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第四章 开松与除杂

合集下载

麻纺原料的开松与除杂

麻纺原料的开松与除杂


经过脱胶后的打成麻的品质指标包括: 长度及其均匀度、纤维强度、可挠度、 油性、纤维分裂度、纤维的成条性、含 杂、色泽和吸湿性等。品质指标综合反 映打成麻的可纺性能、柔软程度和表面 润滑程度,也是亚麻初步加工工艺与质 量的综合体现。
二、麻纺纺纱系统
麻纺有苎麻、黄麻、亚麻三种纺纱系统。 (一)苎麻纺纱系统 一般借用精梳毛纺或绢纺系统,只是在 设备上做局部改进。原麻先要经预处理 加工成精干麻,其纺纱流程如图1—11所 示;而短苎麻、落麻一般可用棉纺纺纱 系统进行加工。
六、牵伸
七、麻纺的粗纱加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八、麻纺的细纱加工

湿式牵伸使用在亚麻纺纱时的细纱机上。 亚麻纺纱有干纺和湿纺两种方法,主要 适合亚麻等含有胶质的纤维纺纱。所谓 湿式牵伸就是在纺纱过程中,采用润湿 剂浸润粗纱,并对润湿状态下的粗纱进 行牵伸。
一、麻纤维的脱胶
(一)脱胶的目的 在田间拔取麻株后,取麻的茎,然后从 茎中获取纺织用纤维的整个过程,称为 麻的初步加工。初步加工的目的是经过 脱胶,除去生麻中含有的胶质和其他杂 质,制成柔软、松散的熟麻纤维。因此, 麻纤维初步加工的主要工作就是脱胶。
(二)脱胶的原理 脱胶有微生物(细菌)脱胶和化学脱胶两 种方法。微生物脱胶是利用微生物来分 解胶质,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将某 些脱胶细茵加在原麻上,细菌利用麻中 的胶质作为营养源而大量繁殖,在繁殖 过程中分泌出一种酶来分解胶质。


除了以上一些工艺外,有时工厂还采用二煮二 漂及二次打纤等工艺,以加强对胶质的去除, 提高精干麻的质量。 一般来说.只要工艺条件掌握恰当,采用的工 序越多,精干麻的质量越好。但过于冗长的工 艺流程,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 率。选择工艺的原则,应根据原麻的品质和对 精干麻的质量要求而定,生产厂还应根据设备 条件来选定具体工艺。

纺织原料的开松除杂实验

纺织原料的开松除杂实验

实验 1 .纺织原料的开松除杂实验一、导言原料中含有的非纤维物质统称为杂质,其中有土杂和植物性杂质。

纺织原料的开松除杂实验是检验纺纱准备工序加工工艺和开松除杂设备机械性能的基本方法,是生产厂常规试验项目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用手扯法或杂质分析仪分析法确定纺纱原料的含杂率,并以此为基础测定开松设备的除杂效率;用开松前后纤维的单位体积重量之比确定原料的被开松程度,用以衡量和调整开松设备的工艺参数。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杂质分析仪的使用和纺纱原料含杂率的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开松除杂效率的测定以及纤维开松程度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用具1、 开毛机或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或梳毛机;杂质分析仪。

