.3 事故报告与分析任何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报告,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4 职业病防治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筛查,并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和控制,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五、安全生产检查5.1 日常检查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 序暂行规定》。
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概况
1991年2月又发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 定》。1992年11月国家制定并颁布《矿山安全法》。
1994年7月的《劳动法》中设专章规定“劳动安全卫 生”。
2019年先后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尾 矿设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重大事故隐 患管理规定》、《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 定》。
生产场所的电击伤害、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对劳动者 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国是一个职业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近十几来每年因各类事故 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 据专家分析,因工矿事故发生重伤的人数是死亡人数的4倍,轻 伤人数是死亡事故人数的30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 2019年全国职业病发病人数计1300多例。 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 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目前居世界第一,而且新发尘肺病人仍以 每年1万例左右速度增长。
2019年颁布的《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考核 规定》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概况
2019年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特大 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 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职业安全健康管 理体系指导意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共同纲领》和《宪法》 中对劳动安全卫生作了规定,并颁布了一系列 法规。
如1950年5月劳动部颁布了的《工厂卫生暂行 条例(草案)》;
1952年12月《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 1956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
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和《工人职 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打工妹离厂后得职业病该由谁负责?
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概述 一、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
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 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劳动安全技术 规程、劳动卫生规程和安全卫生管 理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的严峻形势
获得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之一。 劳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如煤矿中的瓦斯爆炸、
2019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调查处理办法》;
2019年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19年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三) 加强劳动安全卫生 立法和执法的意义
2019年因安全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加起来有100万人, 也就是一年有100万个家庭因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不幸。 去年我国的煤矿“100万吨死亡率”为3,这个数字是 美国的100倍,是波兰和南非的10倍。
我国煤矿产量占世界的31%,但煤矿死亡人数却占了 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79%!
三、 加强劳动安全卫生 立法和执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
(二)有利于有人单位生产的正常进行 和效益的提高
(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和谐 社会的构建。
第二节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一、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概念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是指国家为保护劳动者在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 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例如:根据建筑安装行业的特点制定的《建筑 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根据机械行业的特 点制定的《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剪切机械 安全技术规程》、《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木工机械安全装置技术条件》;根据矿山行 业的生产特点制定的《矿山安全法》、《矿山 安全法实施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等。
沉痛的数字
据专家保守估计,近几年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 经济损失约占GDP的2%左右,仅仅2019年因事故造成 的损失约在18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据统计,2019年全国GDP达到13.6万亿元,有13.6万 人死于安全事故,1亿GDP死亡1个人;全国每1万居民 当中有一个人死于安全事故。另外,还有70万人因安 全事故导致伤残。
案例二 农民工40度高温下施工
2019年7月底,济南连续高温天气。齐鲁 晚报记者到省城的几处建筑工地采访时 发现,建筑工地的劳动者在四十多度的 高温下正在挥汗如雨地忙碌着。
来自临沂的农民工老王告诉记者:“这 样的天气下干活我们已经习惯了,你不 干到哪里去挣钱?”
深度思考:劳动者的健康谁来保护?
(一)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概况 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安全卫生立法始于1802年英国
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资本主义各国在19世纪普 遍确立了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制度。 进入20世纪后,各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有了进一步发 展。劳动卫生标准不断提高,劳动条件不断改善,专 门性立法不断出现,劳动法典日益完善。 例如:美国于1969年颁布了《煤矿安全与卫生法》, 1971年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日本于1972 年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英国于 1974年颁 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其他各国的《劳动法典》 中也设专章对劳动安全卫生作出规定。
案例三 打工妹离厂后得 职业病该由谁负责?
打工妹李珊于2019年3月到福建的一家台资制鞋企业打 工,2019年6月被辞退。因感觉身体不适,只好返回家 乡。
2019年10月,因连续高烧而住院检查。经医生询问得 知,打工期间由于车间通风不畅,胶水中的有毒物质 对身体造成严重侵害,是典型的职业病。但由于已经 被辞退,面临高昂的医疗费,家境贫困的李珊一家不 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概况
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 山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暂行条例》。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 的决定》。
1987年11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 全国总工会修订颁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 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 了《尘肺病防治条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