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崇拜对彝族的影响
浅谈图腾文化艺术在彝族服饰中的体现

志不是人们凭空想象 出来的 , 它原于原始 的图腾信仰。 世界上 的很多活动 , 如运动会 、 博览会等 , 使用 吉祥物 , 其实这都与古
代 的 图腾 意识 有 着 密 切 关 系 。 二、 图腾 文 化 在 彝 族 服饰 中的 体 现
认 为 自己 的祖 先 也 源 自于 某 种 动 物 或植 物 ,因 而对 祖 先 的崇
饰的习俗实际上便是彝族远古龙图腾崇拜的反映。 ( ) 二 虎的 图腾崇拜——虎头帽 彝族虎头帽 , 是对虎 的崇拜在服饰中较明显的标志 , 具有
鲜 明 的特 色 , 些 以虎 为形 象 的儿 童 帽 子 寓意 深 远 。 族 人称 这 彝 虎为罗 , 他们的姓 氏中, 在 常见 的 罗 就 表 示 他 们 是 虎 的 后 代 。
学过专业绘画 ,服饰 的纹样元 素只凭着 自己 日常生活 中对 自 的图腾纹样 中提取而来 。她们不用规尺模版 , 自己的感觉 , 凭 用变形抽象的手法 , 描绘 出她们对 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和向往 。 。
( ) 图腾 在服 饰 中的体 现 一 龙
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 日, 就好象汉族 的
然环境的 日月星晨 、 动物花草的感受 , 还有一辈辈祖先传下来 春节一样。每当火把节 到来时彝族人都会穿上他们最美丽的 新衣 , 开展他们特有的民族文体活动 , 赛马 、 摔跤 、 对歌 、 跳舞。
平安。
( ) 一样 的 民族 服饰 三 火
个民族 的历史 、 风俗 、 民族心理 、 民族特点 , 在他们 的图
腾 中都有所 表现 。因此 , 了解一个 民族 , 要 研究他们的图腾 文 化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世界各民族与国家都有 自己的民族 图腾 , 图腾作为一种思 想意识 或文化形象 , 不仅古代 有 , 今 现
虎图腾崇拜对彝族的影响

虎图腾崇拜对彝族的影响摘要:“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方言,原意指本部落奉为始祖的某种动物或植物。
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他们源于某种神秘的动物或植物,他们个人和整体部落的命运都跟这种动物或植物有着神秘的内在联系,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信奉的图腾,以图腾组织代表氏族组织。
彝族先民以虎为图腾,认为虎是他们的祖先,在危难时刻会得其保佑和庇护。
彝族先民还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死后会变成虎。
在彝族集居地,所居山名、水名、地名乃至人名多以虎命名,并且认为万物起源于虎,虎能为彝族人民消除灾难,带来吉祥。
关键词:彝族虎图腾文化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中有记载说: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
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
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秧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一)图腾崇拜对服饰的影响彝族服饰的图纹式样很丰富。
按缀于服饰上图纹式样的属性,可归纳为这样四类:几何型图纹,图腾式图纹,花卉鱼虫图纹,自然景物图纹。
彝族对图腾的崇拜极其强烈,其崇拜的对象有火、虎、鹰、龙等。
对图腾崇拜的这种精神文化习俗,也反映在彝族的服饰图纹上。
彝语支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基调,这主要是崇拜黑虎的原因。
大姚等地彝族俚颇支系妇女衣饰多为黑底,上起黄条纹花,乃虎皮花纹变化而成。
昆明近郊的彝族母亲为将要降临人世的孩子准备的衣物中,多有“虎头帽”“、虎头兜肚”“、虎头鞋”等,表示对孩子美好的祝愿。
孩子出世,亲朋好友会送以“四方八虎”图为面饰的背布;孩子稍大后,穿戴起虎帽、虎鞋,并用“四方八虎”图背布包裹背负。
从图腾角度看彝族服装图纹的设计

第22卷第4期武汉科技学院学报Vol.22No.42009年7月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ul.20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作者:陈明珍(6)女,教授,研究方向:功能纺织材料与产品的开发及纺织服装数字化技术基金项目: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资助从图腾角度看彝族服装图纹的设计祝玉琴,陈明珍*(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本文主要从图腾的角度介绍了彝族服装的几种主要的图腾纹样,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彝族服装的发展历史和生活、着装习惯。
对我们理解民族文化和现代服装设计中图纹的运用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图腾;彝族服装;图纹中图分类号:TS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60(2009)04-0041-021彝族服饰支系特色浅析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支系众多,因而形成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1]。
滇南石屏县和峨山县的彝族花腰支系,男子服装与汉族相同,妇女服装很有自己的特色[2]。
