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韶关古驿道旅游的发展研究——以珠玑古巷为例

旅游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之下,就韶关古驿道珠玑古巷旅游发展而言,必须要对其景区进行综合全面的规划开发,把珠玑古巷作为一个整体,做到将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将旅游资源优化、空间配置有序、产品种类丰富、产业技术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做到全民参与旅游业,积极统筹兼顾,全区综合发展,全面推动珠玑古巷旅游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实现古驿道景区旅游和经济产业发展相协调。
1 全域旅游概述
全域旅游区别于景点旅游,是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景区来规划建设。通过区域旅游资源的和空间格局、相关产业的、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文明素质等资源进行优化调整配置,对旅游质量及生活品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全域旅游是推进休闲产业的有效载体,能把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领域。实际上,全域旅游反映了旅游产业的新变化:即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事事都是旅游资源,时时都是旅游旺季。全域旅游是旅游休闲化的必然趋势。
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域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及服务,从而全面系统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相应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1]。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1.2 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和理念的产生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这是旅游消费和产品结构的重大变革调整。
我国的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从早先的单点突破,到即起的连点成线和点轴战略,再到后来的推线成面,最终是推面成体、一体发展,使得旅游的发展和建设理念逐步拓展到立体空间阶段,而且将旅游要素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目前正在进入大众旅游的新时代,同时也随着旅游需求的大众化、普遍化和多样化,旅游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深度观光、感受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和产品供给服务等消费

形式都在快速上升。为了适应旅游转型服务升级需要,旅游行业推出了全域旅游新概念和理念。
从旅游组织管理而言,全域旅游必然是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各方面、各系统广泛参与方式。在“由点到线”的旅游发展阶段,从政企合一——旅游组织管理和接待服务合一成为中国旅游运行的模式。到这个阶段,旅游的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经营服务、宣传营销等也都只能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域旅游就会应运而生[2]。
1.3 全域旅游的特点
就全域旅游而言,是指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也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3]。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推进了旅游产业经济区域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全域旅游主要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展开进行全域旅游的规划体系;主要通过对资源的空间、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要素的整合达到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加强全域旅游统筹的政策保障体系规划,让规划具体落实。
旅游行业的开发和发展,基本上是沿着“由点到线、推线成面、推面成体”的路径深入开展和提高的,全域旅游就是迄今最高、最新的阶段。
2 珠玑古巷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珠玑古巷(珠玑巷),一般是指珠玑巷。珠玑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北部偏东,在323国道南雄至江西大余公路9公里处的沙水村。南雄珠玑巷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梅关古驿道南北穿巷而过,全长 1500 米,宽三四米,鹅卵石路面。巷内现有居民 20 多姓、320 多户、1400 多人。已有 1100 多年历史的南雄珠玑古巷曾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是南迁人民的一个落脚点,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也是客家人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南雄珠玑巷承载了中原南迁之人的文明命脉,中原文化于此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如今,该地已成为珠玑巷 南迁后裔寻根问祖的热土[4]。珠玑巷有三街四巷,其古朴风貌犹存。珠玑古巷,被誉为“广东第一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古巷以其为人称道的历史文化——珠玑文化(寻根文化、姓氏文化和客家文化)和地方传说而闻名,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古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极大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珠玑古巷的旅游业存在着一

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2.1 珠玑古巷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旅游区旅游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开发潜力等方面进行描述。珠玑古巷的现有旅游资源相对较为单一,以珠玑文化(寻根文化、姓氏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北,距离市区9公里。古驿道穿巷而过,全长1500米,巷内仍保留着的不同时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遗址等一些文物古迹、观光景点,沿街新建的祠堂赫然屹立。有三座清初门楼,新建的珠玑古巷牌楼、群雕《同舟共济》,城北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城门(如图1所示),附近有少许保存下来的老房子,古巷深深一眼望不到尽头,古巷里的元代贵妃塔里的故事岁月深久,村后建有一条祖居纪念巷。古巷最大的看点就是众多姓氏的祖居和宗祠,包括何、谢、曾、黄、钟、赖、刘等,古巷两旁,毅然伫立着众多古老的门面,每一间都是特殊的存在[5](见图2)。《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史书记载,历史上岭南一带,特别是珠三角区域的居民,大多是从中原经过这里南迁的[6]。一入古巷,淳朴的古风气质迎面而来,顿时便觉心旷神怡,想要迫不及待的深入,去领略那古朴清幽的民巷。

