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浅谈中国古典舞剧目中的神韵 (1)

合集下载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是一个独特的艺术表演,将古典舞与现代舞相结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 "神韵" 的表演中,古典舞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

古典舞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

在神韵的舞台上,观众可以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古老
和庄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蕴含着中国哲学和美学的
思想,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神韵以其高超的舞技和表演技巧,展示了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古典舞是一门严谨而复
杂的艺术形式,舞蹈者需要具备极高的技巧和训练。

神韵的演员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琢磨,能够将复杂的舞蹈动作演绎得精彩绝伦。

他们的身体姿势、肢体语言、空间变换等方
面的表现,都展现出古典舞的独特美感和艺术特点。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也着重强调情感的表达。

古典舞有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和情感表达
方式,通过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传递情感。

在神韵的表演中,演员们能够通过舞蹈来表达
各种复杂的情感,如喜悦、悲伤、痛苦、欣喜等等。

他们能够通过动作的流畅和优美,将
观众带入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感动。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通过传统文化的内涵、舞技和表演技巧、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美和
真理的追求等方面的体现,展示了古典舞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

它不仅将中国传统文
化与现代舞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博大精深。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神韵”是一种古典舞表演中的特殊体现,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通过舞姿、动作、音乐等多种元素的融合,神韵得以充分展现。

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代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通过优美的身段和舞姿,展现出中国古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灵飞扬的情感表达。

神韵在古典舞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的身段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通过伸展舒展的身体,展现出柔美、匀称、有力的形态,这种姿态令人联想到古人对美的追求。

身段的优美展示了舞者的柔韧性和控制力,给观众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舞者的身姿通过舞蹈动作的展现,将神韵的艺术表达传递给观众。

古典舞的舞姿十分重要。

舞者通过舞姿的展示,表达出古代文人墨客的潇洒风采和独具个性的气质。

舞姿的展示要求舞者要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通过舞姿的展现,将古人的情感、思想和态度向观众传递。

舞姿的展示不仅仅是舞者的肢体形态,更是对心灵的深度表达,通过舞姿的展示,带给观众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音乐是古典舞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神韵的体现之一。

在古典舞表演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舞者的舞姿相协调,共同展示出古典舞的魅力。

音乐的柔美和舒缓的节奏,展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音乐的美妙动听,配合舞者的舞姿和动作,给观众带来一种神秘而享受的感觉。

古典舞的表演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韵律美。

这种韵律美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舞者与音乐之间的互动来展现的。

舞者的舞姿和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相呼应,展现出一种神秘的力量和韵律美。

这种韵律美的展现不仅仅是动作的美感,更是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表达。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体现了高度的技巧和专业水平。

古典舞是一种要求舞者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严格的训练的舞蹈形式。

在“神韵”表演中,舞者们通过良好的身体控制,展示出了优雅的舞姿和动作。

他们不仅能够完成复杂的舞步,还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高度的统一和协调,达到了舞者与音乐、舞台背景的完美融合,使整个表演呈现出高度独特的视觉效果。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体现了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情感表达。

古典舞强调舞者在表演中要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通过舞蹈来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神韵”表演中,舞者们通过优美的动作和姿态,展示出了独特的气质和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和美感。

他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如爱、悲伤、喜悦等,使整个表演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震撼力。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神韵”表演中,舞者们通过舞蹈来再现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如《洛神》、《孔雀东南飞》等,使观众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神秘。

他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使观众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尽显古典舞的精髓和魅力。

它通过高超的技巧和专业水平展示了舞者们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功底,通过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情感表达打动了观众的心灵,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智慧。

无论是在舞蹈形态还是情感表达上,“神韵”都展现出了古典舞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谈中国古典舞的“神韵”

谈中国古典舞的“神韵”

谈中国古典舞的“神韵”作者:阿娜尔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正是承接于这些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的沿袭,中国古典舞整體形态的肢体语言表达所追求的终极体现就是“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结合”风格特色,即:外部形态与内部神韵相融合,形态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神韵则蕴藏着艺术的内涵,以由内而发的神韵引导肢体形态,同时又由后者作为载体表现其神韵风格。

