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晋鞌之战

合集下载

高三复习-齐晋鞌之战原文及翻译

高三复习-齐晋鞌之战原文及翻译

齐晋鞌之战原文及翻译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

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

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

齐晋鞌之战原文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

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

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

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夏,有......(注:此处原文有缺。

失新筑战事。

)石成子曰:“师败矣。

子不少须,众惧尽。

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

又曰:“子,国卿也。

陨子,辱矣。

子以众退,我此乃止。

”且告车来甚众。

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

既,卫人赏之以邑,辞。

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

臧宣叔亦如晋乞师。

皆主郤献子。

晋侯许之七百乘。

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

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

”许之。

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季文子帅师会之。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师从齐师于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齐晋鞌之战原文及注音

齐晋鞌之战原文及注音

齐晋鞌之战原文及注音1、原文:癸酉,师陈于鞌。

邴夏御齐侯,逄丑父为右。

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驰之。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

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齐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旦)辟左右。

”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越于车下。

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逄丑父与公易位。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乃免之。

2、译文:鲁成公二年春,齐顷公攻打我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龙邑。

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却被龙人抓住了。

齐顷公对龙人说:“你们千万别杀他,我们讲和,我的军队不进入你的封地内!”龙人不听,杀掉卢蒲陈尸于城上。

齐顷公亲自击鼓,攻上城墙。

才三天,攻取龙邑。

然后一路向南杀到了巢丘。

当时卫穆公正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要去打齐国,正巧在这路上与齐师相遇。

石稷想回去,孙良夫说:“这怎么行,本要带兵攻打他,如今遇到他的军队你倒要回去了,我们如何回复君命?当初要是知道你如此无能,你就不该出来。

《先秦散文·左传·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左传·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左传·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鉴赏《先秦散文·左传·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鉴赏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①,围龙②。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③,龙人囚之。

齐侯日:“勿杀!吾与而盟④,无入而封⑤。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⑥。

齐侯亲鼓士陵城⑦,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⑧。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⑨,与齐师遇。

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

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夏有⑩。

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11),众惧尽。

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

又曰:“子,国卿也。

陨子,辱矣。

子以众退。

我此乃止。

(12)”且告车来甚众。

齐师乃止,次于鞫居(13)。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14),桓子是以免。

既,卫人赏之以邑,辞。

请曲县、繁缨以朝(15),许之。

仲尼闻之曰(16):“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唯器与名(17),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18)。

臧宣叔亦如晋乞师。

皆主郤献子(19)。

晋侯许之七百乘。

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20)。

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请八百乘,许之。

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21),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22)。

季文子帅师会之(23)。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24),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25)。

”师从齐师于莘(26)。

六月壬申(27),师至于靡笄之下(28)。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29),诘朝请见(30)。

”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31)。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32)。

齐晋鞌之战

齐晋鞌之战
鞍(鞌)之战:这场战役中,晋国与齐国交战,最终晋国获胜。
虽然具体年份和指挥官的信息在提供的资料中没有明确提及,但 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春秋四大战役之一。
泓水之战:交战国为宋国与楚国,指挥官分别为宋襄公和楚成王。
宋国在这场战役中失败,沦为二流国家。此战中,楚国凭借优势 兵力和有利地形取得胜利,标志着宋国的衰落。
[1]縶,絆馬索。 [2]再拜稽首,比稽首更重的一種禮。 [3]奉,通捧。進,奉獻。 [4]輿,眾多,許多。 [5]屬zhu,时间副词,正好,适,恰巧。當,遇。戎行,兵車的行列,
指齊軍。 [6]隱,躲藏。 [7]忝,辱,使…受辱。 [8]攝官,任職。摄,暂时代理任职。承,承擔。
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1]。鄭周父御佐車 [2] ,宛茷為右,載齊侯以免[3] 。韓厥獻丑 父,郤獻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代其 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郤子曰: “人不難以死免其君[4] ,我戮之不祥。赦之, 以勸事君者[5] 。”乃免之[6] 。
[1]易位,換位置。 [2]驂,古代用三/四馬駕車,轅馬兩旁的馬叫驂。絓通“挂”,後來寫
作“掛”,絆住。 [3]轏,棚車。 [4]肱,泛指胳膊。 [5]匿,藏,指隱瞞。 [6]及,被(韓厥)趕上了。
韓厥執縶馬前[1],再拜稽首[2] ,奉peng觴加 璧以進[3] ,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曰 “無令輿師陷入君地[4]” 。下臣不幸,屬當 戎行[5] ,無所逃隱[6] ,且懼奔辟而忝兩君 [7]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8] 。”
[6] 。
[1]旦,早晨。辟,古今字,避开,后来写作“避”。 [2]从,追赶。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 [3]越,坠。 [4]斃,仆倒,倒下,跌倒。 [5]寓,寄,指附搭。 [6]俛,异体字,同“俯”,低下身子。定,放稳当。