图1珠玑古巷街道简图

图2古巷街道旁的姓氏祖居
由于旅游资源环境规划和开发等一系列因素,古巷的旅游资源及环境并没有合理的开发,因此,据研究调查发现,古巷的旅游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在保持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其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还是很大的,由于古巷旅游并没有过多的开发,其生态环境并没有退化和严重的破坏,环境生态容量是很可观的。因此,无论是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开发程度还是开发潜力,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 珠玑古巷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资源和环境开发保护不当
要了解地区旅游发展状况如何,主要是先了解旅游资源和环境开发保护是否得当。就珠玑古巷而言,它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开发保护是不得当的,主要体现在:
政府对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政策并不完善。也就是说对于珠玑古巷旅游资源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并不完善,珠玑古巷作为南雄“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代表,虽说是以人文景观为主,但全部的人文景观,却显得过于单调,让其失去了部分的美感。古巷旅游沿途没有好看的自然风光,政府的旅游规划布局没有做到合理有效的统一和协调,没能让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这就导致珠玑古巷旅游不仅没有带动区域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也没能推动古巷旅游的更好发展。
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对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玑古巷的旅游业更应该做到发展和保护并重,但是,由于居民和游客的保护意识薄弱,对于旅游设施的破坏屡见不鲜,部分古建筑早已破旧不堪,没有了其原本的美貌,更加失去了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的只是剩下的断壁残垣以及还没有来得及被清理掉的“垃圾”。古巷遗留下来能够被完好的保护的遗产并不多了,只有极个别而已。对此,便出现了许多的仿旧建筑和景观,尽管如此,由于当地居民和各地游客不强的责任和保护意识,景区还是能够看到各种五彩缤纷的涂鸦以及被遗留下来的形形色色的旅游垃圾,不仅对景区环境造成了破坏,也降低了景区的整体美感,使得景区的游客吸引力和旅游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2.2.2 游客稀少、旅游经济效益低
一个地区旅游价值的测定,主要看景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就是游客的多寡)以及景区对于当地经济推动力的情况。景区游客吸引力的大小也是测定景区旅游发展好坏的关键。当然,珠玑古巷也不例外,游客的多寡、经济效益的高低也是评判珠玑古巷旅游发展好坏的关键。所以根据调查,对于珠玑古巷旅游发展出现的游客稀少、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如图3、4所示):

图3珠玑古巷游客稀少的原因

图4珠玑古巷旅游发展经济效益低的原因
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
就韶关市区而言,从韶关市市区到南雄珠玑古巷游玩,全程大约105公里。如果是自驾游,就需要从韶关南出上京珠高速北行80公里珠玑出口处下,全程需要一个多小时左右;如果是要坐公交的话,需从曲江坐公交车到南雄,全程需要转车,没有直达车,大致需要4个小时左右。其实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都不是最便捷的,因此,由于距离景区的距离较远,且没有较为满意的交通方式,导致去到珠玑古巷游玩的游客寥寥无几,游客稀少。
②知名度低、没有吸引力
南雄市珠玑古巷,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景点,来来往往的游客大致也是以本土的居民为主,除此之外,剩余的一小部分,也只是来源于在特定的时期去参加一些祭祖和寻根活动的本土后裔。虽说珠玑古巷有着“广东第一巷”的美称,也曾被《中国

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但是其在作为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却是不高的,参与调查的人当里面就有10%之多的人对于珠玑古巷知识停留在有印象的阶段,甚至有高达20%的人竟然听都没有听过,都不知道珠玑古巷为何物(图5)。由此可见,政府及当地的居民对于珠玑古巷旅游事业的不重视以及对珠玑古巷开发布局的不合理。

图5人们珠玑古巷的认识度
③旅游资源单一、没有自然美光
珠玑古巷旅游资源主要以一条长达1500米的古巷以及仍保留着的不同时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遗址等一些文物古迹为主。古巷两旁新建的祠堂赫然屹立,新建的还有珠玑古巷牌楼、群雕《同舟共济》。城北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门,附近有少许保存下来的老房子,古巷深深一眼望不到尽头,两旁伫立着的门面上都记录着不同的姓氏。古巷里的贵妃塔里的故事岁月深久,村后建有一条祖居纪念巷。景区既没有出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景致,也没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有的只是孤寂而单一的古迹。单一的旅游资源并不能给古巷旅游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着古巷旅游也的前进和发展。
2.2.3 珠玑古巷旅游布局不够合理(如图6所示)
南雄珠玑古巷景区,旅游布局并不是很完善,也不是很合理。就基础设施而言,珠玑古巷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且布局并不是很合理。其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完善,尤其是在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服务质量等方面。就餐饮而言,古巷旅游的餐饮业应该以地方特色为主,着重打造地方特色饮食,让游客能够在此地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地方文化并能够与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游客不仅能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旅游,还能够在此处让味蕾有一次完全不一样的全新的体验。住宿来说,对于珠玑古巷的游客来说,大多数是在此地进行旅游、观赏风景,游玩、了解古巷历史和体验传统文化等一系列活动为主要目的(如图7所示),加大古巷住宿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古巷旅游的发展提供推动力,住宿设施的改善 ,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了解古巷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更能够深入的体验一下,对于古巷的历史有切身的感受。
所以,对于古巷旅游发展而言,就要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加大投入和建设,基础设施等的布局,不仅影响景区观赏质感,而且更重要的还影响景区的游客吸引量,阻碍景区的旅游发展。因此,景区的基础设施的布局是否合理对于景区的旅游发展亦常的重要,是促进古巷旅游发展的方式之一。

图6珠玑,古巷旅游布局的不合理之处

图7游客到珠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