内部神韵离开外部肢体形态体现就无从表达,外部肢体形态脱离内部神韵引领就会变成机械化的运动从而失去其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的价值,因此,追求其肢体语言完美表现的过程中两者的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关键词:古典舞;“神韵”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07-01一、前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与美学观念涵盖下“形”与“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完美统一体现。

中国古典舞的主要审美特征讲求“形神兼备”的形态韵律观,对于形态中“神”的追求虽属内在,但并不是虚幻的不可捉摸。

由意念所产生的劲力、节律、气息,共同构成了其形态所特有的神韵外化形式。

二、“神”我们通常也称“神韵”,这里泛指内涵、神采、气息、韵律、劲头……。

神韵是中国古典舞内在的灵魂,它表现出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

有人认为“神”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虚幻意识。

我们认为,神韵”不但是可知的、可以认识的、可以感觉的,而且是一切“形”的生命力所在。

“形”之“内三合”有云: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的形态表现应以心意支配肢体,由意念而产生神态、气韵的运用,从而达到“以意领神”一一有神有气、有姿有势。

由此可以看出,构成中国古典舞形态在运动中的表现并不是孤立的“形”动,而首先是“意”动。

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全身心感觉投入到形态运动中去,培植并充实内心的形象感,才能激活神韵并直接表现为外部形态的生动、鲜明。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神韵”一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古典舞表演中,神韵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韵在舞姿中的表现在古典舞中,舞者们通过柔美的舞姿和优美的动作,展现出独特的神韵美。

他们的舞蹈动作流畅而优美,如行云流水般的灵动。

在表演中,舞者们往往通过手势、眼神、身体姿态等方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他们的舞蹈更注重内在的意境和精神内涵,而非单纯的技巧和动作。

2. 神韵在故事情节中的体现古典舞表演往往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题材,其中包括了许多古代的传说、神话和历史故事。

在这些故事情节中,神韵的体现更多是通过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舞者们通过舞蹈来展现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内心的挣扎,从而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故事情节中的神韵之美。

3. 神韵在音乐配乐中的表现在古典舞表演中,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也是神韵的一种体现方式。

传统的古典舞音乐通常采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如二胡、琵琶、箫等,这些乐器的优美旋律和婉转悠扬的音色,能够给人以深沉的感受,从而与舞蹈达到完美的结合。

4. 神韵在服饰道具中的体现在古典舞表演中,舞者们的服饰和道具也是展现神韵之美的重要因素。

这些服饰多采用中国传统的绸缎、丝绸等材料制成,通过华丽的刺绣和精美的工艺展现出古代华美的风格。

舞者们还会使用一些传统的道具,如扇子、长袖、提篮等,用以表现不同舞蹈角色的气质和特点。

“神韵”是古典舞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舞姿、情节、音乐、服饰和道具等多种方式来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在欣赏古典舞表演时,观众可通过这些方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感受到神韵之美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浅谈中国古典舞之韵——形· 气· 神· 韵

浅谈中国古典舞之韵——形· 气· 神· 韵

浅谈中国古典舞之韵---形·气·神·韵梅川内容摘要:本文在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而从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中的“形.气.神.韵”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分析:“形”:“寓美与形”对中国古典舞中“圆”和“动静结合”的审美来剖析;“气”:从人体的“无意识呼吸”和舞蹈中舞者的“有意识呼吸”来分析进而说明呼吸在舞蹈中重要性;“神”:从意向的表现形神兼备的审美特征和想象力在舞蹈中的重要性来说明“神”这一古典审美特质;“韵”:即从“劲”与“律”两个方面来说明韵味的体现。

中国古典舞中的“形.气.神.韵”这四个审美特征是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的,但不是不变的,他们需要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是需要我们甚至后辈,从今天乃至将来的不断努力奋斗。

关键词:寓美于形有意识呼吸形神兼备风格创新序悠悠岁月,滔滔江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国舞蹈的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

中国戏剧来源于古代乐舞,早已为人们所共识。

在汉唐时代描写舞蹈的诗赋和舞赋中,对古代与物的舞荣、姿态、神情已有文字记载。

中国古代戏剧有一个独特称谓---戏曲。

这个名称是从宋代开始的。

她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以及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与希腊悲剧,喜剧和印度梵剧齐名,是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

