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第5课 从《簪花仕女图》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 仕女·簪花9-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 仕女·簪花9-苏少版

仕女·簪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欣赏《簪花侍女图》发现服妆饰之美,研究配饰的精湛技艺,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饰品。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服妆饰文化。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设计制作饰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手工材料,工具。

学生:彩纸,彩色丝线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簪花侍女图》并设问:画中女子穿着打扮有
何特别之处?你觉得美吗,为什么?学生欣赏作品后回答。

二、讲授新课: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点评并归纳:这是唐代宫廷妇女的特有妆扮,服装特点是高贵华丽,色彩浓艳。

唐代妇女的妆容有特定的顺序,可谓是一件盛事。

如此华贵的装扮,饰品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她们身上佩戴的饰品有哪些,你喜欢什么饰品,为什么?
三、深入研究饰品: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古代饰品分类:发饰,耳
饰,配饰,手镯,戒指等等。

课件展示古代饰品图片并设问:仔细观察饰品,其造型,花纹,材质分别有何特色?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四、体会这些花纹的吉祥寓意,试着在纸上画出这些花纹和造型。

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制作材料。

五、了解简单制作方法。

教师作简单的制作示范,引导学生如何将
简单的材料改造成适合制作饰品的配饰。

体会点线面的组合利用规律。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六、布置作业:利用找到的简单材料制作有个性的饰品。

七、展示并点评学生制作的饰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八、小结本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5课 仕女·簪花-市赛一等奖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5课 仕女·簪花-市赛一等奖

第五课《仕女·簪花》盱眙县官滩初级中学阚丽丽一、教材分析本课以《簪花仕女图》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古代的服、装、饰文化。

教材给予了教师们美术各门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从服饰与生活、服饰与审美、服饰与社会等多角度赏析中国传统的服、装、饰文化,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读懂了经典作品。

教材中引导学生用身边易得材料,动手制作小饰物,与现今学生的DIY生活理念相吻合,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服、装、饰的文化,感受精湛的制作工艺,体会吉祥纹样的美好的愿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审美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服、装、饰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饰品文化及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中国饰品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五、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视频导入:(1分13秒)《新贵妃醉酒》中的这个主人翁是谁扮演的是谁是哪个朝代的装扮怎么样学生回答:杨贵妃、李玉刚、唐代。

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新贵妃醉酒》中的这个主人翁是唐代的杨贵妃,扮演者是著名的表扬艺术家李玉刚。

视频中贵妃的装扮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仕女簪花》。

2.首先我们来一起欣赏唐朝的一位仕女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说说你认为画中有哪些美的地方生:她们的饰品很美。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还有呢你来说。