她们上穿黑色窄袖长上衫,外罩前短及腰,后长及臀的黑色开襟领褂,其两侧和胸部都绣有红色精美的彩带,背部绣一块矩形图案,后面下摆下绣有数道红色火焰状图案花边,上衣袖口也绣有火焰状图案,特别是系于腰部的腰带和带头更是精心刺绣—“花腰”之称由此而来。
他们的折褶式长幅头帕也有精美刺绣装饰,下穿的青色或黑色宽口过膝长裤,仅在裤腿镶一道浅色布边,与上装成为鲜明对比,起到了烘托作用,这是很有特色的彝族服饰之一(如图1)。
图1彝族的“花腰”服饰图2彝族几何型图纹装饰服装2彝族服饰的图纹类型彝族服饰的图纹式样很丰富。
按缀于服饰上图纹式样的属性,可归纳为这样四类:几何型图纹,图腾式图纹,花卉鱼虫图纹,自然景物图纹[3]。
2.1几何型图纹几何型图纹是组成彝族服饰图纹的基本类型,其装饰的部位见于上衣的盘肩、衽边、下摆、裤脚、裙边等[4]。
浅谈彝族虎图腾崇拜和其应用.doc

浅谈彝族虎图腾崇拜和其应用一、虎崇拜是一种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来自北美印第安人阿吉布洼人的方言,意为“他的族”。
处在氏族社会的原始人,无法超越大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状态,便把一些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氏族的标志,此物就被信奉为氏族的图腾,并有一定的崇拜仪式。
图腾的出现,不仅增加氏族内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而且对氏族组织界定婚姻界限、区别别的氏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男女到了规定年龄,举行图腾入社仪,同一个图腾组织的男女禁止结婚。
彝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崇尚虎的民族。
据彝族典籍《云南志略》记载:“罗罗即乌蛮也。
……酋长死,以虎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末知其处……年老[死]则往往化为虎云。
”他们认为自己与虎拥有某种血缘关系,一生会受到虎神的庇护保佑;并且认为他们不仅是虎的后代,死后还会变成虎。
彝族不仅族称与虎相同,彝族人自称也与虎相同。
他们称虎为“罗”,“罗”即为彝音“虎”的意思,故彝族以“罗罗”自称。
在一些村寨中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
在彝人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姓就表明他们是虎族繁衍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
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性虎;女人自称“罗罗摩”,意思是雌性虎。
二、虎崇拜对彝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一)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中的“虎神”虎图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至今,其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
如彝族的传统傩仪“老虎笙”表明作为传统文化现象存在的虎图腾崇拜,与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境的双柏县法❷乡的一个名为小麦地冲的彝族山村,当地彝族支系自称“罗罗”,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举行的历时八天的老虎节上都要跳一种原始舞蹈——老虎笙,仪式由接虎祖、跳虎舞、虎驱邪、送虎神四部分组成。
其舞蹈形式包括两方面,一是人扮成老虎模仿老虎表现老虎生活习性的舞蹈,如老虎搭桥、老虎做窝、老虎龙摆尾等。
二是扮演的老虎表现人类生活劳动的舞蹈,如老虎插秧、老虎打谷、老虎犁田等。
彝族的注意事项

彝族的注意事项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和习俗的民族,彝族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下面我将从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和节日习俗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彝族的饮食习惯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彝族的主食是玉米、高粱和土豆,他们喜欢吃酸辣的菜肴,在调味上使用鲜辣椒和酸汤。
在餐桌上,他们还有一种独特的酒文化,喜欢用青稞酿造出的酒来款待客人。
因此,与彝族人一起用餐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不要随意挑食或者拒绝他们的款待。
其次,彝族的宗教信仰也是需要我们尊重和注意的。
彝族人信奉自然崇拜和巫教,他们崇拜自然界的各种神灵,认为万物有灵。
在彝族人家里,常常能看到他们供奉的神像和图腾,这些物品对他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与彝族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信仰,不要随意乱碰或者干涉他们的宗教活动。
此外,彝族的节日习俗也是需要我们了解和尊重的。
彝族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比如“火把节”、“射虎节”、“盖革节”等,这些节日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是他们传承文化和团结的重要方式。