前言中国古典舞是建国后,在我国丰厚的传统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一个新的舞蹈学科。

中国古典舞教学系统能否存在,关键在于它的民族属性,在于它是否具有民族的审美特性,这是关系到中国古典舞生死存亡的问题。

因此学习戏曲传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着眼于动作、技巧那些外在层面上的东西,而是进入到深层去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和本质,也就是民族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规律,它们具体渗透和体现在中国古典舞中。

本文是从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中的“形,气,神,韵”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若有不及之处,盼后进先贤不吝指正。

形其指的是“形象”。

“形之于外”,即通过人体的外部动作(肉身)来表现的。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

在古典舞表演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神韵”的存在。

那么,“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古典舞的舞姿端庄优雅,步伐舒缓流畅,体现出了古代文人墨客们在诗词书画中所追求的“神韵”。

在古典舞中,舞者们通过柔美的身段和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这种气质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所推崇的“飘逸清丽”的境界。

舞者们在舞台上的优美舞姿,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风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诗意画卷之中。

古典舞的动作婉转多姿,意境深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韵”的内涵。

在古典舞表演中,舞者们通过莲步、仙姿等各种独特的舞蹈动作,表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内涵和奥妙的意境。

这些动作不仅富有美感,更是蕴含了对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伦理道德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从而使观众们在观赏古典舞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美的享受,更能够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灵寄托。

古典舞在表演中还注重了每个动作的起承转合,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韵”的意境。

在古典舞表演中,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意义正是古代诗词中所渲染的美丽意境的表现。

古典舞中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舞者们在表演中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动作的起承转合,使得整个舞蹈动作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也给人以超然物外的心灵感悟,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神韵”的体现。

古典舞在表演中还注重了形神兼备,使得整个舞蹈动作在表演中充满了神秘的韵味。

在古典舞表演中,舞者们注重了动作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的统一,这样不仅使得舞者们在表演中充分展现了身体的柔美与凝重,而且也使得整个舞蹈动作散发出了厚重的文化气息,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美的享受。

这种形神兼备的表演手法,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神韵”的内涵。

古典舞表演中的“神韵”,体现在舞姿端庄优雅、意境深远、每个动作的起承转合以及形神兼备等多个方面。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神韵是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是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和精神境界。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韵通过舞蹈动作的流畅和协调展现。

在古典舞表演中,舞者们通过肢体的协调配合和动作的流畅自如,展现出舞蹈的美感和韵律感。

他们的动作优美而流畅,具有独特的节奏感,通过舞蹈展现出灵动的身姿和自如的表情。

舞者们如同彩蝶翩翩起舞,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神韵通过舞蹈的编排和剧情的表达来呈现。

在古典舞表演中,舞蹈编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将舞者的动作和表情与情节相融合,通过舞蹈来诠释剧情,传递出情感和内涵。

舞蹈的编排通常结合了古文学和传统文化,使舞蹈这种表现形式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舞蹈表演会通过形象表达、动作设计等手法来传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使观众更加能够感受到舞者的表达和内心世界。

神韵通过音乐的配合和和谐产生共鸣。

在古典舞表演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它与舞蹈相互配合,使整个表演更加协调有序。

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的变化,使舞蹈动作更加生动和富有力量感。

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引发内心的震撼和感动。

第四,神韵通过服装和道具的运用来展示。

在古典舞表演中,服装和道具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它们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所要表达的意义。

服装的设计通常与剧情和角色的特点相吻合,能够突出舞者们的身姿和美感。

而道具的运用则能够增加舞蹈的艺术效果,使舞蹈更加生动和具有时代感。

神韵通过舞者的表演技巧和气质的展示来体现。

在古典舞表演中,舞者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舞蹈技巧和精湛的表演能力,他们的舞姿和表情需要达到一种极致的境界。

舞者们的气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具备一种高雅和华丽的气质,使整个表演更加具有魅力和感染力。