齐晋鞌之战原文和译文

齐晋鞌之战原文和译文

鞌之战选自《左传》又名《鞍之战》原文:楚癸酉,师陈于鞌(1)。

邴夏御侯,逢丑父为右②。

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3)。

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4)”。

不介马而驰之⑤。

克伤于矢,流血及屦2 未尽∧?6),曰:“余病矣(7)!”张侯曰:“自始合(8),而矢贯余手及肘(9),余折以御,左轮朱殷(10),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_识之(11)?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12),可以集事(13),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14),固即死也(15);病未及死,吾子勉之(16)!”左并辔(17) ,右援拐?鼓(18)。

马逸不能止(19),师从之,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20)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逢丑父与公易位。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乃免之。

译文1:在癸酉这天,双方的军队在鞌这个地方摆开了阵势。

齐国一方是邴夏为齐侯赶车,逢丑父当车右。

晋军一方是解张为主帅郤克赶车,郑丘缓当车右。

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

”不给马披甲就冲向了晋军。

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但是仍不停止擂鼓继续指挥战斗。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及注音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及注音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及注音以下是《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的原文原文: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

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

”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

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

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 夏,有……(此处原文可能有缺,失新筑战事)。

石成子曰:“师败矣。

子不少须,众惧尽。

子丧师徒,何以复命?” 皆不对。

又曰:“子,国卿也。

陨子,辱矣。

子以众退,我此乃止。

” 且告车来甚众。

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

既,卫人赏之以邑,辞。

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

臧宣叔亦如晋乞师。

皆主郤献子。

晋侯许之七百乘。

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

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

” 许之。

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季文子帅师会之。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师从齐师于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 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癸酉,师陈于鞌。

鞌之战

鞌之战

鞌之战——经过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晋卿郤克率领以晋国为首的诸侯 联军在齐地鞍(今济南西北)击败齐军,迫齐背楚从晋的作战。
十八年春,齐国乘晋国霸业中衰之际,出兵南下攻打鲁国,继 而击败卫国援鲁之军。面对齐军强大的攻势,鲁、卫两国告急 于晋。当时,晋之宿敌楚国已从晋国手中夺取了对中原大部分 地区的控制权,正努力施展拉拢齐国的外交手段,以进一步消 弱中原地区抗楚的势力。晋景公深知,齐若被楚接近,必将对 晋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惩戒叛逆,震慑诸侯,复兴霸业, 晋景公命中军元帅郤克率上、中、下三军战车800乘,会同鲁、 卫、曹及狄人的军队进攻由齐顷公率领的滞留在卫国的齐军。 顷公闻讯,令齐军避开诸侯联军的锋芒,迅速东撤。六月十六 日,联军尾随齐军至齐西南部的靡笄山(今济南干佛山)下。齐顷 公下令停止撤退,并遣使向郤克挑战。
鞌之战
鞌之战——背景
鞌之战是春秋四大战役之一,记述公元前589年齐国 与晋国在齐地鞌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春秋时期齐国 自桓公之后趋于衰落,晋国在晋文公时崛起,公元前 632年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之战中击败强大的 楚军而成为霸主。晋文公死后晋国也逐渐失去强势地 位,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中被 楚国击败,楚庄王由此建立霸业。这时齐国一度复兴, 争霸中原。公园前589年齐国首先夺取了晋国的盟国 鲁国、卫国的几个城池,鲁,卫二国向晋求救,晋国 为重振国威而出兵结的 晋军打败。
逢丑父乘机同齐侯互换了位置。将要到华泉, 骖马被树木绊住不能再跑了。头天晚上,丑 父在栈车里睡觉,一条蛇爬在他身子下边, 他用手臂去蛇,手臂被咬伤,郤隐瞒了这件 事,所以今天不能推.而被韩厥追上。韩厥拿 着拴马的绳子站在齐侯的马前,拜两拜,然 后稽首,捧着酒杯加上玉壁献上,说:“我 国国君派群臣替鲁、卫两国请求,说‘不要 让军队深入齐国领土。我不幸恰巧遇上你们 兵 车的行列,没有逃避隐藏的地方,而且怕因 为逃跑躲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