在这些节日里,他们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比如跳火把舞、射箭比赛、赛牛等,这些活动都是他们维系民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彝族的节日里,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不要干扰或者污蔑他们的庆祝活动。
总之,与彝族人交往时,我们需要尊重和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节日习俗,不要随意干涉或者伤害他们的传统。
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我们才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发展。
彝族人民间信仰

彝族人民间信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信仰体系,他们在对待天、地、日、月、山川、动植物等自然万物的有灵而形成自然崇拜,由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而形成图腾崇拜,由灵魂信仰而形成祖先崇拜。
彝族的民间信仰是介于原始信仰和人为宗教的中间阶段,在彝族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和实施巫术的巫师--"苏尼"。
他们所宣扬的种种信仰理念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生产、婚丧嫁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充分表明了他们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极度为重要的影响。
同时,由于毕摩和苏尼均未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因此,彝族民间的宗教信仰仍属原始宗教范畴。
在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地区,除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外,一些地区还流行道教和佛教;清朝末,基督教和天主教也在少数彝族地区流行。
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毕摩和苏尼的职责是"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既是原始宗教观念的宣传者、解释者,又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和组织者,是彝族精神信仰的代表。
在彝族原始宗教传统中,毕摩和苏尼的职责不同的,毕摩主要司理祭祀,带有极度强的祭司的性质;苏尼则主要通过实施巫术以"控制鬼怪",是彝族社会中的巫师。
毕摩:在彝语音中,"毕"是举行宗教活动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
在彝族早期社会中,其氏族首领或部落酋长往往身兼祭司之责,如唐宋时期彝族大部落有大鬼主,小部落有小鬼主,部落首领即是以宗教手段统治其部落社会。
到了元代,由于实行土司制度,在彝族社会中出现了世俗首领--土司,祭司才从统治集团中逐惭分离出来,演变成今天彝族社会中的毕摩。
毕摩是彝族社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
彝族毕摩一般是男性,多是世承家学,少数为拜师学业,在传说中也有过女性毕摩。
凉山彝族服饰的图纹考察与应用

凉山彝族服饰的图纹考察与应用作者:周琦来源:《牡丹》2017年第24期一個民族的特征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民族服饰不仅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和喜好,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其中,服饰图纹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神话、历史的载体,包涵大量文化信息。
本文以彝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凉山地区为例,从艺术设计角度,找出彝族服饰图纹的审美特征与内涵,提取其艺术元素,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
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贵州三个省份。
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丰富的优秀文化。
彝族服饰风格不统一,这与人们的阶层关系和生活环境条件有关,服装的风格、特征各支系之间都有差异。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彝族人民用自己的思想和双手创造和发展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图案。
在传统的服饰品上,如裤子、鞋子、帽子、头饰等,那些精美的装饰图案花纹都会通过绣、镶、蜡染等工艺被展示出来,体现出彝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凉山彝族服饰的图纹类型彝族服饰图纹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
它不单美化了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民族的历史、风俗文化、信仰等信息都被融合到里面。
其图案往往都有着特定的社会内容,题材非常丰富,是民族艺术中的瑰宝。
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是彝族服饰图纹中保存较完整、风格较明显的一个支系,表现手法主要为夸张抽象、提炼概括。
