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人民版)

高中历史《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人民版)

“我们从前称为外来的恐怖危险和麻 烦,现在已持续于我们生命中。如果美国 子弟的生命必须牺牲在陌生的地域,财富 必须抛撒在那里,那也是我们基于信念必 须支付的代价。”
——林登· 约翰逊总统1965年1月就职演说
1965—1968年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作战情况
1965年 参战军队数量 死亡人数 1369人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In my dream,children sing A song of love for every boy and girl The sky is blue and fields are green: And laughter is the language of the world Then i wake and all i see Is a world full of people in need Tell me why(why) does it have to be like this? Tell me why (why) is there something i have missed? Tell me why (why) cos i don't understand When so many need somebody We don't give a helping hand Tell me why? Everyday i ask myself What will i have to do to be a man? Do i have to stand and fight To prove to everybody who i am? Is that what my life is for To waste in a world full of war? tell me why?tell me why? tell me why?tell me why? just tell me why, why, why? Tell me why (why,why,does the tiger run) Tell me why(why why do we shoot the gun) Tell me why (why,why do we never learn) Can someone tell us why we let the forest burn? (why,why do we say we care) Tell me why(why,why)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

20世纪60~ 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比较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主要 事件
①1949年第一届世界 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
①1965年,一 些青年学生焚
1983年,举行
和布拉格同时召开
毁政府颁发的 “欧洲,安全 征兵证,抵制 与合作行动周
②1950年第二届世界 征兵
”活动。在的
保卫和平大会在华沙 举行。成立世界和平
进入30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 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 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 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 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 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 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第二次
第三次
人们认识到战争的 危害。②美国挑起 “冷战”,世界笼 背景 罩在核战争的乌云 下。③社会主义国 家和各国共产党反 对美国战争政策
时间 20世纪40~50年代
20世纪60~ 70年代,美 国发动侵略 战争,并不 断升级
①西欧作为两次 世界大战的主战 场,人们反战意 识强烈 ②抗议在本国领 土上部署新导弹
(2)第二届 ①召开:1950年11月召开。 ②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原则。 3.影响 反对 侵略战争 、渴望 世界和平 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 1954年,罗素发表《 人类的危机 》的演说;1955年2月 写信给爱因斯坦,希望与其联合发表宣言。 2.发表 1955年7月发表《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 3.内容 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再把 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近现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

近现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

近现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近现代世界是一个战争与和平交织的时代,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而和平运动则努力寻求和平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世界中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战争的根源与影响近现代世界的战争主要源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对立等多种因素。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主要原因包括帝国主义扩张、殖民地争夺和军备竞赛等。

战争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的难民问题。

而且,战争还给全球政治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国际秩序和平衡。

二、和平运动的崛起与发展近现代世界战争频仍,人们开始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于是和平运动得以崛起。

和平运动以反战、反暴力和对话解决冲突为核心理念。

例如,联合国作为世界维和与合作的主要机构,致力于维护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此外,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国际和平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如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国际和平研究所等。

这些组织通过宣传、教育和倡导和平的活动,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和平意识和行动。

三、战争与和平运动的相互关系战争与和平运动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

在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痛中,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更加强烈,从而推动了和平运动的兴起。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性,联合国成立以维护和平为使命。

同样,在国际的和平运动中,战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反面教材,为人们呼吁和平、倡导冲突解决和对话提供了现实的背景。

此外,战争也常常成为和平运动的催化剂。

战争中的暴行和不公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和不满,激发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努力。

例如,越南战争期间,全球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活动,推动了和平进程的开展和结束战争。

四、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启示近现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战争无论如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它只会带来深重的痛苦和伤害。

其次,和平运动是维护人类尊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国际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世界历史上出现的反战组织及其活动

世界历史上出现的反战组织及其活动

世界历史上出‎现的反战组织‎及其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二战后一系列‎反战和平斗争‎的展开,使人们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制‎造的深重灾难‎和人类对自身‎共有家园的依‎赖和共同维系‎的责任,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维护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面对原子武器‎巨大的、灾难性的破坏‎力,以及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可能导‎致的战争威胁‎,国际上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纷纷觉悟,联合倡导和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对核战争的‎行动。

战后群众性的‎世界和平运动‎首先由文化界‎人士和各国知‎识分子发起。

1947年1‎1月,在巴黎首次举‎行群众性的保‎卫和平和自由‎的全国代表大‎会。

1948年8‎月,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来自45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举行世界文化‎界人士保卫和‎平大会。

在其后成立的‎国际联络委员‎会中有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及其夫人‎、作家阿拉贡、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智利诗人聂鲁‎达、英国科学家贝‎尔纳等。