齐晋鞌之战的全文翻译

齐晋鞌之战的全文翻译

齐晋鞌之战的全文翻译1、版本一晋鞌之战(成公二年)作者:左丘明【原文】楚癸酉,师陈于鞌(1)。

邴夏御侯,逢丑父为右②。

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3)。

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4)”。

不介马而驰之⑤。

克伤于矢,流血及屨2未尽∧?6),曰:“余病矣(7)!”张侯曰:“自始合(8),而矢贯余手及肘(9),余折以御,左轮朱殷(10),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_识之(11)?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12),可以集事(13),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14),固即死也(15);病未及死,吾子勉之(16)!”左并辔(17),右援枴?鼓(18)。

马逸不能止(19),师从之,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20)。

【注释】①师:指、晋两国军队。

羞:同“鞍”,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

②邴(bing)夏:国大夫。

侯:顷公。

逢丑父:国大夫。

右:车右。

③解张:晋国大夫,又称张侯。

克:即献子,晋国大大,晋军主帅。

郑丘缓:晋国大夫,姓郑丘,名缓。

(4)姑:暂且。

翦灭:消灭。

此;指晋军。

朝食;吃早饭。

⑤不介马:不给马披甲。

驰之:驱马追击敌人。

(6)未绝鼓音:作战时,主帅亲自掌旗鼓,指挥三军,所以克受伤后仍然击鼓不停。

(7)病:负伤。

(8)合:交战。

(9)贯:射。

穿。

肘:胳膊。

(10)朱:大红色。

殷:深红色。

(11)识:知道。

(12) 殿:镇守。

(13)集事:成事。

(14)擐(huan):穿上。

兵:武器。

(15) 即:就。

即死:就死,赴死。

(16)勉:努力。

(17)并:合在一起。

辔(Pei):马组绳。

(18)援:拉过来。

枴〉襲):鼓槌。

(19)逸:奔跑,狂奔。

(20)周:环绕华不注:山名,在今山东济南东北。

【译文】六月十七日,国和晋国的军队在鞌摆开了阵势。

邴夏为顷公驾车,逢丑父担任车右。

晋国解张为卻克驾车,郑丘缓担任车右。

顷公说:“我暂且先消灭了这些敌人再吃早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pěng)觞加璧以进:
韓厥双手捧着酒器,上面加块璧玉,进献给 齐侯。 奉:捧的古字。 觞:盛酒器。
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说:“我们国君打发群臣替鲁国、卫国请求。”
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说:“不要让许多军队深入您的国土。” 无:毋的通假字。 舆:众多 ,许多。 陷入: 深入。 君地:指齐的国土。
齐晋鞌之战
《左传·成公二年》
一、说 明 本文记述了春秋时期齐晋在鞌地进行的
一场争霸战争。鞌之战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四 大战役之一。四大战役是: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邲之战、 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
• 《左传·宣公十七年》:
• “春,晋侯使卻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 妇人使观之.卻子登,妇人笑于房.献子 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余折以御,左轮朱殷(yān): 我把箭折断了继续赶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成 了深红色。 殷:红中带黑。 朱:红色。 朱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染成深红色。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哪里敢说受伤,您还是忍耐一下。 吾子: 对人尊称,比称“子”更亲热些。
自始合,苟有险: 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上难走的路。 险: 本指地势高低不平,此指难以通行的路。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伤势还未到死亡的地步,您应该努力。
左并轡,右援枹(fú)而鼓: 张侯左手并握缰绳,右手取过鼓槌敲起来。 辔:缰绳。 枹:鼓槌。 鼓:动词,击鼓。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战马狂奔而不能停止,(晋)军队跟随主 帅的车赶上去.
齐师败绩: 齐国的军队大败。