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类型按其内容和特点主要可归纳为几何形、植物形和动物形三类。
(一)几何形图纹几何形是彝族刺绣图案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也是内容最为繁复的一类。
这类图纹是彝族人民长期劳动中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概括的艺术再创造。
它们用形态去表达故事,也能讲述历史,还有的与民间绘画关系密切。
凉山彝族服饰中的几何形图纹形式可分为单一型和复杂型两类。
单一类型的图纹作为缘饰出现,或长短不同或粗细不同的线条很有规律地被重复运用;而形式较为复杂的,比如独立的单元纹样,这些纹样色彩饱、满形象鲜活,作为主体图案时,一般会与其他图案组合呈现,构图饱满,联系紧密,会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彝族的色彩崇拜和纹饰

浅谈彝族的色彩崇拜和纹饰摘要:彝族的色彩崇拜和纹饰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极具文化内涵,对加深理解和认识彝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彝族色彩崇拜纹饰图腾一、色彩崇拜彝族崇尚黑、红、黄三种颜色,他们的服饰和很多生产生活用具都会以这三种颜色为主色调。
对于颜色的喜爱,用“崇拜”一词也许很不合适,但却能最好地反映出彝族对于颜色的选择和认同中的近乎偏执的情感取向的程度。
黑色代表庄重和尊贵。
汉族的祖先就有尚黑的习俗,比如他们祭祀的太庙是黑色的玄堂,祭器都用墨染其外。
而彝族祭祀用的羊、猪等牺牲,盘钵等祭器,一般也都讲究用黑色。
其实,彝族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应当是受到中原汉文化影响的。
我们都知道,解放前彝族社会的阶级等级是非常森严的,其中居第一等级的就是被称为诺伙的黑彝,他们是奴隶主贵族,人口只占7%却竟占有60%-70%的耕地,是至高无上的统治阶级。
而且在不同地区,彝族还有“诺苏”、“纳苏”等自称,也都是黑色的人的含意。
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曾视黑虎为他们的祖先,他们居住的高山丛林也都是青郁深沉的颜色。
由于彝族尚黑,所以其土司在作战、祭祀等重大活动中都要使用黑色;主持宗教活动的毕摩(即巫师)也都穿黑色的法衣;彝族青年结婚新建的房子都要用烟熏黑以后方可居住;彝族男女老幼的各款服饰均以黑色为基本颜色,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点,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充分的展示。
红色象征着彝族人民对太阳对火的崇拜。
汉族视红色为喜庆吉祥之色,彝族更是视其为生命之色,寄托了浓厚的情感。
彝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查姆》,以及神话《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传说《火把节》等中均记载了在开天辟地、与自然斗争的漫长岁月中,彝族人民产生了对太阳的敬畏与崇拜,学会了用火来照明、取暖、加工食物,使人的生存能力和体质状况大为提高和改善。
因为太阳与火成为生命之源,成为世间万物赖以生存之本,自然也就成为彝族崇拜和祭祀的对象。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祭火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腾崇拜对彝族的影响
摘要:“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方言,原意指本部落奉为始祖的某种动物或植物。
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他们源于某种神秘的动物或植物,他们个人和整体部落的命运都跟这种动物或植物有着神秘的内在联系,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信奉的图腾,以图腾组织代表氏族组织。
彝族先民以虎为图腾,认为虎是他们的祖先,在危难时刻会得其保佑和庇护。
彝族先民还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死后会变成虎。
在彝族集居地,所居山名、水名、地名乃至人名多以虎命名,并且认为万物起源于虎,虎能为彝族人民消除灾难,带来吉祥。
关键词:彝族虎图腾文化
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中有记载说: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
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
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秧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一)图腾崇拜对服饰的影响
彝族服饰的图纹式样很丰富。
按缀于服饰上图纹式样的属性,可归纳为这样四类:几何型图纹,图腾式图纹,花卉鱼虫图纹,自然景物图纹。
彝族对图腾的崇拜极其强烈,其崇拜的对象有火、虎、鹰、龙等。
对图腾崇拜的这种精神文化习俗,也反映在彝族的服饰图纹上。
彝语支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基调,这主要是崇拜黑虎的原因。
大姚等地彝族俚颇支系妇女衣饰多为黑底,上起黄条纹花,乃虎皮花纹变化而成。
昆明近郊的彝族母亲为将要降临人世的孩子准备的衣物中,多有“虎头帽”“、虎头兜肚”“、虎头鞋”等,表示对孩子美好的祝愿。
孩子出世,亲朋好友会送以“四方八虎”图为面饰的背布;孩子稍大后,穿戴起虎帽、虎鞋,并用“四方八虎”图背布包裹背负。