神韵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体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和精神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25浅谈中国古典舞剧目中的神韵(1)摘要:中国古典舞是我国的一种非常重要独立的舞种,在表演过程中对舞者有很大的要求,不仅要求舞者具有正确的专业的技术和动作,而且要求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的“神韵”,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将古典舞的内涵完美的诠释出来。

在中国古典舞的学习以及表现之中,“神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古典舞的关键和灵魂,因此,对于中国古典舞中“神韵”的概念以及作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典舞中“神韵”之美的由来以及“神韵”之美在中国古典舞中占有的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分别从早期中国古典舞剧目、中期中国古典舞剧目以及现代中国古典舞剧目三个历史时期对中国的古典舞的特点进行综述,并分别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对其“神韵”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古典舞的“神韵之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并力求能够进一步推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关键字:中国古典舞,“神韵”,特征Abstract: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is a very important country for independent dances, the dancers during the show to great demand, not only requires the dancers have the right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tion, and the process required to dance dancers “charm“,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in order to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classical dance out. In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mong the “charm“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even can be said that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and soul of critical, therefore, for the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charm “concept and the role of research i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charm“Beauty and the origin of “charm“of the United States occupies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and furth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repertoire, mid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repertoire as well as modern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repertoire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features are reviewed, and explore from various periods wer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its “charm“feature, in order to “charm beauty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of basis, and striv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body rhyme “feature1序言1.1中国古典舞“神韵”的概论中国古典舞剧是种很有文化底蕴和代表性的传统舞。

在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神韵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

舞蹈表演过程中,主要体现神韵的方式是靠肢体动作,借此来展示舞蹈作品的艺术思想和各种情感韵味。

但是在中国古典舞剧中,表演者不仅要注意肢体动作、如手、眼、身、法、步,还要注重神、形、劲、律等的结合。

中国古典舞表演者的要技术熟练到位,在表演中还要做到富有神韵、表演充盈,并且动作收放有度。

观赏好的古典舞剧就如品尝美酒,甘甜过后,口有余香,醇香持久。

为什么神韵被称为中国古典舞剧的灵魂呢?在古典舞身韵表演的四个方面中,神的体现需要“形”“劲”“律”三者的良好发挥与配合,必须掌握好这三者。

掌握好了“形”“神”,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和体现。

例如“顺风旗”舞姿中,由于“神”的表现良好充分,“形”的魅力才得以体现,变得更有韵味1。

钱宝森先生曾说过,“形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

按照他的说法,在中国古典舞剧中,“形”只占到了三分,“劲”占到了六分,“心意”占到了八分。

这里所说的“心意”也就是“神”的意思。

他的话并非说“形”不重要,“形”通常可以经过训练学习或模仿后达到,在平时的学习和观摩中很易达到。

然而,劲和神则需要自身去领悟体会才能达到。

因为舞蹈动作有了劲和神,形才变的富有生命力。

如果这些都能达到融会贯通,舞蹈才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即“无形”。

“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通过它可以体现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2。

正如在在武术中可以将内功和外功概括为“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古典舞表演者也需要这种内外功相结合的能力。

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表演中,举手投足之间将这种内外功力展现出来,神韵充斥其间,体现了表演者自身的心态和内涵,也更能体现表演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与精神。

神的良好体现需要对作品的极好理解,用自己的思维、意念去感受和领会,以此来支配自己的舞蹈动作,如此做到形随神动、有神有形、神形结合。

不能单单功能性地完成肢体动作。

意领神随、形随神动说的就是意在先,以意领神、以形领神。

在表演过程中,不能单单身体行动,要首先调动思维和意念,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带动肢体动作。

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在思维与意念,就难以将神韵表现出来。

通过意念进而产生眼神、呼吸、动势等动作,出现形象感,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舞“身韵”和“神韵”。

神韵就是中国古典舞联系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传统舞剧的精华和魅力所在,1钱正喜.《关于“中国古典舞”定位之我见》[J].舞蹈:舞蹈杂志社,2003,1:26.2金暄.《浅谈中国古典舞剧目的演变》[J].北京舞蹈学院内部资料.是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中的一脉相承的重要本质、也是使其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国古典舞的神韵之美。

1.2“神韵之美”的由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艺术文化,创造过舞蹈上灿烂辉煌的历史,自商周时期到唐宋年间,中国舞蹈慢慢地在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从实用到娱乐再到表演。