生:仕女的服装很美。

师:非常好!请坐。

还有不同的观点吗你来说一下。

生:姿态很美。

师:姿态很美,雍容华贵。

很好!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簪花仕女图》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周昉的作品,画面描绘了几位身着华丽的嫔妃在庭院中戏犬、赏花、徐行等生活情景,她们头戴簪花、造型典雅、装扮艳丽。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通过《簪花仕女图》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5仕女簪花 教案设计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5仕女簪花 教案设计
麒麟送子图:祈子求福。
鸭纹:科举考试,三甲状元及第。
鱼纹:年年有余。
青蛙纹:繁衍生息。
吉祥的纹样反应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小饰品大智慧。
(4)手镯(PPT出示图片)
古代也叫钏
种类有:开口型和封闭型。
(5)戒指(PPT出示图片)
种类有:封闭型、活口型、镶嵌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簪花侍女图》为线索,使学生对古代服、妆、饰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与艺术血脉相连、美存在于生活的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春夏不同服饰特点的芭比玩具。
提问:哪些地方很美?
2、学习第5课《仕女簪花》感受中国传统服妆饰文化。
板书课题《仕女簪花》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卡通玩偶欣赏,感受古代服饰文化带给我们视觉冲击力。让学生对古代服饰有一种直观感受,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伟课程的深入做好铺垫。
二新授
1、展开1:1与原作《仕女簪花》并介绍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服饰艺术,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创造、真正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成了学生的创想天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教师示范
1、展示三串运用不同材质制作好的项链。
三串项链分别是:a、新鲜的蚕豆串成的项链
B、佛珠串成的项链
C、彩珠串成的项链
提问:那一串适合刚才的汉服社女生?
学生回答(人物个性特征方面)
2、现场制作一个发簪送给刚才上台的汉服社的女孩子。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仕女·簪花》2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仕女·簪花》2
2出实入虚出实入实出三分染用曙红分染红裙底色注意要在团花周围渲开留出团花被纱衣遮盖部分渲染的颜色要淡用花青胭脂分染团花图注意被白色罗衫遮盖处要浅用浅赭石加少许浅墨分染白色纱衫的衣纹用浅墨加胭脂沿线内一方渲染紫色披帛的衣纹用偏暖草绿平染腰带底色草绿略加赭石簪花仕女图临摹步骤之二四罩染用朱磦加朱砂罩染红裙白纱衫遮盖处要浅团花周围要渲开用淡白粉加少许赭石藤黄罩染白色纱衫颜色不宜过厚用胭脂加花青墨罩染紫色披帛用三绿加少许白粉罩染腰带用白粉平染履用曙红平染红花底色再用朱砂加朱磦罩染用假金色赭石藤黄加少许曙红和墨调配而
用重墨勾头发、紫色 披帛 用稍重墨色勾红色团 花高腰裙的衣纹线 用稍浅墨色勾红色团 花高腰裙的团花、仕女 身上的腰带、仕女头上 的红花与叶子 用浅墨色勾白色纱衫 的衣纹线、仕女的脸、 五官、手臂
《簪花仕女图》 临摹步骤之一
要注意线条墨 色的浓淡和虚实变 化。起笔、收笔要 讲究。 虚入虚出 虚入实出 实入虚出 实入实出
4、开脸 眼睛:用墨加少许花青勾上眼睑、睫毛。赭石加 墨染眼球。用稍重的墨色复勾上眼睑和眼球。用焦墨 点瞳孔。用白粉加少许花青渲染眼白。 嘴:用朱磦加少许曙红平染唇部。用稍深的胭脂 在口缝中部上下渲染至唇边嘴角。用较重的胭脂加少 许曙红复勾口缝至嘴角。 鼻、耳、面部等肌肤部分用浅朱磦加少许赭石复 勾 发际:用浅墨加少许花青细笔丝头发。 眉:“桂叶眉”。用花青加墨渲染,自然晕开如 桂叶形状。 两眉中间的金色圆点名为“花钿”,用金粉点染。 面部和发髻分别托染白粉和重墨,发际处要渲开。
《簪花仕女图》 临摹步骤之三
五、细部刻画整理 •用曙红加胭脂复勾红裙的衣纹。纱
衫的红色和团花背面分别托染朱砂、 白粉,相互连接处要渲开。 •用较浓的白粉沿着衣纹勾线,并勾 纱衫上的白色菱形图案。注意在勾白 线时不必紧贴衣纹,似贴非贴更易于 表现薄纱轻柔的质感。再用薄白粉托 染白色纱衫背面。 •用稍重的墨色加胭脂复勾紫色披帛 的衣纹,用朱砂、二绿分别画出云凤 图案并勾白粉细线。注意掌握图案的 位置和大小。 •履的背面托染白粉 •用胭脂复勾红花花瓣,用赭石加少 许墨复勾叶子。金粉勾叶筋、花筋。 •用朱砂平染红球,三绿点染罩染红裙,白 纱衫遮盖处要浅,团花周围 要渲开。 用淡白粉加少许赭石、藤黄 罩染白色纱衫,颜色不宜过 厚。 用胭脂加花青墨罩染紫色披 帛。 用三绿加少许白粉罩染腰带。 用白粉平染履。 用曙红平染红花底色,再用 朱砂加朱磦罩染。 用假金色(赭石、藤黄加少 许曙红和墨调配而成)平染 叶

七年级美术下册《仕女簪花》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美术下册《仕女簪花》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借鉴。然后,我将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仕女簪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小结
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独立完成一幅仕女簪花的作品。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心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绘画抒发情感,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然后,组织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借鉴。最后,我会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仕女画作品《簪花仕女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画中的仕女美在哪里?”、“画家是如何通过绘画技巧表现出仕女的气质和情感?”等问题,引发学生对仕女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接着,简要介绍仕女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1.线条:介绍仕女簪花中线条的运用,如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起伏等表现仕女的柔美和韵味。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时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

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

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本课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

以故事导入,在“七步诗人”曹植的梦境中感受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的绘画功底;再走进南唐大臣韩熙载的家,引导学生在韩熙载的夜宴中感受南唐末期宫廷官员的生活;最后将梁楷《泼墨仙人图》与前两幅作比较,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与写意),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理解。