• 逐之,三周华(huà)不(fū)注: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这辆车由一个人镇守它,可以成就大事。 殿:镇守。 集事:成事,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 若之何:固定结构,怎么能。 其:语气词,加 强反问语气。 以:介词,因。 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必死的决心。 擐:穿。 执:握,拿起。 即:动词,走向。
晋解(xiè)张御郤(xì)克: 晋国方面解张给郤克赶车。 解张:下文又称“张侯”,晋臣。 郤克:又称郤献子,晋大夫,是这次战役中晋军 的主帅。
郑丘缓为右: 郑丘缓作为卫士。 郑丘缓:晋臣,“郑丘”是复姓。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 翦灭:剪除消灭。翦:同“剪”.
第一段 癸酉: 干支纪日。即(公元前589年)6月17日。
师陈(zhèn)于鞌: 齐晋两国的军队在鞌地摆开了阵势。 陈:后来写作“阵” ,摆开阵势。 鞌:齐地名,在今山东济南附近。 《谷梁传》:“去齐五百里” 。
邴夏御齐侯: 邴夏给齐侯赶车。 齐侯:齐顷公,名无野。 逢(pánɡ)丑父为右: 逢丑父作车右。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我很不幸,恰巧遇到您的军队。 下臣:韓厥 自谦之词。 属:恰巧。 戎行:兵车的行列, 齐军。
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没有逃走隐蔽的地方,况且害怕(因为)逃跑、 躲避而给两国国君带来耻辱。 辟:“避” 的古字。 忝:辱。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我使战士的称号受辱,我冒昧地向你禀告, 我不会办事,人材缺乏,自己只好代理官职, 承担空位。 辱:使动用法,使……受辱。 敏:聪明。 摄官:代理官职。 承:承担。 乏:空缺位子。
第二段自学,自己看注释,尝试翻译 该段。
(晋大夫)韓厥梦见他死去的父亲子舆对自 己说:“第二天早晨要避开左右两侧。”所以 在中间赶车而追赶齐侯。(齐)邴夏说:“射 那个赶车的,他是君子。”齐侯说:“说他是 君子还射他,这不合乎礼。”射左边的,左边 的坠倒到车下;射他右边的,右边的扑倒到车 里。(晋)綦毋张失掉了兵车,他跟从韓厥说: “请允许搭乘你的兵车。”站在右边和左边, 韓厥都用胳膊肘触他,让他站在自己的身后。 韓厥低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车右放稳当。
• 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周:用为动词,围绕。
• 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
• 华不注山又名华山,位 于济南市郊东北,海拔 197米。华不注山素以 奇秀著称,从不同的角 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 态。北魏郦道元曾在 《水经注》中描绘道: “单椒秀泽,不连丘陵 以自高,虎牙桀立,孤 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 发,望月点黛”。唐朝 李白也赋诗赞日:“兹 山何峻秀,绿翠如芙 蓉”。山石奇特,形姿 各异,如奔马、如犬 牙……
第三段 逢(páng)丑父与公易位:
逢丑父同齐侯交换了位置
将及华(huà)泉:
将要到达华泉。 华泉:泉名,在华不注山下, 流入济水。
骖絓(ɡuà)于木而止:
边上的骖马被树绊住而不能前进。 絓:“挂”的异体字。 骖:古代驾车用三马 或四马,中间一马或两马叫“服”(辕马), 边上两马叫“骖”。
古代战车结构图
丑父寝于轏(zhàn)中:
头天晚上逢丑父宿在棚车里。 轏,棚车,用竹木 编成车箱的轻便车子。
蛇出于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
蛇从车下钻出来,用胳膊去打蛇,手臂被咬
伤而隐瞒不说。
故不能推车而及:
所以推不动车而被韓厥追上了。
韓厥执絷马前: 韓厥拿着绊马索在齐侯马前(站立)。 絷:绊马索。
再拜稽首:
拜了两拜,然后行稽首礼。 再:数词,两 次。再拜稽首是一种比稽首更重的礼。
不介马而驰之: 不给马披上铠甲就驱马进击。 介:甲。名词活用为动词,披铠甲。
郤克伤于矢:郤克被箭射伤。
流血及屦: 血一直流到鞋上。
未绝鼓音: 没有中断击鼓。
曰:“余病矣”: 说“我受了重伤了。”
病:本指病势重,这里指伤势重。
自始合: 从一开始交战。 合:会合,这里指两军交锋。
而矢贯余手及肘: 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 贯:射穿。 及:连词,和。 《史记·齐太公世家》:“其御曰:‘我始入, 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遂 复战。” 再伤,即两次受伤,一箭贯手,一箭贯肘。
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我必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 ——然子病矣: 但是您受了重伤了。郑丘缓发现郤克的伤 势确实很重,已不能坚持击鼓,故有此言。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张侯说:“全军士卒的耳朵听着我们的鼓音,眼 睛注视着我们的旗帜,前进还是后退都听从它的 指挥.从:本义跟从,引申为顺从,听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