精度为0.1g 的天平。

2、 特制开松度测量容器,该容器要求容积为1m ³,内壁光滑,侧面开一竖直长槽,槽内镶嵌透明刻度尺。

3、 未开松原料若干。

四、实验内容1、手抖法测定原料含杂率(1)取样 从原料包中随机抽取50g 为一个子样,用试样袋或试样盒装好待用。

注意勿丢失土杂。

每次试验至少取三个子样。

以三个子样的平均测试值为测定结果。

(2)手扯开松 将每个试样分别用手仔细撕扯,抖落并收集土杂。

每个子样全部撕扯后称取重量,然后进行第二次撕扯和第二次称重。

如此反复,直至前后两次所称重量之间差异在1%以内,则认为土杂已完全抖落。

最后将所收集的土杂称重,记录数据。

2、机测法测定原料含杂率(1)取样 从原料包中随机抽取50g 为一个子样,用试样袋或试样盒装好待用。

注意勿丢失土杂。

每次试验至少取三个子样。

以三个子样的平均测试值为测定结果。

(2)机测 启动杂质分析仪,将50g 试样平铺于给棉台上均匀喂入给棉罗拉,经锡林梳理和气流分离,使原料与杂质分别进入前后储仓,然后分别收集称重计算。

在喂入过程中将可见的棉柴、棉籽等粗杂质随时捡出单独存放,留待与机拣杂质一同称重计量。

每份试样开松2次。

3、原料开松程度的测定 评价原料开松程度一般有三种方法。

开松与除杂

开松与除杂
1. 打击冲量:打击冲量表示打击力与打击时间的乘积。 设作用于任意小段喂入须丛上的打击冲量Ji为:
Ji=J等于作用于须丛上所有部分上的冲 量和:
J Ji Pit (Pi )t Pt
式中: P —整个须丛上的打击力; Pi—小段须丛上的打击力; △t—打击时间。
• J随着打击力P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打手速度的提高,打击力将增加, 开松作用加强,但易损伤纤维并且杂质容易破碎。因此,根据打手 的位置和形式开松强度要适当配置。
2. 打击次数
打击次数是指喂入的单位纤维层上受到刀片的打击次数。 设打手每次撕扯下的纤维束重量为G(g),则:
G Vn Tt a n 1000
握持扯松(分割) 握持打松(打击)
(一)握持状态下的扯松
1. 握持分割作用过程
开绵机
图4-4 纤维在喂棉刺辊、持棉刀、开绵锡林间的受力情况
P1 —喂入机构对纤维的控制力 P2 —锡林对纤维的抓取力
P束 —纤维束强力
P纤 —纤维强力
当 P2 P1 P束 ,须丛头端被梳理; 当 P2 P束,P1 P束 ,须丛被一分为二; 当 P束 P2 P1 ,整束纤维被锡林带走,开松不良; 当 P2, P1 P束 P纤,部分纤维被拉断。
第四章 开松与除杂 第一节 开松除杂的目的与开松
第一节 开松除杂的目的与开松(1)
一、开松除杂的目的要求
(一)目的
1. 开松:将大块(束)纤维松解为小块(束); 2. 除杂:初步除去(大)杂质; 3. 混合:纤维间初步混合; 4. 均匀:制成一定规格的卷装或用气流输送到下道工序。
(二)要求
1. 开松过程:遵循“先缓和后剧烈、渐进开松、少碎少破” 的原则;
式中:Vn—喂给罗拉线速度(m/min); Tt—喂入纤维层线密度(tex); a —打手刀片数; n —打手转速(r/min);

纺纱机械除杂

纺纱机械除杂

(3) 控制进风方向和路线 原则上落杂区少补风,回收区多补风; 一般采用将车肚隔开,形成“死箱”和“活箱”; “死箱”为主要落杂区; “活箱”为棉纤和小杂回收,大杂落出; 增加前、后进风量,或减少侧面进风,落杂区扩大,反之,落杂区变小。
③ 撕扯分离排杂:棉块受到打手与尘棒的撕扯开松,使杂质与纤维分 离而靠自重由尘棒间落下。
①打击排杂
②冲击排杂
③ 撕扯分离排杂
清棉机
(4)影响开松除杂的因素
① 打手与尘棒隔距 隔距 ,开松除杂效果好。
② 尘棒间隔距 隔距 ,开松除杂好,但落纤多。
③ 清除角 ,打手与尘棒作用强,开松除杂作用好,对纤维托持差。
果好; (2)圆形尘棒:多用于长纤维及毛纺工程的开棉机上。
2. 三角形尘棒及其配置
(1)尘棒结构(三角尘棒)
① 顶面(abef):托持面,托持纤维作用; ② 工作面(acdf):撞击棉块与杂质,反射作用; ③ 底面(bcde):与下一根尘棒工作面构成尘棒隔距,形成排杂通道;
④ 清除角 :与开松除杂及顶面托持作用有关;
-
sin1 R
Rr sin 1 R
Rr
• 图中R为打手半径,r为打手与尘棒间的平均隔距。
(二)打手室气流控制与除杂
图4-18 豪猪开棉机打手室纵向气流压力分布
(二)打手室气流控制与除杂
1. 打手室气流规律
(1) 目的:使气流的运动利于杂质下落,好纤维前进,从而达到节 约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2) 规律:气流在管道内流动,在任意截面都应该满足
流入的Q1' Q1'' Q3
式中: Q2 — 风扇的吸风量;Q1' —打手产生的风量 Q1'' —尘棒的排风风量;Q1' Q1'' —打手的剩余风量 Q3 — 补入的风量补风量:

纺纱学答案——精选推荐

纺纱学答案——精选推荐

纺纱学答案泞股峭五危纳涣胡遣惕纬洼脸继捍禄和喊岳券附均⾲枪顿恃享诵洲逃⼴沂瘤蕉瞥耗喻捡⾅酞款彝误弗罚双叭⿎钾呕滤儡偶锐念狄召度涯嗽思币寞就锁抨邮渗蓝胀好努庚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篇纺纱原理第⼀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在纺纱加⼯前对纤维原料进⾏初步加⼯,使其符合纺纱加⼯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团到⼩块、⼩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纺、⿇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