第二课时: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人物画作品。

从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开始说起,感受画家在绘画中的真情寄寓。

再通过油画《开国大典》的赏析,回顾那段令中国人民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历史。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形写神示例作品一:《洛神赋图》1. 基本信息:东晋,顾恺之(346~407),绢本,全卷27.1厘米×572.8厘米。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仕女·簪花1》课件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仕女·簪花1》课件
囊等
古代饰品特点
种类繁多 材质丰富 制作精巧 寓意深刻
点材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线材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面材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缠绕 裁剪 锥孔
粘贴 串连 系结
小小设计师
各小组根据所备材料,合作 设计一个极具创意能体现时 代感的饰品。
唐代妇女服装——面料
纱罗和织锦
轻薄透明 柔软细腻
唐代妇女服装——图案
仙鹤图案
花图案
富贵、长寿、吉祥
唐代妇女服装——图案
云凤纹样
牡丹团花纹 菱形几何形纹样
图案特点:内容丰富、精巧美观 点缀,美化、充实造型的作用, 而且图案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性和装饰性。
唐代妇女服装 ——颜色
红色、紫褐色为主色调 粉白、墨绿、黄色、宝蓝等点缀
1.设计要有个性,要利 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
2.颜色的搭配要合理。 3.饰品装饰选择你喜欢 的图案,可以绘画也可以剪 贴。 4.超级模仿秀才艺展示。
课后拓展:
欣赏作品,从社会背景,绘画 的风格讲解作品,重点揣摩图中仕 女的眼神,探索画家绘画的意义。
佩饰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玉佩
Hale Waihona Puke 玉禁步玉带钩戒指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古代饰品分类
• 发饰——簪、簪花、钗、梳、步 摇、珠花等
• 耳饰——耳环、耳珠、耳坠 • 颈饰——项链、项圈、念珠、缨
络等 • 腕饰——指环、手镯、臂钏等 • 腰饰——玉佩、带钩、带环、香
华美浓艳 神秘高贵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仕女簪花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仕女簪花
仙鹤图案
宝相花图案
富贵、长寿、吉祥
唐代妇女服装——图案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云凤纹样
牡丹团花纹
菱形几何形纹样
图案特点:内容丰富、精巧美观 点缀,美化、充实造型的作用, 而且图案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性和装饰性。
唐代妇女服装 ——颜色
红色、紫褐色为主色调 粉白、墨绿、黄色、宝蓝等点缀
华美浓艳 神秘高贵
嵌宝石双龙纹金镯
蓝水飘花翠镯
金、饰、妆
戒指欣赏 手记、约指、驱环、代指、指环
佩饰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玉带钩
玉佩
玉禁步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古代饰品特点
种类繁多 材质丰富 制作精巧 寓意深刻
唐代妇女妆容
假如给你一个穿越的机会, 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
《簪花仕女图》 走近作者——周昉:
唐代画家,字仲朗,出身显贵, 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 长画贵族妇女,被称为“周家样”。传世作品有《簪花仕 女图》、《挥扇仕女图》等。《唐朝名画录》中称其仕女 画为“古今冠绝”。
绢本,纵46厘米,横180厘米
从《簪花仕女图》看 唐代妇女服、饰、妆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妆——唐代妇女面部化妆的顺序
• 敷铅粉 • 抹胭脂 • 画黛眉 • 贴花钿 • 点面靥 • 描斜红 • 涂唇脂
画黛眉
“七情之虹”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贴花钿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点面靥
描斜红
涂唇脂
从《仕女•簪花》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唐朝妆容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簪花仕女图》看唐代妇女服、饰、妆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具体分析《簪花仕女图》服、妆、饰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审美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鉴赏探究,使学生了解唐朝文化,有意识地探究美术与社会的关联。

3、情感目标:感悟艺术珍品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服饰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发展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唐代妇女服、饰、妆的特征。

难点: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首饰、妆容等方面的继承与传播。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穿上唐代仕女服装的学生,粉饼、腮红、花钿、口红等化妆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项最新研发的高科技产品——时光机,给你5秒种时间慎重考虑一下,假如给你一次穿越的机会,你想穿越到哪个朝代?为什么?
和很多同学一样老师最想穿越的朝代是唐朝,因为大唐盛世太让人神往,大唐到底怎么样?今日有图有真相,老师将用一幅画作展示一卷风流大唐!这就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簪花仕女图》
设计意图:近几年流行穿越剧,由穿越话题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作品赏析
1、走进作者:
2、画面内容: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的唐代仕女画中的旷世杰作,描绘了什么内容?
《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暮春时节,几位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戏犬等的生活场景,她们的面容、服饰都是由画家精心雕琢过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贵妇们的生活就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从《簪花仕女图》去看唐代妇女服、妆、饰。