图腾在服装发展的过程中曾对服装的纹样和装饰起过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 图腾崇拜对传统的影响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仙人,身背一块巨石去堵泛滥的江水,路经小麦地冲时,东方发白,天已快亮,仙人将现原形。
不能走动,于是将大石头分成几块,丢到麦地冲附近,变成三道石闸门,仙人也在村子两头,化作两只石虎,守护着小麦地冲。
从此,这里的彝族人民安居乐业,坏人不敢进,魔鬼不敢入,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六畜平安。
人们为感谢这两只石虎,也为了祭祀祖先,就按照虎的习性和爱好,摹仿老虎的动作跳老虎舞蹈。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跳虎形式的祭祀舞蹈和活动。
小麦地冲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十五,都要举行历时八天的“虎节”,虎节期间“祭虎”、“接虎”“跳虎”、“送虎”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正月初八“接虎祖”,正月十五“送虎祖”。
期间,跳老虎笙,祭虎祖,祈福消灾,合族同乐。
跳老虎笙的人,用恢黑色的毡子捆扎成有虎耳、虎尾的虎皮披在肩上。
脸上、手上、脚上分别用黑、红、紫、白色等各种颜料画上虎纹,装扮成老虎的样子。
跳老虎舞,虎队在硭锣和羊皮扁鼓伴奏下入场跳虎图腾舞。
“老虎开门”、“老虎出山”、“老虎招伴”、“老虎捉食”、“老虎搭桥”、“老虎接亲”、“老虎交尾”、“老虎驯牛耕地”、“老虎耙田”、“老虎播种”、“老虎栽秧”、“老虎收割”等舞蹈动作。
虎节对于彝族来说,就是虎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而祭祀是彝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祭神仪式,“跳虎”即为祭祀自己民族的祖先。
凡遇族内生活的大事,彝族人民常常要进行一些祭祀活动,此类活动世代相袭,逐渐成为当地民族的重大节庆日,“老虎笙”节便是这样形成的。
(三)图腾崇拜对文化的影响
傩仪,源于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古老傩祭仪礼。
在早期傩仪中,动物图腾占主要地位,。
彝族以虎为图腾,其虎傩也经历了由图腾祭祀到戏剧雏形的转变,现今虎舞中的请神、酬神、送神保留了虎傩的文化痕迹,而表演性的生产舞蹈则属于戏剧的雏形,展现的是人性的娱乐需求。
虎傩从祭到舞、戏,表明虎傩已经从图腾仪式到戏剧的转变。
傩祭仪式以神灵信仰为宗旨,辅之以礼乐,而戏剧则完全突破了礼乐的约束,展现的是人性的娱乐需求。
虎舞的时间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仪式时间的容量大,而且也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因为这正是彝民一年中最闲散的时光。
虎舞在时间上不再迎合自然时间,而更多贴近了人的生活时间,从而使虎舞的娱乐性、休闲性加强,并最终转化为戏剧,这也是傩仪向戏剧转变的内在要素,体现了人、鬼、神关系的改变,意味着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图腾崇拜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彝族先民以虎为图腾,他们很早就发现老虎是对百兽,包括对人都有巨大威慑力量的动物,由于对老虎力量的羡慕和敬畏,进而产生了对老虎的崇拜。
幻想自身也获得一种对于百兽的威慑力量。
老虎的力量具有勇猛顽强性,所以老虎给崇拜者带来了勇猛顽强的精神力量———“进取性”,“进取性”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次,老虎又是很聪明的动物,能通人性,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灵性。
这除了人与老虎的本能有亲近之感外,更多的是人对老虎的崇拜而赋予它许多的人性。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
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融与和谐。
第三,老虎具有感应人间善恶之能力,且是正义的化身。
老虎身上所表现出的正义性也正是人类最需要的一种品质,只有正义,人才能区分善恶,才能惩恶扬善。
国家也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第四,传说中的老虎还能知恩图报,主持公道,是道义的化身。
老虎和人尽管习相远,但性相通。
与此相应,作为仁兽的老虎也能感应人间的道德说教,又因为其威猛有力,常常又成正义的化身。
虎文化所彰显的虎精神,由之铸就成为虎虎有生气的中华进取精神。
由此,我们可以从虎身上获得战胜自然的勇气和生存、生活中所需要的精神力量,而这些正是我们人类在生存、发展中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宝贵财富。
图腾作为一个民族的崇拜,其意义在于对该民族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并赋予该民族的深刻的民族使命。
参考文献:祝玉琴; 陈明珍; 《从图腾角度看彝族服装图纹的设计》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王建中; 《虎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罗国蕊《彝族“罗罗”虎崇拜与民族精神》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杨甫旺; 蒋星梅; 《傩仪:从图腾到戏剧——以云南双柏彝族虎傩为个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