1949年2‎月,该联络委员会‎和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及7‎5位文化界和‎政界人士联合‎发表宣言,致全世界各民‎主团体和全世‎界和平保卫者‎,建议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举行,由于部分代表‎未能得到法国‎政府的签证,所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成为此‎次和平大会的‎又一会场。

此后世界和平‎大会多次召开‎,并建立常设机‎构,宣传和组织世‎界范围内的反‎战和平运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后国内各‎阶层对战争的‎反省和抗议运‎动。

其中包括美国‎外交政策专家‎汉斯·摩根索从美国‎国家利益的坚‎决主张者转而‎宣称美国的邪‎恶不正:“当我们谈到违‎背战争规则时‎,我们必须谨记‎住,最基本的违背‎之举,莫过于从事这‎种战争,而因此带来所‎有其他违禁之‎措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教学课件

3、美苏“冷战”加剧及军备竞赛升级,造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界不安;
4、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5、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四、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漫画:面对伊拉克战争,各国表态
1、特点:
内容上——多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声势浩大,遍及世界各大洲 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罗 素
爱因斯坦
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之外都把它 忘了吧!果真如此,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天堂的通路。如果 不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体死亡以外别无他 途。 ——《人类的危机》
警世之语
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外,原子的分裂已经改变 一切,我们因此走向从未有过的大灾难。
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 行动。
2、作用:
(1)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战 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对限制军备 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 制定; (4)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 有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 坚实基础。
1968年期间,我们阵亡的人数平均每 周达到278人。我们每年在战场上的额外花 费220亿美元。征召人数提高到平均每月3 万人,尽管做了这样的投资,在战场上还 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结果。 ——尼克松于1973年5月3日致国会咨文
美国著名反战人士,影星简· 方达和越南人民 军战士一起在nghe An省行走,简· 方达要求不搞特 殊,和战士们同吃同住。(1972)
和平鸽 ( 毕加索)

探究活动课一 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探究活动课一 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1952年,宋庆龄率领中国 代表团出席世界和平大会 1949年,徐悲鸿代表中国出席 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
罗素,英国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社会活动家。20 世纪50年代发表著名演说 《人类的危机》和《罗素— 爱因斯坦宣言》。倡导反战 和平运动,领导禁止核武器 运动。
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科学家, 犹太人,现代物理学开创者和 奠基人。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5小组全体成员
二战后人们的反战和平运动
1948年
联合国成立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949年4月 1950年11月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5年7月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20世纪6070年 美国爆发巨大的反对越战的浪潮 代
2001年
联合国 大会确定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在பைடு நூலகம்0世纪40年代末,有人 问爱因斯坦下一次世界大战会 是什么样子,
他回答道:“我不知道第 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 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 使用——石头!”

课件4: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件4: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原因 (1)美苏争霸进入第二阶段,苏联攻势明显,美国处于劣势; 美国侵越战争是非正义的,并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战争残 酷性激化社会矛盾; (2)世界性石油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出现滞胀状况,引起人们不满;
(3)政府政策动摇不定,而民众在允许的限度内是相对自由 的,各种运动得以迅速发展; (4)60年代以美国背叛文化为特色的青年运动兴起,美国校 园激进文化传统,“黑色幽默”小说的助推。 (5)受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影响。
(3)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4)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侵略行为(对朝鲜战争的停火、印度支 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5)会议的成功召开说明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进一步团结, 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维护和平而进行的斗争具有广 泛的群众基础。
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5.意义 (1)推动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2)推动l了全世界的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 帝运动。
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 2001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 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2.“国际和平年” 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 平年”。1985年联合国一致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 “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 人类的未来”。
(2)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①时间:1950年11月 ②地点:华沙
③内容 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则由各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人士担任; 通过《要求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提出的原则:不同 制度国家和平共处;争端平等协商;尊重民族自决。一个国家 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反战和平运动