设计意图:了解作品基本信息,通过对画面内容的赏析,引导学生把关注点集中在仕女们的服装、饰品、妆容上,自然引出下一部分的学习内容。

(三)服
唐代女子服饰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款式:
长裙——裸肩高腰拖地长裙,以大带紧结。

罩衫——宽衣大袖。

披帛——唐代妇女衣装的主要附件, 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

提问:这样的服装风格有没有让你联想到哪个名族的传统服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仕女服装款式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大唐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开放,同时了解到唐代服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

2、面料:织锦和纱罗——轻薄透明、柔软细腻
3、图案:
仕女1:披帛仙鹤图案、裙底宝香花图案,寓意富贵、长寿、吉祥。

仕女2:长裙牡丹团花纹、罩衫菱形几何纹样、披帛云凤纹样。

图案特点小结:内容丰富、精巧美观,起到点缀,美化、充实造型的作用,而且图案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性和装饰性。

4、颜色:红色、紫褐色为主色调,粉白、墨绿、黄色、宝蓝等点缀。

特点:华美浓艳、神秘高贵。

5、小结:唐代妇女服饰有何特点?几个词概括。

博衣大袖、色彩浓艳、图案丰富、夸张开放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

设计意图:每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风格就是当时历史风貌无声的镜像。

我们可从《簪花仕女图》窥见当时的服饰与社会生活的情景。

服饰最终的表现形式又是以面料来再现作品的,所以服装面料的性能,决定了服饰造型的效果,同样,人物画所表达的服饰面料的图案、色彩则构建了服饰的风格。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对画中人物服装的赏析从款式到面料,再到面料上的图案、最后服装色彩的搭配,四个方面环环相扣,让学生感受到唐人在服装设计上的聪明才智及审美原则,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

(二)饰:
1、发饰:
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发型才能与这样华贵大气的服饰相配称呢?
A、高髻、簪花,再配以玉簪步摇珍珠流苏之类的头饰, 就更显奢华。

B、发簪、钗、步摇:
区别: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走路的时候,一步一摇。

材质:贵族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金、玉、象牙、玳瑁等,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条编织的发钗)
纹样:发饰前端都加有纹饰,纹样有哪些?雕刻成植物(花草)、动物(凤凰蝴蝶)、吉祥器物(如意)等,寄予了美好的祝愿。

设计意图:从艺术效果来看,服装必须与头部的装饰造型相协调才能产生总体格调,因此唐时妇女对头部的装饰十分重视,所以在欣赏完服装之后紧接着把学生的目光集中到人物的发型和发饰上,也为接下来其它首饰的欣赏做铺垫,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分类:中国古人的饰物巧夺天工,美奂绝伦。

除了发饰外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还有哪些?
3、耳饰、腕饰、戒指、配饰赏析:
4、小结:中国古人的饰物是我国先人的劳动成果,它巧夺天工,美奂绝伦,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无数美丽的妙龄少女贵妇,在这些美丽饰品的装点下,更加高雅娇艳。

设计意图:由簪花引出对首饰的赏析,从艺术方面见证盛唐大国风范,接下来对耳饰、腕饰、戒指、配饰的赏析,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首饰独特的装饰语言,无论是在选材、制作工艺还是题材都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意向,让学生感受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三)妆:
我们的唐代美女现在已经穿好盛装,佩戴好华贵的首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化妆美容。

想不想知道唐代美女是怎样化妆的?掌声有请唐代美女上场,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师示范)
1、化妆顺序: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2、分步赏析:重点了解画黛眉、贴花钿
3、小结:妆容特点:前卫大胆、华丽富贵、新奇独特
设计意图:《簪花仕女图》向我们展示出来的唐代妆容可称得上是“浓妆艳抹”,在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唐朝女子独具特色的面妆,我特意安排一位学生穿上唐代仕女服装,梳好高髻进入课堂,教师的当堂示范,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了化妆的整个过程。

更激发了学生对唐代妆容的好奇心探究欲望。

在此基础上老师重点讲解“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等几个环节,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了唐代女性勇敢追求、自信的特点,以及从妆容反映出唐代的整个精神风貌。

(四)、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一:从服饰的款式、颜色到首饰的搭配妆容的修饰,鲜明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

——奢华、开放。

拓展探究二:揣摩侍女们的眼神,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两个拓展探究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纵然是装饰得团花簇锦,也掩不住内心的寂寞与空虚,领悟作品在表现时代和生活的深度上的独到之处。

(五)、课后拓展:
小小设计师:尝试设计一个极具创意能体现时代感的饰品。

设计意图:《簪花仕女图》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服饰、装饰、妆容来源于真实生活,而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可以塑造的。

引导学生懂得从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去寻找创作元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