周朝时期为“乐舞”,这是舞剧创作是为了歌颂统治者文治武功或祭祀天地神灵,属于纪功乐舞。

唐代时期,由于国势强盛,舞蹈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各种番邦舞乐也都传入中原,给中国舞蹈带来了多种元素。

此时,唐代“宴乐”发展到了鼎盛。

此时,中国古典舞蹈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和丰富。

等到宋代时期,唐朝舞蹈被改成了表演程式化的“队舞”,舞蹈表演过程中还应用朗诵、歌唱等多种相关艺术表现形式,情节和故事变得更加复杂和鲜明。

舞蹈的叙事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但是抒情性却被削弱,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但是为杂剧和戏曲让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自此,元朝杂剧和清朝的戏曲逐渐发展起来,曾作为独立艺术存在的宫廷舞蹈以及其他舞蹈开始失传,中国古典舞蹈开始被戏曲替代,逐步衰落。

如此,中国古代舞蹈大约在元明清时期开始不再独立表演。

这为当代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和重建舞蹈带来了很大难度。

现今,我们只有一些文字以及书画作品等资料来熟悉了解中国古代舞蹈的表演艺术。

但是,舞蹈是一种很富有动态性的艺术,现在想观赏中国古代舞蹈是不大可能的。

欧阳予倩先生认为,在戏曲之中,中国古代舞蹈中的很多精华被流传下来。

他曾指出,如果要整理中国古典舞,那么应当以戏曲舞蹈作为基础,通过将京昆等戏曲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蹈的承载母体进行研究和分析古典舞蹈。

古典舞蹈在戏曲之中融合,并得到延伸和扩展。

在戏曲的不断变化之中也紧随其变化和发展。

戏曲的发展中,也吸收了很多中国古典舞蹈的精髓,让中国古典舞蹈中很多的技术技巧和表演方法得到运用和流传。

另外,戏曲家为了戏曲表演的需要,也进行着各种艺术性的实践创新活动,让戏曲的中舞蹈的表演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练习表演方法,尤其是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等手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欧阳予倩先生说,“在戏曲艺术当中保存着极为丰富的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

戏曲之中有着很多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动作,例如“弓箭步”、“顺风旗”、“托掌”、“骑马蹲档”等和剑舞、长绸舞、长袖舞等。

然而,戏曲是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和体系的,它对中国古典舞蹈采用和吸收是为其自身服务的。

后来的发展让中国古典舞剧进入仿古创新阶段,它以戏曲中舞蹈动作为基础进行创作。

舞蹈创作者们通过文字记载和壁画等来重现中国古典舞姿,开始了模仿创作中国古典舞剧的新时期。

于是,陆续有《长安乐舞》、《编钟乐舞》、《仿唐乐舞》、《九歌》、《汉风》等各种仿造古典舞剧出现。

后来又有了《花山战鼓》,《盘鼓舞》等,尤其重要的一个,由孙颖创作的舞剧《铜雀伎》。

它创作使用了汉代舞蹈动作以及汉魏舞剧的风格。

90年代期间,在古典舞剧的发展过程中,创作者个人的创新开始多于对古代舞蹈动作的继承,不再仅仅拘束于以往形式的古典舞剧开始出现,比如《昭君出塞》、《木兰归》、《萎萎长亭》、《踏歌》等等。

在舞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舞蹈艺术家进行各种尝试、努力进取,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逐渐地,如何练习的训练中国古典舞剧成了舞蹈艺术家和创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如何在舞蹈中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又能展现现代的精神,符合当代的审美品位成了难题。

建立达到此种目标的训练体系成为了重点。

同时,这种训练体系又该通过怎样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完成呢?在练习过程中如何做到对中国古典舞蹈及传统文化精髓的延续与统一呢。

李正一教授和唐满城教授在八十年代创建了“身韵”课教学训练体系,解决了以上问题。

他们在教学中找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特点就是能够很好把握住民族舞蹈的特色、由古典舞蹈自身的特性来创造动作、提炼出动作元素,提出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讲究神韵,进行形神结合来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