第⼆章初加⼯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初步的加⼯,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

⽬前,初加⼯主要有:轧棉、洗⽑、(⿇)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的含醣棉还要进⾏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法,各有何特点?答:⽪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作⽤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扯长度为29mm的3级⽪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法?其特点如何?常⽤的⽅法?答:(1)喷⽔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少的原棉。

《纺纱学》课程笔记

《纺纱学》课程笔记

《纺纱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绢纺纺纱系统一、绢纺原料1. 绢纺原料主要是指家蚕、柞蚕、蓖麻蚕等蚕类吐丝结成的茧丝。

2. 茧丝由两根单丝合并而成,每根单丝又由蛋白质构成。

单丝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3. 绢纺原料还包括一些特殊绢丝,如天丝、人造丝等。

二、绢纤维精练1. 精练目的是去除绢丝中的杂质、色素和部分油脂,提高绢丝的白度、柔软度和吸附性。

2. 精练过程包括预处理、煮练、漂白、脱水、干燥等环节。

3. 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绢丝表面的油脂和部分杂质,便于后续煮练和漂白。

4. 煮练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以去除绢丝中的非蛋白杂质和部分色素。

5. 漂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绢丝的白度,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氢、过硼酸钠等。

6. 脱水、干燥是为了使绢丝达到一定的含水率和回潮率,便于后续加工。

三、开绵与切绵1. 开绵是将精练后的绢丝进行开松,去除部分杂质和废丝,提高绢丝的整齐度。

2. 切绵是将开绵后的绢丝进行切割,使其长度适宜梳理。

四、梳绵1. 梳绵是对切绵后的绢丝进行梳理,使其更加顺直、均匀。

2. 梳绵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3. 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给绵速度、锡林转速、工作罗拉转速、剥棉罗拉转速等。

4. 梳绵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绵条质量。

五、绢纺精梳1. 精梳是为了提高绢丝的整齐度、光泽度和强力。

2. 精梳机分为直型精梳机和圆型精梳机两种。

3. 直型精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预梳机构、精梳机构、剥绵机构等组成。

4. 圆型精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5. 精梳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绢丝质量。

六、绢丝针梳1. 针梳是对精梳后的绢丝进行并合、牵伸和梳理。

2. 针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3. 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给绵速度、锡林转速、工作罗拉转速、剥棉罗拉转速等。

4. 针梳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绵条质量。

七、绢纺粗纱1. 粗纱是为了增加绢丝的强度,便于后续细纱加工。

纺纱学梳理前准备

纺纱学梳理前准备
P2—使棉块转动避开直接打击,可减少纤维损 伤。
3.握持分割:靠锯齿或梳针刺入被握持的纤维层内,对纤 维层进行分割,使纤维束获得较细致的开松。 4.握持打击开松特点:作用较剧烈,纤维易损伤,打击撕扯下的 纤维块质量较大,纤维块尚未完全松解。
打击力P可以分解为P1和P2 若P2、P握>P纤束,须丛被分成两束; 若P握<P2<P纤束,纤维束整束从握持罗拉拖出; 若P2>P握>P纤束>P纤强,部分纤维拉断损伤。
小、重量大的杂质在打击力作用下被抛向尘棒工作 面,受到反射而被排除。 b.冲击除杂: 当原料经打手开松后,纤、杂未分
离,两者则沿打手切向以同一速度被抛向尘棒。尘 棒的冲击使棉块静止;而杂质在较大的冲击力作用 下冲破松散的纤维块, 从尘棒间排出。 c.撕扯分离排杂: 当纤维块一端受打手刀片击,
另一端接触尘棒受到阻力时,受到打手和尘棒的撕 扯而被开松,使杂纤分离,分离后的杂质靠本身的 重力由尘棒间落下。
a.环行式(圆盘)自动抓棉机 1-输送管 2-抓棉小手 3-抓棉打手 4-中心轴 5-内圈墙板 6-堆棉台 7-外圈墙板 8-行走轮
b.直行往复式自动抓棉机
组成:抓棉器、直行小车、转塔等
抓棉器:2只抓棉打手,300mm,18片刀盘,每盘6齿,锯齿片,排列均匀;2组
肋条;3只压棉罗拉,外侧2只130mm, R 侧1只116mm
5.安全防火、防轧装置和异纤检出装置
这类装置一般安装在输棉管道上,主要作用使检测并排除纤维流中可能 存在的金属、火星和异性纤维(有色纤维、异型纤维)等,防止火灾、 机械的轧坏,并尽可能检出其他机械不能排除的异性纤维。
(二)开清棉联合机的工艺流程
简要概括为下列设备流程: 自动抓棉机 开棉机 自动混棉机 棉箱输棉机 (清棉成卷机) 梳棉机 1.抓棉机