反战和平运动

【探究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 动对美国社会带来的什么影响?
材料一: 新一届总统大选,几乎所有可能被提名 为总统候选人的人都许诺如果自己当选将使美国摆 脱“越战” 。 ——《人教版选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二:马丁· 路德· 金1963年8月 23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 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 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 等发出呼号 ——摘编自网上资料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六单元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 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特点和意义。
本课纲领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表现 三、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经 典 反 战 电 影
《现代启示录》
《广岛之恋》 《拯救大兵瑞恩》 《最长的一天》 《巴顿将军》 《阿甘正传》 《钢琴师》 《无主之地》
宫崎骏的反战作品
反战标志
在海军旗语中,信号员手执两 面旗子,向下成45度角表示“N”, 两面旗子一面指向上,另一面向下 表示则表示“D”,“N”和“D”即 是“核裁军”(nuclear disarmament)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缩写。将二者合为一体,化为简单 的线条,又在外面画了一个圆圈。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把它看成爱与和 平、非暴力的象征。
二战后世界人民掀起三次反战和平运动热 潮
A、第一次高潮: 20C40-50年代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第二次高潮:20C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C、第三次高潮: 20C80年代以来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
联合国针对叙利亚内战的反战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02年国际和平纪念日呼吁: “24小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足以让全世界的 领导人听到人民渴望和平和温饱的声音。这24小时 可以给求援人员一个安全的空隙提供必要的服务, 可以给调停者一个机会去实现更广泛的休战,也可 以让那些介入冲突的人去反省暴力行为是否明智。”
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消逝!
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 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 还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能真正醒悟过来? 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美)鲍勃· 迪伦《随风而逝》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罗素、爱因斯坦等精英们, 共同担心的是什么?他们呕心沥血的目的又是什么?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背景: 美苏“冷战”加剧,北约和华约两大军 事集团对峙,战争的危险增大。 内容:
指出核战争的危险; 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罗素领导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1988年颁发给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诺贝尔和平奖
1965年 参战军队数量 死亡人数 1369人 1966年 38.53万人 5008人 1967年 48.56万人 9378人 1968年 53.83万人 14592人
1968年期间,我们阵亡的人数平均每 周达到278人。我们每年在战场上的额外花 费220亿美元。征召人数提高到平均每月3 万人,尽管做了这样的投资,在战场上还 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结果。 ——尼克松于1973年5月3日致国会咨文
和平鸽 ( 毕加索)
原子弹和细菌弹,不管是由邪恶的共产党人或 是邪恶的资本主义者所利用,都将使华盛顿和克里 姆林宫战栗,而且将使人类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深 渊。 ——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感言
3、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历史意义:
推动了50年代的和平运动; 推动科学家投身运动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作用:
(1)有利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 制定;
(3)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 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滩上安息? 炮弹还要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
小结:世界反战运动原因
1、两次大战的浩劫,使 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核武器阴影笼罩, 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3、美苏“冷战”加剧及军备竞赛升级,造成世界不安;
4、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5、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第二阶段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血腥的越南战争
14
1965—1968年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的作战情况
美国著名反战人士,影星简· 方达和越南人民 军战士一起在nghe An省行走,简· 方达要求不搞特 殊,和战士们同吃同住。(1972)
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反对越 南战争
17
第二阶段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 • • • 1、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 美国侵越战争的不断升级、陷入泥潭 2、反战的形式: 学生抵制征兵、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 召开宣讲会,极端自焚等 3、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 (1)规模大、时间长、阶层广泛 (2)与当时的黑人民权运动相结合
2、世界保卫
和平大会
(1)第一届世界 保卫和平大会
时间:1949年 地点:巴黎和布拉格 内容: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 之间的和平合作而奋斗,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 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1950年朝鲜战争中平民逃难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摘录) • 我们要求原子能使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的人 类福利…… • 我们斥责在战争的歇斯底里,斥责种族仇恨 和民族仇视。 •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布今后保卫世界和平是 各国人民的任务……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2)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时间:1950年11月 地点:华沙
内容: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会则由各国著名的 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人士担任, 以“和平共处”为原则。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理事会提出的原则:
• 世界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 • 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 和大家都可以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 • 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 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1
课标要求:
1、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 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2 、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 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2
一、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一阶段(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
1、背景:
(1)两次大战的浩劫,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核武器的毁灭性,使人类惧怕核战争 (3)二战后美苏“冷战”加剧,造成世界不安宁;
三、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
一、表现
1、联大确定“国际和平日”(1981年)
2、联大确定“国际和平年”(1986年)
3、联大确定“纪念国际和平日”(9.21)
4、1985年,通过《国际和平宣言》。
四、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漫画:面对伊拉克战争,各国表态
1、特点:
内容上——多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声势浩大,遍及世界各大洲 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 国行动。
罗 素
爱因斯坦
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之外都把它 忘了吧!果真如此,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天堂的通路。如果 不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体死亡以外别无他 途。 ——《人类的危机》
警世之语
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外,原子的分裂已经改变 一切,我们因此走向从未有过的大灾难。
——爱因斯坦
现在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引自印度教经典 《薄伽梵歌》) ——“世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 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决不可用战争去解决这些 争端……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牢记住你们的 人性,忘掉其他。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