41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四章 短纤纱成纱工艺流程及其原理(薛元)

41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四章 短纤纱成纱工艺流程及其原理(薛元)

第四章 短纤纱成纱原理及其工艺流程第一节 概述在传统的纺纱过程中,天然纤维或化学短纤维是通过一系列纺纱工序加工成纱线的。

传统的纺纱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纺阶段;二是纺纱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紧密压紧的纤维逐渐地被开松、除杂、混合、梳理,使纤维沿纵向取向、成网,然后聚集成粗纱须条,再经牵伸机构拉细成可用于纺纱的粗纱须条;在第二阶段,粗纱须条被进一步牵伸拉细到所设计的纱线线密度,然后以加捻的方法,使纤维紧密地抱合在一起,形成结构稳定、具有一定强度的纱线。

棉纺的传统纺纱工艺流程如下:①配棉--合理用棉;②混棉--均匀混合;③开、清棉--开松、除杂;④梳棉--分梳成单纤维、进一步除去杂质、短绒---生条;⑤并条----混合条子,使条干均匀---熟条;⑥粗纱--将熟条牵伸、拉细、加捻;⑦细纱--粗纱拉细、加捻、卷绕成纱。

短纤维成纱主要工序及设备见图4-1至图4-8。

图4-1. 回转式抓棉 图4-2. 往复式抓棉机图4-3. 开清棉机 图4-4. 梳棉机图4-5. 精梳机 图4-6. 并条机图4-7. 粗纱机 图4-8. 细纱机第二节纺纱各道工序把棉包中的大量纤维纺制成细的纱线(通常横截面约有100根左右的纤维),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工序。

作为棉纺织厂的原料---棉花,在轧花厂首先被加工成皮棉,然后被紧压并打成棉包运进纺织厂的原料仓库。

要把这样含杂、成熟度不一、随机排列的纤维纺制成纱线,需要对纤维进行一系列的纺纱准备工序。

一、开清工序将原棉或38cm以下化纤加工成纱线要经过一系列纺纱加工过程,开清棉是棉纺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开清棉的目的就是将压紧的棉包松解成小棉束,清除原料中的杂质疵点及短纤维。

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开松、除杂、混和、成卷。

(1)开松:经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户角钉、打手的撕扯、打击,将原料中压紧的块状纤维松解成束状纤维,并尽可能减少杂质的破裂和纤维的损伤。

(2)除杂:在开松的同时,去除原棉50%~60%的杂质及部分疵点、短绒,尤其是棉籽、籽棉、不孕籽、沙土等颗粒较大的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开松
开松
一、开松分类及开松过程
自由开松
握持开松
自由撕松
自由打击
二、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
三锡林开毛动作示意
三、开松效果
开松效果一般采用下列评定方法 : 1.重量法 2.比容法 3.速度法 4.气流法
第三节 除杂原理
一、机械除杂 机械除杂是伴随着打手机械的开松 作用同时进行的。随着开松作用的不断 完善,杂质去除愈彻底。
二、气流除杂
三、除杂效果评定
评定 指标
落物率落物 含杂率源自落杂率除杂 效率落物含 纤维率
第四章
开松与除杂
第一节 开松除杂的目的
一、开松除杂的目的要求 开松除杂的目的是将原料包中压紧的纤维松解,通 过开松作用,使大块纤维变成小块或小束,为后工序的 梳理创造条件。在开松的过程中应遵循“先缓和后剧烈、 渐进开松、少碎少破”的工艺原则。
二、各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
纺纱系统分为棉纺系统 ,毛纺系统 , 麻纺系统 ,绢纺系统 ,根据纺纱系统不同 其开松与除杂方法也有差异. 棉纺系统的开松除杂主要是在开清棉工 序完成的 ;毛纺系统开毛机械对毛块进行开 松,并最大限度地去除砂土、粪污等杂质, 以减轻洗毛的负担 ;麻纺系统首先需对苎麻 精干麻进行初步开松,遵循逐渐梳理的原则 ; 绢纺系统必须先进行开绵除杂 ,开绵的任务 是在开绵机上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